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中课后问答题答案 - 范文中心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中课后问答题答案

04/01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问答题及答案

第1课

1、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南北?

提示:(1)客观条件: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主观条件:隋文帝的文治武功使隋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其统治已江河日下。

2、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1)同意。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惠及到今天。(2)不同意。可以从开凿大运河及隋炀帝下江都时所体现的暴政,结合隋的速亡来阐述。

4、科举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 提示:一方面结合课文关于科举制的作用谈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它便于统治者笼络、控制知识分子,使其成为恭顺的奴仆。还可以谈谈读书做官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当然,读书做官,能造福民众,应该肯定。

5、隋运河经过了今天的哪些省(市)?

提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第2课

1、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提示:一方面要注意这是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另一方面,从历史的影响来看,应持肯定的态度。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能,说明他是人心所向的领袖。他后来的政绩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说明李世民为君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2、从唐太宗用人纳谏,你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1)是否能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判断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2)要能容人,要善于接受批评意见;(3)应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3、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你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提示:科举制的实行为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途径,扩大了选才的范围,能达到有效笼络士人的目的。但其毕竟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统治者笼络吸收人才上为了扩大统治基础,维护自己的统治。

4、什么是“贞观之治”?它是怎样出现的?

1、为什么武则天墓前立的是无字碑?

提示:(1)结合武则天一生曲折的经历,说明碑文如何撰写写成了难题,于是只好立无字碑。(2)武则天的是非功过,生前世人争论不休,死后也难以盖棺定论。于是只好立无字碑,任凭后人去评说。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用人有何相同点?

提示:励精图治,选贤任能,革新政治。(再结合2、3课相关史实,一一具体说明)

3、材料分析:(题目略)

提示:(1)姚崇为官善于应变,宋璟善于守法。姚宋两人执政都能忠心辅佐玄宗,做到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2)治国安邦就应该选姚崇、宋璟这样的有才之人,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4、为武则天写碑文。

提示:(1)生平(2)政绩;(3)历史局限性。(碑文实则考察对武则天的评价,应注意一分为二的观点)

第4课

1、唐太宗为什么不杀颉利可汗,而优待他?

提示:根据颉利屡次骚扰侵袭唐朝的行径,完全有杀的理由。但在颉利认罪服罪的前提下,给他以适当的优待,有利于安抚和团结其部属,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事实证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包括露颉利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拥护,他们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的领袖地位得到了少数民族的认可,这正是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结果。

2、历史上还有哪些汉族公主与边地少数民族首领和亲的?

提示:(1)汉初,刘邦脱白登之围后,汉匈和亲,汉族公主入匈奴嫁给单于。(2)西汉后期,昭君出塞更是家喻户晓的史实。

3、材料分析:(题目略)

提示:(1)材料出自729年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玄宗的上书,尺带珠丹如此称呼源于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文成公主与唐玄宗是兄妹关系,尺带珠丹自认是文成公主的后裔,所以自称为外甥。(2)唐蕃“和同为一家”,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第5课

1、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哪些贡献?从他的事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提示:(1)贡献:传播了中华文明。他把中国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艺术传到日本。他在日本奈良设计建造的唐招提寺,反映了当时唐朝建筑技术的最新成就。他能用鼻嗅的方法鉴别药物,鉴定药物的性能,日本药学界奉他为始祖。传授了佛法,增进了中日友谊。鉴真在日本生活10年,在日本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威望,被日本视为文化大恩人。他死后安葬在唐招提寺,寺内一直供奉着他的塑像。

(2)感受:鉴真不仅有高深的学问,而且为弘扬中华文明和佛教文化出生入死,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你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吗?请你谈谈这个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别。

提示: 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以唐朝高僧玄奘为原型塑造出来的文学形象。唐僧取经所经历的许多磨难,也是从玄奘西游历尽千难万险的历史情节中加以文学夸张和神魔渲染而成的。因此,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

提示: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②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③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4、比一比,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提示:①都具有出生入死、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②都以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受到人们的尊敬③都对传播先进的中国文化、密切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5、观察《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谈谈唐朝对外交通可以到达哪些国家和地区。

提示: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马来西亚、苏门达腊、阿拉伯海、波斯湾沿岸、中亚、西亚、非洲及欧洲各国。

第6课

1、观察赵州桥图,说一说它有哪些特点。

提示:①低弧长跨,单拱跨河;②拱上加拱,敞肩结构;③美观大方,艺术价值高;④历经千年,异常坚固。

2、印刷术曾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的学习和文化生活将会有哪些困难?

提示:许多人没有书读;要读书就得去抄书;不可能阅读到报纸;不可能出现知识经济时代。其他言之成理的变可。

3、孙思邈的高尚医德表现在哪些方面?他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有哪些值得继承和发扬?

提示:(1)医德表现:他反对借医术追求名利的行为,主张医生应有高尚的品德,认为医生治病,应没有贪求财物的观念,对患者要有同情和爱护之心,不论贫富、贵贱、亲疏,都要一视同仁;遇到危险的病症,不要先想到自己的得失而瞻前顾后;遇到出诊,不管山路怎样险阻,天气怎样冷热,白天还是黑夜,自己是否吃饭,都应立即出发。他把“不为刘回,不为义疚”,作为自己行医的一个重要准则。穷人找他看病,他不但不收钱,还送药给出病人。(2)主张:一是生活要有规律,要依时养生。二是强调运动锻炼以养生。三是强调饮食和卫生保健。四是注重育儿。

4、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提示:①长安布局科学严整,建筑宏伟壮观,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上未曾有过的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②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建筑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③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晚唐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④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对子午线进行实测;⑤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现象;⑥《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性专著。

5、赵州桥历经1300多年,至今仍巍然屹立,想一想,它的存在在今天有何价值?

提示:①交通价值:仍可起交通作用;②历史价值:可证明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特别是石拱桥建造技术的高超先进;③艺术价值:桥梁造型和桥上雕刻具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④文物价值:可以提升当地的文化品位;⑤旅游价值观:可作为资源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

第7课

1、联系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经历千余年仍保存较好的原因:

提示:莫高窟能保存至今,主要是由于敦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敦煌地处内陆,年降水量公50毫升左右,干旱少雨,再加上风沙的埋没,因此对文物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2、列举隋唐时期主要的文学艺术成就。

提示:①诗歌创作空前繁荣;②书法艺术高度繁荣,异彩纷呈。绘画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③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④音乐中法舞蹈空前繁盛。

第9课

1、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有什么意义?

提示: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2、辽和西夏对我国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

提示:分别完成了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封建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边疆地区局部统一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重建和巩固奠定了基础。

第10课

1、从东京保卫战的胜利到“靖康之变”的发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提示:东京保卫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北宋军民是具有力量打败金军的。但北宋最终还是被金灭掉了。通过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对照,说明面对不义战争,统治者只有大胆起用抗战派将领,加强防务,依靠广大军民抗战,才能取得胜利。如果统治者实行屈辱投降政策,压制主战派,破坏军民抗战,就会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最后导致失败,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会自取灭亡。由此可得到启示:任何国家乃至个人都要自强不息,不畏强暴;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2、在岳飞墓前的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这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这副对联说明了岳飞抗金符合南宋广大人民反抗女真贵族掠夺的愿望,是正义的,理应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等人陷害忠良,损害人民的利益,是邪恶的,必然世代为人民所唾骂。岳飞的冤案终于平反,颠倒的历史终于被扭转过来。

3、有同学说:“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岳飞镇压过洞庭湖边的农民起义军。另外,他太忠于皇帝了,郾城大捷后,他不该退兵,应该把金兵打败,再杀掉秦桧。因此,岳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同意吗?为什么?

提示:岳飞是南宋杰出的抗金将领,他在抗金斗争中屡立战功,功勋卓著。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反抗女真贵族烧杀掠夺行为的愿望,因而,他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但在当时,岳飞作为一名封建朝廷的将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是必然的;岳飞也不可能不听皇帝的命令,因为在封建社会,忠于朝廷和忠于国家是一致的,忠于国家就必须忠君,岳飞也摆脱不了这种时代局限,他是封建忠君的一个典型,他的背上有他母亲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他不敢也不可能违抗皇帝的命令。我们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苛求古人。

第11课

1、宋代的手工业有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

提示:①景德镇瓷器远销世界各地,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②采煤技术领先世界,③造船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

2、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是何时?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②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③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不仅给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生产经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④南方的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对优越,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⑤南方各时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⑥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辛勤耕耘,共同开发了江南。

3、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提示: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了贵金属的无形损失;避免了因不法之徒切削或溶解金属货币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印刷纸币的成本比制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等等。

4、你在仔细观察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免商标后,认为这个商标的设计有何特点?如果请你来设计,你有什么新的构想?

提示:①从文字上看,白兔商标具有区别商品生产者的作用;②从图案看,该商标中有一白兔手持一根钢针的拟人化图形,这是目前发现的首例在早期商标中使用了有设计成分的特定图形,它明显具有

独特性和显著性,易于识别;③从用途看,它是一个用来印刷包装钢针纸张的铜模版。将商标印刷在钢针包装纸上,不仅便于消费者认牌购货,还进行广告宣传,真可谓一举两得。

第12课

1、成吉思汗被人赞誉为“一代天骄”,你认为合适吗?请说说理由。

提示:综观成吉思汗的一生功过:①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创建和完善了一系列国家制度,结束了蒙古各部之间的长期混战,符合人民的愿望,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为蒙古摆脱金朝的压迫和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②创制蒙古文字。对蒙古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加强国家管理起了重要作用;③成吉思汗的对外扩张,尤其是西征,极大地改变了亚欧内陆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蒙古军的残酷屠杀,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浩劫,尤其是对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文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西征也打破了各小国的封闭状态,客观上促进了中西交通畅通无阻,有利于欧亚人民的共同进步。总之,从成吉思汗的主要事迹来说,他不失为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一代天骄”是恰如其分的。

2、议一议,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割据、战乱频繁的局面,建立了地域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王朝,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奠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②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大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一体现在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其二体现为中国境内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回族。

3、简述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与表现。

提示: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民族数量和民族之间的交往超过了历代王朝,给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与融合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表现:①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民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婚姻,逐渐融合;②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畏兀儿、蒙、汉等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③在元朝统一的疆域内,各民族互相学习、交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从而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提示:①我们充分肯定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这是不争的史实。②文天祥率军抗元,对于保护南宋范围内的较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积极意义。文天祥舍己为国、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综上所述,我们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从元朝统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分析评价的,而赞扬文天祥抗元主要是从文天祥所从事的斗争对保卫南宋范围内先进的农耕文化及他所表现的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方面来分析评价的,二者的角度不同,并不互相矛盾。

第13课

1、火药的发明在军事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火药在军事领域的使用,导致了大量火药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和弓箭作战的局面,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个划时代进步。

2、了解一下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本和书籍是用什么方法印刷的?

提示:主要方法是:激光照排—出胶片—胶印机印刷。

3、在现实生活中,火药除了制造武器外,还有什么用途?

提示:现实生活中,火药还可以用于制造焰火和鞭炮。科学家又在火药的基础上研制出炸药。炸药除大量用于武器制造方面外,还广泛应用于开荒、修路、采矿等。

4、假如没有四大发明,我们现代生活会有哪些不便?

提示:没有纸和印刷术,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就会举步维艰,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也就大受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甚至会陷于停顿。火药和指南针可主要从它们的间接影响来谈:没有火药引起的军事上

的革命,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进程就会减缓,历史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指南针也如此,主要从它用于航海所起的巨大作用来谈。

第14课

1、司马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提示:①聪颖好学;②以“警枕”来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学习,顽强刻苦;③治学严谨等。还可答身为宰相,廉洁奉公等。

2、与《史记》相比,《资治通鉴》有何特点?

提示:①《史记》是司马迁一人所著,《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当时的几位著名史学家参与了编撰;②《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③《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载从战国至五代时期1300年的历史;④《资治通鉴》有为统治者提供借鉴的目的,这是《史记》所没有的。

3、你能按元杂剧角色的类别,指出他们分别属于哪类角色吗?

提示:按元杂剧角色的类别,窦娥是旦,窦天章是末,张驴儿是净。

第16课

1、比一比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吗?

提示:①明朝废丞相,使相权与皇权合二为一。而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宰相人数,三省长官都是宰相;②明朝时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而唐朝时六部直接属尚书省管辖;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官吏,厂卫由皇帝直接控制,而唐朝没有。

2、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之四百六十余人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提示:①顾炎武这句话是对明朝八股取士的尖锐批评,是正确的。②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但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严格限于死板僵化的八股文。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他们做了官,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只是这时封建制度逐渐衰落,统治者为强化专制主义统治,更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适应这种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它失去了科举制度在初创时期的积极意义。所以八股取士同

秦始皇焚书一样,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带来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比坑儒更加恶劣。

3、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选B(①③④⑤)

4、计较明朝和唐朝的科举考试,指出他们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如下表,归纳为文字即可:

明朝 唐朝

儒家经典、诗赋政内容 限于四书五经 论,内容全面

限于程朱力学观

观点 可发挥个人见解 点,不能发挥个人

见解

限于八股文,僵化文体 不限文体 呆板

促进了文化教育

事业的发展,调动束缚了知识分子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思想,不利于社影响 的精神,提高了官 会进步,以消极影吏的素质,有利于响为主 社会进步,积极影

响为主

5、明朝前期采取的加强皇权的措施中模拟认为哪一条最特别?为什么?

提示:任选一种即可。①废丞相最特别:中国封建社会自秦始皇起设丞相,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隋唐时,采用三省六部制,唐贞观年间增加了宰相人数,以防止宰相专权。明朝时,朱元璋废除了在中国沿袭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将相权与皇权合二为一,大大加强了皇权,所以最特别。②厂卫制度最特别: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统治者加强皇权一般是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分散相权,二是分散地方权力,三是加强思想控制。但明朝统治者除此之外,还设立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特务机构,以便监视官吏,镇压人民。厂卫由皇帝直接控制,使皇权空前加强,所以最特别。③八股取士最特别:隋唐以来,虽然采用科举考试选拨官吏,但是内容、形式、答案等相对全面、自由、活跃。明朝将科举考试发展到八股取士,对考试内容、文体形式、观点等进行严格限制,牢牢地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中式做官的士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所以最特别。

第17课

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③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用于航海;④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⑤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等。

2、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提示:戚家军抗倭是正义的事业;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不扰民;荡平了倭寇,保卫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3、明抗倭名将有哪些?抗倭斗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提示:戚继光、俞大猷等。意义: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而抗倭斗争的胜利,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因而抗倭功绩永载史册。

4、郑和下西洋一般都选择秋冬出发,夏季返回。你认为郑和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提示:主要是为了有效利用季风和洋流。秋冬之时,亚洲大陆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郑和船队可顺风顺水而去;而夏季时,亚洲大陆盛行西南风和东南风,他们又可借助风势顺流而回。

5、你能说出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不同吗?

提示:①目的: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为了解决匈奴问题,加强与西域的联系;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②经过:张骞从陆路西行,两次出使西域;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远航西洋。③到达地区:张骞到达今新疆和中亚一些地方;而郑和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④进行的活动:张骞第一次出使在河西走廊一带被匈奴扣留10年之久,后到达大月氏,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的未达到。第二次出使访问了许多西域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臣回访;郑和下西洋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铁器和精美的丝织品等,换回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象牙、宝石等奢侈品,同时,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华。⑤意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对中央政府开始管理西域具有于奠基作用,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同时也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第18课

1、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偶然的吗?

提示:(1)偶然的,主要原因是吴三桂为了自身利益而投降,清兵才得以入关。(2)必然的,原因如下:①明朝统治已腐朽至极,在家民起义军和清军的双重打击下,必然灭亡,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②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后,贪图安逸,迅速腐化;③满州贵族的清政权正处于上升阶段,锐意进取,充满生机,势力不断发展。上述必然因素,使表面上看起来的偶然因素吴三桂引兵入关,也成为一种必然。

2、清朝军机大臣与秦朝的丞相在职权上有何不同?

提示:秦朝的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拥有一定的权力,清朝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只有跪受笔录,不能独立行使权力。

3、军机处设立于何时?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提示: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设在皇宫内廷的乾清门西,便于皇帝及时宣召。开始,军机大臣每天清晨在军机处候旨,再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成文,经皇帝审阅后,送有关部门执行。后来,军机处的权力不断扩大,成为清朝中央核心决策机构。但军机处处于皇帝的严密控制之下,军机大臣只能遵照执行皇帝的旨意,不能独立行使权力。皇帝示交办的事,军机大臣无权过问,它完全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它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4、清朝文字狱和秦朝焚书坑儒有何异同?

提示: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强化专制皇权,②影响相同: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③手段不同:一个是焚书坑儒,一个是大兴文字狱。

5、列表比较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行政机构 设置特 控制思 朝代 的变化 务机构 想文化

废丞相, 建立厂 实行八 明朝 设三司 卫制度 股取士

大兴文字清朝 设军机处 狱

第19课

1、雅克萨之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尼布楚条约》是什么性质的条约?

提示:雅克萨之战是中国的自卫战争,是正义之战。《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通过平等谈判,中方作出让步签订的平等条约,是中俄双方第一个边界条约。

2、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有何意义?

提示:(1)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为了把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在后来战争的失败打击下,郑成功急需寻找新的抗清基地,此时,台湾殖民军队中当翻译的何廷斌呈送了郑成功一份台湾地图,并报告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兵力部署,以及台湾人民盼望回归的迫切心情。这就更加坚定了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决心。(2)意义:①代表中华民族赶走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因此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②郑成功为开发台湾做出了贡献。他在台湾设府置县,屯田垦荒,开设学校,向高山族人民传授大陆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3、郑成功和康熙帝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吗?

提示:是。他们都抗击了外国侵略者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第20课

1、当年郑成功以台湾做基地进行抗清斗争,后来郑氏政权归顺清朝,如何看待这一历史变化? 提示:①清军入关后,对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所以郑成功是抗清斗争,具有反抗满州贵族民族压迫的进步意义,是正义的斗争,值得肯定。②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时,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是顺乎潮流、符合民心的明智之举,应予肯定。台湾归入清朝版图后,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台湾的开发以及国家的统一和海防的巩固。

2、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进行了哪些斗争?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1)斗争:①康熙帝派兵攻取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海防的巩固;②康熙帝平定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三藩判乱,加强了对云贵、两广和福建的管辖;③进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者,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④康熙帝率大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分裂势力。乾隆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⑤乾隆帝派兵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2)措施:①确立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

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②妥善安置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③设置五个将军辖区和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及内蒙古等盟旗,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

3、为什么说新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提示:①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有: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加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版画。东汉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直接管辖新疆地区。元朝时,察合台汗国管辖新疆一带。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②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有:唐朝和吐蕃和亲会盟,已“和同为一家”。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的行政区域。清朝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和建立“金瓶掣签制”,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第22课

1、你能举些具体事例来说明康乾盛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表现吗?

提示:①经济上:耕地面积增加,大力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明显提高,手工业生产超过了前代;②政治上: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疆域辽阔;③军事上: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清朝的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

提示:①政治上:统治集团吏治腐败, 人民起义不断;②经济上:财政匮乏,土地集中,赋税繁重;③军事上:军备废弛;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3、举出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他看法。

提示:(1)主要活动:①1685、1686年调派清军反击沙俄侵略军,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②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③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④三征噶尔丹;⑤册封五世班禅;⑥在位期间, 经济发展,政局稳定,出现了盛世局面。

4、唐朝和清朝前期的前期分别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如下表

项目外交政影响 朝代 策

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

交流,促进了唐朝的高度对外开唐朝 繁荣,造就了肩收并蓄、放 全面辉煌的唐文化

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

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

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

闭关锁我国人民接触外国先进清朝 国 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

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了

中国的落后

第23课

1、《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精神?

提示:善于总结前人经验而又勇于创新,敢于发现过去权威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严谨求实,潜心钻研,躬行实践,甚至亲手试种药材;厚积薄发,实事求是,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为科学而献身,经过了27年的努力。

2、宋应星讲:“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想想,为什么《开工天物》不受当时读书人重视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当时文人求取功名主要靠科举制,而当时是八股取士,考试的内容是脱离实践的四书五经,介绍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因此得不到重视。

3、材料分析:(题目略)

提示:(1)当时中国正处在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下。(2)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阻碍了学术文化的进步,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②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有力推动。


相关内容

  • 浅谈生物中考阅卷心得及复习策略
    浅谈株洲中考阅卷及生物复习策略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 陈玲娥 第一篇 2014年株洲中考阅卷心得 去年6月份,我受教育局委派参加了株洲市的中考阅卷工作.现结合本次阅卷情况,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生物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阅卷体会 ...
  • 北师大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2012.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 1.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 ...
  •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 2014-2015灌云县四队中学九年级历史检测试卷 (总分:60分 时间:20分钟) 制卷人:孙海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请将正确 ...
  • 大学课后题答案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爱死你了!( 为什么大四才发现啊) 2008-12-18 16:50 | (分类:) 注册可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分×20,共40分). 1.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始于 (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反思 反思一: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反思 本课是八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课,因此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我主要体现上下册衔接兼本书导入功能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我主要采用提问.启发诱导.设疑等思维训练的方式启发学 ...
  •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
    湘潭市三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备课人 罗灿 科 课 目 题 语文 年级 初一 班级 333 时间 2013 年 第 11 课 <邓稼先>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搜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马的世界]教案
    七年级语文<<与马共舞>>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地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归纳综合的能力:了解有关"马"的文化知识,进而认识到中国历史积淀的博大精深 ...
  •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陕师大生科0902:李光裕,曹翠妮,陈金杰,陈梦,程婷,靳雪英,张培恋,马君瑞,马银峰,冉婷婷,田沛鑫,王莹,刘钰琨) 一.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题(四)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4分) 1. 夏芳芳同学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某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 B.哈尔滨市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6℃ C .某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2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