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思乡的诗句 - 范文中心

描写思乡的诗句

04/15

  描写思乡的诗句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3、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7、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8、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京师得家书》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1、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1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1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4、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16、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17、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

  1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2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5、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26、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m.lz13.cn)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江楼感怀》

  2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2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李煜《清平乐》

  3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度大庾岭》

  3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32、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3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3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5、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戴叔伦《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 有关思乡的古诗

* 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 关于思乡的诗句


相关内容

  • 描写思念家人的诗句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 ...
  • 大唐边塞咏怀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 ...
  • 诗词理解性默写
    诗词理解性默写 2011-04-21 14:52:42| 分类: 诗词默写填空|字号 订阅 1.写出与下列诗句反向立意的相应的古诗句. 例:满目青山夕照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人们总喜欢用杜甫<春夜喜雨>中"好 ...
  • 一格律诗八首
    一 格律诗八首 1.次北固山下 2.春望 3.钱塘湖春行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赤壁 6.夜雨寄北 7.游山西村 8.过零丁洋 二 宋词二首 9.凤栖梧 10.江城子 密州出猎 1.诗中既点出自己行游路程,又勾勒江南美景,让人们饱 ...
  •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利川市东城腾龙小学 罗腾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15页"回乡偶书". 知识目标:会认"偶.鬓.衰.客.何"五个生字,会写"音. ...
  •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
    淮海中学高三语文组学案序号: 题目: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使用时间:月日 主备人:杨奇参与人:高三语文组 教学目标:复习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 教学内容: 一.修辞手法 (一)设问示例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 ...
  • 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高2018届期末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一·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训练 <蜀道难>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 .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 ...
  •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
    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 一.中考古诗词赏析考题分析 [考点分析] 从中考题的诗歌赏析题来看, 所考诗歌都是课内教读的诗歌, 考查点主要是: 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 ...
  • [苏幕遮](燎沉香)最终版
    苏幕遮 周邦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②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 ③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鉴赏本词擅长铺 ...
  • 古诗欣赏2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写景抒情诗,描写诗人登山望海时所见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