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型材料答案 - 范文中心

比喻型材料答案

11/08

材料1:天鹅是一种候鸟, 有着长途迁徙的习性, 每年都要飞跃千山万水, 往返千万里。可野生动物园里的天鹅只能在狭小的水面追逐嬉闹,无法飞翔。什么原因呢?原来,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其滑翔;如果滑翔的助跑线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实现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久而久之,动物园里的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丧失飞翔的本领。

天鹅由于滑翔的助跑线被人为地缩短,而丧失了展翅翱翔的能力。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存在呢?请结合自身经历,以“助跑线与飞翔”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分析材料:“起跑线”比喻台阶、基石、跳板、缓冲、外力等,“飞翔”比喻冲刺、努力、奋斗、人生旅程等

由此立意:要想成就一件事情,需借助一定的外界条件。任何事情要想成功,离不开一定的外力。 观点:别人为地缩短助跑线 拉长你的助跑线 努力伸展自己的助跑线

为飞翔而延长自己的助跑线

高三1班 唐力

天鹅需要长长的助跑线才能飞翔于天空,老鹰需要艰难的攀登才能冲上云霄;人也如此,我们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才能获得成功。

为了飞翔,用坚持不懈延长助跑线。

生命是如此短暂,然而坚持却能让我们腾飞。司马迁忘却自己荣辱奏响“史家”千古绝唱,幽愁发愤吟出无韵之《离骚》,他用自己的坚持不懈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李时珍不顾背后那灼热耀眼的骄阳,不理前方坎坷崎岖的小路,用自己的坚持不懈书垫定了东方医学巨典的基础。郭晖强忍身体的严重缺陷,忘却世俗的眼光,用自己的坚持不懈告诉我们残疾人也能行!

我们渴望着飞翔,渴望着成功,然而成功是需要无尽的付出,就像飞翔需要足够长的助跑线一般。因此,坚持不懈就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就是助我们飞翔的助跑线。

为了飞翔,用勇敢无畏延长助跑线。

人生如此短暂,勇敢无畏却能助我们飞翔。武则天,本是深宫里一朵娇弱的玫瑰。然而三从四德禁锢不住她的步伐,皇宫规矩限制不了她的野心。勇敢无畏的她重新书写了本该属于男性的历史。哥白尼本该是个默默无闻的科学研究者,但宗教神学却不能束缚他对真理的探寻,强大的教皇权力却不能压抑他对科学的追求。勇敢无畏的他向宗教神学发出了挑战,地心说被他推翻。伏尔泰本应安分守纪地做一位思想家,但强大的宗教力量限制不了他对民主的追求,教皇与贵族的压迫无法阻挡他对理性的追求。他挑战教皇权威开创了伏尔泰世纪。

我们渴望飞翔,我们盼望成功,然而成功却需要勇敢无畏的精神,因此勇敢无畏是延长我们助跑线的方法。

为了飞翔,用无私奉献延长助跑线。

人生短暂,然而无私奉献却能让我们飞翔。霍英东,拥有巨额财富,却乐衷于为体育教育事业奉献,赢得了世人的赞美。王菲、李亚鹏夫妇建立了爱心基金会,让世人不仅佩服他们的演技更欣赏他们的爱心。丛飞一生贡献给贫困儿童,让世界充满关爱。

我们渴望飞翔,我们渴望成功,然而成功更需要无私的精神。无私奉献延长了我们的助跑线,助我们飞翔。

我们渴望飞翔,我们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地延长自己的助跑线。

点评:作者在首段提出论点,论证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坚持不懈、勇敢无畏、无私奉献”三个方面论证观点,强调了“渴望飞翔,渴望成功,就要努力延长自己的助跑线”这一观点,思路清晰。但文章第三个分论点的材料分析略显牵强,没有紧扣观点展开;另外出现了错别字(“乐衷”应为“热衷”),是为文章不足之处。(点评教师:陶霞)

材料2::外界沙粒进入或人工将沙粒置入蚌壳内,蚌觉得极不舒服,但又无法排除沙粒。此时蚌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将沙粒包围起来,使之成为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的圆形颗粒,即珍珠。珍珠不仅成为蚌体内和谐的一部分,而且将其取出还可为装饰品。

[材料分析提示]

[材料一析]:仔细阅读分析材料可知,这则材料中心是围绕蚌与沙粒的关系来说的。继而可以找出蚌在对待沙粒的态度上是“没有怨天尤人”、做法上采取了“包围起来”。再进一步可知,沙粒变成了珍珠,结果是沙粒“成为蚌体内和谐的一部分”。

不难看出,蚌对进入的沙粒开始觉得极不舒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采取了“包围起来”来设法适应,利用自己的特点改变了沙粒,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读悟到这里,观点就不难提炼出,可以立意:

1、学会适应,才能改变环境。2、包容一切,才能发展自己。

材料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你心目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请以“心中的水仙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这也是一个比喻型的材料,这个话题中的“水仙花”就是一种隐喻,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因此,这个题目要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写作。可以联想到抗“非典”英雄两院院士钟南山的一句话: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但如果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道德却在进一步堕落,审美情趣进一步下滑,那将是人类的灾难。

材料4: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2、从沉香的角度立意

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材料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这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妙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妙的歌,曲终而命绝。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疼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概括主旨: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1、从鸟这方面立意:

(1)超脱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

(2)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

(3)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2、从材料的议论部分立意

(1)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疼痛的的巨创来换取

(2)以生命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热爱

材料6 诗歌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角度:

1. 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以此引申,可由物及人,由事及理。)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

2. 环境(外物)对人(事……)的影响

3. 适应、顺应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活出不同的精彩》

4. 凭借……、依靠…… ,(“露珠”在“枫叶”上“红红的闪烁”“露珠”在“荷花”上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风云变幻不忘“借”》《只因有你》

5. 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展示不同的美(露珠选择枫叶就“红红的闪烁”,这是一种阳光的美,选择了荷花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这是一种伤感美。)

6. 选择合适的位置(露珠选择枫叶就可以快乐地“红红的闪烁”,选择了荷花就只能“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的伤感)

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 本质与现象,现象会或多或少的显现本质

9. 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审题立意:

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小诗,题目是“境”。作者抓住露珠这个意象来观照和反映人生,意象是枫叶和荷花。 这首小诗的寓意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辨:

一、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位置”“位置与价值”。

二、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才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由此可以拟题:“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叶”““环境与人才”。

三、用人问题。由露珠的“闪光”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对人才的使用问题,同样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价值的,这就给我们以启示,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韩信可以将兵,刘邦可以将将。由此可以拟题:“请把“露珠”放在“枫叶”上”。

小结

1、叙事类材料:把握所记叙的人、事所表现出的主旨

2、寓言故事类材料:把握其寓意,紧紧围绕寓意来立意。如果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句立意

3、议论性材料:要找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具体方法:审题,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

4、“材料类”材料:这类材料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多则“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通过比照找出几则材料的共同点作为中心,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顾其二、其三……否则就会偏题跑题。

5、“诗歌类”材料:要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品味诗歌的寓意,可以从诗歌题目入手去理解,最关键之处是准确把握诗歌材料的主旨,然后根据材主旨选择一个角度作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努力抓“关键词”。材料作文一般有多项“指令”,这些“指令”往往以“关键词”的面目出现,要努力抓住这些“关键词”。建议:1、强迫自己定下心来,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把试卷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2、找出“关键词”后,用铅笔把它们圈出来,这样可以有一个“物质依托”,防止在“心中盘算”时丢三落四。

二、尽可能多地找出材料的含义,准确确定论点。

找出材料的多重含义后,应注意通过比较鉴别,选出自己认为最直接、最佳、最切合自己积累的一种,作为作文的主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你心目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请以“心中的水仙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这也是一个比喻型的材料,这个话题中的“水仙花”就是一种隐喻,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因此,这个题目要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写作。可以联想到抗“非典”英雄两院院士钟南山的一句话: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但如果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道德却在进一步堕落,审美情趣进一步下滑,那将是人类的灾难。


相关内容

  • 成语改错200题 含答案
    成语改错200题 含答案 发布日期:2009/3/18 13:13:00 来源: 作者: 点击:177 001.关怀倍至( )002.随声附和( )003.巧妆打扮( ) 004.记忆尤新( )005.挺而走险( )006.融汇贯通( ) ...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1.理解 B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 ...
  •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年届高考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考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试卷综析] 2015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作为高考摸底测试试题,该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常规 ...
  • 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一: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二: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12分)理想的阶梯(节选)陈群①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②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九年级语文- ...
  • 仿写句子方法综合070411
    仿写句子技巧综合 4/11/2007 考察能力 一.思维角度:1.联想能力:相关或相反联想.2.想象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3.迁移能力:引用或化用名言名句.格言警句.俗语俚语歇后语.文学文化常识.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4.思辩能力:从日常生活 ...
  •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a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 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 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 二是 ...
  • 初中语文考前指导新
    心理准备:松.静.匀.乐.我难人也难,我不怕难:我易人也易,我不大意.在考试之前要对考好语文有信心,要相信只要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一定会考好的.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1)借助汉语拼音, 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 ...
  • 20**年_20**年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粤教版选修传记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 ...
  • 39.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解题步骤 1.作阅读标志 ①作段落标志 ②作语言标志 关联词语:"之所以„是因为„""不但„而且„""只有„才„""虽然„但是„"&quo ...
  • 下定义讲解&练习&答案
    高考下定义题型分析 一.下定义应牢记一个公式: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