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古族艺术的社会本质 - 范文中心

浅谈蒙古族艺术的社会本质

12/10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影响生活。蒙古族艺术是对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写照。本文拟就蒙古族艺术的社会本质问题从几种典型的蒙古族艺术去分析,探究蒙古族艺术风格的形成的原因,从而阐述艺术的社会本质。   关键词:蒙古族;艺术;社会;本质   中图分类号:I2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356-01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提起蒙古族,首先想到的是悠扬的马头琴、长调、呼麦,欢快的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以及独特的好来宝和蒙古包。这是一个抵御严寒与风沙,以放牧、狩猎为生,逐水草而迁徙的民族;这是一个在13世纪开拓出前所未有的帝国,并于1279年建立大元朝,统领全国的民族。蒙古族的历史就是蒙古族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历程。每一种精神都有它传达和宣泄的方式,艺术恰恰就是传达精神的最好媒介。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蒙古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与蒙古族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一、蒙古族艺术是对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从蒙古族的史前艺术看蒙古族早期的社会生活   内蒙古高原的阴山岩画发现地是我国古代匈奴、蒙古等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岩画极其深刻的反映了包括蒙古族在内的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岩画中有很多舞蹈活动,还有很多印记和图案。他们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风格独特,纹饰华丽。他们常常在岩石上面绘制一些跟神灵有关的图案,并围绕唱歌、起舞。甚至有巫师在洞穴深处画上身中书剑的狩猎的对象,并祈望狩猎的成功。岩画艺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凝固了的永恒的瞬间。从这些史前的艺术遗迹,我们可知巫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巫术是原始人征服自然的虚幻方式和万物有灵思想的集中体现。艺术是表现巫术的媒介,巫术表达了原始社会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反映了社会生活。   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动物,表现了原始社会的审美趣味。蒙古族长期生活于寒冷的北方,他们用动物的肉充饥,用动物的皮抵御风寒,用兽牙、兽骨做成装饰物,成为力量、勇气和智慧的象征,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   (二)抒发情感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征   艺术品是通过艺术家的情感间接的反映社会生活。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头琴这种乐器的出现是蒙古族人民对马的热爱的表达,著名的马头琴曲《万马奔腾》极具表现力,使人随着旋律音调的起伏跌宕,仿佛置身于万马奔腾于草原的壮观景象之中。由于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于广阔的大草原,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音量较为开阔,音调较为悠长,这就是长调得以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原因。   二、蒙古族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   马头琴演奏过程中模仿马的音效与生活中真马的声音不可能一模一样,马头琴的声音会更加突出一些情绪,比如马的嘶吼声、马的哀叹声等。正如丹纳评价自己的自画像,“最工细最正确”的作品实际上不是艺术,也远离了艺术的真谛。   艺术家应该有选择地反映社会生活。例如,蒙古族的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这部大型史诗主要刻画蒙古族英雄江格尔英勇世纪。这部史诗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剧终的人物已经成为蒙古族人民心中的典范,蒙古族人民崇尚智慧、勇敢,揭露和鞭挞黑暗,向往光明。   艺术家要用改造、超越生活的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著名的蒙古族舞蹈《狼图腾》讲述的是狼群面对袭击时的智慧和在遭受袭击后的团结。这个作品的创作已经将狼的心理活动上升到人的层面。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艺术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艺术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蒙古族的刺绣工艺从蒙古袍到羊毛毡,又被用于蒙古包。这种工艺已经更加深入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苏和平.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4,(5):84-88.   [2]苏和平.艺术学原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77.   [3]苏和平.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发展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55.   [4]苏和平.中西艺术审美比较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6):136-139   [5]苏和平.高校美育教学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6):124-127   [6]苏和平.试论艺术教育的功能与效应[J].民族教育研究,北京2005,(6):87-90   [7]苏和平.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研究―以民族艺术的教学为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2013,(4):101.   [8]苏和平.水族审美意识探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4,(3):70-73.   [9]苏和平.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8,(2):41-44.   [10]苏和平.试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艺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6):65-68.   作者简介:   岳莹莹(1985-),女,内蒙古通辽市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在读研究生。


相关内容

  • 草原旅游发展对牧区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_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 第6期 草原旅游发展对牧区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 杨智勇 (内蒙古财经学院 旅游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草原旅游的发展对牧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
  • 写作与口语训练:[介绍事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介绍事物的重要性,学会抓住特征.理清顺序: 2. 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学会用生动平时.准确易懂的语言来介绍事物. 一.导入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介绍一样事物,或许是你喜欢的美食,或许你看过的美 ...
  •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第50卷第4期 2010年7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01.50No.4 Jul.2010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胡守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 中学综合素质重点整理[1]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 ...
  • 外国传统工艺美术2
    第七讲 外国传统工艺美术 1.工艺美术民俗概述 2.中国工艺美术民俗 3.外国工艺美术民俗 口 典型案例 口 本章小结 口 关键概念 口 复习思考题 口 实训题 口 自测题 教学目的 认识工艺美术民俗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发 ...
  • 论游牧文明在东方文化史上的作用_陈岗龙
    2014年11月第35卷 第6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INNERMONGOLIASOCIALSCIENCES Nov.2014Vol.35 №.6 论游牧文明在东方文化史上的作用 陈岗龙 (北京大学 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
  •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柳雪燕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 ...
  • 东胜现象-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扫描
    东胜现象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扫描 在鄂尔多斯,有一片神奇的教育热土. 这就是东胜. 七八年前,这里的教育还是一块"软肋",而如今,它是"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
  • 金元散曲般涉调套曲及曲牌源流考
    作者:陈文革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04期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71(2016)02-0042-11 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大疑难问题,燕乐二十八调曾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有学者认 ...
  • 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简介
    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包括回.藏.东乡.保安.裕固.土.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 回族 甘肃自古就是回族的聚居地之一,回族也是甘肃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甘肃回族人口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甘肃回族人口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