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 - 范文中心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

10/04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太公小学 刘思贵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训有“百善孝为先”之说。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是占第一位的。然而,在我们山区,父母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大多都外出打工。三年五载难回家与孩子团聚。大多孩子都是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长大,从小就自大、自私、亲情淡漠、不懂谦让,更不懂孝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连他的父母都不爱,那是很难叫他再去爱他人、爱祖国的。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农村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呢?我把自己这些年的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 建立孝敬意识

要培养孩子的孝敬习惯,必须让孩子们明白孝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让孩子从心底有孝敬父母的意识与观念。

利用多媒体,净化孩子的灵魂,感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为自己的父母而骄傲,认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多媒体教学,既可以将图画、文章、声音融为一体,使教学丰富多彩,又可以增加我们的想象力。使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因此在

第一阶段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殊功能,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震动。 (一)让孩子们观看邹越老师的 《让世界充满爱》 以及焦波的 《俺爹俺娘》纪录片

视觉冲击会让每个孩子终身难忘,邹老师用他感人肺腑的话语,用生动的事实让每位孩子痛哭不己。让每个孩子都从心底想要好好爱自己的父母。

《俺爹俺娘》真实地记载了两

位普通农民父母和一位小儿子的

点点滴滴。通过一系列简单而朴实

的画面和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伟大

的父爱、母爱,这些虽最平凡但也

是最伟大的。通过这个平凡而伟大

的爱让孩子们联想自己的父母、认识自己的父母、感受自己父母的爱。

(二)学唱亲情歌曲,利用歌曲的魅力打动孩子的心

音乐可以唤醒人的灵感,感化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歌声也最能感动人,感化人,也最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利用这一点,可以教给孩子们一些歌曲。例如:歌曲 《母亲》 、 《烛光里的妈妈》 等。

通过第一阶段的精心准备,每个孩子都心存一份感激。感谢自己平凡而伟大的父母,感谢辛苦养大了自己的父母的爷爷奶奶。

第二阶段 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孝敬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小社会。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 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一对不孝的父母把自己的老母亲弄到一个木屋里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

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才幡然醒悟,把自

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 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这个故事足以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广告:可爱的男孩,蹒跚着给妈妈端了一盆洗脚水,让人深深感动,他感人的举动是因为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因此我通过开家长会,让家长朋友们明白要想儿女们孝敬自己,那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先孝敬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求他们即使在外打工,也要经常打电话给父母虚寒问暖,也要经常关心自己的子女,为子女做好榜样。如此天长日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通过第二阶段的实施,每个孩子都懂事了许多。懂得关心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

第三阶段 强化孝敬意识,让孝敬之德深入每个孩子心中

(一)谈古论今讲故事,提高认识

让孩子们搜集了一些感人故

事,在团队课上举行“故事会大

赛”。看谁的故事最感人(并配

上背景音乐)。例如:①古代的

《二十四孝》,每个故事都打动

人心。②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

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

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

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

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③年轻母亲舍身救儿: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等。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明白父母是伟大的人,是值得我们尊重、孝敬的人。

(二)讲讲自己的父母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也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尤其是我们山村孩子,父母长年累月在外打工,三年五载难回家。根本不了解父母,更谈不上感情。因此我让孩子们利用队日时间讲一讲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上下班?工作时间长吗?父母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明白原来自己的父母也是伟大的。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也应该尊重与孝敬

(三)开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演讲赛

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孩子们从心里上也开始感恩自己的父母,也改掉了放多坏习惯。此时开展孝敬父母的演讲赛,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满怀激情的自如地应对。

第四阶段 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孝敬自己的父母。

一切理论不付诸于行动,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这一阶段,我给每个孩子布置了下面的任务。

(一)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

每周周末回家,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例如:帮父母收拾房间、给父母煮一顿饭、洗一次碗、扫一次地、洗一次衣服、捶一次背等。然后在班上交流心得。

(二)学唱一首赞美父母的歌

每学期学唱一首赞美父母的歌,回家唱给自己的父母听。

(三)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

不管父母在家还是在外打工,每个月都给父母写一封信,及时的把自己的一切坦诚的告诉自己的父母,与父母谈谈心。

(四)给好朋友讲一件父母感动你的事

把自己的感动讲给朋友,把自己的快乐与朋友分享。这让孩子们不但从心里上感激自己的父母,同时还学会了倾听与表达。

(五)办孝敬父母黑板报、手抄报

每学期每人办一张手抄报,班级办两次黑板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浓厚的孝敬氛围。

总之,培养农村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作为我们老师对孩子要有信心,要及时的发现每个孩子的进步并给予鼓励与表扬。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应持之以恒,不断的总结反思与探索。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进步,都会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好学生。


相关内容

  • 培养感恩之情弘扬孝道美德
    -------探寻思品课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 -------探寻思品课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根,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源,是中国人最基础的道德.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多 ...
  • 浅谈家庭教育资源在
    浅谈家庭教育资源在<品德与生活>中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小学<品德与生活>是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课程资源应该是综合多样的,家 ...
  • 四年级家长学校教学设计
    第1课时:大千世界人不同 悦纳自我写人生教学设计 四年级:刘瑞红 第2课时 父母言行塑家风 耳濡目染衣钵承 [教学目的] 通过事例,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对父母感恩意识的缺乏是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造成的,帮助家长寻找正确的爱孩子的方式,让孩子也学 ...
  • 学生的成长故事
    我的学生考上重点了 从师范毕业以后,我便走上了三尺讲台,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几个春秋.回首这些年的从教之路,作为一名平凡的中学教师,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道的大作为,只是默默的工作着.可是平淡的教育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 ...
  • 未来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时:两年的变化 教学内容 1.两年来的变化 知识 教 案 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目标 能力 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会填写成长记录卡. 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懂 ...
  • 八年级上册题目+答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9.(1)从毕节4兄妹的自杀悲剧和中国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家,是未成年人的感情栖息地.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未成年人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 ...
  • 海东好少年主要事迹材料
    海东好少年主要事迹材料 权君慧,女,11岁.互助县林川乡许家小学四年级班长.中队长.她心地善良,独立自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一直以来,她本着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 ...
  • 王健,孙琳夫妇先进事迹
    王健.孙琳夫妇先进事迹 王健,男,浙江永康人,1962.5,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会委员,安徽省康复医学会病毒性肝炎委员会委员,淮南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副主任委员,医学院病原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主 ...
  • 前亭中心学校20**年新八德教育工作汇报
    欣欣八德,馨满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2013年2月以来,在漳浦县教工委书记.宣传部陈部长的号召下,在县教工委,教育局的领导下,新八德教育在金浦大地蔚然成风.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落实新八德教育, ...
  •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的思想品德课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这门课程思想品德理论教育偏多,加上不被列入测试科目,使教师和学生重视不够,而且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