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和义务:参加政治生活的准则]教案 - 范文中心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加政治生活的准则]教案

07/0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加政治生活的准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原则

2、理解目标: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理解“法无禁止即自由”,明确法律与自由的关系。初步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3)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4)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3、德育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知道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参加政治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依法履行义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权利与义务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民主,和对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专政。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大的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老百姓到底能享有什么权利?

(二)讲授新课

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通过学生论坛,讨论:①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资格;②选举权与选举班长之间的区别

②通过学生简单的讨论,由教师得出结论,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就是选举权;

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就是被选举权 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

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

③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由选举权,你会选举出什么样的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来代表你行使国家权利?为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如果你没有认真行使选举权,就意味着你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国家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如果你认真行使了选举权,就意味着你的权利和国家的利益都得到了保证!

所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①观看幻灯片“广州大学生游行示威”、“网络灌水”,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公民所享有的政治自由。

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②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网络灌水,如果你在网上发表一些反政府反人类的言论,就会受到法律的自裁。引导学生得出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自由的法律的体现,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换句话说,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去做!引导学生讨论:“法无禁止即自由”

教师总结:这句话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从道德的角度,就不一定正确。如花钱买选票,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做是非法的。

(3)监督权

①通过教师简单的叙述,使学生清楚:①谁监督,②监督谁,③怎样监督。

②通过辨析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教师总结:公民行使监督权,能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这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诬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样是违法的!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教师简单描述,公民除了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之外,还 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参加政治生活的准则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钱的与没钱的,有权的与没权的,地位低卑的与地位崇高的是否都遵循着这样游戏规则?

观看幻灯片“贪官的记录”、“人皮碗”。

这些有钱的、有权的为什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教师总结:从这些人的下场我们知道,不管你是有钱还是没钱,不管你有权还是没权,在政治生活中你都必须坚持这样的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原则,③坚持公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辨析题: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指我国公民具有立法、司法和守法的平等。

通过这道辨析题,教师要讲明: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该题表述不全面。②平等的适用法律是指公民平等的司法和守法,而在立法上是不平等的。③法律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法律只能由统治阶级来制定。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只能是广大的来动人民。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辨析:

观点一: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观点二: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等的。

观点三: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学生简单讨论。

教师总结:

①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的履行义务。

③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你享有多少权利,就得履行多少义务。 ④享有权利是公民个人的权利,你可以享有,也可以放弃;但履行义务是公民的什么职责,不能不履行。

(3)坚持公民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的相结合。

辨析题: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实现了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也就得到了实现。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

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②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但在一些具体的情况下,个人利益也会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

③当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④所以,公民的个人利益实现了,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就得到了实现。

四、课堂练习

辨析题: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就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相关内容

  •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教案
    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教案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理解宪法何以成为根本大法. 理解宪法与公民.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的权利中的作用及这种作用发挥的途径. ...
  • [民法学]教案
    <民法学> 教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一. 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 民法的沿革 (一)民法之语源和起源 (二)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 (三)中国民法之演变 三.民法 ...
  • 20**年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一课知识点总结归类(特细)
    2015年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一课知识点归类整理(特细)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整理人:广西东兰县高级中学政治组 韦锦平 知识点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及其根本属性 (1)产生:是阶级 ...
  •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授课题目: 法纪教育科目 授 课 人: 部 职 别: 授课时间: - 1 - 授课题目 法纪教育科目 备课时间:2015年5月24日 审核时间:2015年5月25日 审 批 人: 目 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深刻了解人民法 ...
  • 教师三严三实对照检查材料2篇
    教师三严三实对照检查材料2篇 "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质朴凝练.内涵深刻,是党的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作风建设一系列规定要求的提炼和概括,是既符合实际又 ...
  • 不合格党员认定及处置办法
    下营乡不合格党员认定及处置办法 一.不合格党员认定 不合格党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党员意志衰退,在工作.生产和社会活动中消极落后,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党员作用,甚至落后于普通群众. ...
  • 20**年届高考[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4 第一单元(1--2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国家问题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人民享有的权利广泛:享有 ...
  • 20**年届高考[政治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
    2017届高考<政治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 第一单元 我国的公民 1.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提醒: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 2. 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醒:在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
  • 必修二政治复习提纲
    必修二政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 国家的含义: 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 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 国家 ...
  • 20**年暑假学习心得体会
    暑假备课学习心得体会 暑假里,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备课学习,学习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