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名词解释 - 范文中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名词解释

09/18

1.行政:在行政法上的意义,通常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活动。

2.行政处理权: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对涉及特定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等事项作出处理的权力。

3.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规范对其范围、条件、标准、行使、程序等作了较详细、具体、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

4.行政征调:亦称公用征调,是指行政主体等为了公共利益,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者紧急需要的情况下,依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征用和调集个人和组织的财务或劳务,并给予相应补偿的行政行为。

5.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有公共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行政诉讼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7.行政处罚权: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政相对人依法给予制裁权力。

8.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范围等作一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

9.狭义的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个人和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10.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 11.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通常是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主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其权利、义务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12.行政强制权: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不依法履行行政义务的行政相对人通过采取人身的或财产的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相应义务的权力。 13.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对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本身以及对所有其他组织、个人所具有的法律上的效力。 14.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未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以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 15.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拘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定复议机关依照行政复议程序重新审查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并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16.行政拘留,又称治安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法行政法律规范(特别是治安管理法律)的人,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

17.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法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

18.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现象为对象的法律分支学科。 19.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相对人必须自己履行相应行为为之定的义务,如其拒绝履行或拖延履行,相应行政主体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强制相对人履行,如相应行政主体不具有采取某种强制措施的法定权力,该行政主体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然后根据经双方质证、核实的材料作出行政决定的一种程序制度。 21.所谓“行政权”:是指宪法和行政组织法授予行政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国家权力。 22.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指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 23.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 24.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序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义务的相对方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或保护相对人个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需要,乃至为了获得行政上信息的需要,而对(私人)相对方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及时性或 或临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25.所谓“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26.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任用的,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27.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发布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令。 28.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基于行政职权的行使而实施的,不以设定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为目的,且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 29.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作为义务主体的行政主体的行政相对人不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有权机关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活动;有权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依行政机关的申请所实施的执法行为,亦称作诉行政执行。 30.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规则。它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 31.国家公职关系:是指国家公务员因担任国家公职,执行国家公务而与国家(直接相对主体为行政机关)发生的法律关系。 32.行政处理:又称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决定,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相应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任务、根据行政相对人申请或根据职权依法处理涉及特定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义务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

33.即时强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目前的紧迫情况,因没有余暇发布命令,或者一旦发布命令便难以达到预期行政目的时,为了创造出行政上所必要的状态,行政机关不必以相对人不履行义务为前提,便可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行政处理行为。

34.行政合同,也称为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与其他行政主体之间或者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35.行政效率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能时,要力争以尽可能快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经济耗费办尽可能多的事,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6.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37.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38.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或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39.代执行: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替相对人履行法律直接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立的作为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 40.不单方接触:是指行政机关某一行政事项要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人作出行政决定或行政裁决,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和听取其陈述,接受其证据。 41.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32. 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或模范地遵纪守法的个人和组织,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

43. 维持判决:指二审法院通过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确认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从而作出的否定和驳回上诉人的上诉,维持一审判决的判决。

44.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管辖权限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需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引导、劝告、建议、协商、示范、制定导向性政策、发布有关信息等非强制性手段,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者协助下,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45.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46.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47.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 48.执行罚:亦称强制金: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为他人代履行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以迫使其履行的强制执行。 49.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50.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51.行为补偿:是指行政性对人由于行政主体的合法行为而遭受损失,由国家给予补偿的制度,或者说由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合法的行政活动,使无责任之特定人的合法权益遭受特别损失,由国家(有时为第三人)依法对受损害人承担补偿义务的法律制度。 52.行政监察:是国家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进行监督、纠举、惩戒违法、违纪行为的活动。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试小抄

化。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14、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15、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是指构成国家行政机关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16、首长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

17、委员会制: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委员会集体承担者,称为委员会负责制。

18、层次制:又叫层级制、分级制,是指政府纵向分为基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

19、职能制:又叫分职制,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

20、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1、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务员基于其行政职务而与行政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2008年全国最

22、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形式的法律行为。

23、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24、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25、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行为所进行的监督。

26、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27、行政行为的内容:是指某个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等产生的具体影响。2008年全国最

28、行政立法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29、行政执法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权的社会组织执行或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使法律、法规或规章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实现的活动。

30、行政司法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作为第三方,裁决行政争议的行为,行政司法中的法律关系是三方法律关系,以行政机关的为一方,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各为一方。

31、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根据法定方式进行或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才能生效的行为。

32、不要式行政行为:是指不需要具备特定形式或特定程序,只需行为人口头意思表示就可生效的行政行为。

33、抽象行政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34、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

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的行政行为。 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5、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2、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电大专科形考 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 36、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如发3、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现其违法或不当,由有权限国家机关予以撤销,使其失去法律效式。 力。 4、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37、行政行为的废止: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某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种法定情形而依法宣布失去法律效力。 5、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也称行政主体38、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或行政法律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以当事人。

及行政立法计划的解释、说明等,凡是不属于法律规定为国家机

6、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密的情况,公民有权向行政机关了解。 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9、情报公开制度: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以及对行政立7、行政法律关系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法计划的解释、说明等,凡是不属于法律规定为国家机密的情况,承担的义务。 公民均有权向行政机关了解。 8、行政法律关系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40、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 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 9、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41、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 10、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4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 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1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43、代执行: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 12、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权实施国 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44、执行罚: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13、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金钱给付义务,以促使其履定义务。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 履行职责。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在相应变

45、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改变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 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111、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

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等采取的强制性的78、追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示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参加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主要阶段的人及与他们的诉讼地位

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员承担部分或相类似的人。

112、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

46、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79、危险责任原则:该原则又称为无过错责任原则,这是指行政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

主体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侵犯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并113、行政诉讼当事人:是指因具体行政行为发行争执,以自己

47、间接强制执行:是指行政主体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造成损失的,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国家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的名义到法院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法律裁判约束的公民、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80、行政先行原则: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行政机关。 制措施。

之前,应先行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由行政机关依法进114、行政诉讼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

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电大专科形

48、直接强制执行:是指义务人拒不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行行处理。如果行政处理未能解决争端,则请求权人方可提起赔偿合法权益,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依法以自政强制执行机关对其人身或财产施以强制力,直接强制义务人履的诉讼程序。 施。

行义务,或通过强制手段达到与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强制执行措81、行政赔偿:即行政侵权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考

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115、行政诉讼被告:是指作出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并向人

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49、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度。 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组织和个人。

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82、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116、司法机关的救济,也就是行政诉讼,是指作为审判机关的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和诉讼程序,通过处理和裁决行政争议,纠正行政违法,维护相

对方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

83、行政机关救济:是指行政管理相对方依法向有权的国家行政117、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

权制指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决定权。上级机关对其权

50、被追偿人:是实施加害行为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人民法院接受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诉讼请求,依照法定的市判职权51、行政法律关系: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的合法权益。

52、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机关请求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纠级机关没有或有自主权,一切均需按照上级机关的指示去办。分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正或追究其行政责任的一种救济途径。 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84、司法机关救济:也就是行政诉讼,是指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限内决定的事项不加干涉。

53、行政合同的变更:是指现存合同基于行政主体的权力如为满法院接受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诉讼请求,依照法定的审判职权和诉118、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足公益的需要而行使一定的裁量权或其他法律事实,如出现不可讼程序,通过处理和裁决行政争议,纠正行政违法,维护相对方一切材料和事实。

抗力,在不改变现存合同性质的基础上,对涉及合同主体、客体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 或内容的条款作相应的修改,补充或限制。 事人提前结束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85、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

54、行政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面履行时,当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55、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所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86、复议申请人:是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害,依法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管理行为。 其它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谴责和警戒。 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特定的行为能力的制裁形式。 处罚形式。

87、复议被申请人:是指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作出的88、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89、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具有90、行政复议管辖:是指不同行政复议机关之间受理复议案件的91、行政复议机构: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内设置的专门负责复议工92、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具有涉外因

56、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 57、申诫罚:又称精神罚、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作出的影响其权益的决定。 58、人身罚:也称自由罚,是指特定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行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 59、行为罚:又称能力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权限和分工。 60、财产罚:是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作的机构。

61、一般行政监督:又称一般职能的行政监督,是指根据行政隶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涉外因素是指行政案件的原属关系,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监督,各级人民告、第三人或者被执行人是外国公民、无国籍人或者外国组织。 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的监督。

93、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

62、行政监察:是指国家各级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讼争议,作出的实体裁判。

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94、行政裁定: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针对行政诉程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纠举、序问题作出的裁决。 惩戒,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专门活动。

95、决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对诉讼中遇到的特殊事项

63、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即行政作出的裁决。

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法律监督,以及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96、维持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监督机关的法律监督。

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争议,作出的实体裁判。

64、审计监督:它是根据会计记录等有关经济资料和国家的法律97、撤销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作出的否定被诉具体行政法规,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核和稽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行为合法的判决。

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政法纪的遵守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98、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并提出审议报告,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谦政建设的活法规的授权范围。

动。65、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行政99、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居然在其自由管理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裁量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66、行政不当:也叫行政失当,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100、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已的合法权益67、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为。 后果。

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确定行政案件的管辖法院。 工和权限。

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

101、诉讼阻却:是指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使诉讼过程中断或105、执行阻却: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导致执行程序暂106、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碍诉讼秩序行为的人所采取的强制手段。

依法被撤销,或者出现其他原因,又因执行人员采取措施,恢复108、再执行:执行程序结束后,因发生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再次

68、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者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69、裁定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以裁定的方式时不能进行或者根本不能进行的特殊情况。

70、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为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人民法院裁判的顺利执行,对有妨71、级别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107、执行回转:是指执行程序完毕后,因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 72、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人民法院主管范围,是指人民法到执行前的状况。执行回转是纠正执行错误的一项补救制度。 76、选择复议原则:是指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经过复执行的,称为再执行。

议的情况下,相对方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既可以先向上一级109、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行政机关或法律规定的特定机关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110、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必须就应由自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己举证的事实加以证明,否则便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诉讼后果的

77、司法变更权:是指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审理后诉讼法律责任。


相关内容

  • [行政伦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 .伦理-- "伦理"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二,是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规范. 2 .道德--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这种原则.规范是依靠 ...
  • 农村基层组织成员构成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
    农村基层组织成员构成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 作者:阳星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9期 [摘 要]为惩治农村基层组织成员的某些犯罪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进行了解释,确定农村基层组织成员在协 ...
  • 简论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辨析
    简论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辨析 内部行政行为,是相对于外部行政行为而言的行政法学概念,是指行政主体在内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而对外不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而内部行政行为对行政机关内部组成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
  • 不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研究
    作者:叶平 行政法学研究 2005年11期 一.不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生存根基 违法的行政行为一般应该被撤销以恢复原状,倘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又不宜或不能撤销的,只能适用确认违法判决.不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的适用 ...
  • [司法考试真题]不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2-2008年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您的位置:法律教育网>司考网校>司法考试历年试题> 正文 2002-2008年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2008-12-30 1 ...
  • 20XX年万国司考行政法新法解读提纲
    万国学校祝您2011年司考成功!!!                         联系电话:400‐650‐2089 2011年司考行政法新法解读提纲 (季宏编写 主讲) 第一部分 行政法难学之原因 原因一:远离日常生活 原因二:内容纷 ...
  • (1)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主体认定问题
    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1997年修改刑法时将渎职犯罪一章的犯罪主体由国家工作人员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系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根据宪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 ...
  • 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制度8.13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行 政 审 批 制 度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科 市发改委服务承诺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要求,结合市发改委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服务承诺制是根据本委 ...
  • 案例--名词解释
    1. 西方行政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企业型政府理论和治理理论为依据, 西方兴起了以非国有化和公私合作.政府机构改革.预算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 2. 全面质量管 ...
  • 事业单位电子版题库
    2013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库汇总 (内部资料)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同盟会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兴中会 3.我国公务员退休需要满:30年 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