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区高考试题[平面解析几何] - 范文中心

新课改区高考试题[平面解析几何]

07/06

新课改区高考试题《平面解析几何》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

全国:(12)已知双曲线E 的中心为原点,F(3,0)是E 的焦点,过F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的中点为N(-12,-15),则E 的方程为

x 2y 2x 2y 2x 2y 2(A )-=1 (B ) -=1 (C ) -=1 (D )

364563x 2y 2

-=1 54

(15) 过点A(4,1)的圆C 与直线x -y -1=0相切于点 B(2,1).则圆C 的方程为 .

x 2y 2

(20) 设F 1, F 2分别是椭圆E:2+2=1(a>b>0)的左、右焦点,过F 1斜率为1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B

a b

两点,且AF 2, AB , BF 2成等差数列. (Ⅰ) 求E 的离心率;

(Ⅱ)设点P (0,-1)满足PA =PB , 求E 的方程.

辽宁: (7) 设抛物线y 2=8x的焦点为F ,准线为l,P 为抛物线上一点,PA ⊥l, A 为垂足.如果直线AF 的斜

率为那么|PF|=

(A) (B)8

(C) (D) 16

(9) 设双曲线的—个焦点为F ;虚轴的—个端点为B ,如果直线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D) x 2y 2

(20) 设椭圆C :2+2=1(a >b >0) 的左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l

a b

的倾斜角为60o , AF =2FB . (I) (II)

求椭圆C 的离心率; 如果|AB|=

15

,求椭圆C 的方程. 4

x 2y 2

天津:(5)已知双曲线2-2=1(a >0, b >0)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

, 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

a b

y 2=24x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x 2y 2x 2y 2

-=1 (B ) -(A )=1 36108927

(13)已知圆C 的圆心是直线圆C 的方程为

x 2y 2x 2y 2

-=1 (D )-=1 (C )

10836279

⎧x =t ,

与x 轴的交点,且圆C 与直线x +y +3=0相切,则(t 为参数)⎨

⎩y =1+t

x 2y 2(20)已知椭圆2+2=1(a >b >0)

的离心率e =4。

a b (1) 求椭圆的方程;

(2) 设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 B ,已知点A 的坐标为(-a ,0),点Q (0,y 0)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且QA ∙QB =4,求y 0的值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

全国:(7)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 B 两点,AB 为

C 的实轴长的2倍,则C 的离心率为

(A

(B

(C )2 (D )3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 1, F 2在x

轴上,离心率为线L 交C 于A , B 两点,且V ABF 2的周长为16,那么C 的方程为。

。过F 1的直2

u u u r u u r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0,-1) ,B 点在直线y =-3上,M 点满足MB //OA ,

uuu r uu u r uuu r uu r

MA ⋅AB =MB ⋅BA ,M 点的轨迹为曲线C 。

(Ⅰ)求C 的方程;

(Ⅱ)P 为C 上的动点,l 为C 在P 点处得切线,求O 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

辽宁:(3)已知F 是抛物线y 2=x的焦点,A,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AF +BF =3,则线段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 (A)

357 (B) 1 (C) (D) 444

x 2y 2(13)已知点(2,3)在双曲线C 2-2=1(a >0,b >0)上,C 的焦距为4,则它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

a b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

x 2y 23a

全国:(4)设F 1F 2是椭圆E :2+2=1(a >b >0) 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x =上一点,∆F 2PF 1是

2a b

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 )

(A )

123

(B ) (C ) 234

(D )

4

5

(8)等轴双曲线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C 与抛物线y 2=16x 的准线交于A , B

两点,AB =;则C 的实轴长为( )

(A )

(B

) (C ) 4 (D ) 8

(20)设抛物线C :x 2=2py (p >0)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A ∈C ,已知以F 为圆心,

FA 为半径的圆F 交l 于B , D 两点;

(1)若∠BFD =90,∆ABD 的面积为42;求p 的值及圆F 的方程;

(2)若A , B , F 三点在同一直线m 上,直线n 与m 平行,且n 与C 只有一个公共点,

求坐标原点到m , n 距离的比值。

辽宁:(15) 已知P ,Q 为抛物线x =2y 上两点,点P ,Q 的横坐标分别为4,-2,过P 、Q 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A ,则点A 的纵坐标为__________。

2

天津:(8)设m ,n ∈R ,若直线(m +1) x +(n +1) y -2=0与圆(x -1) 2+(y-1) 2=1相切,则m +n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1

)

(C)[2-

(D)(-∞,2-

∞)

(12)己知抛物线y 2=2px (p >0), 焦点为F ,准线为l ,过抛物线上一点M 作l 的垂线,垂足为E ,若

|EF |=|MF |,点M 的横坐标是3,则p =x 2y 2

19. 设椭圆2+2=1(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点P 在椭圆上且异于A ,B 两点,O 为坐标

a b

原点.

(Ⅰ)若直线AP 与BP 的斜率之积为-

1

,求椭圆的离心率; 2

(Ⅱ)若|AP |=|OA |,证明直线OP 的斜率

k 满足|k

2013年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

x 2y 2全国一: 4、已知双曲线C :2-2=1(a >0, b >

0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A . y =±

111

x B . y =±x C . y =±x D . y =±x 432

x 2y 2

10、已知椭圆1(a >b >0)的右焦点为F (3,0),过点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坐标

a b

为(1,-1) ,则E 的方程为 ( ) x 2y 2

A 、+1

4536

x 2y 2

B 、=1

3627

2

2

x 2y 2

C 、+1

2718

2

2

x 2y 2

D 、+=1

189

(20) 已知圆M :(x +1) +y =1, 圆N :(x -1) +y =9, 动圆P 与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 C.

(Ⅰ)求C 的方程;

(Ⅱ)l 是与圆P , 圆M 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

全国二:设抛物线C y 2=2px (p >0) 的焦点为F ,点M 在C 上,MF =5若以MF 为直径的圆过点

(0, 2),则C 的方程为( )

(A)y =4x 或y =8x (B)y =2x 或y =8x (C)y =4x 或y =16x (D)y =2x 或y =16x

(12)已知点A (-1, 0), B (1, 0), C (0, 1) , 直线y =ax +b (a >0) 将∆ABC 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0, 1) (B)(1-

2

2

2

2

2222

112121

, ) (C)(1-, ) (D)[, )

322223

x 2y 2

(20)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椭圆M :2+2=1(a >0, b >0) 右焦点x +y -3=0交M 于

a b

A , B 两点,P 为AB 的中点,且OP 的斜率为

1

. 2

(Ⅰ) 求M 的方程

(Ⅱ) C , D 为M 上两点,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CD ⊥AB ,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3

辽宁:(9)已知点O (0,0), A (0, b ), B a , a . 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 则必有

()

A .b =a 3 B.b =a 3+

1

a

1⎫1⎛

C .(b -a 3) b -a 3-⎪=0 D.b -a 3+b -a 3-=0

a ⎭a ⎝

x 2y 2

(15)已知椭圆C :2+2=1(a >b >0) 的左焦点为F , 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

a b

A , B 两点,连接AF , BF . 若AB =10, AF =6,cos ∠ABF =, 则C 的离心率e =

4

5

20. 如图,抛物线C 1:x 2=4y , C 2:x 2=-2py (p >0). 点M (x 0, y 0)在抛物线C 2上,

过M 作C 1的切线,切点为A , B (

M 为原点O 时,A , B 重合于O ). 当x 0=11切线MA 的斜率为-.

2

(I )求P 的值;

(II )当M 在C 2上运动时,求线段AB 中点N 的轨迹方程

(A , B 重合于O 时, 中点为O ).

x 2y 2

天津:(5) 已知双曲线2-2=1(a >0, b >0) 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 2=2px (p >0) 的准线分别交于A , B

a b

两点, O 为坐标原点.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 △AOB

则p =

(A) 1

(B)

3

2

(C) 2 (D) 3

x 2y 2

(18) 设椭圆2+2=1(a >b >0) 的左焦点为F ,

, 过点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

a b

(Ⅰ) 求椭圆的方程;

(Ⅱ) 设A , B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 过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C , D 两点. 若AC ·∙DB +AD ·∙CB =8, 求k 的值.

2014年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

全国一:4. 已知F 是双曲线C :x -my =3m (m >0)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2

2

A

B .3 C

. D . 3m

10. 已知抛物线C :y =8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 与C

的一个交点,若

2

FP =4FQ ,则|QF |=

A .

75

B . C .3 D .2 22

x 2y 220. 已知点A (0,-2),椭圆E :2+2=1(a >b >

0) F 是椭圆的焦点,直线AF 的

a b O 为坐标原点. (Ⅰ) 求E 的方程;

(Ⅱ)设过点A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P , Q 两点,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求l 的方程.

全国二:10. 设F 为抛物线C:y 2=3x 的焦点,过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 于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则△OAB 的面积为( )

A.

B.

C. D.

32416. 设点M (x 0,1),若在圆O:x 2+y 2=1上存在点N ,使得∠OMN=45°,则x 0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y 220. 设F M 是C 上一点且MF 2与x 轴垂直,直线MF 11, F 2分别是椭圆2+2=1(a >b >0)的左右焦点,a b

与C 的另一个交点为N.

(Ⅰ)若直线MN 的斜率为,求C 的离心率;

(Ⅱ)若直线MN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且MN =5F 1N ,求a,b .

x 2y 2

天津: (5)已知双曲线2-2=1(a >0, b >0)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l :y =2x +10,双曲线

a b

的一个焦点在直线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x 2y 23x 23y 23x 23y 2x 2y 2

=1 (C )-=1 (D )-=1 -=1 (B )-(A )

[**************]0

x 2y 2

(18)设椭圆2+2=1(a >b >0)的左、右焦点为F 1, F 2,右顶点为A ,上顶点为B .

a b

已知AB =

1F 2.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设P 为椭圆上异于其顶点的一点,以线段P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F 1,经过原点的直线l 与该圆相切. 求直线的斜率.

辽宁:10. 已知点A (-2,3) 在抛物线C :y 2=2px 的准线上,过点A 的直线与C 在第一象限相切于点B ,记C 的焦点为F ,则直线BF 的斜率为( ) A .

1234

B . C . D . 2343

x 2y 2

+=1,点M 与C 的焦点不重合,若M 关于C 的焦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 ,B ,线段15. 已知椭圆C :94

MN 的中点在C 上,则|AN |+|BN |=.

20. 圆x 2+y 2=4的切线与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围成一个三角形,当该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切点为P

x 2y 2

(如图),双曲线C 1:2-2=1过点P

a b

(1)求C 1的方程;

(2)椭圆C 2过点P 且与C 1有相同的焦点,直线l 过C 2的右焦点且与C 2交于A ,B 两点,若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心过点P ,求l 的方程

.


相关内容

  • 4初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周德俊,李万春 高中老师要面对现实,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两本<数学课程标淮>,分析参加课改的初中学生有何特点,要做哪些补缺补漏工作,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才能较好地解决义教 ...
  • 古诗文朗读节奏
    近几年,不少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题.这种题型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是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一种好形式.看来,古诗文节奏划分题将会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掌握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很 ...
  • 20**年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初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初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 吴 洪 一.基本概况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初三年级数学试卷是由市初中数学中心组共同命题,命题范围是初三年级数学学科第一学期所学内容以及八年级第二学期所学的二次函数 ...
  • 04高考试卷分析
    04高考湖北卷数学试题评价报告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试题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新颁布的<数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的各项要求,在遵循"在三个有肋于"原则 ...
  • 对高中新课程改革几点看法
    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 ...
  • 高中微积分教学探究
    高中微积分教学探究 张哓波(B00111623) 导师:林磊副教授 [摘要]在上海的高中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试点了好几年微积分的内容.但于全国而言,从2001年推广的试验本教材才第一次出现微积分,并将在2004年的高考试卷中 ...
  • 柯西不等式
    编号(学号):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手册 题 目: 柯西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 学院名称: 数学与信息学院 专业名称: 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 级: 2010级13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称/学历: ●评定等级标 ...
  • 20**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1卷(精校含答案)
    理科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复数Z 满足 1+Z =i , 则Z 1-Z (A )1 (B )2 (C ) (D )2 (2)sin 20cos 10 ...
  • 20XX年广东省教研室推荐高考必做38套(3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 ,若 ,则 等于(   ) .                  .                . 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