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窗前的气球(反思) - 范文中心

22窗前的气球(反思)

05/27

22窗前的气球

教材简说:

一个飘在窗前的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红气球折射出的是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是操场上的奔跑和欢笑。透过这个红气球,科利亚的心飞到了窗外,飞到了伙伴们的身边。传染病房把科利亚和伙伴们隔开了,但它无法隔开孩子们的心。这窗前的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身边。科利亚“高兴地笑了”。

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当同学们读着这篇课文时,他们一定会被这“窗前的气球”深深地打动。他们可能会说“友谊万岁”,可能会说“科利亚你快点好吧”,可能会问“米沙他们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呢”,“在想出这个办法之前,他们还想了哪些办法呢”,“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童心无价。课文给我们捧出了一颗颗活泼、灿烂的童心,老师们在教学时,要融入到学生和课文中去。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会写“户、亚”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懂得珍惜友情。

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出示课题。气球除了可以用来玩之外,还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发挥想像,从多角度说。

2、学生齐读课题质疑。如,气球为什么跑到窗前了?窗前的气球是什么样的?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如,朗读理解课文。分组互相学表演理解、自学交流。

3、自学生字。

4、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的方法及需要注意读准的字。

5、指名说说,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生字。

6、认读生字生词卡片上的字词并练习用生字组词。

三、 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

2、指名读,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3、依据要求进行评议。

4、齐读课文。

四、 图文结合,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先分组交流,再指名说。教师注意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科利亚心情的前后变化。)

3、学生上台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如,演一演故事情节。

4、上台补充插图,理解课文(出示两幅窗口图:一幅窗口外什么也没有,一幅窗前飘着一个画着笑脸的气球。学生在两幅图的旁边画上科利亚的头像,注意表情的区别。)

5、找出课文中的有关段落,进行对比朗读,体会科利亚前后不同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复习生字(课件显示)。

科利亚 医院 呆呆地 开始 拴着 气球 问候 高兴地 猜 逗

2、复习课文内容,进行说话练习。谁能用以上词语说几句话?(用得越多越好)

二、朗读感悟

(一)自读第三自然段,提出自己了解的问题。

(二)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各自想要了解的问题。

1、学生交流、质疑。如,为什么窗前会有一个红气球?这外气球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气球是怎么来的?

2、扩展思维:如果你看到窗前的这个红气球,你会想这是怎么回事?从课文第几个自然段中可以找到答案?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

1、带着各自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2、让学生用“我想知道„„”或“我想考考你„„”的方式,提出各自的疑问,学生尝试互相解决,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

(四)比较句子:

1、你喜欢哪个句子,能说说为什么吗?

科利亚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2、在你喜欢的句子中挑选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同桌互说;个别说;(把你同桌说得好的句子介绍给其他同学)。

(五)感悟语言

1、“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提示:这一句的语气,学生较难把握,重读的地方处理得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朗读效果。

2、“他觉得真没意思。”

提示:教师可以把句号变为感叹号,让学生读一读,体会语气的变化。

三、指导写字、完成课后写话练习

1、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特点和写字注意事项。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

4、完成“读读写写”的练习。

5、读句子,用“可爱的”“高兴地”练习说句子。

6、把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并加上标点。

三、拓展活动

1、除了用“气球”去看望科利亚的方法之外,还有哪些又新又巧的方法?

2、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说话的练习。

3、说说你故事中的小朋友的看法;也可以说说你对这个故事其他内容的看法。

四、实践活动

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板书设计:

22窗前的气球

不开心——高兴地笑

教学反思: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与课文情境一致的充满人文情怀的语文实践活动,抓住课文发展主线发展过程,逐步开展听、读、说、写活动,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开展读写结合活动,让学生说说写写:假如你就是科利亚的同学,你会怎么做?学生先是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折一只纸飞机,把祝福的话写在上面。”有的学生说,“把全班同学都叫来,大家一起在窗下唱歌给他听。”等等。学生的思维是开拓的。我们平时就要通过文本,把文本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学语文。


相关内容

  • 窗前的气球
    <窗 前 的 气 球> 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认定)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
  •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加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的起始课,从教材编排来看,本节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入学两个星期左右.这个阶段的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孤立的现象,还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内在 ...
  •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思维过渡,但思维的形象仍然占主导地位,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英语教师教学过程应具有创造性生产教学辅助(如图片,物理或物理模型),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投影仪,幻灯片, ...
  • 中班科学教案:气球吃什么
    设计意图: <气球吃什么>是中班的一个科学活动,此活动来源于一个生活情节,一天早上许雅亿带着一个气球来幼儿园,张雨恒走过去想借她的气球玩,刚伸手突然"碰"的一声,气球爆炸了,许雅亿伤心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起来. ...
  •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浮力计算方法 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 ...
  •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一株紫丁香>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精读课文,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而又饱含深情的小诗,课文主要表达的目的是学生对老师无限的感激和深情.是尊师教育的好题材,也是朗读指导的素材.本课以" ...
  • 中考600字作文
    1.记住这一天 "啪",刚走进巷口,大老远就听到摔杯子的声音,我的心不禁一紧,急忙朝家里跑去.迎面碰到了邻居,从她的眼神我就知道--准是我家又出事了! 到了家门口,又听见屋时面"乒乒乓乓"的一阵混响, ...
  •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富阳郁达夫中学 方 晖 教材分析: <力的存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江版)七年级第二册.初一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抽象程度和难度,教材没有对力下明确的定义,也没 ...
  • [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能连贯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讲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l ...
  • 电是什么 教学设计
    电是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能通过" 交流与讨论" 认识验电器,通过观察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 3.能通过&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