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干纳盆地 - 范文中心

费尔干纳盆地

11/05

费尔干纳盆地

1.地理位置(P2)

费尔干纳盆地处于中亚西部,是前苏联中亚地区的一个老油气区,位于中天山、南天山之间,是天山山系中一个形状近于三角形、北西走向的山间坳陷盆地,盆地长300多千米,宽达100多千米,面积40550km2,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延伸。盆地东部较宽,西部狭窄,并向西南端尖灭,与锡尔河盆地相连。费尔干纳盆地主要分布与三个国家之间,中心部分位于乌兹别克的东端,其东部和西南部在吉尔吉斯国境内,西北部主要在塔吉克。盆地总面积的47%位于吉尔吉斯境内,塔吉克占13%,乌兹别克占40%。该盆地临近中国和阿富汗两国国界,东端距中国与吉尔吉斯边境线100km左右。

盆地四周高山围绕,西北面为库纳姆山和查特卡尔山,海拔3200~4000m,最高峰达4500m;东北面为费尔干山,海拔4500m;南面为土克斯坦山和阿莱山,最高海拔为5400m。盆地中央为平原区,主要为戈壁滩,海拔300~600m。盆地中央的谷底与周围的山峰之间最大的地形起伏为4560m左右。盆地外形为典型的谷地,呈橄榄形。盆地内的河流为锡尔河,纵贯整个盆地。全盆地属大陆性气候,夏天温度高达40℃,冬季气温降至-25℃。

2.勘探简史(P5)

费尔干纳盆地字1880年就在其南缘西段的绍尔苏地区发现古近系石油。1904年找到第一个油田—奇米奥油田,同时在盆地的南北边缘带上开始开采石油和地蜡。1919年石油工业国有化以后,勘探活动逐渐增加,以后不断发现油气田,但是,最高产量不超过2X106t。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勘探的重点及发现集中在古近系。盆地早起的油气勘探仅限于周边的山前带,到1936年,地质学家古伐里夫斯基首先提出到盆地腹地进行勘探,与1937年在盆地的南部构造带的安集延构造上发现油气。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早期,该盆地的塔吉克地区是勘探的焦点,并发现了拉瓦特等油田。1974年发现了塔吉克斯坦最大的气田—尼亚兹别气田。

1980年,乌兹别克境内古姆汉纳油田的发现引人注目,因为踏实首次在坳陷中心发现油田;继而在马克赫姆(1982,塔吉克)、明布拉克(1987,乌兹别克)都有新的发现。值得一提的是,费尔干纳盆地在过去的一百年时间内发现的油气田多是中小型油气田,直到1992年3月,在盆地乌兹别克部分的纳曼干省明布拉克镇附近(盆地的北部构造带上)钻遇了一口古近系高产油井(初产量2X104t/d)。明布拉克油田成为全盆地最大的油田。这口井的发现说明盆地北部构造带存在巨大的油气潜力,为今后的勘探指明了方向。这一发现使人们再次对该盆地的油气潜力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许多研究者认为,该盆地北部构造带和中部坳陷带的未勘探地区有可能在古近系和新近系中还存在较大的油气前景。到目前为止,该盆地已查明大约53个油气田,大约20%分布于盆地北部的边缘构造带上,80%分布与南部构造带上。工业油气多分布与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中。盆地各地的勘探程度不同,南部与东北部勘探程度较高;中部由于太深,所钻探井较少。由于勘探钻井显然分布在有限的区域和深度内,因此该盆地可能还没有达到勘探的成熟程度。

3.勘探工作量(P7)

费尔干纳盆地早期的油气勘探仅限于周边的山前带,主要为野外踏勘与寻找油气苗。石油勘探活动在石油工业国有化以后才逐渐增加,然后在全盆地进行野外踏勘与寻找油气苗、普通物探和钻井等油气勘探工作。盆地在1947年就已经开始采用地震勘探,发现了一些潜伏构造。1949年地面地质调查工作已经覆盖了全盆地。从那时起至今一直在全盆地进行油气勘探工作。1970年至1992年地震测线实施公里逐年增长。起始,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第三系,后来逐渐向深部侏罗系和白垩系。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钻井进尺统计来看,盆地钻井一直比较稳定,10000~6000m。目前费尔干纳盆地各地勘探程度不一,南部与东北部勘探程度高;中部由于深度过深,钻井较少。

4.油气分布规律(P8)

到目前为止,该盆地已查明大约53个油气田,大约20%分布于盆地北部的边缘构造带上,80%位于南部构造带上。工业油气藏多分布于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中,现已发现的油气藏有170多个。

根据费尔干纳盆地53个油气田的地面位置和地下地质构造的相似性,把它们组合成以下4个区:

盆地北部边缘构造带:8个油田,2个气田

盆地南部构造带东北部:12个油田,1个气田

盆地南部构造带西南部:15个油田,4个气田

盆地中央地堑带(盆地中部和西部):11个油田(包括明布拉克油田) 可见油气主要分布在盆地南北两侧较狭窄的地带,特别是南部构造带。盆地内油气具多层且相对狭窄的分布,是深部源岩运移的结果。费尔干纳盆地的油气主要富集于古近系中,大约占全盆地烃类聚集的55%,其次为新近系和白垩系。

5.资源潜力(P10)

费尔干纳盆地在规模上,与前苏联其他的大多数油气田区域相比相对较小,油气田数量上较少。但是,由于发现了明布拉克油田,从而使盆地的油气勘探潜力大大提高,特别是盆地中央地堑带成为近来的勘探重点。

根据油气资源评价估算(1994),费尔干纳盆地的原始地质储量为6.35X108t,已探明的和可能(推测)的可采石油储量共5.6X108t。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费尔干纳盆地的可能石油储量为4.2 X108t,中央坳陷带有更多的与明布拉克油田相似的构造,其可采储量为3.78 X108t,其他区域共有可采石油储量为0.42 X108t。

无论从石油发现累积曲线还是非伴生气的发现累积曲线,都表明费尔干纳盆地的重大油气发现没有结束,而是仍然有很大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在盆地中央地堑和深部底层。

6.基础地质特征

6.1大地构造背景(P68)

位于欧亚板块南部边缘的天山褶皱带,其构造发育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的叠加和改造作用,才形成了现今以北西和北东向构造为主的复合叠置面貌的天山山系,表现在现代地形上为高达5~6km的高山和低矮起伏的丘陵以及大小各异的山间盆地。费尔干纳盆地为这些山间盆地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为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山间盆地。

盆地的基底在西北边缘出露,为古生界火成岩和变质岩系,呈块状结构。盆地东北部山系,由强烈变质的页岩、砂岩夹石灰岩和喷发岩组成,形成延伸较长的褶皱构造。在南部边缘出露区形成变质岩褶皱构造。盆地南北边缘都具有大断裂,使古生界基底向盆地方向阶梯状下降。根据物探和钻探资料,盆地内基底构造也呈阶梯状。北部大断裂的断距有三千多米,南部断裂的断距在1500~2000m之间。大小断裂切割使基底的埋藏深度不等,形成基底露头区,隆起区和断落区。盆地中央是最大的断落区,长120~125km,宽50km,基底达7~11km。

6.2地层与沉积特征(P69-P74)

总体特征

费尔干纳盆地的基底大约形成于古生代加里东期。从晚二叠世到三叠纪,费尔干纳盆地由于造山带塌陷作用引起的地体的拉张,并且在狭窄的半地堑中形成了红层和火山碎屑沉积,在基底找那个形成了一套过渡性地层。

早—中侏罗世,随着欧亚大陆南缘古特提斯海的拉张,盆地处于被动裂谷期,温暖多雨的湖相平原发育了碎屑岩含煤建造;到晚侏罗世,裂谷作用趋缓,盆地开始整体坳陷,并一直持续至古近纪末。再次期间沉降速率发生过多次变化,沉降作用受连续的构造波动阻止,沉积环境也发生了多次海陆交替。沉降最大时为晚白垩==古近纪,此时由于特提斯海的海侵,

使盆地变成了海相环境,成为费尔干纳海湾。这一时期为盆地盖层形成的主要阶段,形成一套海相高水位碳酸盐岩建造和低水位碎屑岩建造与海陆过渡相—封闭潟湖相碎屑岩建造。

古近纪末,由于古特提斯海的关闭和褶皱造山运动就(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盆地周边的高山纷纷隆起,使盆地成为了一个山间盆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的构造沉降作用使盆地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磨拉石建造并伴随有地层倒转。

盆地由三个不同的构造层系组成:下部为强烈变质的古生代地层,为褶皱造山条件下形成的,构成盆地的基底。中部为角度不整合的基底之上的中生界和古近系,为拉张裂谷稳定沉降条件下形成的盆地盖层沉积。最上部为新近系至现今沉积,属于造山阶段的产物,为厚达6000m的磨拉石建造。

各时代沉积地层特征

盆地的基底

为一套古生界火成岩和变质岩系组成

盆地盖层特征

过渡层(二叠系—三叠系)盆地在基底和盆地盖层沉积之间存在一套上二叠统至三叠系的过渡层,为造山带塌陷作用引起地体拉张的产物,并且在狭窄的半地堑中形成了红层和火山碎屑沉积。上二叠统为河流相、湖相、沼泽相泥页岩,砂岩及含煤沉积,仅见于盆地南部马德根地区,可划分为卡梅什巴申和马德根组,为陆相杂色细砾岩、砂岩、粉砂岩、泥板岩夹煤层,填充在古生代基底凹陷中,厚600m。上二叠统至三叠系的过渡层厚约700m,地层中含有植物、昆虫和甲壳类化石。

侏罗系

是湖相及潟湖—陆相含煤岩系的杂色层,厚度变化很大,在0~100m之间,克划分为下统、中统和上统。

① 中下侏罗统

中下侏罗统超覆于古生界基底或三叠系剥蚀面上,为透镜体冲击相砂岩和砾岩的旋回式互层的湖沼相暗灰色泥岩,粉砂岩和煤层,偶见介壳石灰岩。沿剖面从下晚上以及向古凹陷的中部,盆地相增强,并且各沉积旋回逐次超覆。在盆地边缘带的断落凹陷中,地层剖面完整,厚度可达1200m,其中,下统厚130~380m。地层中含有植物化石、孢粉组合和淡水瓣鳃类残骸。费尔干纳盆地在早中侏罗世时的沉积面积为300X150km2,沉积速率为1m/Ma。该盆地当时呈封闭的内陆盆地,海水没有到达盆地。因此,盆地的下—中侏罗统主要由陆相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夹煤层。温暖潮湿气候条件植被繁茂,有机质以腐殖型为主,是盆地中有效的烃源岩。

② 上侏罗统

上侏罗统以剥蚀不整合沉积在中侏罗统之上,并超覆和不整合在古生界基底之上。由冲击相粗砾岩、中砾岩、砂岩等透镜状粗粒碎屑岩与河漫滩相和湖相泥岩、泥灰岩、粉砂岩以及砂岩呈互层,颜色为杂色和红色,顶部夹是高层,厚100m,山麓带600m。在盆地南部发育较全,北部缺失。从露头可以见到本统地层中淡水腹足类、爬行动物、鱼类、孢粉和其他植物化石。

白垩系

为陆相、潟湖相和海相沉积,以底砾岩超覆在侏罗系或古生界上。

① 下白垩统

尼欧克姆阶至阿尔布阶下部(木养组)为红色泥岩和砂岩,底部为红色砾岩。向盆地边缘方向,粗粒碎屑岩增多,有灰色岩层,石膏和碳酸盐岩。在盆地东南部厚50~150m,东北部厚50~160m,西南部厚25~110m。本统地层中含有稀少的淡水介形虫类、瓣鳃类、恐龙骨骼残骸和鱼类鳞片、植物化石和孢粉组合。

阿尔布阶中部,在盆地南部和东部为灰色,粉红色灰岩和白云岩,东部可见浅蓝色、灰色和红色泥岩和泥灰岩。在盆地西南部厚15~30M,东南部厚30~60m。本阶地层中含有淡水腹足类和介形虫类。

② 上白垩统

赛诺曼阶下部至阿尔布阶上部(称克济尔皮利亚尔组),为碳酸盐岩,石膏和灰色粘土岩。在盆地南员为红色泥岩夹灰色灰岩和结核状泥灰岩薄层。碳酸盐岩含量自东向西减少;在盆地东南部和北部地区,地层为互相交替的红色泥岩和乳白色细粒疏松砂岩。其中含有由泥岩碎屑形成的薄层细砾岩和石膏,在剖面下部局部发育有砾岩。在西南部厚80~180m,东南部厚150~250m,东北部厚150~300m。其特点是含有淡水瓣鳃类、介形虫类、轮藻化石。

赛诺曼阶具有强烈想变,在西南部和西部称卡拉奇组,为红色砾岩透镜体与砂岩、泥岩、泥灰岩、灰岩和白云岩互层。在东南部,剖面顶部有鲕状石灰岩和泥岩,下伏杂色泥岩和砂岩,夹石膏层。在东部和北部广泛分布红色泥岩,顶部有时见白云岩和砂砾质灰岩夹层。西部厚5m,东北部厚200~240m,东部厚500m。本段地层中含有海生和淡水软体动物,主要为有孔虫类、介形虫类、孢粉组合,爬行动物化石。

土仑阶至塞诺曼阶顶部(称乌特里奇组—牡蛎层),在盆地东南部和中部为灰色泥岩、介壳石灰岩和石灰岩,顶部白云岩化;西部地区为含有淡水软体动物化石群的红色岩层;盆地北部以红色砂岩和细砾岩为主,夹深灰色泥岩和介壳石灰岩薄层。西部厚10m,中部和东部厚80~100m。地层中含有海生瓣鳃类、菊石类、有孔虫类以及半咸水介形虫类、轮藻和植物孢粉组合等化石。

土仑阶顶部(称雅洛瓦齐祖)与下伏地层呈局部侵蚀接触,为砂泥岩夹砂质灰岩薄层,上部和下部为红色,中部为灰色。在盆地西南厚15~20m,东北部100~160m,中部和东南部厚达250m。本组地层中含有淡水瓣鳃类、恐龙类、鲨鱼和鳍鱼类化石及孢粉组合,个别小层中含有菊石类化石。

赛诺阶为杂色泥灰岩和泥岩,一般具石膏脉,夹砂岩和石灰岩。相带呈环形,沿盆地南、西、北边缘主要发育含大量粗粒岩屑的杂色砂岩和红色碎屑岩。在盆地中部和东南部,上部发育浅水介壳石灰岩。坎潘阶的厚度在西南部20m,中部达280m。本阶地层中含有菊石类、腹足类、瓣鳃类和介形虫类残骸。

白垩系在盆地西南部总厚达500m,在盆地东北部厚1200m,东南部达1650m。

古近系

为潟湖—海相沉积,主要为浅绿色泥岩,含石膏及牡蛎化石,夹灰岩、泥灰岩。在盆地边部到中部由滨岸相,潟湖相相变为浅海相。在盆地南与东南部古近系发育较完全,厚度分别为140~320m及625m,在盆地北部缺失石膏层,变为近岸相,陆相沉积,主要为红色砂岩,厚140m~275m。本系地层中普遍含有有孔虫类和多软体动物化石。古近系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① 古新统

布哈儿组在石膏层系之下,并超覆在白垩系之上,在南部为绿褐色灰质泥岩,上部夹

石英砂岩、灰岩和含石膏的白云岩层,北部为绿色含石膏泥岩和灰岩,底部有不等粒褐

色砂岩,厚20~70m。本统地层中含有多种软体动物化石。格罗兹纳乌石膏层系超覆在上白垩统不同层位上,为白色石膏夹泥岩、白云岩和泥灰岩层,从西至东厚2~100m。

②始新统

下始新统称苏扎克组,在南部为灰色和绿色泥岩夹砂岩、粉砂岩、灰岩、白云岩,上部有石膏岩。在北部,底部粗粒砂岩发育,顶部有灰岩。在盆地东北部,整个剖面以红色砂、泥岩为主。从西至东厚10~90m。本统地层中含有有孔虫类和多种软体动物化石。

中始新统称阿莱组,上部为浅灰色生物碎屑石灰岩、泥岩、灰岩及少量白云岩。下部为黄绿色灰质泥岩夹泥灰岩。厚10~160m。本统地层中含有有孔虫类和多种软体动物化石。

上始新统分为四组(哈纳巴德、伊斯法里诺、里什坦和土耳克斯坦)。底部为土耳克斯坦组,岩性为绿色灰质砂质泥岩夹灰岩,在东部,灰岩之下有白云岩,厚30~200m。上部三个组主要为浅绿灰色、褐色的硅质与砂质泥岩和砂岩薄层组成,上部含有泥灰质结核,顶部有石膏薄层,下部碎屑岩含有石膏包裹体,底部为灰色细粒和中粒砂岩、灰岩和泥灰岩。总厚度为35~130m。地层中含有各自特有的动物群化石。

③渐新统

渐新统又称为苏穆萨尔组,为泥岩夹粉砂岩,上部有浅绿色灰色细粒灰质砂岩。盆地东南胡130m,东北部厚80m,西部和西南部厚20~22m。 古近系的主要含油气层位是渐新统的苏姆萨尔组、中新通道额阿莱组和上新统的土耳克斯坦组。

新近系

为陆相磨拉石沉积,下部为砖红色粘土岩夹砂岩,厚120~375m,上部为粉红色粘土岩夹薄层砂岩和细砾岩,厚120~300m。在盆地北部有盐岩和石膏层。

中新统(可能还有渐新统上部)称马萨格特群,连续沉积在古近系苏姆萨尔组之上,可分为三个亚群。下亚群为深红色粉砂岩夹砂岩和砾岩层,南部含石膏层,厚200m。北部厚280m,东部厚190m。中亚群以剥蚀面或局部角度不整合沉积在下亚群之上,为红色砂岩、粉砂岩和砾岩透镜体,西北部厚达1790m,东北部175m,南部厚300m。上亚群整合或角度不整合地覆盖在中、下亚群之上,为棕色、浅绿灰色、黄色和红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砂岩,在盆地西北部有泥灰岩、石膏和盐岩,厚达3400m。盆地南部娇宝,厚900m。地层中含有轮藻,介形虫类、腹足类及陆生脊椎动物化石。

上新统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称为巴克特里群,由砂岩、砾岩、细砾岩和粉砂岩组成,以棕色为主,其中夹有个别红色岩石层段。盖层厚度可达2400m,由北向南逐渐减少。

第四系

全新统和上、中更新统,为索赫组。由锡尔河的多级河漫滩阶地及河流沉积组成,旋回底部为卵石,碎石和砂的旋回交互层,上部为黄土层、沙漠、洪水冲击层。在山前地区厚度可达几百米,在盆地中部则为400~500m。下更新统为不稳定的卵石层、砂层和黄土层。厚度由几百米增至盆地中部的1500m以上。

6.3盆地构造演化(P74-P80)

综述: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天山褶皱系的西端,在中天山和南天山之间,中天山和南天山构成了它们的边界。北东走向的逆冲断层从查特卡尔山脊和库拉姆山脊延伸到西北地区形成了费尔干纳盆地北部主要边界,逆掩断层带从阿莱山山脊和土耳克斯坦山脊延伸到南部地区形成了盆地南部的主要边界,盆地的东北侧被张性断层带特别是大规模的右旋走滑断层:塔拉斯—费尔干纳主断层所隔挡。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南天山山系中呈负向地形的坳陷,周缘为山脊环绕。盆地北部,北西倾向的塞维诺—费尔干纳逆冲断层把盆地同库拉姆、查特卡尔山脊相分离。在盆地东北地区,分叉于塞维诺—费尔干纳主断层的查特卡尔—阿陶纳克逆冲断层控制了北部纳雷凹陷的形成。北部俯冲断层带是沿该边缘发育的显著构造变形区。东部范围内北西—南东走向的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是盆地中主要的走滑断层,从该右旋扭转断层延伸出的张性小断层形成了盆地东部并不十分明显的边界,在深部这些断裂近于垂直,而在剖面的较浅处却形成逆冲性断层。南侵的如诺罗—费尔干纳逆冲断层确定了盆地的南侧边界,并将盆地内沉积与东西走向的土耳克斯坦和阿莱山脊分离。沿着该断层的北部发育了一系列凹陷,包括别沃日姆—哈亚达尔坎凹陷和利亚克凹陷,盆地南部如诺罗—费尔干纳断层派生了许多小断裂,这些断裂及大型逆冲断层北侧是盆地中有利的油气勘探远景区。该断层东南方向上发育的上盘包括库尔沙诺—乌兹根凹陷、开诺芬科克徳兹尔凹陷和卡拉加齐地块。中央地堑位于盆地轴部位置,其四周被倒转正断层或逆冲断层封隔。另外其南缘主要分布有南部台阶、北西部为纳曼儿干台阶和苏别陶台阶。

盆地构造单元: 盆地在构造上分成三大构造单元:北部边缘构造带、中央坳陷带、南部构造带(南部又分为东北部和西南部两个部分)。

北部边缘构造带:苏别陶台阶、北部逆掩断阶带、纳雷凹陷、楚斯潘—纳曼儿干台阶、马利苏凸起和阿尔奇凸起六个次级构造单元。

南部构造带:库尔沙诺—乌兹根凹陷、开诺芬科克徳兹尔凹陷、南部台阶、别沃日姆—哈亚达尔顿凹陷、利亚克凹陷、伊斯法里诺—诺康凹陷、沙伊丁凹陷等次级构造单元。

中央坳陷带(中央地堑):北部卡干德、卡拉卡尔帕科、布瓦伊金、明布拉克、杨基库尔干构造;南部瓦诺夫、卡拉金构造。

构造演化:

挤压盆地形成阶段(23.3Ma):挤压作用。中新世,由于印度板块于欧亚板块相碰撞,使天山地区受到强烈挤压作用。同时形成塔拉斯—费尔干纳等走滑断层,它们均向盆地逆冲。盆地内的构造变形作用主要始于上新世,第四纪是最强烈时期,也是盆地中的逆冲断层和褶皱构造的主要形成时期。

晚期裂谷盆地形成阶段(150~23.3Ma):热沉降作用。晚侏罗世,由于地体增生导致盆地北部局部出现火山岩与磨拉石的红层建造相互伴生。早白垩世,由于走滑断层作用使广大地区继续发生热沉降,盆地中心和东南的局部隆起区开始发生不对称沉降,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本区发生两次海侵。盆地西南部和东南部与海相连,是海侵通道,晚白垩世晚期到早第三纪,盆地仍以海相沉积为主。

中期裂谷盆地形成阶段(209.5~150Ma):早侏罗世,由于持续拉张和沉降作用,塔拉斯—费尔干纳断块区进一步沉降,早起形成的彼此分离的小盆地逐渐相连。中侏罗世早中期,整个盆地形成了具有现代轮廓的单一巨型沉积盆地,发育了中、下侏罗统湖沼相沉积,富含煤层。

早期裂谷盆地(250~209Ma):拉张作用。由于造山期后的塌陷作用,使盆地区受到拉张,在盆地东南部沿如诺罗—费尔干纳断裂形成地堑式箕状盆地,呈NE向展布,在狭窄的箕状地堑中沉积了上二叠统和三叠系的红色磨拉石建造。

盆地基底(~250Ma):古生代时期,费尔干纳盆地为一独立的微陆块。中石炭世与欧亚板块缝合,形成了早起的南部南天造山带。

7.石油地质特征

7.1烃源岩时空分布及演化(P213-P214)

费尔干纳盆地有三套烃源岩:古近系海相泥岩和泥灰岩,上白垩统乌斯特里奇组区域海

侵层和中下侏罗统湖相沼泽相泥岩。

古近系生油岩形成于浅海与潟湖环境,地层总厚度500m,泥岩与泥灰岩总厚150m,深度4.5-5km。有机碳含量一般0.4%~0.8%,平均0.59%,腐泥型有机质。

白垩系生油气源岩为上白垩统乌斯特里奇组的区域性海侵层,富含生物化石,由泥岩和灰岩组成,总厚500~600m,深度5~6km,有机碳含量0.26%~0.3%。盆地北部和西部都相对较低,南部和东部相对较高,东北部最高。

中下侏罗统烃源岩为湖相、沼泽相泥页岩、煤系和含煤泥岩,总厚220~600m,其中煤层厚20~110m,最深可达6km,有机碳含量0.27%~2%,平均0.46%,腐殖型有机质,主要生气。

7.2储、盖层物性及分布(P214-P218)

储层、产层

费尔干纳盆地的油气集中于四套含油气储集层系中,即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及新近系等含油气层序,前两个主要产气,后两个主要产油。主要储层为古近系的布哈儿组、阿莱组、土耳克斯坦组和里什坦组、苏姆萨尔组砂岩和碳酸盐岩地层。中新统至始新统的砂岩和一些灰岩储层,含盆地中已发现的最终可采油气的3/4,构成了盆地储量丰富、产能高、分布广泛的产层。从岩性上看,几乎所有的上新统—中新统的的储集层都是砂岩,所有渐新统和前第三系的储集层也是砂岩,而整个盆地中,只有始新统的储集层以碳酸盐岩为主。单个产层的平均有效厚度是9.1m,平均孔隙度可达16%左右。另外,在盆地周围山系的古生界基岩地层中也发现有沥青脉和地蜡,而且在南阿拉梅什克构造上钻井时在古生界中钻遇石油显示。

盖层

在盆地的整个沉积序列中区域性盖层、准区域性盖层和局部盖层都有发育。其中重要区域性盖层包括上侏罗泥岩,阿尔布朗(K1)基兹尓皮里雅组泥岩和上始新统—渐新统里什坦组、伊斯法里组以及哈纳巴德组泥岩,新近系储集层被局部盖层和中新统、上新统沉积中的层间泥岩层和泥灰岩等致密岩层所封闭。

7.3油气藏类型及典型油气藏描述(P218-P220)

到1987年底,在费尔干纳盆地发现了大约53个相对较小的油气田或油气田组,53个油气田中有177个有商业价值的油气藏,其中有121个产油,56个产天然气和凝析气。

油气藏分布点额平均长度是6.24km,宽度是1.68km,面积平均8.219km2。油气田规模一般不大,长度不超过10km,宽2~7km,均具有多个产层,含油多个油气藏。常见油气藏类型有构造型、构造—地层型和地层(岩性)型等三大类型油气藏。

7.4油气主要成藏期及运移聚集特征(P220)

盆地中侏罗系烃源岩初次运移发生在白垩纪,而古新统源岩在中中新世和晚中新世时才开始运移,第三纪喜山运动是二次运移动力之一,但同时也破坏了部分圈闭,从而导致大量烃类气体散失。

侏罗系源岩在早白垩世开始层数并发生运移,白垩纪晚期运动达到生油高峰,在盆地东北部由于侧向运移的结果形成了侏罗系气藏,最大运移范围为10km。有学者认为盆地南部古生代海相沉积生成油气发生垂向或侧向运移在侏罗系形成油气藏。由于侏罗系圈闭的封闭性较差,使得油气发生垂向运移集于白垩系圈闭储集,这一现象在第三纪地层倒转作用下更加剧烈。

古近系烃源岩在中—万中新世开始成熟并初次运移,由于地层沉积相的改变造成的侧向渗透率变化和地层的区域性倾斜促使油气从盆地中心向构造隆起带(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侧向运移,并形成油气藏。

早上新世是时,全盆地源岩都达到了生烃高峰期,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的构造运动增添

了烃类运移的新通道,古近系源岩生成的烃类垂向或侧向运移到已形成的背斜圈闭中,盆地南部开启的断层带和不整合面作为新的运移通道促使了多种类型油气田的形成。

早第四纪的构造活动重新控制了盆地内油气田的分布,扭断层破坏了已有的圈闭病危烃类向上覆的新近系储层运移创造了运移通道,在这一运动时期,大量烃类气体散失形成了今天较低的气/液壁纸。

影响圈闭的有效性的因素:

烃源岩:对于侏罗系源岩来说,晚白垩世是关键时刻;晚中新世—上新世是古近系源岩的关键时刻;

圈闭形成:新近纪的构造运动使地体局部抬升、地层倒转形成圈闭。褶皱作用向盆地中心进一步延伸,并且在上新世时期作用于盆地边缘,在第四纪时期,作用于更多的盆地中心地区。 根据上述分析,烃类的保存是从晚上新世开始持续整个第四纪;新近纪的构造褶皱、倒转和逆冲,破坏了原有的油气圈闭,促使油气再次运移;盆地南部第一个油田油气苗的天然

出露就是这一运动产生的结果。此外,大量烃类气体在这一时期散失。

7.5油气分布规律(P229-P231)

根据费尔干纳盆地53个油气田的地面位置和地下地质构造的相似性,把它们组合成以下4个区:

盆地北部边缘构造带:8个油田,2个气田

盆地南部构造带东北部:12个油田,1个气田

盆地南部构造带西南部:15个油田,4个气田

盆地中央地堑带(盆地中部和西部):11个油田(包括明布拉克油田)

南部构造带已费尔干纳城为界分为东北部和西北部两个油气区,拥有全盆地最终可采石油储量的60%左右和可采非伴生气储量的33%。盆地南部构造带的油气藏平均深度变化较小,西南部是988m,东北部是1311m。盆地北部边缘构造带的已发现油田的油气藏平均深度是1990m,仅占有盆地最终可采石油储量的13%和最终可采非伴生气储量的29%。盆地中央地堑带的已发现油田的最终可采石油储量和最终可采非伴生气储量分别占全盆地的27%和38%,油气藏平均深度是3944m,中央地堑带油气藏的平均深度是整个盆地的两倍多。

整个盆地石油和伴生气最终可采储量深度分布,从地表到地下1219m(4000ft),拥有最大的最终可采石油储量,占有全盆地最终可采石油储量的40%左右,最终可采非伴生气储量的近10%;1219~2438m(4000~8000ft)拥有盆地最终可采石油储量的22%,以及最终可采非伴生气的38%;2439~4877m(8000~12000ft)共发现油气藏47个,拥有最终可采石油储量的22%和最终可采非伴生气的33%;4877~6096m(12000~20000ft),只发现6个油气藏,拥有盆地最终可采石油的16%和最终可采非伴生气的19%。

因此,盆地的最终可采石油和非伴生气大部分是在2438m深度以内,占全盆地总石油当量的58%;发现的油藏86个,非伴生气藏38个,占总油气藏数的70%以上,可以说费尔干纳盆地以浅层油气藏为主。

8.勘探历程及潜力分析

8.1勘探历程

P255

8.2勘探工作量及勘探效益

P256

8.3勘探潜力分析(P260-P261)

明布拉克构造解释为一个宽广的大背斜,面积大约80km2,根据地震资料可知是构

造圈闭—背斜圈闭。地形起伏350m,有多个断裂,可能存在独立的断块油气藏。明布拉克油田的新近系的油气藏(3个油藏,1个凝析气藏)大约有32.38km2具有产油气能力;表明在古近系存在油气藏的叠置,明布拉克油田深部(5000m)有原油,在盆地的其他一些地方的神捕也可能存在原油。根据推测在其下面的前第三系(白垩、侏罗系等)地层也可能存在油气藏,明布拉克油气田的白垩系和侏罗系所有的烃类,在6000多米深度的高温高压条件下都可能是气态的。据推测与报道费尔干纳盆地产烃类下限大约为8km(?最大深度)

明布拉克油田1987年保守估计有3654X104t等量可采石油,大约有26.24X106m3的可采石油出自三个高压油藏,占盆地最终可采石油量的16%左右。其中一个高压凝析气藏已探明储量和可能储量为97.41X108m3左右。该凝析气藏在古新世地层中的非伴生气可采储量,占盆地最终可采非伴生气储量的19%左右。

1948年发现的沙里汉—霍贾阿巴德油田是费尔干纳盆地的第二大油田,估计有

41736X10t最终可采石油储量;1974年发现的尼亚兹别克—卡拉克奇库姆气田是费尔干纳盆地第二大非伴生气田,估计有69.66X108m3左右的最终可采天然气

费尔干纳盆地有7个气田,气田平均规模12X108m3。最终可采储量最大的气田是位于盆地南部构造带的东北部(费尔干纳城的东北部)的苏扎克气田,49X108m3。 根据油气资源评价估算(1994),费尔干纳盆地的原始地质储量为6.35X108t,已探明的和可能(推测)的可采石油储量共5.6X108t。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费尔干纳盆地的可能石油储量为4.2 X108t,中央坳陷带有更多的与明布拉克油田相似的构造,其可采储量为3.78 X108t,其他区域共有可采石油储量为0.42 X108t。

美国调查局认为,盆地中已探明的和可能的可采非伴生天然气储量是1357.22X108m3,已探明的可采非伴生气储量为509.71X108m3,可能储量主要在中央坳陷带。

伴身溶解气是指溶解在已发现的油藏中的天然气,费尔干纳盆地中的伴生溶解气大

83约165.37X10m。

主要潜力区:盆地中央地堑、深部地层。


相关内容

  • 学做费尔干纳肉丁抓饭
    学做费尔干纳肉丁抓饭 做这饭难度不大,就是太油腻-- 大概没人不爱吃肉丁饭(плов),普通的燃气灶和铸铁炒锅就能轻松搞定. 我们需要准备: - 约1.5公斤带骨羊肉或猪肋排. - 3杯米(洗净并预先浸泡几个小时) - 3或4根胡萝卜,俩洋 ...
  • 第19 课 寻访"丝绸之路"
    一一学习与探究之三 活动目标 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在最新的中国地图上能准确地找出丝绸之路的途经路线: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和收集有关的 ...
  •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一.恩格斯如何通过对黑格尔一个命题的分析揭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试述黑格尔在对"现实性"问题的论述中是怎样以貌似保守的形式阐发了他的革命的辩证法思想. 答:恩格斯在<路 ...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读后感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传1101班 刘兆坤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课外我深入阅读了马克思的著名作品& ...
  • 沉积岩石学概论
    第一部分 沉积岩石学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沉积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沉积岩的概念 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一,它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先成的沉积岩)的风化产物.生物来源的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等原始物质,经 ...
  • 朗兰兹纲领与菲尔兹奖
    朗兰兹纲领与菲尔兹奖 邓超 (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 350001) 在数学中,被称为纲领的成果屈指可数,大致只有爱尔兰根纲领(Erlanger Program) .希尔伯特纲领(Hilbert's Program)和朗兰兹纲领(Langl ...
  • [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读书报告
    1.前陆盆地的概念 前陆盆地是发育在收缩造山带与相邻克拉通之间,平行于造山带,呈狭长带状展布的不对称冲断挠曲盆地(图1A). ① 分布位置:造山带与克拉通之间: ② 地壳性质:以陆壳为基底: ③ 动力学机制:挤压构造负荷引起的挠曲沉降是盆地 ...
  •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煤盆地内铀矿资源潜力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煤盆地内铀矿资源潜力分析 作者:冯文丽 刘国兴 董刚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20期 [摘 要] 内蒙地区分为二连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海拉尔盆 ...
  • 各国货币简称
    各国货币简称 国家或地区 币种 中英文 原符号 标准符号 辅币进位制 中国香港 港元 HongKong Dollars HK$ HKD 1HKD=100cents(分) 中国澳门 澳门元 Macao Pataca PAT.;P. MOP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