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精神在日本人生活中的体现 (1) - 范文中心

一期一会精神在日本人生活中的体现 (1)

10/19

一期一会精神在日本人生活中的体现

摘要:“一期一会”是日本人将佛家思想引入茶道后的茶道用语。日本茶道是日本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一会的精神也渗透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一期一会,意在人世际遇无常,相逢的缘分可能一生只这一次,命运只给予这一次的施行,故茶会主人应当倾全部真情待客,珍重这无常中难得的相逢之缘,这个过程尽显苍凉寂寥。茶会参与者思人世离合之无常、机缘相聚之欢娱,借助茶道仪式进入冥想中的禅境。“一期一会”渗透着日本人的无常观,也体现着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意向。

关键词:一期一会;无常;茶道;甘え;

一、引言

最初听到“一期一会”的说法,是在与日本友人喝茶时她提及的,酷爱茶道的她,自幼随父亲研习茶道,此时可谓茶道中人。她轻轻讲起幼时父亲对于茶道的精研与沉迷,伴随着袅袅茶香,语调苍凉。在茶香中我只觉有种别样的惆怅与哀凉。回来翻阅典籍,发现一期一会的含义深广,简直可以说与日本文化紧密相联,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日本人对于人世无常的观感,探寻日本茶道中蕴含的一期一会的精神与情感,或者可以窥见日本人对于人生、世事、茶道的独特思想与文化价值观。

二、“一期一会”精神的内涵

“一期一会”本为佛家用语,“一期”意指世人短暂的一生;“一会”则意味着人生仅有一次的相聚。佛家认为,人世际遇无常,相遇乃是难得的缘分,人们应当珍惜此机缘,因为相聚之后便是永久的离散。

日本人深悟此佛家思想的哲理内涵,并逐渐将此精神引入茶道中,“一期一会”逐渐发展为日本茶道的用语,并成为日本茶道要传达的精神精髓。茶会的宾主能在广袤的人世相遇,就在此时此地,或许是人生唯一仅有的机缘,错过了将是永久的遗憾。所以茶会宾主双方应当珍惜这相聚的珍贵瞬间,彼此应倾注全部的真挚情谊相待。“一期一会”强调人生每个瞬间的不可重复性,提醒人们珍重每次相遇的机缘,并为这人生中或许仅有一次的相聚付出全部的感情,以免造成擦肩而过不复相遇的遗憾。

“一期一会”是绍鸥(武野)流之义理所提出的重要茶之道,在后来的发展

中,经七哲、速水宗达等茶道中人人传修,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一期一会”的精神在《山上宗二记》内有清楚的表述,记述为“一期 に一度の会”,在《细川三斋茶书》等其他著作中亦有相关说明。此后因其富于禅意,发展为日本禅宗与茶道的重要精神。

一期一会,其含义已做概述。此精神融会在日本的茶道中,就是通过仪式感,借助有章法的茶道仪式,经由水、饭、谈、茶四个步骤,仪式完结时,达到宾主都心智清明的境界,从而由内及外都自然而然地涌现出“一期一会”的机缘相惜之感,让人深觉人生无常之苍凉。转而感念短暂相聚之欢愉,使茶会的宾主双方的精神都得以升华,进入冥想的禅境。这就是“一期一会”的真意,也是茶道的精神。

三、“一期一会精神”与日本人的无常观

1. “无常”的概念

无常是佛教的教义,世间万物(事物和思维)都处于不断变化生灭的过程中,难以长久留存。正因为世间一切皆难以常住不变,故称为“无常”。世间无常故苦。无常并非消极的,无常只是告诉人们万事变化的规律:好的可以转化为坏的,坏的也能变化成好的。无常涵盖着宇宙万象的真理,无常使得生灭相续、顺逆互转,从而在困境中燃起生机,重获光明与希望。

2. 日本人的无常观;

无常思想很早就渗透入日本文化中,在《源氏物语》、《平家物语》之类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并成为众多日本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日本人这种以无常观认识世界的模式,往往会被日本人引用到自身的际遇中,故此日本人多感叹人世变迁和欢愉短暂。日本人深谙无常并非消极的,他们在感叹无常的同时,努力从无常中寻找着积极的专机,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着崭新的开始。佛教教义重在否定现世而寻求来世,日本人则把“无常”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日本原为岛国,地震及海啸等天灾频繁,这既让日本人有真切的危机感,又使他们滋生出对抗天灾的勇气和自强精神。他们勤劳刻苦,富于革新精神和放手一搏的勇气,处处体现着不服输的精神。

危机感虽然让他们否定自己,但同时,又给了他们革新精神和 勇气。他们把赌博的精神拿出来,勤劳地工作着。水稻这种很费劳力和 时间的作物的成功种植就体现出日本人的勤劳,不服输的精神。

3. “一期一会”与日本人的无常观;

日本人自中学时代就开始接受“无常观”的引导,日本人将无常观作为人生观的指引,认为无常是人生的精髓。表现在日本文学里,则是处处可见无常观的影子,文学作品宣扬的主题往往充满悲悯色彩,与无常关联紧密。日本国土是远离大陆且四面环海的岛屿,国际统一后,在汲取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的营养的同时,逐渐孕育出日本独特的本土文化和人文思想。孤独感深入内心,无常观渗透入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

日本文学和美术都追求静寂之美,艺术追求折射出日本人内心的孤独。“一期一会”的理念与日本人的无常观相契合,之所以被引入茶道精神,也是于人世无常中寄托了人们对于短暂欢愉的追寻。世事无常,未来莫测,茶会主人倾尽心力招待宾客,宾客领受茶会主人的诚挚心意,感念于心并予以回应。倘若哪方轻慢了这次机缘,那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正如我国《古诗十九首》里表达的情怀: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因这首诗表现的情怀引起了日本人的共鸣,所以在日本被广为传诵,并翻译了多个版本。首句被翻译为“去る者は日 に疎し”,这句话后来成为在日本广泛流传的谚语。

四、“一期一会”精神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1. 日本茶道的核心是“禅”

何谓“禅”?禅是佛教“htyana ”的音译,是各种宗教中通过静坐冥想,祛除杂念后进入的无我境地,是一种普遍的宗教体验。禅否定肉体和精神的自我,并由此获得无形无相的自我,从而到达无生无死、无是非真妄、无美丑善恶的境地。禅是自我求悟的过程。

日本的茶道与禅宗是并列关系,可谓禅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这是由日本哲学家久松真一对于茶道的定义。日本茶道是禅的外在表现和化身。日本茶道以禅为核心,以茶道为载体,是“禅茶一味”的宗教新形式。

在日本,茶人都需在禅寺参与禅修,数年后可获得法名,然后才回到茶室专注于茶道和茶人生活。茶室是茶人修炼的道场,饮茶文化将禅从孤立的禅寺带入寻常人家,形成了“在家禅”的日本茶文化。“在家禅”使原本局限于寺院和禅僧的禅走出了禅院,打破了禅俗的界限,无分贫富贵贱的草庵茶人替代了传统的

僧侣,茶庭茶室代替了禅院,茶艺、茶礼和茶道具代替了禅院的规矩和一应器物,可谓对禅的创新。

2. 日本茶道的审美取向:缺憾美

①茶室设计与摆设的不规则

草庵茶道的茶室设计和茶具陈设是不对称的,体现了不对称美的特点。草庵茶道设置茶室的标准为四叠半大小, 后来又简化为三叠半 与两叠半的茶室,从而形成不对称的美感。茶室内花瓶仅插一只花,壁龛所挂字画也仅一幅。日本茶室窗户设计成高高低低的错落样式,类似于拼图。茶室风格追求错落变化,以示与传统宫殿建筑的平直设计相区别,彰显茶人鄙薄功利的品格。

②茶道时间的限制;

草庵茶道对茶道时间有清楚的限定,体现着日本人追求缺憾美的民族情趣。日本茶道讲究茶喝完、艺术赏鉴完后,仪式已经完结,人们已经经由俗世进入了禅境,茶会主人应当起身立炭、立水,放下还残存的留恋送客人离去。这就使茶会在高潮时落幕,保留了回味余地,成全了缺憾之美。这正如烂漫的樱花,绚烂过后瞬间凋落。这和日本人“寿多则辱”的观念都是一致的,显示着日本人对于缺憾美的执迷。

3.3日本茶道的”型”

①茶器的型之美

以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为代表的日本茶人,鄙弃时人推崇唐物的豪奢,推崇和物的质朴之美。和物色泽较暗,茶器造型朴拙,自成一种风味。为了追求和谐,茶室的布置和设计也追求质朴错落,花器造型也以质朴为美,色彩也趋向于黑灰色为主。

② 茶道的内在追求

所谓的茶道之型,指的是茶道的整个仪式,包含了所有的茶器选择、茶室布置、饮茶流程等细节。这些外在的规则和形式的重复,其内核在于追求“道”,也可以说是为了进入禅的境界。茶道追求的是物我两忘、进入无我之境。

3.4 日本茶道的“気”

①日本茶道精神的仪式感

草庵茶道不注重喝茶的实用性,而注重茶道仪式。草庵茶道有很严格的仪式。陪客在收到主人发出的请柬之后要拜谢主客,主客代表所有客人向主人登门致谢。

客人在点茶之前,需先步入露地。赏玩园中景色之后,方可进入茶室。茶会开始后,客人应先赏鉴壁龛所挂高僧字画,体味字画里所含哲理,以示不负盛情。而后把玩茶室内的艺术品,吃一点特色料理,后主人方可点茶。但即便是点茶过程,客人品茶的时间也很有限,只是简单品尝一两杯。主人为了举办茶会,需仔细打理洒扫庭院、茶室布置和并做好点茶敬茶一系列细节。整个茶会过程中,注重主客之间的精神沟通,茶客要体味主人的盛情和布置之用心,并适当予以赞扬,主人应体察客人心意,尽量满足客人所需。

整个茶会中,不重视饮茶解渴的实用性而偏重精神交流。主客都郑重其事,借由茶道仪式,进入禅的境界。这体现了“茶禅一味”的茶道真谛。正因人生无常,更要珍惜相聚的一分一秒,郑重对待茶事。每个瞬间都将不可重复,所以主客都有不可再现的紧迫感。在这种紧迫感中,珍惜当下,完成从俗世到禅境的精神升华。

②日本茶道对于氛围美的追求

草庵式茶道的理念是“和敬清寂”。其中的“和敬”源自日本唐物占有热潮中的日本道德观。镰仓时代之后,大量唐宋艺术品和茶具小销入日本,日本出现了崇尚唐物的豪奢之风,本土风物被鄙弃。以村田珠光为代表的茶道艺人,倡导日本器物的清寂之美,并推崇茶会主客及茶人与茶炭的和谐一体性,追求茶具、茶人、道具之间形状和色彩的和谐,谓之“和之美”。以和为美,以敬为礼。茶室设置和茶室氛围以“清寂”(わび)”唯美为美。

③日本人虔诚的精神宿求

日本茶人不仅仅在茶事中追求禅,在自我生活中也注重自我修炼。茶道精神是茶人的人生信仰,宁可死都要保持信仰不移,曾经的草庵茶道宗师千利休就是例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有茶道精神的影子,日本民族推崇精神崇拜,而非物质依赖,武士们宁可自残肉体也要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草庵茶道的虔诚精神,与日本文化轻物质而重精神追求的品格一致。茶道,是借助茶这种载体,经过仪式完成从俗世到禅的追求,这是茶道根本的精神追求。 在日本茶道中,茶是抽象的精神象征。

五、日本人的“甘え”思想

“甘え”,指人的依赖心理架构,最初由居健郎(日本精神病学者)提出。依赖心理原指婴儿时期人对于母体的依赖,因婴儿抗拒分离而求能与母体成为一

体。居健郎认定依赖心理乃是了解日本人主要的精神架构的关键性概念,更有助于人们理解日本整体社会架构。日本人的依赖心理架构体现在审美上,是追求“侘び”的意境,也就是古朴静雅之美,追求人与审美对象的统一化,追求人融入静美之境,从而远离自身的孤独。依赖心理不仅体现在日本人的审美追求上,也体现在日本人际社会的各个环节。

六、结论

日本茶道中展现的无常观念和审美意向,是日本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已经根植于日本人民灵魂深处,成为其民族性格。日本人在文化整合中,融合了外来文化、日本人原始的宗教信仰与无常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一期一会”,体现的是日本人对机缘的珍惜,也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神信仰和人生观。日本人明白无常的积极意义,在短暂的“一期一会”中,寻求着精神的皈依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关剑平.2009. 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桑田忠亲.2011. 汪平,陈乐兵,黄博,葛燕译. 茶道的历史[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内容

  • 莫言得奖感言
    莫言得奖感言‏ 一番打赌,一阵喧嚣之后,诺贝尔文学奖瓜熟蒂落,落到中国作家莫言头上.十月,因为莫言,中国人感觉诺贝尔文学奖变得如此亲切,格外温柔.网络上洋溢着满满的笑脸.祝贺,各种版本的戏说和调侃,让网友们奢侈地过了一把文学狂欢节.看过和未 ...
  • 杭州余杭双溪禅.茶商业步行街改造设计分析
    摘要: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羽泉路禅茶商业街的改造设计为例,阐述了该商业街的规划定位.设计理念.具体设计的过程,提出了商业街改造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挖掘人文内涵,恢复和优化景观活力,以达到人文景观与商业氛围相互融合. 关键词:禅茶;田园风情 ...
  • [天天15分]电视栏目策划方案 (精选范文)
    [天天15分]电视栏目策划方(文)案 一.栏目策划背景 处于7-18岁年龄的孩子们,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每天的时间被老师.家长所撑控,被课堂.书本.作业占满,他们渴望有属于自己做主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他们渴望有表达内心感 ...
  • 跨国公司经营案例 练习题
    一. 名词解释(3'X5=15') 1. 连锁经营 2. 成本领先战略 3. 虚拟化经营 4. 沉没成本 5. 本土化战略 6. 体验式营销 7. 多元化战略 8. 直复营销 9. 人本管理 10. 企业文化 二.选择题(2'X10=20' ...
  • 日本留学详细攻略之应具备的条件和手续
    日本留学详细攻略之应具备的条件和手续 办理留学手续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获得留学学校的入学许可,二是通过学校等向日本法务省入境管理局申请.领取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三是申请并领取签证. 到日语学校留学需要办理的手续 日语学校每年分四次招生,开 ...
  • 生态农业科技园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可研报告
    沧州市运河区鸿泰种植专业合作社 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项 目 可 行 性 报 告 书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沧州市运河区鸿泰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点 沧州市运河区小王庄镇武新房村 ...
  • 陈忠实传(三)
    十 此生绝不能在女人问题上跌倒 1964年,陈忠实22岁.这一年,是他当民请教师的第三年,他已经调到新成立的公社农业中学当教师,但学生借用东李六年制高级小学的一个教室上课,他们就暂归该校代管. 有一天教师们按往常的时间,聚在一起准备开会.开 ...
  • 20年代新诗课件
    第二节 徐志摩 闻一多 1<再别康桥>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绪试加分析 2简析<再别康桥>的艺术特点 3这首诗写离情别绪但就全诗而言却并不哀婉 沮丧而是清新明快的这表现 了诗人的什么品质 20年代新诗二 郭沫若与< ...
  •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全)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1黄香温席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教育学生象黄香一样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懂的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 2.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黄香的故事吗? 生:(略) ...
  • 工业设计史论文
    工业设计史论文 学习了工业设计史,得到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师身上的思想,以及他们身上带着那种跟别人不同的东西.一步步引领着我们.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设计,对我的感触也很大,但是我想的最多的还是,我们了解的只是书本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