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 范文中心

第八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03/27

第八章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基本原则和目的

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掌握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3.掌握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概念、分类及其控制分析

4.掌握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了解开发区土地利用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5. 了解区域环境管理机构及指标的建立,区域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容量和区域环境承载力等概念,在区域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开发区土地利用进行评价。

本章教学目录:

第一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

第四节 区域环境容量分析

第五节 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六节 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

第七节 区域环境管理计划

在区域性开发建设中,单要素、单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全面识别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也就不可能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因而也就难以保证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把区域环境与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是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章评价的重点是区域性开发建设行为对区域整体环境造成的影响。重点介绍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其中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目前环境管理重要措施之一,即使在单一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 区域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具有战略性,它着眼于在一个区域内如何合理规划和建设,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评价的重点在于论证区域内建设项目的布局、结构和时序,同时也根据区域环境的特点,对区域的开发规划提出建议,并为开展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相对于建设项目影响评价而言,不仅是评价范围和内容的扩展,而且包含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思想。它以区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国家批准的各类开发区已很多,它们规模大,效益显著,在环境保护上也产生一系列特殊问题,客观上需要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在时间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区域开发活动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内有计划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开发活动。这些开发活动区域一般称为开发区。具有以下特征:

① 占地面积大,一般占地面积均在1K㎡以上;

② 性质复杂,一般一个开发区涉及多种行业;

③ 管理层次较多,除有专门的开发区管理机构外,每个开发项目一

般均有其独立的法人;

④ 不确定因素多,许多开发区初期仅具有开发性质,但具体的开发

项目往往不确定;

⑤ 环境影响范围大,程度深;

⑥ 有条件实施污染物集中控制和治理。

所谓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中和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为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998年1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一条规定:“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设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和时段,并为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法规依据。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因素多,层次复杂,相对于单项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⒈广泛性和复杂性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光,内容复杂,其范围在地狱上、空间上、时间上均远远超过单个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一般小至几十平方公里,大至一个地区,一个利用于;其影响涉及面包括区域内所有开发行为及其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影响。

⒉战略性

区域影响评价是从区域发展规模、性质、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及功能不经意、荼毒利用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论述区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⒊不确定性

区域开发一般都是逐步、滚动发展的,在开发初期只能确定开发活动的基本规模、性质,而具体入区项目、污染源种类、污染物排放量等不确定因素多。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⒋评价时间的超前性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在制定区域环境规划、区域开发活动详细规划以前进行,以作为区域开发活动政策不可缺少的参考依据。只有在超前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内未来项目的合理布局,以最小的环境损失获得最佳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⒌评价方法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由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多,可能涉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景观影响评价等等。因此,评价方法也应随区域开发的性质和评价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既要在宏观上确定开发活动的规模、性质、布局的合理性,又要评价不同功能是否达到微观环境指标的要求。既应评价开发活动的自然环境影响,又要考虑其对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而某些评价指标是很难量化的,因此,评价必须是定性分析与定量预测相结合。

⒍更强调社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由于在区域开发活动往往涉及较大的地狱、较多的人口,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同时区域开发活动是破坏一个旧的生态系统,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的过程,因此,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类型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与环境规划的类型是相互对于能够的。一般来讲,制定某种类型的环境规划,就应开展相同的类型的区域环境评价。

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和要求,根据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区域环境影响划分成若干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紧密相连的主要有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旧区改建等四种类型。

第二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目的及意义

一、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环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研究环境质量现状、确定区域环境要素的容量以及预测开发活动的影响。因此,它是一相科学性、综合性、预测性、规划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⒈同一性原则

要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环境规划之中,并在制定环境规划的同时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⒉整体性原则

区域评价涉及协调和解决开发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包括所有产生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各个部门、地区和建设单位,应全面评价各建设项目的开发行为以及各开发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必须以整体观点认识和解决环境影响问题。不但要提出各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还要提出区域开发集中控制的对策基础。

⒊综合性原则

在区域内广大地区和空间范围内,评价影响工作不仅要考虑社会环境,还要考虑生态和自然环境以及生活质量影响。因此,在评价分析中必须强调采用综合的方法,以及得到正确的评价结论。

⒋实用性原则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实用性集中在制定优化方案和污染防治对策方面,应该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效果上可靠,能为建设部门采纳。

⒌战略性原则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从战略层次评价区域开发活动与其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致性、区域开发活动内部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并从总量控制的思想提出开发区入区项目的原则、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方案。

⒍可持续性原则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该通过对区域开发活动及其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帮助建立一种具有可持续改进功能发环境管理体制,以确保区域开发的可持续性。

二、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⒈目的

区域开发活动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计划地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建设活动,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区域内所有的拟开发建设行为。其目的是通过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完善区域

开发活动规划,保证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发生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编制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编制之前。在实际工作中,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是一个交互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的一开始就介入,从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出发,考虑区域开发性质、规划和布局,帮助制定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并对形成的每一个方案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对修改后的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直至帮助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促进整个区域开发的可持续性(参见图8-1)。

⒉意义

(图略)

根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为:

(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从宏观角度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

模、性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因此,可避免重大决策失误,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

(2) 可为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入选项目的筛选提供决策依

据。

(3) 有助于了解区域的环境状况和区域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从

而有助于制定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规划和建立区域环境保

护管理体系,促进区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4) 可以作为单项入区项目的审批依据和区域内单项工程评价的

基础和依据,减少各单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也

使单项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兼顾区域宏观特征,使其更具有

科学性、指导性,同时缩短其工作周期。

第三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基本相同,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和报告书编写阶

段。

应该说明的是,区域开发建设项目涉及到多项目、多单位,不仅需要评价现状,而且需要预测和规划未来,协调项目间的相互关系,合理分摊污染物分担率。因此,为使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成果更有针对性和符合实际,应在评价中间阶段提交阶段性中间报告,向建设单位、环保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和预审,以便完善充实,修订最终报告。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1.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在分析所有区域开发活动的基础上,预测与评价开发活动对区内外大气、水、噪声、社会及生态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为制定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治环境污染提供依据 。

2.开发区的选址合理性分析

开发区选址合理性分析主要从开发区的性质或发展方向出发,分析其与所在地区或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是否一致。

3.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

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主要从开发区的各种功能对环境的影响及对其对环境的不同质量要求出发,结合开发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开发区的 各种功能安排或功能分区的合理性。

4.开发区规模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通过分析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特征,特别是分析开发区自然、社会环境因素中的限制因子,进而分析开发区环境对开发活动强度和规模的可承受能力。

5.区域开发土地利用与生态适宜度分析

根据区域土地的不同生态、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对不同土地利用的固有适宜性,分析开发区内各类土地利用安排的合理性。

6.拟定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规划

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规划是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制度保证,其内容包括:开发区环境管理方针;开发区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开发区环境管理规划方案;开发区环境监控系统的规划等。

第四节 区域环境容量分析

对于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环境污染的老工业基地,其再开发的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应该着重分析和计算区域环境容量,并集中研究和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

一、 环境容量的概念

1. 国外学者对环境容量概念的描述

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环境容量是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与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比值;有的则认为是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同化能力,即环境容量(自净能力)是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与该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速率的比值。日本学者矢野雄幸则认为:环境容量是按环境质量标准确定的一定范围的环境所能承纳的最大污染物负荷总量。

2. 我国对于环境容量概念的解释

我国有些学者把环境容量定义为“自然环境或环境组成要素对污染物质的承受量和负荷量”,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基本环境容量(或称差值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或称同化容量)。前者可通过拟定的环境标准减去环境本底值求得,后者是该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

某环境单元(区域环境)容量的大小,与该环境单元本身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有关。因此,在地表不同区域内,环境容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和地区差异。通过认为的调节,控制环境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改变物质的循环转化方式,可以提高环境容量,改善环境的污染状况。

二、环境容量的类型

环境容量可分成整体环境单元(区域环境)容量和某一环境单元单一要素的容量。若按照环境要素,又可细分为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其中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环境容量等)、土壤环境容量和生物环境容量等。此外,还有人口环境容量、城市环境容量等等。如果按照污染物性质划分,可分为有机污染物(包括易降解的和难降解的)环境容量重金属与非金属污染物的环境容量。

若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上区分,则可分为物理扩散和化学净化两种类型。

例如,城市区域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p与排放量Q形成扩散的关系,则与扩散系数密切相关,可表示为:

(公式略 )

又如,入口小的港湾,污染物排放量Q与海水中污染物浓度p的关系是

(公式略 )

式中:F----是港湾与外海间海水交换量,所以环境容量就是F值。可以看出,环境容量是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扩展能力的标志。

污染物在环境单元中发生化学分解反应,其分解速度r与排放量Q的关系是

(公式略 )

式中:V---环境单元的体积。

而污染物分解速度往往与污染物的浓度p成正比,即

(公式略 )

式中: (略)

将该式代入上式则

(公式略 )

这样,环境容量E相当于Kr*V

从化学(生物化学)角度看,环境容量应该是污染物净化能力(降解能力)的度量〉

总之,在目前的环境容量研究中,对区域环境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不同类型环境容量的研究,主要是开展区域环境要素中污染物的环境容量计算,可以做为环境目标管理的依据,是区域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 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

第五节 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

区域开发一般是逐步、滚动发展,污染源种类和污染物排放量等不确定因素多,只有区域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才能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始终与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另外,对一些老工业基地再开发,通过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提出“增产不增污”、“以

新带老”、“集中治理”等合理的污染物削减方案来实现。

一、 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概念和分类

⒈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概念

所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语序的污染物排放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环境管理中执行污染源排放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的双轨制。有时在一个环境单元中,所有在推行总量控制时,所有污染源排放完全达标,但环境质量仍不能达到国家标准,所以在推行总量控制时,往往要求达到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再按总量控制原则进行区域环境单元之内污染物进一步削减的优化分配。多年来,我国污染控制主要采用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依据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的技术路线,要求污染源达标排放,若超过排放标准,则一方面缴纳排污费,另一方面治理削减污染物。这种方法执行起来简便,易于管理。但是,由于污染源的增多,往往每个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都达标,而环境质量仍不能有效地得到保护。另外,由于污染物削减分散,治理规模小,投资效益差,运行效率低,也不便于管理,同时也不利于合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近年来,我国开始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所要求的质量标准为依据,控制并合理分配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削减总量,以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我国自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制度以来,已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是我国环境管理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必须实行污染物牌坊的总量控制制度。

⒉污染物总量控制分类

目前的总量控制分类方法总体上有两种形式:一是指令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即国家和地方按照一定原则在一定时期没所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所作的分析工作主要是如何在总指标范围内确定各小区域的合理分担率,一般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资源和面积等代表性指标比例关系,采用对比分析和比例分配法进行综合分析

来确定。二是环境容量约束下的总量控制。环境容量的定义是自然环境和环境组成要素对污染物的承受量和负担量。目前,在区域评价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将环境目标或相应的标准,看作确定环境容量的基础。即一个区域的排污总量应以其保证环境质量达标条件下的最大排污量为限,一般应采用现场监测和采用响应的模拟模型计算的方法,分析原有总量对环境的贡献以及新增总量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要论证采用综合整治、总量控制措施后,排污总量是否满足环境质量要求。这部分内容与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基本相同。

二、技术路线

区域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总量控制,实施总量控制,资源问题应作为分析研究的首要问题。重点应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从资源利用的宏观全过程分析中探讨通过资源合理利用与分配、提高科技水平、调整发展因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途径降低资源需求量、减少流失量、减轻环境压力,并可针对各类资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实现宏观总量控制。当总量控制不能满足要求通过对总体规划的调整来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从而达到从总体上把握污染控制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与之相互协调的目的。分析的基本思路见图8-2

(图略)

三、区域开发主要资源预测

在区域环境总量控制中,需要根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预测污染的排放量,因此首先要预测主要资源的消耗量。

1. 资源预测方法

常规的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有人均资源消费法、分部门资源预测法、时间序列法、投入产出法和弹性系数法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预测方法。这里介绍常用的弹性系数法。所谓弹性系数可以看作是经济指标增长率和资源指标增长率之比,计算公式为

(公式略)

与污染物排放量有关的资源主要是能源和水资源,对能源和水资源的分析,主要采用生态功能流的方法,将能源与水资源从输入到输

出的全过程以流的形式划分成若干环节和类型,并将这些资源流看作响应污染物质的载体,从输入、转换、分配、使用、排放和处理的各个环节中,找出产生污染的主要途径和响应的控制措施,进行污染宏观总量控制分析,确定宏观控制水平。

2. 能流分析

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源指自然能和辅助能两大部分。自然能主要指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升资源,而更重要的是以矿物燃料为代表的辅助能。按照现状用能的实际情况,将最终用能按照部门划分并采用网络图的方法加以概括和抽象,形成如图8-3所示的宏观能流平衡网络图。

在能流平衡网络中能流可以分为四个节段,即能源的输入、能源的集中转换与加工、能源的输送与分配、能源的最终使用。

(图略)

现状能流分析主要是计算各节段内能流之间的比例关系和随着能流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污染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直接反映输入能源结构的优劣和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排放量。

在能源的集中转换过程中,分析的重点是煤的集中转换,其中包括煤-电、煤-热、煤-焦碳、煤-煤制品、煤-煤(分配)。这些转换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区域能源供给技术的总体水平。通过集中转换后,能流所携带的污染物的总量将小于输入端污染物质总量。这种污染削减反映了能源系统的先进程度和污染控制能力。

3. 水流分析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是许多区域开发过程中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各类污水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压力都将不断增加,而这些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水流系统从资源开采到向受纳水体排污的全过程,可以分为水资源开采、谁的使用、污水产生与排放、分散处理或集中处理、向受纳水体排放与回用等阶段,如图8-4所示。

在水资源开采阶段应重点分析水资源开发极限和水资源开发带

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面水径流减小、海水上朔和土壤盐渍化等,以及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沿海区域应考虑海水利用以及污水的回用。

在水的使用阶段,重点分析各方面的用水系数。一般情况下生活和市政用水系数应是逐年增加的,而工业和农业用水系数应逐年下降。工业用水要充分考虑节水、重复利用的措施。

四、区域发展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分析

如何分析各类污染物质排放总量能否满足总量控制需求,如何确定出一个合理的总量分担率,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一般可采用如图8-5所示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与探讨。

(图略)

1. 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测算

目前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有12项,它们是大气污染3项,水污染物8项,工业固体飞舞1项,其中工业粉尘和COD除外的其他7项污染物属于企业级控制的污染物,主要与工业项目有关,并且可以通过各类处理设施实施高强度处理,以达到严格控制的目的。同时,这几项污染物在规划期内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可以不纳入区域规划的总量和控制范围。需要预测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烟尘和COD,根据前节的能流和水流分析。计算能流和水流中所携带的污染物量,并考虑各环节的污染物削减,可以得到这些污染物的最后排放量。

2. 总量合理分配分析

为确定一个合理分担率,利用采用等比例分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略)

以开津经济开发区为例,各类指标下的等比例分配见表8-1

(图略)

3.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技术经济分析

总量控制目标和方案确定后,还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以判断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技术经济分析包括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等方面,主要看技术上

是否可行,贷款回收年限、财务内部收益率等是否可以接受,环境效益是否显著等,并采用对比的方法确定最优的方案。

4. 预测总量的环境影响分析

在合理分担和技术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所确定的总量还必须满足环境质量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建立总量与环境质量输入相应关系的方法,常用的是模拟计算的方法。计算模拟的选择应与预测排放量的精度相适应,并应最终满足环境质量的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通过强化污染物控制来减少排放量。当能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时,该排放量可作为区域的排放总量。

第六节 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

一、环境承载分析

1.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具有前大的维持其稳态效应的巨大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位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物。对于人类社会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体现现在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供支持。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或者说,存在一定的蜮值。

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实际上表现为如何协调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区域环境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区域环境承载力所要解决的问题。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化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2.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 研究对象: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区域

环境承载力是在人们对人类-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区域环境承载力是在人们对人类-环境系统有了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类与环境的协调,仅仅从污染物的预防治理方面来考虑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必须从区域环境系统结构和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两个方面来分析。因此,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象就是区域社会经济-区域环境结构系统。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环境系统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功能,二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规模。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以量化手段表征出两个方面的协调程度,就是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目的。

(2) 研究的内容: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区域环境承载力大小表征模型及求解;区域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规模和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对策措施。

3.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

要准确客观地反映区域环境承载力,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它是分析研究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根本条件和理论基础。

(1)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即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应从为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以及对区域社会经济活动起限制作用的环境条件两方面来构造,并且各指标应有明确的界定;

②完备性原则:即尽量全面地反映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③可量性原则:即所选质变必须是可度量的;

④区域性原则:环境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选取指标时应重点考虑能明显代表区域特征的指标;

⑤规范性原则:即必须对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以便于计算,并对最终结果进行比较等等。

(2)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分类: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分类: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应该从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上入手。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在层次和内容上也完全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应该也不可能对环境承载

力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作硬性的同一规定,只能从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将其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 自然资源供给类指标: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② 社会条件支持类指标:如经济实力、公用设施、交通条件等。 ③ 污染承受能力指标:如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转化能力,绿化状况等。

二、开发区土地利用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1. 土地利用适宜度分析

区域开发活动似使得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加重,如果对待开发的土地资源与整个自然环境认识不清,忽略其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及土地使用适宜性,过度或不当地开发将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应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适宜性分析。

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它实际上提供了区域环境的发展潜力和承受能力,对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机器人类的影响,是随着空间和时间的迁移而变化不定的。因此,要求系统而全面地对土地利用适宜性及环境影响进行精细的分析评价。目前尚存在一顶的困难,不可能完全定量地把所有环境变量都结合在决策模型中,而只能按优劣分类排队,才应非参数的统计学方法或多目标半定量分析技术,求得准优解,以作为决策依据。目前具体的方法有矩阵法、图解分析法、叠图法等,有些方法可结合在一起使用。

下面介绍一种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的方法,该方法曾被成功地应用于“台湾地区环境敏感地划分与土地使用适宜性分析”及“京、津、唐高速公路沿线两测(天津段)土地利用适宜分析“等实际工作之中。

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过程,如图8-6所示。

(1) 环境敏感区的确定: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有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及易因人类的不当开发活动而导致负面环境效应。环境敏感区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按照其资源特

性与功能的差异分类如表8-2所示。

(图略)

(2) 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的过程:土地利用适宜分析可用与分析自然环境对各种土地利用的潜力和限制,确保开发行为与环境保护不相符合,对资源进行最适宜的空间分配。因此,环境敏感地的开发利用可借助于土地使用适宜性分析,了解土地的承载开发活动和人口增长的能力,配合土地使用活动的需求,分析自然资源提供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并将土地使用生态规划原则纳入区域规划之中,确定环境敏感区划分原则,使土地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

① 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根据城市规划或区域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功能进行划分。丽日,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大型游乐区、金融商贸区、文化教育区等。

② 环境潜能分析:环境潜能分析是指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别、需求以及环境潜能关系,以了解环境特性对不同土地开发行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针对已确定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建立两个关联矩阵。即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需求的关联矩阵及土地利用需求与环境潜能的关联矩阵。通过这两个关联矩阵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土地使用类型与环境潜能的关联性,从而进行发展潜力分析。例如,若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大型游乐区、金融商贸区等关联矩阵,见表8-3。(图略)

通过上述环境前能分析,可将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开发的环境潜能划分为相应的级别,运用叠图法绘制出环境潜能图。

③ 环境限制分析:发展限制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其不当的开发活动或不合理的利用行为所导致的环境负效应。发展限制分析,真是通过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行为以及环境敏感之间的关系,来了解环境特性对不同土地利用的限制。为此,针对土地利用类型、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项目、环境敏感性四者之间建立了三个关联矩阵;即土地利用类型与开发活动后利用行为之间的关联矩阵;开发活动或利用行为与环境影响项目的关联矩阵;环境影响项目与环境敏感性的关联矩阵。例如,基于上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采用七种敏

感区研究环境影响项目与环境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土地利用类型与环境敏感性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进行环境限制分析。分析结果如表8-4所示(表略)。

同过上述环境限制分析,可将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限制划分级别,并通过叠图法绘制成相应的环境限制图。

④ 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是综合上面环境潜能与环境限制的分析结果,将环境潜能图与环境限制图进行叠加,从而可将上述假设条件的土地使用适宜性划分为四级,如表8-5所示,其中环境限制中Ⅰ表示限制量最小,环境潜能中Ⅰ表示潜能最大,适宜性分析中Ⅰ表示适宜性最好。

⑤ 综合分析:针对前述各种土地利用适宜性表作综合分析,并比较区域中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分级,并进行社会,经济评价。

2. 生态适宜度分析

生态适宜度分析是在城市生态登记的基础上,寻求城市最佳土地利用方式的方法。

目前生态适宜度分析的方法还不太成熟,下面概括介绍这种方法:

(1) 选择生态因子:生态适宜分析是对土地的特定用途的适宜性评价。当土地的用途确定后,如何才能评价该块土地的适宜性呢?其方法是选择能够准确或比较准确描述(影响)该种的生态因子,通过影响到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结果。

不同土地用途所选择的生态因子不同,生态因子的选择必须遵守一条基本原则,这就是生态因子必须是对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目的的影响最大的因素。例如:秦皇岛市是一个港口城市,因此在生态适宜度分析中专门增设了港口专用地适宜度分析,所选择的生态因子共6个,即海拔高度、地表水、气象条件(风向)、承压力、距海岸线距离及土地利用现状。此外,在工业用地适宜度分析中,还可以选择入口密度为评价因子。

(2) 单因子分级评分:对特种土地利用目的所选择的生态因子在综合分析前,必须先进行单因子分级评分。单因子分级一般可分为5级,

即:很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很适宜。也可分为3级: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进行单因子分级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① 该生态因子对给定土地利用目的生态作用和影响程度。如人口密

度对工业用地的影响很敏感,在对人口密度进行分级评分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把工业用地的不适宜人口密度标准定得高一点,即人口密度应尽量小。

② 城市生态的基本特征。在进行单因子分级评分时,要充分考虑城

市大环境的特征,各类用地的单因子分级体现城市的生态特点,如风景旅游城市用地的适宜标准应尽量严格。单因子分级评分没有完全一直的方法,同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的性质不同,单因子分级平分的标准也不同。因此,应做到因地制宜。

(3) 生态适宜度分析:在各单因子分级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用

地形式的综合适宜度分析。由单因子生态适宜度计算综合适宜

度的方法又两种:

① 直接叠加:(公式略)

② 加权叠加:当各种生态因子对土地的特种利用方式的影响程度相

差很明显时,就不能直接叠加求综合适宜度了,必须应用加权叠加法,对影响大的因子赋予较大的权值。

(4) 综合适宜度分级:综合适宜度分级有两种分级方法:

① 分三级:根据综合适宜度的计算值分为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

三级。

② 分五级:目前对综合适宜度大多数城市都采用五级分级法,即很

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很适宜。

以上是综合适宜度的一般分级方法,具体到某地区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条件,灵活应用。对加权叠加求综合适宜度评价值的情况,应在综合适宜度分级中,考虑各单因子权值的大小进行分级。

3. 区域开发方案合理性分析

(1) 区域开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分析:区域开发是更大范围内的地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开发区的性质是否符合地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或者与周围各功能区是否一致,将直接影响

整个地域或城市的环境质量。开发区是否符合地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是否与周围环境功能区协调,实际上取决于开发区的性质和选址是否合理。

(2) 开发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合理性分析:开发区规划合理性分析,不仅要看开发区与整个地域或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一致性,而且要重视开发区内部布局或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开发区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分析,应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①工业区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A. 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关系分析;

B. 工业用地内部合理性分析:

②交通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A. 根据不同交通运输及其特点,明确分工,使人车分离,减少人流、货流的交叉;

B. 防止干线交通直接穿越居民区,防止迂回往返,造成能源消耗的增加、运输效率的降低和污染的重复与扩大;

C. 开发区对外交通设施,如车站等,尽可能布置在开发区边缘,对外交通路线应注意避开穿越开发区等。

③ 绿地系统合理性分析:

A. 绿化面积或覆盖率:

B. 绿化防护带的设置

第七节 区域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使经济和环境保护得到协调发展。环境监督是环境质量管理最基本的职能和最大的权力。环境监督包括环境立法、制定环境标准、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环境检测在环境检测中占有主要地位。它的作用是:了解和监视环境现状,评价环境质量;为科研和法律提供依据;监督法规的有效实施。

为保证区域环境功能的实施,必须加强对区域的环境管理工作,制定必要的环境管理措施。对于指定的区域,如经济技术开发区,

区内应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及检测机构,如开发区管委会,可下设环保办公室和监测站,以执行区内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

一、 机构设置与监控系统的建立

1. 环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 环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① 区域环保管理机构除执行主管领导有关环保工作的指令外,还应接受上级环境管理部门下达的各项环境管理工作;

② 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③ 编制并组织实施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协助县(区)领导努力实现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目标;

④ 领导和组织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

⑤ 根据有关法规,负责区内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审批和验收,决定新建项目是否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⑥ 检查区域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做好考核和统计工作;

⑦ 及时推广、应用环境保护发先进技术和经验;

⑧ 组织开展环保专业的法规、技术培训,提高各级环保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⑨ 开展其他有关的环保工作。

(2)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责:

①制定区域环境监测的年度计划和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本站各项规章制度;

②根据国家和地区环境标准,对区域重点污染源和区域环境质量开展日常监测工作,按规定编制表格和报告,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监测档案;

③参加区内新建、扩建或改建企业的验收和测定工作,提供监测数据; ④配合区内企业,参加污染治理工作,为污染治理服务;

⑤技术上接受市环境监测中心和县区环境监测站的监督与指导,参加例行的技术考核;

⑥开展环境监测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监测水平;

⑦承担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以及有关部门委托的监测任务。

2. 环境管理机构与监测站的人员与仪器配备

市级规划区域应在区内设环境保护办公室和监测站,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人员编制,以负责区内环境管理以及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工作。

3. 环境监测计划

在编制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要制定出环境监测计划,写清楚监测计划的技术,管理要求,以便环境管理部门能够贯彻实施执行,确实保护环境资源,保障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计划内容根据区域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和经济条件分以下几方面内容

选择合适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

①确定监测范围

②选择监测方法

③匡算、筹集及分担监测经费

④建立定期审核制度

⑤明确监测实施机构

二、 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这是进行区域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的重要步骤。区域 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在考虑环境、经济、生活质量等几方面关系的基础上,权衡轻重,加以选择。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对独立、互为补充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实际规划中,由于规划的层次、目的、要求、范围、内容等不同,规划管理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指标体系的选择适宜适当:指标过多,会给规划工作带来困难;指标太少,则难以量化,以能基本表征规划对象的实际状况和体现规划目标内涵为原则。

1. 区域环境管理指标选取的原则

(1) 科学行原则;

(2) 规范化原则;

(3) 适应性原则;

(4) 针对性原则。

2. 区域环境管理指标的类型

区域环境管理指标在结构上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

指标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间接指标重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区域城建指标等。(见图8-7)区域环境管理指标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管理中的重要程度或相关性可分为:

①环境质量指标②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指标③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④相关指标。

三、 区域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所谓环境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在一定条件下”是指规划区内的自然条件、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决策者”是指各级政府、城市建设部门、环保部门、或依法实施职位的单位。有了环境目标就可以确定出环境规划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控制水平。

确定环境目标时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① 选择适当的环境保护目标要考虑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

能;

② 选择环境目标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③ 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④ 考虑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⑤ 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要同步协调。

初步确定环境目标之后,就要论述环境目标是否可以达到。只有从整体上认为目标可达后,才能进行目标的分解,落实到具体污染源、具体区域、具体环境工程项目和措施。因此,从整体上定性或半定量论述目标的可达性是非常重要的。

(1) 从投资分析环境目标的可达性;

(2) 从环境管理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提高论述目标的可达性;

(3) 从污染负荷削减的可行性论述环境目标的可达性。


相关内容

  • 环评师简介
    注册环评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注册环评工程师是做环境影响评价的最高职称认证,工作对象是所有建设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做出来的文件是建设项目 ...
  • 第五讲 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第五讲 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第一节 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 一.清洁生产的目标 ⏹ 1.清洁的设计 ⏹ 2.清洁的投入 ⏹ 3.清洁的生产过程 ⏹ 4.清洁的产出 二.清洁生产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结合 ⏹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 [法律法规]机电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阅读全文] 第-条 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机械电子工业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 ...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申请表
    附件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申请表 法定代表人 (签字) 填报时间 2014 年 5 月 23 日 填 表 说 明 本表为申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专用表格,一律用计算机打印填写.需提交本表中未列出内容时,可另附页说明.表五.表六 ...
  • 煤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文章编号:1674-1803(2014)03-0032-03 第26卷3期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ol.26No.03煤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胡伟伟1,李婷2,牛光亮3,朱欢4,苗立永1, ...
  • 矿山环境保护
    六盘水师范学院<矿山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0814013409 课程名称:矿山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Mining)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36 ...
  •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环境因素的 识别,评价和控制 北京有孚同舟企业管理策划有限公司 一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基本概念 1.1 环境和环境因素 1.1.1 环境 环境(environment)是指:组织运行 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 自然资源,植物, ...
  •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17卷 第3期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0年 5月Safety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Vol.17 No.3 May 2010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廖岳华,樊 娟,陈世雄,罗岳平(湖南省环境 ...
  •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 一.考试目的: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全面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 ...
  • 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近年来关于城市宜居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用主观指标对城市宜居性进行评价的并不是很多.基于此,笔者以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试图建立主观性的评价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700份,对数据进行整理,运用主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