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水循环和洋流课时练习 - 范文中心

高一地理水循环和洋流课时练习

10/03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一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有大循环之称的是:

A.发生领域最大的海陆间循环

B.发生在人类居住的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的内陆循环

C.每年循环量最大的海上内循环 D.地球水和太空水的循环

读图1,回答2—6题:

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

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A.信风 B.西风 C.东风 D.季风

4.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则③表示哪个区域大气的热力状况?

A.陆地 B.海洋 C.高空 D.以上都不是

5.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则①是:

A.风海流 B.上升流 C.暖流 D.寒流

6.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河湖,没有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塔里木河 B.闽江 C.长江 D.太湖

8.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工程: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减少了长江流域的雨水下渗

C.导致长江流域水量不平衡 D.改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水循环

9.关于我国河流补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 B.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靠雨水

C.长江的补给主要靠湖泊水 D.黄河的补给主要靠积雪融水

10.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1.下列地理现象中,哪些直接参与海陆水循环过程( )

A.滚滚长江向东流 B.祁连山地冰川

C.塔里木水的蒸发 D.没有登陆的台风

12.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

A.冰川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13.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浅层地下水 B.地下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D.固体冰川

14.、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河水进行补给是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入渗和蒸腾

16.水循环的实质是( )

A.水体连续运动的过程

B.各种水体的状态变化

C.海陆之间的水量交换

D.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17。关于水循环的错误说法是( )

A.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数量无限

B.海陆间大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

C.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D.水循环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全球地理环境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秋季节流量最大

B.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C.水源污染和过度开采水资源都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D.在水循环各个环节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19.下图是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这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 ( )

A.雨水 B.地下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

题。(2005年广东卷)

20.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21.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二、双项选择题

22.读下图,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地区的海陆间水循环,AD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属于环节③

③ B.我国沿海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时候,也是①数量最大的时候

C.非季风区的河水不可能通过①来完成海陆间循环 ② D.环节②形成的能量根本来源是地面

23.如果该图表示海上内循环,则只有哪两个环节 ① A.① B。② C。③ D。④

24.如果该图表示内陆循环,则②代表的是

A.水汽输送 B。蒸发 C。植物蒸腾 D降水

25.如果表示海陆间循环,人们在该地区植树造林,则图中各环节中变化比较明显(增大)的两个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三、综合分析题

2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 B.

C. D.

(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有 、

、 _。

(3)在图中把缺少的水循环环节画出来,

并标注名称。

(4)图中包括 种水循环类型,它们是 。

(5)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说明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27.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直线的一端加绘箭头以正确表示水循环

过程。

(2)写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人类修建水库工程影响的是_______环节。

(3)选择上图中的字母填入下图中相应的方格内,以正确表示海陆间大循环过程。

(4)海陆间大循环的重要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在这一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

(5)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______________的过程。其发生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8.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① ,② 。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 。

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 。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 。

(3)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 ,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9.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图示的水循环各个环节中,

①表示 ,②表示 。 ⑵ B处的地质构造是 ,

其发育成河流的原因

是 ,B河的

补给来源主要是

⑶A、B两河流中,含沙量较大的是 , 径流

季节变化大的是 。

⑷如在B河上建水库是否可行 ,理由

是 。

⑸若山地森林被毁,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是 和 。

第二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分析下面海洋表面等温线、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简图,完成1-2题

1.表示北半球副热带大陆东岸的是( )

2.在澳大利亚的轮廓图(图14—3右图)中有沙漠分布并与洋流相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风漂流环绕四大洋

B.东西流向的洋流按形成原因分类均属补偿流

C、洋流能加快净化污染物,对环境保护大有好处

D.在低纬大洋西岸均属暖流

4.暖流流经的海区与同纬度的其它海区相比

A.盐度、温度偏低,水温、气温偏高 B.盐度、温度偏高、湿度、气温偏低

C.盐度、温度偏高,湿度、气温偏低 D.盐度、水温、湿度、气温均偏高

5.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 B.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

C.地球自转偏向力 D.盛行风

6.下列大洋环流,流向与其他三个相反的是:

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C.从南极上空看西风漂流的流向 D.夏季的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7.下图2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A. B. C. D.

暖流 寒流

8.若有一艘油轮在太平洋赤道北侧发生石油泄漏现象,下列国家的海域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A.日本、菲律宾 B.美国、印度 C.英国、法国 D.巴西、阿根廷

9.某洋流位于东半球大陆东侧的中低纬海区,按顺时针方向流动,该洋流是: A.日本暖流 B.巴西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本格拉寒流 10.读洋流模式图,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图中,a为洋流,据此回答: A.图示是各大洋相同位置洋流的模式 B.a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C.a洋流是世界大洋很强大的一支暖流 D.a洋流是世界大洋很强大的一支寒流 12.关于世界重要渔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海渔场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 B.美国东部沿海的纽芬兰渔场,处于东格陵兰寒流与墨西哥暖流交汇处 C.南美东岸的秘鲁渔场是上升流把海水深处无机盐类带到海水上层,使浮游生物等鱼

饵丰富,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

D.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13.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全球的热量平衡有重要的意义 B.使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C.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D.在寒暖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14.关于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流动的叙述( )

A.向东流入地中海 B.向西流入大西洋

C.属于风海流 D.冬季时流速更慢

15。下列洋流属于风海流的是( )

A.北赤道暖流 B.秘鲁寒流

C.日本暖流 D.本格拉寒流

16。不属于太平洋的洋流是( )

A.阿拉斯加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秘鲁寒流

1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B.影响海岸线地形

C.给沿岸带来风暴潮

D.加快海水污染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海水污染的范围

18.人类在海洋中的捕鱼量,90%以上来自

A 浅海大陆架区 B 寒暖流交汇处 C大洋的深海区 D 上升流海区

19.在下列海洋等温线图中,表示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分布的是

A B C D

20.等温线与洋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 B.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南凸

C.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 D.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

读大陆和海洋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21-23题:

21、图中a、b、c、d四海域的水温

A d>c>b>a B d>b>c>a

C d>c>a>b D d>a>b>c

22、若图中大陆为亚欧大陆,则流经d处的洋流为

A 墨西哥湾暖流 B 巴西暖流

C 日本暖流 D 千岛寒流

23、如果图中大陆为北美大陆,则a、b、c、d 四

海域盐度中最高的是

A a海域 B b海域 C c海域 D d海域

24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二、双项选择题

25、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大洋西岸的海水比大洋东岸的海水 (

A

.温度低

B.温度高 C.盐度低 D.盐度高

26、下列洋流属风海流的是 ( )

A.北赤道暖流 B.巴西暖流 C.西风漂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27、下列地区的气候受洋流影响较大的是 ( )

A.东亚季风气候 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D.秘鲁太平洋沿岸沙漠气候

读右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海洋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 )

A.L1向东流,L2向东流

B.L1向西流,L2向西流

C.L1向东流,L2向西流

D.L1向西流,L2向东流

29、假若L1、L2流向相同 ( )

A.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 B.北京昼短夜长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三、综合分析题

30.在下图中用洋流符号(暖流

模式图。 寒流)把全球的洋流分布规律画成简单的

31.读“某海域等温线图”,图中箭头表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后回

答:

(1)该海区属于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性质,该洋流是_______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洋流位于大陆的_______岸,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表现在__________;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形成_______环境。

(4)如该海区位于太平洋,该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按成因属于_______流。该海区附近能否形成大渔场?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条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和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_风带推

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2)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区海水盐度由高到低排

序依次是__________。

(3)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渔场,

它位于a和____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

的大渔场还有日本的_________渔场等。

(4)若①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

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表明保护

海洋环境需要_________。

33(1(2(3(434、甲、乙两图为不同海区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局部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回答问题。

(1)甲图位于 半球,乙图位于 半球。

(2)根据寒暖流定义判断,甲图中的洋流是 流,乙图中的洋流是 流。

(3)甲图中的洋流一般分布在大陆 岸,乙图中的洋流一般分布在大洋 部。

(4)若甲图位于太平洋,则该洋流的名称是 ,若乙图位于大西洋,则该洋流的

名称是 。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一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C 6D 7A8 D9A 10D 11A 12D 13C 14A 15B 16A 17A 18A 19A 20C 21C

二、双项选择题

22AB 23BD 24BC 25BD

三、综合分析题

26.(1) A.蒸发 B.植物蒸腾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2) 降水 水汽输送 下渗

(3) 图略

(4) 三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5) 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湖沼;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

27.(1)图略

(2)蒸发或植物蒸腾 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3)图略

(4)陆地淡水不断更新 内陆循环

(5)连续运动 太阳辐射 重力

28.(1)补给 调节 雨水

(2)冰雪融水 大 小

(3)海陆间循环

29.(1)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断层 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 地下水

(3)B A

(4)不可行 位于断层线附近,地质构造不稳定

(5)滑坡 泥石流

第二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D 5D 6B 7C 8A 9A 10A 11C 12D 13D 14A 15A 16C 17C 18B 19C 20C 21C 22C 23D 24B

二、双项选择题

25BD 26AC 27BD 28BC 29AB

三、综合分析题

30.画图省略

31.(1)南半球 温度由南向北递减

(2)寒流 洋流流经海域温度比同纬度海域温度低

(3)西 降温减湿 荒漠

(4)秘鲁寒流 上升补偿流 能 上升补偿流将海洋底部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丰富。

32.(1)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中纬西风 东北信风

(2)②①④③

(3)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

(4)污染范围扩大 全球合作

(5)东北信风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33.(1)A 亚马逊河径流汇入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CDBA

(2)纽芬兰 秘鲁

(3)拉布拉多

(4)①

34.(1)南 北

(2)寒 暖

(3)西 东

(4)秘鲁 墨西哥湾


相关内容

  • 有关海水运动的教学反思
    有关海水运动的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组 高 扬 海水运动是高一年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可以知道,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开始,以水资源的开发结束.整篇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分别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及其 ...
  • 高中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从容说课 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①气压带和风 ...
  • 高三地理每日一练
    高三地理 每日一练(水圈和水循环 1) 一.选择题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循环过程的是( ) A .a →f →h →g B .e →f →h →d C .c →a →b →d D .d →a →b ...
  • 20**年-20**年新课标创新全国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纲点击: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材回顾 1.相互联系的水体 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大气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 ...
  •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 .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目前 ...
  • 高一地理电子教案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区域的含义及特点. 2.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人文地理差异. 3.理解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运用基础 ...
  • 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整理版)
    名词解释: 1.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 2.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3.大气湿度 ...
  •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精讲-知识结构详解
    地理必修1高考复习之知识结构详解 第一部分:如何复习好必修1(自然地理) 一.抓住主干,夯实双基──基础 由于自然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海水的温度与盐度和洋流.自然灾害与自然资 ...
  •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一.分布类问题 1.点状地理事物 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 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疏区的地区名称等) ③点组成的形状-反映什么 ...
  • 高一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说课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一方面,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