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 范文中心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04/10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教学设计与思考

————主备人:薛其强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与处理

1、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教材地位:从内容上来看,属于现代世界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选材上看,更具代表性,集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开放以来,重大最新成果,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接受。

3、教材处理:

(1)整体把握: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本课有个完整的知识认知结构,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拟就本课设立三个探究课题:一是建国以来我国民族科技走过怎样的发展历程,取得怎样的成就?二是建国以来我国民族科技取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是我国民族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2)多渠道搜集整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和素材,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培养学生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基本素养。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与对策

1、学生通过必修Ⅰ、必修Ⅱ学习,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初步具备了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知识。

2、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综合探究课学习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及地位、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已经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3、本部分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便于记忆、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要分析新中国重大科技取得的原因和认识重大科技的作用还是有难度。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的制定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课本,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民族科技发展上的主要成就,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神舟号飞船等;了解相关科学家的爱国事迹和奉献精神;认识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科技进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参与课堂教学,运用视频和图片资料,再现情景,感受历史;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建国以来我国民族科技成就的认识,了解民族科技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祖国振兴发奋读书的志向。

第四部分:教学重点难点与依据

1、教学重点: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的主要表现;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依据:一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既能让学生领略我国民族科技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又能树立学生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建国以来民族科技取得发展的主要原因

(依据: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虽然本部分的内容学生较为熟悉,但如何依据提供材料分析事件的主要原因还是较有难度的)

第五部分:教学策略的制定

1、教法运用

鉴于本科内容细多,记忆难度较大的特点,在授课中拟采用师生互动的点拨启发式教学,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图片和资料为突破口,以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为主线,层层剖析,引导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体教学中表现为“引导—探究—点拨—总结”。

2、学法指导

(1)为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主要参与者,你采用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分组讨论、信息阅读提取归纳等方法,实现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2)正所谓“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小组协作,自主探究。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总结方法。

第六部分:教学创新与设计

一、新课导入

2011年11月1日清晨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火箭飞行583秒后,将“神舟八号”飞船成功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30公里的预定轨道。两天后,将与 “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如果成功,将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和人民便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其中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民族科技之光再次在中华大地上闪耀。那么50多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到底取得怎样的成就呢?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呢?这样的科技成就对于我国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8课

(依据:直接导入新课,明确正题主要内容,简单明快,切突出我国民族科技的伟大复兴之路)

二、过程设计

【探究课题一】 建国以来我国民族科技走过怎样的发展历程,取得怎样的历史成就?

1、首先将本科所涉及的民族科技成就分为四大领域:一是国防科技领域,二是农业科技领域,三是计算机领域,四是空间技术领域。

(依据: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理解教材,框架明确,条理清晰)

(过渡语)那些面就让我们一起乘着旅游专列跟随我们四位解说员到科技博物馆共同领略一下50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吧。

2、(1)“国防科技领域”部分。由小组I某同学扮演科技博物馆解说员,结合教材和搜集到的相关图片进行现场讲解,突出介绍“两弹”及其相关科学家如邓稼先、钱学森等的爱国事迹。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经济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毅然决定把科研重点首先放在国防领域?二是我国对待战略核武器的态度是什么?

(2)“农业科技领域”部分。由小组Ⅱ某同学扮演科技博物馆解说员,结合教材和搜集到的相关图片进行现场讲解,重点介绍袁隆平的先进科研事迹极其重大的农业科研成果。

(3)“计算机信息领域”部分,由小组Ⅲ某同学扮演科技博物馆解说员,结合教材和搜集到的相关图片进行现场讲解,重点介绍巨型系列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导思考巨型系列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4)“空间技术领域”部分。由小组Ⅳ某同学扮演科技博物馆解说员,结合教材和搜集到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进行现场的讲解,重点介绍我国从民族梦想“嫦娥奔月”到“神

舟”号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的历史,引导思考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依据:以上是本课的重难点,创设情景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缔造学生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探究课题二】 建国以来我国民族科技取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展示两段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总结归纳建国以来我国民族科技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20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近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向科学进军”,1949年11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1956年,中国制定《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定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答案提示:社会主确立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钱三强 ;邓稼先 ;钱学森)……等等。

(依据:这是课本的难点,虽然课标没有明确要求,但依据材料分析事件的原因这是基本解题能力要求,所以通过本部分授课旨在更好的给予学生以完整的知识构架,积极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活跃思维,同时亦能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探究课题三】 我国民族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本部分将采取小组探究合作的形式进行研讨,再结合教材和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由小组同学进行归纳总结出我国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依据:采取小组探究合作的形式既丰富了本节课的授课方式,活跃课堂,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单项选择题: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 (A)

A 1964年、1967年 B 1964年、1966年 C 1964年、1970年 D 1967年、1970年

2、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 (B)

A “东方一号” B “东方红—1”号 C “长征—1”号 D “银河—Ⅰ”号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B)

A 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 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4、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C)

A 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B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C 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D 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5、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C)

A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B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6、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

A 核武器研制成功 B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C“银河-1”型机问世 D“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7、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C)

A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B 成功的爆炸了原子弹

C “第二次绿色革命 ” D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二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三 “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问答问题: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国际形势怎样?

(参考答案)美苏对抗,中苏关系破裂,中美敌对。

2、以上材料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1) 原子弹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

(2)杂交水稻 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而且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有很大帮助载人航天技术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七部分:课堂小结

多媒体返回本课目录,带领学生回忆新中国在两弹一星、杂交水稻、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空间技术取得成就,要求学生把握住这些重点内容。教师提出希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希望同学们能以老一辈科学家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为中国将来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设计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 第三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古代 ...
  •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1)航天技术 在火箭方面,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经发展为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可以覆盖低轨道.中高轨道和高轨道等太空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到9.2吨,其中低轨道最高运载能力高达9.2吨,高轨道运载能力最高达 ...
  • 灿烂的宋元文化
    教案: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 ...
  • 最新汽车广告语收集
    最新汽车广告语收集 尊贵,上无尽头.巅峰,从此入境.--------路虎-揽胜广告语 开辟,未辟的范畴.--------新奥迪a8l 广告语 人生成绩,贵在分享.------沃尔沃广告语 坐拥豪华,无畏天地.------沃尔沃xc90广告语 ...
  • 中国与诺贝尔奖
    中国与诺贝尔奖 摘要:本文主要分四部分介绍了中国与诺贝尔奖,首先介绍了诺贝尔奖的由来,以及20世纪科技史上中国几位科学家王淦昌.赵忠尧等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史料,然后提出诺贝尔奖的精髓在于原始的创新,并提出了创新性文化环境,指出唯有营造创新 ...
  • 专题五科教兴国
    中考热点专题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一.[热点材料] ★2015年1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指出,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我们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
  • 作文:轻轻为你推开一扇门
    是什么推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 科学,顾名思义就是科技学.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迄今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和日益显示巨大威历史:人们的生产工具的改进,对自然之谜的破解,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一不是科学的结晶.特别是 ...
  • 关于中国教育和科技的对话[520]
    关于中国教育和科技的对话 乙方(媒体人士):很多有见识的人说,当代中国教育是极为不成功的教育,理由是当代教育没有培养出大量杰出的人才. 甲方(政府人士):这个结论我实在难以苟同.远的不说,从改革该开放以来,我们教育的成果那是再明显不过了.怎 ...
  • 农业科技新闻写作学习资料
    农业十大本质 季节性,区域性,周期性,波动性,粗放性,基础性,分散性,露天性,多样性,综合性 <农业新闻> 第一讲 农业科技新闻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新闻是一门学问 (1)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1905年就开设了<农业新闻&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