第七节典型火灾的扑救方法 - 范文中心

第七节典型火灾的扑救方法

10/30

几种典型火灾的扑救方法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十层和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高层。高层工业建筑:是指二层及二层以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厂房或库房。

(一)特点

1、基本特点。

(1)建筑高大:用途广泛。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多数在主体建筑底层建有裙房(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的l/4且不少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高层建筑多数用于住宅、办公、商贸、宾馆及综合使用等。此外,在建筑内用电设备多,可燃物质集中,火灾荷载密度大。

(2)内部竖向管井种类多。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各种楼梯通道等。此外,设有共享空间的高层建筑,使楼层间互相连通。

(3)消防设施完善。高层建筑设有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及避难、防排烟等消防设施:同时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自动水喷淋、事故监控和广播等系统等。

2、火灾特点

(1)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竖向管井与通道、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烟囱”效应,烟火流动速度快;外部风力作用会加剧火势蔓延:高强度热辐射会引起临近建筑物燃烧。

(2)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火灾中,浓烟、毒气及其他燃烧产物易造成人员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中毒死亡;内部温度高、烟气浓、能见度低,灭火救援人员难以深入内部,实施有效的人员救助及灭火战斗行动;楼层高,消防移动作战装备器材难以发挥作用;被困人员易惊慌失措,可供疏散逃生的通道少,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3)玻璃幕墙破碎,极易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却破坏地面消防车辆及供水器材,影响灭火进程。

(二)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按照“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要求,积极疏散救助遇险人员,运用“上堵下防、内攻近战、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战术措施,迅速消灭火灾。具体要求:

1.火情侦察

(1)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起火楼层内被困人员情况: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起火单位人员扑救初期火灾情况。

(2)利用消防控制室了解:受理火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自动灭火、防排烟、通风空调系统工作运行情况;消防电梯运行及燃气管道阀门是否关闭情况;对各类消防设施联动控制情况等。通过监控设备进一步查明起火部位、燃烧范围、火势发展趋势、人员受火势威胁程度等情况,并根据救人与灭火需要,指导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发出有关指令。

(3)深入内部侦察。查明与核实被困人员数量、所在位置、起火地点、燃烧范围、火势蔓延方向及消防给水系统运行等情况;确定人员疏散和救助路线及方式、灭火作战进攻路线、灭火阵地应设置的具体位置。

2.疏散和救助遇险人员

(1)通过消防控制室,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地疏散,防止惊慌、拥挤和跳楼现象的发生。

(2)疏散和救助人员的基本顺序:着火层一着火层的上层一着火层的下层。在到场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应同时进行。

(3)疏散和救助人员途径:从楼层疏散通道、出口,经消防电梯、防烟封闭楼梯或室外疏散楼梯,进入避难层(间)或起火楼层的下层,条件允许可直接下到地面到建筑物外的安全地带。同时,也可利用举高消防车、缓降器及其他救生器材(网、袋、绳索等)疏散救助遇险人员。

3.利用各种通道、设施和装备登高进攻

(1)内部进攻。利用防烟封闭式步行楼梯及消防电梯,进入灭火和堵截阵地实施战术进攻。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在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进攻起点层既是进攻的起点,又是前沿指挥所,还是人员、器材集结处。力量部署的顺序是:着火层一着火层上层一着火层下层。力量部署数量应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层,着火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水枪阵地要依托防火、防烟分区设置,且靠近火点或各种竖向管井开口部位。

(2)外部进攻。在着火层的上层实施有效防御的基础上,利用室外楼梯、建筑物平台、举高消防车、直升机以及大楼装有的塔吊、升降机、擦窗机等登高装备,从外部建立进攻通道,依托承重结构设置阵地由外向内射水控制外蹿火势;进而攻入内部展开灭火救人行动。

(3)充分运用内部消防设施和外部进攻装备器材,创造一切条件,科学实施内外结合的灭火战法,消灭火灾。

4、固定给水系统的使用

(1)启动固定消防水泵供水。主要是满足消防员利用室内消火栓出抢灭火的需要。固定式消防水泵既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运,也可在室内消火栓处由人工远距离启动。

(2)利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补充供水。当固定式供水系统不能满足前方灭火用水需要时,要迅速利用消防车由水泵接合器向内部管网供水。一辆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供水时,供水高度可达50—80m。使用时应注意水泵接合器使用范围标志。

5、移动供水装备的使用

当室内固定消防设施推动作用时,要迅速通过消防车或移动式消防水泵直接向火场供水。供水方式主要有:由外部或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供水,但是,一定考虑消防车最大供水高度及水带耐压性有和连接强度。

6.火场排烟

主要是利用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塔、排烟竖井、排烟窗等排烟设施排烟,也可以利用喷雾水流、移动排烟设备和破拆建筑结构等方法进行排烟。实施排烟时要选准排烟路径,以方便人员疏散和灭火进攻,避免造成新的燃烧,此外,严禁破拆玻璃幕墙排烟,防止因外部风力加大、内部火势蔓延强度。

(三)注意事项

1、参战人员均应按各自分工和任务,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携带好器材和工具,方能投入战斗。

2.进入消防控制室了解火情时,应由值班或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情况,并由他们操作设备按照消防指挥人员的指令处置火情。

3.登高实施疏散、救助人员时,应首先使用消防电梯和消防楼梯。组织疏散和抢救人员时应注意选好疏散通道和出口,搞好人员分流。

4.开通广播系统时,先通知着火楼层和受烟、火威胁的上层人员,以免使整个大楼内人员惊慌,造成拥挤,影疏散行动。

5、使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供水时,一定要查清水泵接合器的供给范围,并要求使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与固定消防泵出口压力基本匹配。在水泵接合器发生故障时,可用底层室内消火栓向管网供水。

6、在进行排烟前,要前闭通风、空调系统;在烟雾流经部位和出口,要相应地布置水枪设防,对密闭房间进行排烟时,应逐渐开启排烟口,并用喷雾或开花水枪掩护,防止发生

轰燃。

7、防止玻璃幕墙在火焰、高温作用和水流冲击下爆裂,溅落伤人。

8、及时关闭动作的水喷淋楼层配水管阀门,同时,将地面水引进入卫生间或楼梯间,防止流入电梯井。

二、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方法

(一)地下建筑的基本类型及构筑形式

地下建筑用途广泛,构筑形式多种多样。为了顺利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必须掌握地下建筑的基本类型及其规律。

1、地下建筑的基本类型

关于地下建筑的基本类型,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法。通常是按其使用功能,建筑方式、埋没深度及部队习惯方式进行分类的。

2、地下建筑的平面布置

地下建筑主要由出入口、通道和洞室兰部分组成,它们和灭火都有密切关系。

(1)出入口

出入口是地下建筑发生火灾后,地下人员撤离疏散、消防人员深入地下救人灭火的隘口,其位置、构筑形式及数量,直接关系到地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消防人员的灭火行动。

①出入口的种类

A、主要出入口 指人员和车辆经常出入的洞

B、安全出入口 在主要出入口遭到堵塞或破坏后,供内部人员安全疏散或少量人员进出联系的洞口。

C、连通口 指单项工程通往其他工程或通道的出入口。当该工程的防护等级低于相连部分的等级时,则其连通口可以兼作安全出入口。

D、特殊用途出入口 包括大型设备出入或吊装口、通风口、管线出入口等。

E、临时出入口 指暂时使用后即封闭的出入口。如施工导洞口、出渣口等。

②出入口的数量

出入口的数量,一般根据地下建筑的性质。防火等级,内部人员密度及使用要求设置。

A、一般单项的地下建筑或防护单元,出入口不少于两个,即一个主要出入口和一个安全出入口。

B、大型的或内部人数较多的地下建筑,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出入口。

但是,我国现有的一些地下建筑,特别是平时改作民用的某些人防工程其出入口数量都低于上述要求。有的虽有2~3个出入口,但却在靠近出入口的巷道中堆放物品,导致出入口堵塞,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出入口被封死,这给火灾情况下消防人员深入内部救人灭火,增加了困难。

③出入口的形式

A、水平式 洞口与地表道路在同—标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B、倾斜式 在平地以下或山势不高的地下建筑内,为了增大自然防护层厚度,常构成倾斜式洞口。这种形式的洞口,人员进出和排水都比较困难。

C、垂直式 为缩短通道长度,对深埋的地下建筑常采用垂直式出入口。这种出入口对人员疏散、灭火人员进出和排水造成更大的难度。

(2)通道

A、主干道 贯通整个地下建筑的主要通道,是发生火灾时,灭火进攻、疏散人员的干线。

B、连接通道 连接地下建筑内各个单元或洞室的通道。

C、迂回通道 地下建筑内重要单元或渝室之间增设的迂回连接通道,当主干道和连接

通道局部培塞时,可利用此通道。

通道是地面人员进入地下洞室的必经之路。在火灾情况下,消防人员总是先通过主干道,再经连接或迂回通道到达洞室进行救人灭火的。但由于地下通道迂回交错,在浓烟充斥的情况下,人员进入通道后往往难以辨认方向。因此,通道越长,平面布置越复杂,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灭火行动就越艰难。

(3)洞室

①贯通式 把洞室与通道布置在同一跨同,形成了贯通洞室。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平面和空间形式都比较简单,交叉口少,断面也统一,侦察灭火比较方便。

②梯式 洞室与通道分开布置,用独立的通道将洞室联系起来,一般常形成两条长通道将一系列平行布置的洞室串联在一起的梯式平面。

③环式 平战两用的汽车库常采用环式布置,便于汽车进出,一旦发生火灾,有利于疏散。

④棋盘式 一系列横向平行布置的洞室或通道,与多条纵向布置的洞室或通道交叉设置,形成棋盘一样的平面形式。地下工业建筑多采用这种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比较复杂,入内侦察灭火,难度较大。

⑤厅式 以大型主体渝室为中心,其他辅助洞室都围绕主体洞室布置,通道则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布置。目前,地下电站多采用这种形式。

3、地下建筑的构筑形式地下建筑因地质条件,使用目的和施工技术水平等不同,而有不同的构筑形式。

(1)拱形结构

(1)锚喷结构 地下岩石的坚硬系数fk≥8,稳定性好,而且又是干燥的地方,一般多采用锚喷结构。

(2)半衬砌 地下岩石的坚硬系数fk≥8,侧壁无坍塌危险,由于顶部岩石可能会有局部脱落,因此只需在顶部衬砌,这种构筑形式称之为半衬砌结构。

(3)厚拱薄墙 顶拱的拱脚较厚,边墙较薄,它能将顶拱所受的力通过拱脚大部分传给岩石,充分利用岩石的强度以减少边墙的受力,相应地可以减少边墙。

(4)直墙拱 顶拱与边墙浇筑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当岩石的坚硬系数fk≥3~7时,一般采用这种结构。

(5)曲墙拱 当岩石的坚硬系数fk≤2,松散破碎易于坍塌,则采用曲墙拱。

(6)落地拱 落地拱多用于大跨度的仓库,如飞机库等。它在岩石或软土中均可使用。

(2)圆管结构

软土中的地下铁道或穿越江河底部的交通隧道,通常采用圆管结构。这种结构大多做成装配式,也叫管片结构。

(3)框架结构

软土中明挖施工的地下铁道大都采用箱形结构。由于这种结构常采用框架的计算理论来进行计算,因此叫它框架结构。

(4)薄壳结构

岩石中地下油库或油罐室的顶盖多采用穹顶。软土中地下厂房有采用圆形沉井结构的,其顶盖也采用穹顶。这类建筑结构属于薄亮结构。

(二)地下建筑的火灾特点

地下建筑由于空间小,通风条件差,通道狭窄弯曲,发譬火灾后,烟雾很快充斥空间并难以消散;因此,地下建筑火灾与地上建筑火灾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

1、浓烟积聚

(1)烟雾久聚不敢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后,烟雾久聚不散,影响灭火战斗行动,延迟火灾扑救及清理现场的时间。造成烟雾久聚不散的原因是:

①地下供氧不足,可燃物起火后往往处于不完全燃烧状态,烟雾浓,发烟量大。

②地下建筑出入口少,大量烟雾只能从一个洞口向外涌出,与地面空气对流速度缓慢。 ③起火后地下电源被切断,通风,空调系统失效,失去了通风排烟作用。

④地下洞口有“吸风”效应,向外洞口扩散的烟雾,部分又从洞口被卷吸进去,当地下火势不甚猛烈时,这种现象更为显著。

(2)地下烟气流动

地下建筑的烟气流动,有不同于地面建筑火灾情况下的烟气流动规律。了解地下建筑的烟气流动特性和速度,能帮助消防人员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较好的选择救人灭火的进攻路线。

①地下烟气流动的特性

A、火灾初起时,烟气从起火点向上升腾,到达顶部后转向四周呈水平方向扩散;上部烟层逐渐变浓增厚,向出入口涌出。

B、只有单一出入口的地下建筑,烟气从唯一出入口排放,形成上部排烟,下部进气的中性带;随着烟雾流量的增大,中性带降低,空气进入减少,洞室内燃烧速度开始缓慢。

C、具有两个以上出入口的地下建筑,离火源近的出入口烟雾浓,中性带很低;离火源远的出入口烟雾淡,中性带稍高。

D、水平方向的地铁,烟气受方向或通道抽拔力的影响,往往有一处出入口成为主要排烟口。

②地下烟气流动的速度

烟气温度与烟气流动速度成正比。即烟气温度越高,烟气流动速度越快;反之,烟气温度越低,则烟气流动速度越慢。

烟气流速还与环境温度,构筑间隔阻碍、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气流干扰等因素有关。

A、水平方向流动速度 阴燃阶段烟气自然扩散速度约为0.1米/秒I起火阶段烟气对流扩散速度约为0.5米/秒l火势发展阶段烟气对流扩散速度为0.5~0.8米,秒I通风良好的洞室,则烟气对流速度可达1米/秒。

B、垂直方向流动速度 火势初起阶段烟气对流扩散速度约为1米/秒;火势发展阶段烟气沿楼梯倾斜、垂直部分扩散,其流动速度可达3~4米/秒

(3)烟气危害

①影响能见度 因烟雾扩散积聚,使地下能见度降低,甚至小于危险视距’。内部人员难以疏散脱险;消防人员佩戴氧(空)气呼吸器进入地下能见度更低,行动十分不便。

②严重缺氧 正常情况下,空气含氧量为21%。可燃物燃烧时要消耗大量的氧;而地下通风不良,缺少新鲜空气补充,浓烟充斥,更会使空间内的含氧量显著下降,人员在缺氧情况下极易窒息。

③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除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外,地下建筑内的装饰物,家具、塑料制品等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也会产生剧毒气体,严重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

2、高温增压

当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在封闭空间内散热困难,温度迅速增高,火源附近温度往往超过1000C。由于空气膨胀,因而导致室内压力增大,加剧火势蔓延,影响火灾扑救。

(1)再生火源

①高温烟气流经途中,加热可燃物,使其达到着火点,形成再生火源。

②温度高达500℃C以上的烟气中台有一定量的可燃物分解产物,在流经途中遇到新鲜

空气,易发生自燃或“轰燃”,出现第二火场。

(2)形成火风压

地下空间压力随升温而增大,当火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一种附加的自然热风压,即“火风压”。火风压的出现,会使地下建筑原有的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使地下原有风流反向逆流,加剧火势蔓延,使那些原来属于安全的区域突然出现烟气,远离火源的人们也遭受到火灾的危害;使灌入地下灭火的高倍泡沫无法向巷道内流淌,影响高倍泡沫远距离窒息灭火的效果。

3、火势的发展蔓延

(1)火势的发展

①只有一个出入口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发生火灾,因通风不良,燃烧比较缓慢,火灾发生后不久,燃烧就逐渐趋向于阴燃状态。

②具有两个以上出入口的中小型地下建筑,火灾在初起阶段发展较快;进入发展阶段后,随着燃烧产物的增多及内部空气含氧量的减少,燃烧强度下降,火势衰减;此时如遇有新鲜空气流入,又会呈现猛烈燃烧状态,使火势陡然变得复杂起来。

③大型地下建筑,如商场、工厂、仓库,地铁等,因通风条件好,风流畅通,火灾的发展与地面建筑火灾相类似,火势很容易发展到猛烈阶段

(2)火势的蔓延

①中小型地下建筑发生火灾,在风流速度不大时;火势迎着风流蔓延,蔓延方向与风流方向相反。

②大型地下建筑发生火灾,空气具有相当大的流动速度,火势一般随风流方向蔓延,或同时向通道两端出入口蔓延。

③附建式地下建筑发生火灾,如控制不及时,火势能沿出入口向地面建筑蔓延。

4、扑救艰难

(1)行动不便

①浓烟翻滚,毒气弥漫,进攻人员视线、体力、呼吸受到限制,在没有可靠安全措施的前提下,难以深入地下内攻。(在浓烟充斥的地下建筑内,当视距小于3米时,即使是熟悉道路的人也很难脱险,因此国际上推荐的危险视距为3米)。

②安全出入口少,人员、物资疏散不便。

③内部通道曲折狭窄,通道内往往还堆有物资等障碍物,影响通行;在洞内铺设水带,调运器材难度大,充水后水带很难拖移,水枪射流往往受角度影响不能直接打击火源。

(2)组织灭火难度大

①受环境场地影响,即使到场消防力量较多,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能派遣小分队深入地下行动。

②如火源离洞口远,消防器材及灭火剂的作用便会受到限制。

③无线电波受地下建筑屏障影响,火场通信联络得不到保障,指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地下情况。

(3)灭火准备时间长

消防人员深入地下建筑救人或灭火,均需佩戴氧(空)气呼吸器,携带照明工具,使用安全绳等,相对来说比地面灭火所需的准备时间要长。

(三)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战略与战术

1、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组织指挥原则

(1)依据地下火灾特殊性部署灭火战斗

扑救地下建筑火灾,任务艰巨复杂,指挥员必须充分认识地下建筑火灾的特殊性,才能保证做到果断决策,有的放矢,临阵不乱,措施得当。地下建筑火灾的特殊性表现在如下几

个方面:

①火灾扑救的紧迫性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有限空间内烟雾逐渐加浓,温度逐渐升高;消防人员赶到火场后,要抓住“还能深入地下”的有利战机,尽力查明基本火情,组织救人和部署灭火。

②战斗行动的危险性

地下建筑火灾中出现的高温,浓烟、毒气、拱顶塌陷,以及通道狭窄、黑暗难以寻路等都给灭火人员带来极大的危险。指挥员部署战斗要稳中求快,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展开战立。

③心理状态的异常性

地下建筑火灾的险恶环境,使深入地下灭火的消防人员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封闭感、压抑感和恐惧感。指挥员要以高度的指挥艺术和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组织灭火战斗,消除灭火人员异常的心理状态.

④灭火时间的持久性

扑救地下火灾,从灭火、消除烟雾到检查火场,需要较长的时间。指挥员在整体部署上,包括力量调用、后勤保障方面,都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2)实施统一指挥

①成立火场指挥部

由公安消防队火场指挥员,建筑使用单位负责人,供电、救护、治安及到场的党政军负责人组成火场指挥部,形成决策中心,统一部署灭火。

②适时调集灭火力量

按照灭火作战计划,调足第一出动灭火力量。根据计算,小型地下建筑火灾第一出动力量不得少于5辆消防车;中型地下建筑火灾,除考虑增加消防力量外,还要及时调集运输、卫生、公安、人防专业队、防化部队等特勤力量。

③加强火场通信联络

成立通信小组,组成地上、地下联络网。

A、地上以无线电台组网

B、在地下无线电设备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采用灯光,音响等信号与渝口联系,或施放安全绳保持联系。

(3)坚持“先控制,后消灭”的灭火战术

①控制通风

地下建筑火灾中,高温烟气与风流混合流动,风也就是烟气流,而烟则能引起新火源。先控制住通风,就为控制火势蔓延,消灭火灾创造了先决条件。

②阻止蔓延

利用防火墙,防火门等设备,造成必要的防火分隔,把火势尽量控制在地下建筑的局部范围内,以阻止火势蔓延。

(4)充分做好灭火前的准备

①成立灭火小分队

进攻之前,挑选身体素质好、技术熟练、有一定实战经验的指战员,组成精于的突击小分队,担任前沿阵地的灭火任务。

②保证充足的物资供应

按照火场需要,保证充足的物资供应。包括防护器材、照明工具、通信设备、灭火器材,灭火剂。排烟车、火源探测器及封墙窒息所需的草包沙袋等。

③搞好个人防护

A、进入地下的消防人员战斗服装要整齐。有条件的应穿防火隔热服,佩戴氧(空)气呼吸器,最好在脖颈上加一条湿毛巾备用。

B、按规定进行氧(空)气呼吸器使用前的检查,若呼吸器内的氧(空)气量不足100升时,不能进入地下使用。

C、氧(空)气呼吸器在使用中不要随意触摸其气瓶开关,应注意观察气瓶储量或掌握进入地下的时间,留有足够的气量保证返回地面途中使用。

D、适当调运氧(空)气呼吸器保证火场使用,必要时应指定专人在火场组织氧(空)气呼吸器的充气换药。

E、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氧(空)气呼吸器最大需要量,可按下式计算:

S=

式中:S—二氧(空)气呼吸器最大需要量(具数);

X——深入地下的灭火人员数;

t——预计扑救时间;

f一每具氧(空)气呼吸器的工作时间;

1.1——备用系数。

例如:预计扑救时间为3小时,每具氧(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为1小时,深入地下的灭火人员为两个班16人,则最大的需要量 s=16×3/1×1.1=53具

F、没有可靠的防毒措施,任何人不得进入地下,火灾时地下空同一氧化碳浓度高,空气极其稀薄,禁止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进入地下。

(5)积极抢救人命

地下铁道和地下商场、旅社、剧场、游艺官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的首要任务便是积极抢救人命。

①引导疏散

A、当消防人员在火灾初起,地下人员纷纷外撒时赶到火场,应迅速组织力量进入洞室引导人员疏散:要携带照明工具作为引导标志;在关键部位,消防队员可脱下氧(空)气呼吸器面罩,大声呼喊召集群众,然后迅速戴上呼吸器面罩,有条件的可带些湿毛巾,供烟气侵袭难以自恃的群众使用。

B、对惊慌失措,迷失方向的人员,应派人护送到地面。

C、遇有神志不清、中毒昏迷的人员,要及时组织救护。

D、群众撤离后,消防人员要仔细检查洞室通道,以防止有人遗漏。

②侦察中救人

当火场仍有少量人员受烟气围困,且所在位置不清时,应挑选有实战经验的指战员组成小分队,深入地下,在侦察中救人。

③强攻救人

当有较多群众被烟火封堵在洞室,处境相当危险时,应组织若干战斗小组,强行攻入地下抢救人命。强攻时应组织一、二支水枪射水,以降温控火,开辟通道。

2、地下建筑火情的侦察与判断

(1)地下建筑火情的侦察

重点是在平时掌握情况和作战计划提示的基础上,抓好向知情者了解和深入地下侦察这两项工作。

①询同知情者

要找刚从地下撤出地面或确实了解洞室情况的人员询问火情。尽量查明:

A、有无人员受烟气围困,被困人员数量及其所处的位置和可供抢救的途径。

B、起火建筑的使用性质及建筑结构情况;如平面布局和洞室、通道、出入口,通风口的大小及数量等。

C、有无固定排烟设备,完善程度如何,有无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

D、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及其特性,起火点周围可燃物的储放情况。

E、电气设备、机械通风、空调系统,地铁的三轨是否已切断电源。

F、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及排水管道情况,出入口附近地面的水源情况。

G、附建式地下建筑火势有无向地上建筑物蔓延的途径。

②深入地下侦察

组织侦察小组深入地下建筑反复侦察,特别是在询问后得到的情况含糊不清时,更要深入地下查明:

A、地下是否有人 注意搜索通往出入口的主要巷道、洞室、厕所,洗脸同等场所。

B、火源的确切部位 注意发现较为隐蔽的火源,查清火源到出入口的大致距离,灭火进攻的路线情况。

C、火势的发展变化情况 认真查看火源附近的结构及可燃物存放情况。

③侦察与决策

火场指挥员要亲自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必要时要亲自深入地下察看,掌握确切的火情。不能根据“可能”、“也许”等情况汇报作出不切实际的灭火决策。

A、只有确切掌握火源部位及其发展趋势,才能部署相应的灭火方案。

B、只有确切知道洞室内不再有人时,才能决定采用封闭式(高倍泡沫喷灌、封闭洞口等)扑救措施。

C、只有确切查明火势发展阶段(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等),才能确定采用何种排烟手段。

(2)地下建筑火情的判断

火场指挥员要根据侦察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针对火情,部署战斗。

①根据通风情况进行判断

A、凡是地下建筑内部空间大,出入口数量多,通风情况就好,燃烧蔓延速度就快。

B、如通风条件差,则易产生大量浓烟和烟气

②根据使用性质判断

A、地下旅馆、地下餐厅内部装饰程度高,塑料制品多,易产生有毒气体。

B、地下商场、地下仓库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快,燃烧时间长。

C、地下车库车辆集中,油箱爆裂,火势会骤然扩大。

③根据气候条件和时问判断

A、冬季、夏季地下建筑内外温差大,出入口自然风大,火势蔓延速度快。

B、夜间人们熟睡,发现起火迟,容易受烟火围困。

④根据地理位置判断

A、地下建筑附近的地面通车道路宽阔,灭火展开速度快,铺设水带方便,出水时同快。

B、地处闹市区中心,易造成交通阻塞,群众围观,影响灭火行动展开。

C、利用山坡构筑的地下建筑,往往水源条件差,灭火供水困难。

⑤根据烟气特征判断

A、烟气流量大小,上升速度快慢,烟雾颜色浓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火势发展变化情况。若冒出的烟气较弱,只在通道、洞室内扩展流动,从出入口只冒出少量的烟雾,这是火灾的初期阶段;当喷出的烟雾较强,烟雾流动速度加快,有大量烟气从出入口涌出,这是火势的发展阶段,如烟气流动速度极快,浓烟(甚至夹着火焰)从洞口翻滚而出,这时已是火势的猛烈阶段了。

B、烟雾不散,说明火源未灭。当洞室内明火已扑灭,温度已降低,而烟雾仍有增无减,则说明有羁燃火源未灭,要注意翻查表面已被浇湿、甚至是在灭火积水中堆放着的可燃物堆

垛,视其中有无阴燃火源。

3、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基本方法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应根据不同的构筑特点,使用性质,火势情况及到场的消防力量,灵活运用不同的灭火方法。

(1)利用固定设备

消防人员到达火场后,要充分利用地下建筑内部的防火装置和消防设备,展开灭火战斗. ①利用自动报警器、检测装置及消防控制显示板等信息工具确定着火点位置和蔓延燃烧的范围。

②装有自动洒水设备的地下建筑,应检查其洒水装置是否起动;如果自动控制失灵,应设法手动开启,并考虑洒水用水量的补充。

③开启地下室内的消火栓,以利于近战灭火地下管道水压不足时,应及时组织消防车供水.

(2)深入地下近战

扑救地下火灾,要尽可能接近火点作战,充分发挥射流灭火作用.对进入洞室灭火的人员要注意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①灭火小组人员进入洞室以前,指挥员要亲自检查每个组员必须携带的器材装备,规定联络信号,交代行动要点,待安排好以后方可供水.

②要在洞口设专人清点出入人数I看护向洞内施放的安全绳并保持联络(安全绳由内攻人员边走边放,应注意向里拖拉时容易在曲折处卡住)接应从洞内撤退的灭火人员。

③内攻路线要尽量选择进风口,顺风推进,也可选择烟量少的出入口进攻.

④在地下铺设水带,最好采用单卷折叠水带;注意水带接口的可靠连接,因为在地下若一旦发生水带充水时卡口或脱口,则难以发现,更难实施更换。

⑤当铺设水带经过单向弹簧门时,应在制止门回弹之后再继续向前,防止单向弹簧门弹回卡住水带而截断供水I如果转移阵地需要撤出单向弹簧门时,要尽力收回铺设在门口的水带,防止由于弹簧门关闭不严而助长烟火蔓延。

⑥要组织好内攻灭火小组交替更换,每个小组在洞室内灭火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50分钟,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

⑦除排烟、降温、掩护进攻使用喷雾水外,水枪手要坚持“见烟不见火”不能盲目射水的原则,以减少无效射流在洞内的积水.如洞内积水较多,下水道难以及时排水时,应在火势扑灭后及时用泵浦帮助排水,以减少物资由于积水浸泡而造成的水溃损失。

(3)地面喷射灭火

①当火焰封锁出入口通道,人员无法内攻,或火势穿出洞口威胁地面建筑安全时,则应先在洞外铺设水枪阵地,向内射水或泡沫,以压住火势,冷却结构,创造条件继而攻入地下。

②如果是狭长的坑道、空间小的地下室或地下油库发生火灾,可于洞口喷灌高倍泡沫灭火。

③尽量在靠近火源部位的洞口架设高倍泡沫产生器。

④洞口火势凶猛,人员难以靠近时,可先在远距离开启车载泡沫车或移动式泡沫炮,控制火势后,由穿隔热服的战斗员前往洞口架设高倍泡沫产生器。

⑤高倍泡沫受到内部高温气阻,出现倒溢现象时,应设置泡沫管枪喷射普通蛋白泡沫,掩护高倍泡沫向纵深推进。

⑥根据地下建筑的有限空间和产生器的供泡沫量,计算所需高倍泡沫产生器数量、高倍泡沫液数量及用水量。按照“全淹没”高倍泡沫灭火系统的标准,要求高倍泡沫充灌置达到有限空间的60%。

(4)封闭窒息火焰

地下建筑火灾发展猛烈,在无法直接内攻,而外攻灌注又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可对火灾区域进行严密封闭,切断供风,使内部燃烧物质因缺氧而自行熄灭。

①封闭方法

A、关闭防火陬通风管道、竖井通风口,封闭着火区l停止空调系统和进排气风机运转;

B、封闭附建式地下窒,用沙袋堵塞地下室出入口。

C、修筑防火墙,用草包、麻袋装入沙土,按照梯形堆砌成防火墙}在建筑地点打桩,钉上木板,覆上石棉布或抹上灰浆予以密封;或在简易封闭墙上喷上快速封闭塑料泡沫液,形成气密性良好的防火墙(这种快速密封液的燃点为2000℃,在120℃的条件下连续两小时不变形)。

②封闭要点

A、封闭以前要确实查睨内部无人和没有氧化剂等助燃物。

B、尽量减小被封闭的建筑空同,缩短封闭灭火时间。

C、有两个以上出入口的地下建筑,应先封闭进风口,后封闭排风口。

D、修筑防火墙时,应在墙的上、中、下三处插入直径35~50毫米的铁管作检测孔;铁管外要密封,防止进入空气。

E、有条件时,可向封闭区内充灌惰性气体或高倍泡沫,以冲淡燃烧区含氧量并降温,辅助窒息灭火。需充灌高倍泡沫时,应在封闭墙留出高倍泡沫产生器喷嘴口。

③封闭检测

定时测定和分析封闭区内的温度与空气成分,以判断内部的燃烧情况。如已符合下述条件,可认为火灾已经熄灭。

A、气体温度降到30℃以下;

B、一氧化碳浓度持续稳定在0.001%以下;

C、氧气浓度低于2%。

④封闭拆除

A、启封前在封闭墙外修筑一座有较大出入孔并能关闭的临时防火墙。先关闭出入孔,拆除内墙,待深入内部查清火焰确实熄灭后,再打开出入孔,拆除临时防火墙。

B、在拆除有两个以上出入日的封闭墙时,应先拆除排风口一侧的封闭墙,再拆除进风口一侧的封闭墙,逐渐恢复通风。

C、地下洞室、坑道的拆封工作,如有条件,最好调集矿山救护队或抢险专勘队协同进行。

D、组织一定灭火力量,防止拆封后火势复燃。

(5)采取排烟措施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烟雾是救人灭火的主要障碍。及时组织排烟,能增加视距,降低温度,尽早发现火源,缩短灭火时间.但在选用排烟方法时,要因地因时因火情而定,防止方法不当扩大火情。

①自然排烟

A、自然排烟的原理 自然排烟是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造成室内外空气对流而进行排烟。自然力包括室内火灾时由于空气温度.密度变化所产生的热力风压和室外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压。

B、自然排烟的方法

a.窗口排烟 开启通向地面室外的半地下式窗户,形成空气对流排出烟雾。

b.竖井排烟 利用热力风的作用,通过固定的竖井设施,将烟雾排出。

但应该注意,当附建式地下建筑通过窗、井排烟时,火势有向地上建筑蔓延的危险,要有所设防。

②机械排烟

A、机械排烟的作用 机械排烟就是使用消耗动力的排烟风机进行强制排烟。这种方式不受室外条件影响,效果寝好。

B、机械排烟系统 机械排烟系统主要有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自动控制设备等组成。

a.排烟风机:设置在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的上部,并设在防火分区的机房内。排烟风机外壳与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通常在60厘米以上。排烟风机在一个或多个防烟分区内排烟,应按每平方米不小于60~120立方米/小时计算,风机的最小排烟风量不小于7200米3/时。

b.排烟管道:一般多采用现成的金属管道,也有用铁皮、石棉板或混凝土砌就。

c.排烟口:排烟口通常开在由防烟垂壁分隔的每个防煅分区的顶棚上或墙面上部。每个防烟分区内排烟口的控制范围按奎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50米进行计算。

d.控制系统:a.地下建筑安置大型排烟设备时,设有消防控制中心,对排烟进行控制和监视。b.排烟口上装有与火灾探测器联锁的自动开启装置,有的安装远距离操纵装置。

e.机械排烟方法 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感烟探测器感知,消防控制室显示出火灾所在分区。需要排烟时,消防控制室进行远距离操纵,排烟风机与排烟口联锁启动。当火势扩大后,排烟管道中的防火阀门在温度达到280℃时,自动关闭,停止排烟。

③排烟车排烟

A、排烟车的作用 排烟牢是消防队伍配备的移动式排烟设备,采用机械送风、抽排烟雾的方式,即对火灾部位强制抽风。灭火人员也可沿着进风路线进攻灭火或向外疏散物资,处于新鲜风流之中,安全可靠。

B、排烟车排烟方法

a.单出口地下建筑排烟,用一台主风机按上排风管,在靠近拱顶处往外排烟;另用一台风机接送风管往洞内送风。

b.有两个以上出入口的地下建筑排烟,以下风口作为排烟口,与主风机相接;其他出入口采用自然通风或风机送风。

C、注意事项上述排烟方法只适用于火灾初期或后期。初期排烟以提高能见度,后期排烟可散发余烟和炽热气体。着于火势发展时排烟,则会加速燃烧,使灭火人员无法深入内攻。

④喷雾水排烟

喷雾水排烟,是消防人员常用的简单有效的排烟方法。用于排烟的喷雾水枪,喷嘴压力应保持在7 x 105~9×105帕(7—9公斤力/厘米2)之间;喷射角度应调整在60-70度之间。使用喷雾水排烟的具体方法是:

A、对于单出口、跨度大、层高高的地下建筑,可以并列多支喷雾水枪排烟,效果较好。

B、具有两个出入口的地下建筑,排烟的喷雾水检应以自然通风进风口为起点。

C、对有三个以上出入口的地下建筑,喷雾水枪可从中间出入口进入,向两侧出入口排烟,或从两侧出入口进入,通过对射向中间出入口排烟。

D、多层地下室底层起火时,喷雾水枪可占领楼梯口或通道狭窄处,堵截向上升腾的烟雾,以减少上层地下室的烟雾充灌置,寻找时机进入底层抢救人命或疏散物资。

E、进入地下室通道排烟,喷射的雾状水应将推进面全部封闭。

⑤高倍泡沫排烟

对于较小的洞室,隧道或其他地下建筑,可充灌高倍泡沫排烟。充灌时应打开反向出入口或着火点前方出入口,顺烟气流方向喷射推进泡沫,增强排烟效果。

喷雾水和高倍泡沫不能联用,以免高倍泡沫被破坏。

⑥化学药剂排烟

用化学药剂与烟气混合,形成无毒沉降物以达到排烟的目的。目前该类药剂正在研究,

尚未正式投入使用。

三、化工企业火灾扑救方法

(一)化工企业的建筑特点

1、化工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化工厂的总体平面布局相互连贯。

2、生产设备与厂房建筑紧密结合

化工设备种类多,形式复杂,高低不—。建筑平面及空间布置,以设备为准“量体裁衣”。有的设备置于建筑之中;有的设备与建筑紧相毗连,或与管道相连;建筑结构特殊,外形多样。

3、建筑设计要求严格

化工企业的建筑设计,要考虑消防、防爆、防腐蚀、防污染以及通风等装置和设施。灭火过程中,可充分发挥这些装置和设施的作用。

4、建筑用途广泛

化工企业是由许多用途不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组成的,分为生产,辅助生产、动力、储存、行政福利等建(构)筑物。这些建筑物、构筑物在建筑布局上分为生产区、库存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几部分。化工厂火灾大多数发生在生产区。

5、多层建筑多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有许多采取了层叠式竖向布置,多层厂房建筑多。化工多层厂房的建筑结构形式如图4-3-1所示。火灾情况下,容易构成立体形式的燃烧。

6、混合层次建筑多

化工生产设备高低不同,生产的连续性强,故而单层、二层与三层以上混合一体的建筑较多。混合层次厂房建筑结构形式。没层次的厂房连在一起,火灾情况下,不仅容易蔓延成立体火灾,也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7、露天、半露天建筑多

为保证化工生产有良好的通风和合理的泄压面积。化工生产装置多采用露天、半露天形式。火灾情况下,空气流通,燃烧猛烈。

8、操作平台多

化工生产的高大设备,如汽提塔、蒸馏塔等,为了适应工人操作上的方便,都没有操作平台。设置地点有室内、室外两种。平台高度,长度随生产设备的高低和生产连续情况而定.常见的平台有梁柱式,设备顶部独立式、连续式等,如图4-5-5ab所示。火灾情况下,操作平台可作为灭火战斗行动的进攻路线和阵地,但有时也成为灭火障碍,导致射水困难,操作工人疏散困难。

9、建筑孔洞多

(1)通风孔洞多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有毒气体和烟尘,需要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机、通风管道)或自然通风(门、窗、百叶窗、天窗等)的方法排出,要求建筑设置许多通风的孔洞。

(2)横竖向孔洞多

为保持化工生产的高度连续性,各工段、各车间之间,车间与原料库、成品库之间,连通管道多穿过楼板和墙壁,造成竖向、横向孔洞多。

在发生火灾情况下,以上建筑孔洞易造成火势纵横、上下延烧,形成立体或大面积火灾。

10、地下沟、槽多

除一般电缆沟、下水沟外,化工企业还有许多物料输送沟,废液排出沟,酸,碱溶液槽,原料地下槽等,火灾情况下,这些沟槽容易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

(二)化工企业的设备特点

化工企业的设备有不少是在超温超压条件下工作的,容易发生爆炸,是灭火时的重点保护对象。化工设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压力容器多

压力容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火灾时在热传递作用下易发生爆炸

(1)压力容器分类

①按安装形式分类 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大类:

A、固定式 如反应釜,气柜、压力缓冲罐、蒸煮锅,各种换热容器,分离容器等。

B、移动式 如各类压缩气体气瓶、液化气体气瓶:溶解气体气瓶,储气桶、槽车等。 ②按压力分类 国内对压力容器的分类从灭火角度讲,容器的压力越大,危险性及危害性越大。

③按容器外形分类:

A、球形容器 如储装液化气体的球形罐等。

B、圆桶形容器 如反应釜、气桶等。

C、气瓶 是使用最广泛的压力容器。

球形容器、圆形容器为中、低压容器;气瓶有低压、中压、高压之分,容积在50~200升之间。容积大的,内部压力一般较小;容积小的,内部压力一般较大。

(2)安全泄压装置

压力容器上一般均有安全泄压装置,它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当容器超压时,容器内的物料自动排泄并发出啸声,起到报警作用。

压力容器安全阀排泄口如发生燃烧,其爆炸危险性相对较小。安全泄压装置的类型和特点如表4-3-2所示。

(3)压力容器的爆炸危害

①压力容器爆炸使容器整体移位,或使容器碎片高速向四周飞射,毁坏建筑物、设备和造成人员伤亡。

②压力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如果是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容器爆炸破裂后,可燃气体(可燃液体也迅速变为气体)立即与空气混合,遇火场明火或高速泄压气体产生的静电火花,或容器碎片撞击火花等,都会立即发生化学性爆炸。由此而产生的高温热气流向四厨扩散,易造成大面积燃烧。压力容器的物理性爆炸和气体化学性爆炸几乎是连续发生的,因而增加了破坏威力。

③压力容器爆炸(包括气体、粉尘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冲毁建筑,伤害人员,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例】1976年4月,某县化肥厂合成氨系统5个高压容器和管道全部炸裂成碎片,碎片向四周飞散,最远飞出1500米,事后回收到的碎片达千片以上。其中一块碎片飞至40-50米的另一厂房内,将1名操作工人砸死。另一块碎片飞出,将一女工从腰部切成两截。还有一碎片飞出厂外,将一行人腿砸断。

2、设备种类多

(1)储装容器

主要是用来储装数量较多的工作介质(原料、中间体等)的容器。按储存方式可分为敞口式储装容器(储液池、槽、罐等)和封闭式储装容器(液化气体或压缩气体储耀,计量罐,压力缓冲器等)两类。敞口式容器容易燃烧;封闭式容器容易爆炸。

(2)反应容器

是在化工生产中,工作介质进行化学反应的密闭空间设备。如反应塔、釜、合成塔等。这些容器多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条件下运行,容易发生爆炸,是灭火保卫重点部位。反应

容器常配有附属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搅伴器等。

(3)物料输送设备

输送设备种类很多,其中输送液体的各种泵,如蒸气泵、喷射泵、离心泵、水环泵等;输送气体的各种风机、真空泵、压缩机及其附属的各种风道、管道等,都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着火时易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

(4)换热设备

是用来使工作介质在设备内进行冷热交换的设备。要求高温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的生产,需要用换热设备加热升温。加热方式有直接火加热,热水蒸汽、道生炉、火墙、电热器、油加热,红外线加热等,这些部分容易发生火灾,道生炉则容易发生爆炸。许多化学反应放热,按生产要求需要降温、冷却,其方式有水冷、氨冷,乙烯冷、丙烯冷、氟里昂冷等。这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不能发挥冷却、降温作用,就会导致反应设备温度上升,发生爆炸。

(5)分离分馏设备

通过降低流速,改变流动走向,利用密度不同或利用物料吸收等穷法来分离气、浓二本混合物质的设备,如分离塔、净化塔、回收器等。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分馏各种成分,如分馏塔等。

(6)干澡设备

用来除去产品或物料的湿分。干燥设备有火墙,热蒸汽、热空气、红外线干燥室,电干燥室等。这些部位容易发生火灾。

(7)自控设备

它主要用在现代化化工生产中,通过电子计算机、自控仪表、自动报警器、自动灭火装置等来控制、调节复杂的化工连续生产,发生火灾时能够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

3、设备性能多样化

(1)温度压力不同

化工生产,对温度、压力的要求不同,有的反应温度高达1500一1600℃,有的则要求在:-10一-105℃之间;有的反应压力较高、如聚合反应压力高达10一25兆帕,有的反应压力很低,要求在133~3×133帕的负压下进行。这些设备要能经受高温高压,保持低温负压。高温高压设备因超温超压容易发生爆炸事故;低温负压设备着变成常温常压也易发生爆炸事故。

(2)材质多样

针对设备的耐压、耐温、耐腐蚀等不同要求,而有钢质、陶瓷。搪瓷,玻璃等材质。钢材在火焰直接作用下,容易变形坍塌:玻璃.陶瓷在100℃以上时,骤遇冷水喷射会发生炸裂。

(3)设备管道纵横交错、

化工设备管道纵横串通,火灾情况下,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形成多向燃烧,不易控制。

(4)紧急事故处理装置

根据化工企业易燃易爆的特点,许多化工设备安装有防火,防爆装置。其中:防火装置如安全气封、液封、阻火器;止圆阀等;防爆泄压装置如安全阀、自动泄压阀、防爆片、放空管、火星熄灭器等。火灾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些装置采用相应的灭火技术措施和工艺灭火措施。

(三)化工企业的火灾特点

化工企业火灾不同于其他企业火灾,火灾形式、现象、种类都比较特殊,复杂多变。

1、爆炸危险性大

化工企业爆炸类型有下列三种:

①物理性爆炸

化工生产的压力设备,容器及配管系统,由于韧变、脆变、蠕变和疲劳、腐蚀所引起,或在火场上热传递的作用下,产生物理性爆炸。单纯的物理性爆炸,如现场无明火,一般不会引起燃烧。

②化学性爆炸

许多气、液、固相的化学危险物品,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性爆炸。化学性爆炸一般能引起燃烧。在化工企业火灾中,由于化学性爆炸引起的火灾比例较大。

③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交织

这种类型的连锁式爆炸,在化工企业火灾中也时有发生。有时是先发生物理性爆炸,容器内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冲出引起化学性爆炸;有时是先发生化学性爆炸,然后在冲击波或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设备容器的物理性爆炸;有时是物理性与化学性爆炸交替进行。这种类型的爆炸,往往发生在大型化工企业的装置群火灾中,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例】1978年3月4日,某县化肥厂液化石油气跑出约200一400公斤,以威力相当于2吨梯恩梯炸药的当量发生了第一次化学性爆炸,后又引起了容量为5.5米3储罐的物理性爆炸。爆炸时约300公斤重的罐盖飞出47米,罐体移位8米,距爆炸中心150米半径爆炸范围内的建筑全部倒塌,被毁建筑面积6000多米2,死5人,伤55人,经济损失70余万元。

2、燃烧速度快

化工企业火灾,燃烧的物质多为化学危险物品,其燃烧速度相当快。只是物态不同,其燃烧速度也不同(具体计算参见本书第七篇第一章)

3、燃烧状态复杂

①容易形成立体燃烧

多层厂房的气体扩散、液体流散火,以及装置设备的爆炸等,均能引起立体形式的燃烧,其燃烧类型大致有以下两种:

A、多层厂房室内外立体火灾这种火灾往往是由于设备火,产品、原料火引起建筑厂房火灾。

B、高大设备及配管系统立体火灾这种火灾常发生在露天、半露天的装置区内。

②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

化工企业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加上化工企业占地面积大,建筑,设备毗连,生产连续性强,极易造成大面积火灾。

A、油罐区大面积火灾 这类火灾常伴随油罐的爆炸,油品的沸溢、喷溅,油品的流散而发生大面积。

B、液化石油气罐区大面积火灾 大型液化石油气储耀破裂,气体向外扩散,扩散面积越大,形成火灾的面积也就越大。

【例】1976年11月.29日,某市化工厂液化石油气站气罐泄漏,近5吨液化气外逸,向四周扩散,与50米外的电烘箱接触,引起爆炸着火,并又引爆一个容积20米3的储罐,罐体飞出180米,落地后又崩出50米。储罐东80米,西120米处,地面野草烧着,树皮被烤焦,18吨储罐罐体被烧变形,占地面积2万多米2的充气站全部烧毁。

C、装置区大面积火灾 这类火灾一般多发生至大型化工企业的露天、半露天装置区,由于燃烧时发生连锁反应,而造成大面积火灾。

【例】1984年1月1日,某市石油化工七厂气体分馏装置区(露天)发生火灾,由于连锁反应引起连续性爆炸,燃烧面积达5780余米2。

③复燃、复爆性

化工企业发生燃烧爆炸后,常因指挥失误、灭火营施不当而造成复燃、复爆。

A、灭火后的油罐、容器、设备的壁温过高,如不继续进行冷却,会重新引起油品、物

料的燃烧。

【例】某市炼油厂敞开式柴油罐着火,消防人员到场后,用泡沫迅速将火扑灭。但未继续进行冷却,消防人员就返队。归队后,又接警出动,进行第二次灭火,火灾后仍未冷却罐壁,归队途中又接警再次返回现场灭火。

B、灭火后,燃烧区内的压力设备,仍然持续升温升压,而造成复爆。

C、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在灭火后未切断气源、液源的情况下,继续扩散、流淌,遇到火源而发生复爆、复燃。

(四)扑救化工企业火灾的一般对策

化工企业火灾具有突然性,多变性和快速性,扑救难度较大,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1、扑救化工企业火灾的主要任务

化工企业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到场后,除了要设法阻止火势蔓延外,并应及时注意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排除爆炸危险

化工企业发生火灾,要及时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排除设备.气体.液体.固体物品的爆炸危险。

(2)抢救人命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有突然性,现场人员往往来不及疏散而被困在火场内部,消防人员到达火场后,应注意抢救人命。

(3)防止中毒

化学危险品燃烧,常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直接影响灭火战斗和现场人员的安全。消防人员到场后,应采取防护措施,预防人员中毒;灭火时要防止毒气产生和扩散。

2、慎重使用灭火剂和中和剂

(1)化工企业火灾燃烧的物品大多是化学危险物品,要根据不同的燃烧对象,燃烧状态采用相应的灭火剂。如果灭火剂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将火扑灭,反而会使火势扩大,甚至发生爆炸。

(2)对化工企业火灾现场产生的各种有毒气体,除应采取通风驱散措施外,还可将中和剂掺入水中,利用喷雾水枪边灭火,边中和有毒气体。不同的有毒气体可以使用不同的中和剂。

3、扑救化工企业火灾的战术措施

(1)抓住时机,以快制胜

抓住火灾初起阶段或火势暂时较弱的时机,利用环境条件,做到查明情况快,信息传递快,战术决策快,战斗展开快,以最快的战斗行动,控制和消灭火灾

(2)以冷制热,防止爆炸

采用-定的给水强度,在灭火的同时,对着火的设备及四周邻近设备进行冷却降温,不能顾此失彼,防止设备,容器因受高温影响而引起燃烧,爆炸。

(3)先重点.后一般

在扑救化工企业火灾时,一般可以先扑灭外围火,然后进行内攻,以控制火势向周围蔓延扩大,防止形成大面积火灾。但在战斗力量不足时,则应根据着火部位的不同情况,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控制火势,待增援力量到达后,再一举消灭火灾。

(4)各个击破,适时合围

对于较大面积的火灾,应采取各个击破,穿插分割,堵截火势、适时围歼的方法. 例】山东省某一化工厂胶液罐视镜爆裂,胶液喷到附近的变压器,配电间引起燃烧,同时引起放压器房的4个汽油桶着火爆炸,架空的气体管道和橡胶液罐的进料管道被烧断,胶

液流淌,形成5000米2的火灾。经过25分钟的扑救,胶液流淌地面火基本被控制,但仍有胶液从视镜烧断的气体管道,破损的进料管道法兰盘处喷料燃烧。如不及时扑灭这些火点,5000米2的地面胶液还有复燃的危险。面对火情,指挥员重新部署力量,集中10支泡沫枪和水检,将4个火点分割开来,分别包围,同时进攻,用大量的泡沫,很快控制。消灭了火点。

4、采取工艺灭火措施

工艺灭火,是指在化工企业连续生产装置的某一部位着火时,利用工艺灭火装置或利用着火部位与生产设备的关系,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工艺灭火技术,是扑救化工企业火灾,防止火势蔓延,防止复燃.复爆,减少火灾损失的有效措施。运用得当,就能以较少的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扑灭火势,最大限度地提高灭火效率。反之则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工艺灭火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种:

(1)关阀断料

①关月断辩,就是控翩,断绝流向火源处的可燃物质,使燃烧中止。化工企业火灾的着火部位,通常在储存输送易燃、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容器。设备,管道以及管道的法兰盘处。由于化工生产的连缓性,易燃、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不断输送,使着火部位不间断地得到燃料而持续燃烧。当关闭进料阀门或关闭阻火闸门后,切断了燃料的来源,就能从根本上控制火势,这样,设备或管道中剩余的燃料燃尽后便会自行中止燃烧;流动而有压力的着火部位,变声不流动、无压力的部位,从而为灭火创造了先决条件。

【例】1976年3月沈阳冶炼厂油罐爆炸,输油管线震裂起火,消防人员到场后,及时冷却管线,关闭了阀门,切断油品来源,然后用泡沫灭火,一举将火扑灭。

②实施关阀断料灭火措施,必须事前与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制定完整的操作方案,要考虑到关阀后是否会造成前一道工序的高温高压设备出现超温超压而爆炸;导致设备由正压变为负压;导致加热设备温度失控等事故。因此,在关阀断料的同时,应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断电、停泵、断输送、断热以及泄压、导流、放空等措施。

③关阀断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应检查阀门是否完好,关闭的阀门是否有关的进、出料阀门,防止因错关而导致意外事故。

B、在关阀断料的同时,要不间断地冷却着火部位,火灭以后还要按规定的时间持续冷却。

C、当火焰威胁进出料阀门而难以接近时,可在着实堵漏措施的前提下,先灭火,后关阀。

D、对于密集装置群中的某一部位着火,除关闭着火处的进料阀门外,还应关闭邻近(前道工序的)设备的进出料阀门,防止出现倒流现象。

(2)开阀导流

开阀导流,是将着火储罐、设备的可燃物料导出,以缩短燃烧时间或使燃烧中止的工艺灭火措施。

①易燃可燃液体储罐、设备火灾的导流灭火储罐、设备的着火位置,一般均在上部。可关闭进料阀门,打开出料阀门,将着火储罐、设备内的可燃物料导向其他的储罐、设备,随着着火储罐、设备内残留物料的减少,燃尽后火将自然熄灭。

【例】1975年5月16日,武汉石油化工厂汽提塔火灾,指挥员为配合全面灭火行动,同厂调度室一起研究,决定关闭与汽提塔两头有关的全部阀门,切断油源,然后抽去3个容器中的大部份汽油,断绝了燃料,为彻底灭火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有安全水封装置的储罐、设备,可采取临时措施,用泵抽出储罐、设备中的可燃、易

燃液体,装入空桶中,并疏散到安全地点。

②可燃气体导流灭火储存可燃气体的压力储罐、设备着火时,关闭进气阀,打开出气阀,将气体导入安全储罐设备。导流后,压力储罐、设备的压力降低,可以防止爆炸;残余气体燃尽后,火势即可自行熄灭。

对有压力的设备导流灭火时,要防止造成负压,产生回火爆炸。导流时应注意观察设备的压力,当压力接近表压(105帕)时,应立即关闭导流阀门,停止导流。

(3)搅拌灭火

搅拌灭火适用于扑救储罐、容器、反应器内高闪点的液体火灾。

当储罐、容器等设备内液体着火,处于燃烧初期阶段或燃烧温度值不高时,可从设备底部输入—定量的相同冷液或冷水,也可输入惰性气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使储罐、设备内的燃烧液体上下搅动,通过上层高温液与下层低温液的迅速冷热交换,使其温度降至自燃点以下,减少燃烧液体的蒸发量,达到自行灭火的目的,或辅以相应的灭火剂灭火。

采用搅拌方法灭火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搅拌灭火只适用于储量较大的高闪点可燃液体的储罐、设备火灾;若储存量少、储存的物品闪点低,则不可使用此法。

②搅拌灭火的同时,对储罐、设备的外壁要射水冷却,形成内外同时降温,既防止设备变形或爆炸,又可加快灭火速度。

③应定量输入冷液或冷水,防止过量而造成外溢引起大面积流散火。对高液位可燃液体火灾不宜使用此法,以免在搅拌过程中发生外溢。但可与导流工艺灭火措施组合,待液位降低后,再采用搅拌方法灭火。

④对于敞开式储罐。容器火灾,宜采用惰性气体搅拌灭火。

5、输入灭火剂灭火

化工企业火灾,除从外部喷射灭火剂灭火外,还可向设备'管道内输入灭火剂灭火。这是扑救高大设备、架空管道及死角部位的可燃气体火灾的重要灭火措施。

(1)输入灭火剂灭火方法

当高大设备管道内可燃气体着火时,可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关闭进料总阀,然后从管道下部的旁通管道或临时选择一个与着火部位管道相近而又安全的部位钻孔输入干粉,1211、二氧化碳,或工业蒸汽、氮气等惰性气体,顺管道内部输入至着火孔洞处,即可灭火。

(2)输入灭火剂灭火注意事项

①在对管道底部采取钻孔措施时,要用水枪喷水掩护,将水流不间断地冲到钻孔处,防止钻孔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气体。

②灭火后,要使用喷雾水或水蒸汽驱散残余可燃气体,防止造成二次火灾。

③钻孔的位置选择,必须与本单位安全技术人员商量决定。

6、利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

利用化工企业配置在建筑或设备上的固定,半固定1211、干粉、氮气、蒸汽、烟雾等灭火装置灭火。

①有固定自动灭火装置的设备着火,一般均可自动灭火;如自动系统损坏时,可以使用手动装置打开灭火装置灭火。

②有半固定灭火装置的,可将到达火场的相应消防车与设备上的半固定装置接合器组合灭火。

四、商场、市场火灾扑救办法

商场(店)内,存有大量的商品,营业时聚集着众多的顾客。一旦发生火灾,影响广,损失大,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

(一)商场(店)的基本特点

1、商场(店)的分类和布局

(1)商场(店)一般分综合商场(店)和专业商场(店)两大类。综合商场(店)主要是百货商场(店),经营范围广,商品种类多;专业商场(店)经营范围窄,商品种类少。

(2)在市区中,一部分商场(店)(如副食品、小百货、粮油、杂品商店等),按居民分布情况均匀设置;一部分大型、专业商场(店)集中在城市的繁华商业地带,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东单,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天津的和平路等。

(3)近年来,许多城市出现了小型集中定点销售的新型商业街(如小百货市场、服装市场、农贸市场、副食品街等),摊点规整,排列有序,大都进行了修缮,设置了风雨棚、柜台、营业通道等。它们多位于市内以往摊点集中,有商业传统的街巷里。如上海的陕西北路,沈阳的北行市场,南京的夫子庙等。

2、建筑特点

(1)建筑形式

①独立建筑,有一字型、拐角型,个别的也有“丁”字型和方型。

②以街巷为中心,若干商店集中或形成带状建筑。

③商店汇集,形成群体连片建筑。

以上建筑形式,以(1)为多数,(2)、(3)较少。

(2)建筑结构和布局

①独立建筑的商场(店),大多为多层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

A、一般营业层不超过5层,少数商场(店)有地下营业层。一部分商场(店)在营业层上层设立冷饮小吃部、录像播放厅等

B、大多数商场(店)设有非顾客用电梯,个别设有顾客用的自动楼梯。顾客出入口多位于正面,也有在侧面设出入口的。商场(店)的楼梯大部分设正面两侧或四周,基本采用敞开式。

C、营业厅内立有很多承重支柱,设有许多柜橱

和货架,一旦发生火灾,会使消防战斗受到一定影响。

D、大型营业厅面积较大,有的达数千平方米,营业厅当中均无防火分隔。

E、许多商场(店)内部的墙壁、屋顶都进行了装修,增加了可燃物。

F、电器设备多,用电量大。商场(店)多设有各种广告灯、照明灯、商品测试设备等,有的还有空凋设备,用电量很大。以往由于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发生故障而引起的火灾,在商场(店)火灾率占有很大的比倒。

G、非营业时间,商场(店)的门窗关闭,底层多装有护门板或推拉铁栅、卷帘门。 ②菜市场(副食品商场)多为—层(圆形或方型),为砖木结构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③带状毗连商店,多为一、二层小型个体砖木结构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沿街(巷)连建。 ④大面积连片商店群,一般是一、二层个体,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聚合,间距小,密度大,没有规律;有些商店就是互相连建或搭建起来的,如北京的东风市场,上海的豫园商场等。这些地方消防车难以接近着火建筑物,作战极为困难。

⑤商场(店)建筑主要是营业厅(室),其次是办公室、商品周转仓库。条件好的百货商店还设有顾客休息室,少数百货商场(店)和部分副食品商场(店)设有小型加工广。

3、人员和商品特点

(1)人员密集

商场(店),是公共场所中人员密度最高、流动量最大的地方,大型百货商场(店)、节假日人员处于高峰时,可达5~6人/米2。

(2)妇女比重大,营业时问长

商场(店)的营业人员和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妇女,顾客中也以妇女较多,特别是妇女、儿

童专业商店和服装商店,女顾客的比例更大,往往超过顾客总数的60%,在营业期间,顾客常将儿童和婴儿带(抱)入店内。商场(店)的营业时间长,特别是百货商场(店)每天营业时间可达10-12小时。

(3)商品种类多

商场(店)经营的绝大多数商品是可燃的,有些出售商品的柜台也是可燃的。商品除在柜台或橱窗内摆放外,一部分商品(服装、布科、字画等)还采悬挂展销的方式,给火势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

(4)商品周转频繁,数量大部分百货商场(店)商品超储,常常将通道和楼梯间堵塞;不少柜台后面也堆放着商品,为火势延烧提供了物质条件,相对地给疏散、扑救增加了困难。

(5)商品怕高温和潮湿

商品,特别是高档贵重商品,绝大部分怕高温和潮湿。

(6)夜间人员少,除了少数日夜商场(店)外,一般商场(店)夜间值班人员较少,发生火灾时,不易及早发现,往往酿成大火。

(二)商场的火灾特点

一般商场(店)在营业时间不会发生大火,因为,这时发生火警,能够尽早发现,及时扑灭。因而一些重大火灾大多发生非营业时间,尤其是在夜间。

独立建筑的商场(店)火灾

1、楼层火起后,火势由起火点首先在水平方向往周围发展,并以向燃点低的商品和楼梯间方向发展为快,同时产生大量的烟雾。

2、火势发展后,烟气和高温由内部敞开的楼梯间、电梯口垂直向上蔓延,速度很快,上层营业厅会很快充满浓烟或高温,将商品引燃。有的火势是由楼梯间堆积的可燃商品烧向上层的。

3、火势到发展阶段时,沿街面的大块橱窗玻璃破碎,火舌卷着浓烟由外部窜向上层,高温使上层窗户的玻璃被烤碎,引燃靠窗布置的商品和柜台。若底层没有雨蓬时,能起阻挡作用,由外窗向上蔓延的可能性较小。

4、上层火势威胁下层的主要途径是:从电梯口或楼梯间掉落下来的燃烧物,过热金属管道传递下来的高温,烧穿木质楼板引起下层燃烧。

5、大量的棉、毛、化纤织物,塑料商品和一部分药品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或析出有害气体,危害现场人员安全,增加消防人员的灭火难度。

6、带有可燃闷顶的商店,一般多为二、三层建筑,这种商店的楼层着火后,若烧穿顶棚,火势会沿着闷顶水平发展。

(二)带状毗连商店(商业街)的火灾

由于商店储存一定量的可燃商品,建筑构件又多为可燃物,加之建筑毗连,火势发展很快。

1、火起于上风时,火势会顺风沿着毗连建筑迅速下风延烧,形成条形燃烧带;若火势遇到两商店连接的间隔墙时,蔓延受阻, 燃烧速度降低;若遇大风天时,火势沿街蔓延很快。

2、火起于下风时,火势向上风燃烧的速度较慢,但会威胁毗连的其他建筑。

3、由小摊亭组成的商业街火灾,由于商品处于悬挂状态,摊亭密集,亭(棚)上的遮雨板多为塑料波纹瓦,火努发展,蔓延速度极快,大风情况下,极易形成大面积燃烧。

(三)连片商店群火灾

大面积连片商店群着火,极易形成大面积燃烧。

1、火势由着火商店(建筑物)向周围建筑扩展,并以向下风方向燃烧最快、最猛。

2、大风天或起火发现较晚,通过火焰的直接传递和强烈的热辐射,极易引起几家、十

几家乃至更多的商店着火。

(四)疏散人员、扑救火灾难度大

1.疏散人员困难

商场(店)营业期间发生火灾,易使顾客惊慌混乱,特别是大型多层的百货商场(店)和大面积连片商店群,顾客密度高、通道窄,出口少,疏散人员工作难度大,极易出现挤死、踩伤的人身事故。

2.消防车无法靠近火场

部分商场(店)周围街道窄小,特别是商业街和大面积连片商店群,环境更是复杂,消防车辆无法接近着火建筑物,作战距离加大,往往贻误战机。

3.战斗展开困难

位于繁华地区道路上的商店发生火灾对,围观人员多,妨碍消防车辆停靠着火建筑物战斗展开困难。

4.容易造成水渍损失

商场(店)的绝大部分商品怕水,特别是高档贵重商品更为怕水,这类商品又多布置在不易疏散的部位或楼层,灭火时容易造成水渍损失。

5.容易造成错觉

商场(店)内设置了许多大型镜面,火灾时容易使人们造成多火点大面积燃烧的错觉。

(三)扑救商场(店)火灾的战斗措施

1、采取各种手段疏散抢救人员

(1)扑救多层独立建筑的商场(店)火灾

①利用广播设备、手提扩音器等开展宣传,稳定顾客情绪,避免跳楼等事故的发生;教导遇险顾客利用手中物品进行自救互救的办法。

②根据情况,采取启动空调,机械排烟设备打开门窗用雾状水流排烟.排热,减轻高热烟气对遇险人员的威胁,为抢救人员创造条件。

③以利用内部通道疏散、抢救人员为主,组成若干教人疏散小组,深入内部,有组织地疏散抢救遇险人员;必要时应组织喷雾水枪掩护,保证疏散通口不受烟火威胁。

④有条件时,可组织遇险人员自救互救,例如:自行车背抬受伤顾客,用床单、布匹做下滑绳缆,开避疏散通道等。

⑤在着火建筑外部,架设消防梯、云梯、软梯、吊挂绳缆等,开辟临时外部救人通道,对遇险的老、幼,妇女或伤员,可通过救助或由消防人员直接救助。

(2)扑救带状毗连商店和连片商店群火灾

带状毗连商店和大面积连片商店群火灾,属低层建筑火灾,对顾客主要是引导疏散,使他们尽早的向上风或侧风方向撤出,避开烟火威胁;个别受伤或受威胁严重的顾客,消防人员应组成抢救小组抢救,必要时可设水枪掩护。

2、正确选择进攻路线,控制火势发展

(1)多层独立建筑的商店火灾,内部应以楼梯口或电梯口为主要控制火势部位,外部应通过消防梯以窗口为控制火势部位。

(2)带状毗连商店火灾,应在火势延烧的声(主要是下风方向)设置水枪阵地,控制火势发展,扑救这类火灾,多为水平作战,难度不大,力量涉及不多,控制火势和消防火灾应同步进行。

(3)连片商店群的大面积火灾,控制火势发展,蔓延需要较多力量。

①力量的部署应以下风方向为主,同时设置几支或十几支水枪(根据火势情况定,从下风方向横向堵截火势,并设立第二道防线

②侧风和上风方向也要设置一定力量,清除火势对这些部位的威胁,并以侧风为主,上

风为次。

(4)疏散和搬迁能传递燃烧的易燃商品,用水流湿润或用不燃物品遮盖商品,也是控制火势发展、蔓延的可行办法。

3、尽快灭火

应以“近战,快攻,速决”为出发点,争取尽快灭火。

(1)灭火(进攻)应在控制火势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力量充足时,以包围形式出现;力量不足时,以堵截形式出现;在部署力量上切忌“无把握进攻”。

(2)扑救多层独立建筑的商店火灾,对灭火力量的部署.应采取由上向下分层进行.全面灭火的方法;扑救带状毗连商店的火灾,应采取由下风方向上风横向推进或上下风两向合击灭火的方法。扑救连片商店群的大面积火灾,应采取包围火势、分割火源、逐片消灭的方法,在力量安排上应以下风为主。

(3)在水枪使用上,担任控制和进攻的水抢,应以射程远的直流水枪为主;掩护、冷却或排烟的水枪,应以喷雾(多用)水枪为主。

(4)为提高灭火效果和速度,可以采取合成使用灭火剂的办法(先用干粉压下大火,然后用水枪迅速攻入),这种办法一般适用于燃烧猛烈.作战人员不易进入楼层或房间。

4、疏散商品

有组织地疏散,转移受火势威胁或受水流影响的商品,疏散工作应由商店工作人员、消防人员配合进行,必要时,也可以组织现场群众协作。

(四)灭火注意事项

1、商店在营业期间发生大火.一定要调集治安、交通、供电、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力量到场,协同作战,共同处理各方面事务,避免发生其他不必要的事故(特别是治安事故)。

2、积极妥善地处理现场受伤人员,如安排救人车辆,联系受理伤员医院和现场救护重、危伤员等。

3、疏散高档高档贵重商品,如电视机、收录机等,要小心轻放,避免损伤;对疏散出来的各种商品,要及时交给商店妥善处理,避免丢失。

4、灭火时要正确选用水枪,提高射水技术,不得盲目射水,以减少水渍损失。

5、灭火时要注意运用商店内部的消防设施,如室内消火栓,防火卷帘、机械排烟设备等。平时要加强对商店的熟悉、协助店方制定人员、物品疏散方案等。

五、医院火灾扑救

医院,是指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是医务工作者及患者集中的场所。

(一)特点

1.基本特点

(1)建筑耐火等级较高,楼层之间相互贯通,多数医院门诊楼层间不设防火分隔。

(2)老式建筑的医院内部楼梯、走廊狭窄,且经常设置临时病床,使人员通行困难。

(3)建筑内竖向管井多,个别住院处在楼层间还设有车行斜坡式通道。

(4)楼层内格局复杂,个别医院受功能影响在楼与楼之间设有通行走廊,使数座楼房连在一起。

(5)精密仪器多,如核磁共振诊疗机、CT诊疗机、绿激光治疗机、大毫安X光机、胃镜诊疗仪、喉镜诊疗仪、肠镜诊疗仪、各类精密显微镜、化验仪器等,价格昂贵。

(6)大型医院存有放射性物质,以及一定数量的微毒、剧毒物质。

(7)一定规模的医院门诊,开珍期间人员高度集中。多数医院住院处内常年住满患者,且这些人员行动困难。

(8)医院内道路狭窄,车辆停放数量多。现代化医院有完善的消防设施。

2.火灾特点

(1)人员疏散任务重,难度大。住院部患者多,行动困难;楼层走廊内经常放置临时床位,致使通道不畅,疏散困难;病人遇火灾易加重病情,个别危重病人易突发病症,造成突然死亡,加大人员救助的难度。

(2)药房起火烟雾浓,毒性大。药房、药库及制药车间发生火灾,易产生大量的烟雾,同时,伴有许多有害气体及蒸汽的产生,危害现场人员。

(3)烟雾四处流窜,易造成火势蔓延。连通式建筑的医院发生火灾后,大量的烟雾会沿走廊、通道四处流窜,危害其他房间及楼层人员安全。并且易造成火势蔓延。

(4)灭火行动困难。格局复杂,通道狭窄,战斗展开艰难;室外交通拥挤,消防车辆行动困难,举高消防车不易发挥作用;精密仪器多,其房间燃烧不易用水扑救,灭火方法要求高;个别室内存有放射性和有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消防员易受到伤害。

(二)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科学调派第一出动力量,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集中优势兵力于火场主要方面,全力疏散、救助遇险人员。运用“强攻近战、固移结合、确保重点,减少伤亡”等战术措施,迅速消灭火灾。

1.火情侦察

(1)询问知情人。迅速了解起火部位、被困人员、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贵重设备和重要资料受火势威胁的程度,以及单位自救情况。

(2)利用消防控制室侦察。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工作情况;消防控制室对各类消防设联动的控制情况;通过各种监控设备,进一步了解起火部位、燃烧范围、火势发展趋势、人员受烟、火威胁程度等情况。

(3)深入内部侦察。查明与核实人员被困的数量、具体位置,重点注意搜索通往出入口的通道、走廊、洗手同等部位:

分析确定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的路线与方法;确认火源部位、燃烧物质性质及燃烧范围;进一步了解火势发展与变化等情况。

2.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

(1)首先应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同时利用水枪进行掩护,在医务人员的引导下,有秩序地将被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2)对能行走的病人可采取引导、搀扶的方式疏散。

(3)对不能行走的病人,利用担架、推车或背、抬的方法疏散。

(4)对危重的病人(如输液、输氧等)可采取人、床、器具一并抬走的方法疏散。

(5)对尚未受到火势威胁的人员要稳定其情绪,制止随意行动。

(6)人员救助顺序是:先重病患者,后轻病患者。

(7)当遇险患者数量多,救助力量不足时,可采用疏散缓冲办法,即将患者护送到附近安全房间,然后,在逐步向外疏散。

3.火场供水

启动消防泵向室内管网供水:利用水泵接合器由消防车向建筑内管网供水增压;利用地面消火栓通过消防车直接向前沿阵地供水。

(三)注意事项

1.第一出动到场的消防力量,除积极组织抢救受火势直接威胁的人员外,要组织一定力量全力控制火势,减缓其蔓延速度,减轻烟火对周边区域的侵袭,以延长周边区域病人的疏散时间。

2.病房人员大多疾病自身行动不便,抢救行动需要大量人员,现场指挥员需请调警察、驻军和保安力量,并安排医院工作人员,分工负责,紧张有序地抢救人员。

3.整个救护行动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消防人员切忌随意切断或拔除病人身上各种测量、供氧、供液和维护生理机能的仪器和管线。

六、液化石油气火灾扑救

液化石油气,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呈气相状态,加压后可液化的烃类物质。

(一)特点

1、理化性质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低分子烃。液化石油气在常压下为气态,比空气重1.5—2倍;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其密度约为水的1/2;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挥发性强,由液体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液化石油气燃点低,点火能量为万分之几毫焦耳:热值大,是城市煤气的6倍;液化石油气有一定的毒性,空气中含有10%液化石油气时,人在该气体中5分钟就会麻醉昏迷。

2.火灾特点

(1)燃烧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时,在具有充足空气的条件下,燃烧速度可达2000—3000m/s,燃烧异常猛烈。

(2)火焰温度高。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温度可达1800℃;爆炸时的火焰温度可达2000℃以上。

(3)易发生爆炸。液化石油气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1.5%-10%)时,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

(4)复爆危险性。火灾中,液化气油气的稳定燃烧被扑灭后,如一时无法切断气源或有效控制泄露气体时,火场内就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如遇明火极易发生第二次爆炸或燃烧。

(二)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运用“冷却控制、关阀堵漏、放空排险、适时灭火”等战术措施,迅速冷却降温,积极制止跑、冒、滴、漏、驱散泄漏气体,适时消灭火灾。

1、火情侦察

(1)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火势蔓延方向、被困人员情况、火灾初期的补救情况和液化石油气的储量等。

(2)内部侦察。查清与核实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火灾蔓延途径、火灾范围、有无爆炸危险情况;掌握设备、管线、容器和阀门的基本情况;确定人员疏散和抢救路线、进攻路线和堵塞阵地设置的地点等。

2、灭火措施

(1)开辟进攻路线。用直流或喷雾水枪的射流组成严密水幕,控制火焰的方向,然后,实施关阀断料、堵漏导流、放空点燃等工艺灭火措施控制燃烧,消灭火灾。

(2)冷却重点部位,防止爆炸。对于火焰直接烧烤的罐壁表面和邻近罐壁的受热面,要加大自动喷淋冷却强度或移动射水的冷却强度,防止局部变形发生爆炸。

(3)适时强攻,消灭火灾。在确保切断气源、控制气体泄漏的条件下,采用交叉射水方式,对准火焰根部未燃烧的液化石油气圆锥中心射水或喷射干粉等灭火剂,一举消灭火灾。

(三)注意事项

1、受理火警时,要详细问清火灾发生的具体情况(是燃烧还是泄漏)。

2、在警戒区域内,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数量,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3、指挥员要注意观察风向、地形及火情,选择正确停车位置。

4、加强火场情况的监护,重点控制气体的泄漏,防止发生二次爆炸。

5、灭火后,要彻底清查火场,根除一切危险因素,防止再次发生火灾。


相关内容

  • 安全能力建设方案
    安全能力建设方案 为切实抓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特制定大檀小学校安全 "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努力达到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
  • 浅议古建筑火灾预防与扑救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古建筑被无情的大火吞噬,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遗憾,也成为文物保护.消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最近几年里,一些地方又连续发生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火灾事故,如2006年6月27日一把无名火烧毁了宁德屏南 ...
  • 消防培训.消防演练记录
    消防培训.消防演练记录 第一章:防火检查 消防工作是物业管理工作的一个内容,尽管火灾的发生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但是这是可以预防的,并且预防火灾是一项只能做好,不能做坏的工作.否则,将会有严重后果和不堪设想的损失. 所以,要求我们值班员做到: ...
  • 湖南省森林火灾人员伤亡案例研究
    21 0 2年 6月 第 2期 森 林 防火 F REST RE O Fl PREVENTI oN J ne 2 2 u 01 NO 2 . 湖南省森林火灾人员伤 亡案例研 究 姜汉辉 徐 ,(. 1 湖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 湖南 ...
  • 消防基本知识
    消防基本知识 一.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 .B .C .D 四类 1.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 ...
  • 用水扑救带电设备火灾技术与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摘 要:本文论述了带电设备火灾的特点.用水带电灭火扑救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可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带电设备:火灾特点:用水扑救: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U279.5 1.引言 电气火灾一般是由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目前常用的电气设备有电缆.变压器 ...
  • 学校消防安全知识50问
    炉观镇中心学校消防安全知识 1,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当前火灾形势和安全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全校火灾预防能力的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其二,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是保护在校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需要.在发生火灾时 ...
  • xx公司保安员培训计划
    平和县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保安员培训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全体保安员对业务技能和个人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军体素质.治安管理.消防知识等培训.全面提高全体保安员综合服务素质,以体现我公司服务宗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一.培训内容: 一.保安管 ...
  •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
    三镇府发 [2012]9 号 三堆镇人民政府 关于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 紧急通知 各村(居)委会: 当前,由于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和林区野外火源大量增 多,森林火险居高不下,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各村(居) 委会要坚持"预防为主,积 ...
  • 学校灭火疏散应急预案与演练doc
    学校灭火疏散应急预案 制订学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为了在学校面临火灾和其他突发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资源,迅速针对假想的火情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来临之时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