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就业报告 - 范文中心

20**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就业报告

12/08

2013届毕业研究生

就业质量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二○一四年二月

前言录

1.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1

2.基本情况................................................................................................................................3

2.1规模结构........................................................................................................................3

2.2总体就业率....................................................................................................................3

2.3分学科就业率................................................................................................................4

2.4就业流向.......................................................................................................................5

3.主要特点................................................................................................................................8

3.1政策措施.......................................................................................................................8

3.2指导服务........................................................................................................................9

3.3主要经验......................................................................................................................10

4.相关分析与结论................................................................................................................11

4.1就业形式分布.............................................................................................................11

4.2学历、性别交叉就业分析........................................................................................12

4.3生源地与就业地.........................................................................................................12

4.4专业认同度.................................................................................................................13

4.5专业与职业相关度....................................................................................................13

4.6择业途径......................................................................................................................14

4.7待就业原因..................................................................................................................14

5.发展趋势..............................................................................................................................15

5.1就业背景.....................................................................................................................15

5.2研究生培养.................................................................................................................15

5.3就业流向.....................................................................................................................15

5.4女生就业.....................................................................................................................15

6.反馈建议..............................................................................................................................16

图目录

图1:2013届毕业研究生学历、性别结构图··························································3图2:2013届专业型硕士毕业生分类型就业率······················································5图3:2013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5图4:2013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6图5:2013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图······························································6图6:2013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图······························································7图7: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结构分布情况图····················································11图8:2013届毕业研究生分性别、分学历就业分布图········································11图9:2013届毕业研究生生源地域分布图····························································12图10:2013届毕业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13图11:2013届毕业研究生签约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对比··································13图12:2013届毕业研究生成功签约的渠道··························································14图13:2013届毕业研究生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原因··············································14

表目录

表1: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统计表··································································3表2:2013届博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4表3:2013届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4表4:2013届毕业研究生生源地与实际工作地域交叉对比表····························12

前言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集中体现,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一直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在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奋斗历程中,把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一流研究生,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不断增强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基地作为重要内容。

研究生就业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为全面反映我校毕业研究生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就业工作评价系统,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于2013年起,编制发布毕业研究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主要依据学校2013年上报湖北省教育厅审核通过的毕业研究生就业信息(以《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为准,时间截止于2013年12月31日)、学校2013届毕业研究生滚动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学校近年来推进研究生就业工作所采取的举措与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和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几部分。

1.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迄今已有116年办学历史。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学校在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其中,博士授权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61个;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七个学科门类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其中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98个。具有农业推广、兽医、工程、风景园林、工商管理、社会工作、公共管理、林业等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科研条件优良。现有博士生导师350余人、硕士生导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14人,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3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湖北省教学名师6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7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3个,国家级研发中心4个,部省级重点(专业、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检测机构4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坚持以质量为根本和生命线,多途径、多层次、多元化培养各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学校始终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与就业,坚持把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龙头来抓,十分重视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于2010年启动了毕业研究生滚动调查分析研究工作,为学校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合理建议,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改革发展。

60年来,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9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0篇。“十一五”期间全校共发表SCI论文1880篇,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1549

篇,所占比例由“十五”的58.6%提高到83.4%;在单篇影响因子5以上的69篇论文中60篇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占86.9%,研究生参与授权专利的比例达到83.1%,研究生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论文产出的主力军。研究生不仅在校开展科研成绩斐然,在社会各行各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共培养博士研究生30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00余人,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2.基本情况

2.1规模结构

2013届毕业研究生共计1575人,其中博士生152人,占9.65%,学术型硕士生1095人,占69.52%,专业型硕士生328人,占20.83%。毕业生党员(含预备党员)人数计109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9.53%。男生680人,占43.17%,女生895人,占56.83%。博士毕业生中男生80人,女生72人;硕士毕业生中男生600人,女生823人。见图

1。

图1:2013届毕业研究生学历、性别结构图

2.2总体就业率

2013届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率为91.17%,博士生就业率为91.45%,学术型硕士生就业率为91.14%,专业型硕士生就业率为91.16%。男生就业率为93.97%,女生就业率为89.05%。见表1。

表1: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统计表毕业生人数

总体1575

152

1095

328

680

895就业人数[***********]7就业率91.17%91.45%91.14%91.16%93.97%89.05%博士生学术型硕士生专业型硕士生男生女生

2.3分学科就业率

2.3.1博士分学科就业率

2013届博士毕业生分布在13个一级学科,其中4个一级学科就业率达到100%。就业率高于90%的一级学科有8个。详见表2。

表2:2013届博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按一级学科代码排序)

2.3.2学术型硕士分学科就业率

2013届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分布于25个一级学科,其中6个一级学科就业率达100%。就业率高于90%的一级学科有17个。详见表3。

表3:2013届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按一级学科代码排序)

2.3.3专业学位硕士分类型就业率

2013届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分布于7种专业学位类型,就业率高于90%的有5种类型。见图

2。

图2:2013届专业型硕士毕业生分类型就业率

2.4就业流向

2.4.1单位性质

2013届博士毕业生主要就业渠道依然是高校和科研单位,达71.95%,选择出国留学或读博士后有一成,达10.79%,进入了企业就业(包括国企、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仅有5.76%,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博士毕业生不到1%。见图

3。

图3:2013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2013届硕士生毕业生就业主渠道是企业。在企业就业的硕士生中,学术型与

专业学位型几乎没有差别,分别为65.53%和65.55%,但就业企业类型略有差异。在事业单位就业的硕士生中,专业学位型(28.09%)略高于学术型(23.05%)。通过地方基层项目和自主创业形式就业的比例很低,所占比重不足1%。见图

4。

图4:2013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2.4.2就业地域

博士毕业生在就业地域上,武汉市居首,占42.54%,其次是中部省会城市,占13.43%,再次是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占12.69%;而选择去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大城市的,占8.96%,选择去西部地区的,占9.71%。见图

5。

图5:2013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图

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地域上,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有一定差异,如图6所示。34.28%的学术型硕士生在武汉市就业,高出专业学位硕士生7.61%;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分别为15.52%和26.26%,专业学位硕士生在

东部沿海就业比例高出学术型硕士生10.74%;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就业方面,学术型硕士生为16.33%,高出专业学位硕士生7.24%;在中部县市及以下地区就业,学术型硕士生为9.63%,低于专业学位硕士生3.16%。在其他地区二者差异并不明

显。

图6:2013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图

3.主要特点

3.1政策措施

3.1.1专业化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每个学院均配备了专兼职研究生辅导员,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同时辅以导师、导师助理以及研究生干部队伍,全面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学校也十分注重队伍专业素质提升,以业务培养和专业素质培训为主线,强化就业政策、就业流程和实施规范的熟悉和掌握,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专门培训。近年来,把UCC(高校教师的职场必修课)和TTT(高校职业规划教学认证培训)作为研究生辅导员的必修课;另外,选派5人参加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1人参加BCC(全球生涯教练认证培训)培训,2人参加2013年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和生涯辅导服务国际学术研讨会。

3.1.2校院两级就业服务格局

学校建立了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和特点的校、院两级就业服务格局。学校层面,依托《研究生职业发展与训练》公选课、“职业与人生”讲坛和研究生公务员培训等活动,帮助研究生及早了解就业相关问题,做好生涯规划。学院层面,根据学校统一部署,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讲座。

3.1.3系统规划职业教育架构

学校根据年级特点,统筹规划研究生职业教育体系:一年级以职业规划教育为核心,依托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生职业发展与训练》公选课等形式;二年级以职业探索为核心,结合本专业实习实践为主要途径;三年级以就业指导为核心,以学校开设的就业讲座和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为主。

3.1.4构建多元就业渠道

学校立足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形成“以校内外大型供需见面会为核心、校园专场招聘会为主要载体,网络发布为主要平台”的多元就业渠道。学校是在汉部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协作组成员单位,承办了2013届武汉地区部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大型供需双选会,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会。学校也积极与地方政府“联姻”,深化校地合作,促进研究生就业,先后接待了7个由地方政府牵头企事业单位招募团,为研究生就业提供平台和媒介。学校还组织秋季、春季大型招聘会和100余场研究生校园专场招聘会,通过校院两级研究生就业信息网发布社会及其他招

聘信息已成工作常态。

3.2指导服务

3.2.1编制就业指导手册

学校组织编印《毕业研究生就业知识问答手册》,涉及就业准备、就业协议、就业程序及派遣、改派、档案户口转接、就业政策及就业福利等相关方面,解答研究生就业中的各种困惑。

3.2.2引进职业测评系统

学校引进职业测评系统,辅导研究生进行自我探索,帮助研究生科学地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根据测评结果,给予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建议,为择业打好基础。

3.2.3开设《研究生职业发展与训练》公选课

学校开设了《研究生职业发展与训练》(30学时,2学分)公选课。该课程旨在促进研究生掌握职业规划的知识和方法,引导研究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探索职业世界,拟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道路,并在实践中积极行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后实践等多元化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同学们在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和启发。

3.2.4开展就业指导讲座

学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组织各学院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讲座方案,努力实现研究生就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就业指导讲座内容包含就业政策与就业流程、就业形势分析、职场礼仪与面试技巧、求职材料准备、就业创业心得分享等。讲座人员既有专职政工干部,也有专家教授,还有企业人士等。

3.2.5开办“职业与人生”讲坛

职业与人生讲坛通过邀请学界、政界、商界知名成功人士亲临现场,与研究生同学展开互动、分享其成功的经验及创业背后的艰辛。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其榜样的作用,激励在场研究生同学积极进取、不断奋进;另一方面,亦可现场答疑解惑,传递当前就业形势与相关行业需求,为同学们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规划指明方向。

3.2.6组织公务员考试培训

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研究生就业结构中占相当的比重,也是很多研究生就业首选。学校结合当前地方政府调整人才学历结构、对研究生需求较大的现状,开展

公务员考试培训。首次培训于2013年3月举办,有近500名研究生报名参加。在研究生进入面试环节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模拟面试。在毕业生离校前夕,学校还专门组织《研究生职场第一课》,引导研究生顺利入职。

3.2.7评选“就业之星”

学校每年组织评选“研究生就业之星”,选树就业典型,2013年有11位毕业研究生入选。“就业之星”的评选过程,也是面向毕业研究生的教育引导过程。通过典型材料展示、报告讲座分享、校园广播和新闻网专题专栏等多种途径,教育引导毕业研究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科学理性求职创业。

3.3主要经验

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顺利完成,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真抓实抓,得益于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得益于学院勇于创新和狠抓落实。就业工作中,学校和学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3.3.1落实“一把手”工程

学校大力推进“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强化校院党委书记对就业工作小组的领导与第一责任。2013年,学校党委书记先后召开2次就业工作专题会议,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要求。各学院要求定期召开班子会,通报就业情况,制订出台促进就业相关措施。

3.2.2经费投入保障

在科学研判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基础上,学校于2013年初加大经费投入,较2012年增加30万经费,并于年中按每名毕业生30元标准追加学院专项就业经费,全力保障就业工作顺利推进。

3.2.3推进就业评估

学校年初与学院协商就业率目标,通过每周一次就业通报、每月一次就业工作交流、每学期一次就业调研,指导督促就业工作的落实,并依据《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开展就业工作考评,以评促建,以评促优。

3.2.4充分调动和发挥导师力量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推荐就业,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内容。学校学院为了促使导师更加注重培养质量,关注关心研究生就业,出台了相关政策,如定期向导师反馈研究生就业情况,导师招生指标与就业率挂钩的制度,导师推荐研究生就业奖励制度等。

4.相关分析与结论

4.1就业形式分布

2013届毕业研究生中,协议就业为主要就业形式,占85.40%;升学出国比例占5.02%(提前攻博、硕博连读转博者未计入就业率统计范围);而灵活就业与自主创业的极少。就业形式分布见图

7。

图7: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结构分布情况

4.2学历、性别交叉就业分析

图8展示了毕业研究生的学历类型与性别就业率的比较,我校2013届的毕业研究生中,男生就业率(93.97%)>总体就业率(91.17%)>女生就业率(89.05%)。

女生中,专硕就业率最高;男生中,学硕就业率最高,博士生总体就业率最高。

图8:2013届毕业研究生分性别、学历就业分布图

4.3生源地与就业地

2013届毕业研究生中,绝大部分来自中部地区,占80.76%,其中来自湖北省(含武汉市)的占35.68%;来自西部地区的占10.48%,来自北上广深和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占8.76%。生源地域分布见图

9。

图9:2013届毕业研究生生源地域分布图

表4通过对毕业研究生的生源地和实际就业流向地两项变量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与生源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生源地是北上广深的研究生就业时50%选择北上广深,66.95%的东部生源地毕业研究生围绕东部沿海地区择业,西部研究生有40.54%选择返回西部就业,有22.97%选择留在武汉市。湖北省生源的毕业研究生71.26%青睐于在湖北省内范围进行择业,其中有53.98%选择武汉市作为就业地。

表4:2013届毕业研究生生源地与实际工作地域交叉对比表

4.4专业认同度

图10反映了

2013届毕业研究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48.3%的毕业生非常喜欢或喜欢本专业,仅有7.1%的人不太喜欢或非常不喜欢本专业,专业认同度均值为2.51(1表示非常喜欢,3表示一般水平,5表示非常不喜欢,数字由1到5表示认同度逐渐下降),平均认同值高于一般水平。表明我校大多数毕业研究生认同所学专业。

图10:2013届毕业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

4.5专业与职业相关度

调查显示,毕业研究生签约的工作岗位与专业非常对口和比较对口的占51.4%,有相关性的占34.1%,比较不对口和非常不对口的占14.5%。表明绝大多数的毕业研究生实际签约工作岗位与专业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见图11。

图11:2013届毕业研究生签约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对比

4.6择业途径

调查显示,毕业研究生成功签约,通过校内招聘会的占33.2%,通过社会和其他高校大型供需见面会的占36.2%,通过专业的求职网站和媒体信息的占14.9%,依靠亲戚朋友推荐的占5.7%,通过教师、导师推荐的占4.9%,直接向企业申请和其他方式成功签约的也有5.1%。这表明,毕业研究生就业渠道较广,但以校内外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项招聘会为主渠道,占约70%。详见图

12。

图12:2013届毕业研究生成功签约的渠道

4.7待就业原因

调查显示,毕业离校前仍未就业签约的研究生中,24.8%的是求职开展较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毕业与就业在时间上存在矛盾。30.6%的等待事业单位考试,10.9%的等待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录用结果,这两项数据反映了研究生就业滞后性的特点。5.3%的等待家里安排工作,18.1%的准备或已经出国或是已经考上博士,

5.6%的表示因课题压力大未就业。见图

13。

图13:2013届毕业研究生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原因

5.发展趋势

5.1就业背景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自200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13次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印发中央一号文件。在国家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实现中,需要大量涉农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应用人才。另一方面,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短期内就业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影响。

5.2研究生培养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教育部积极响应,2013年出台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要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在此背景下,学校也将进一步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从注重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随着学校研究生内涵式发展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将会带动研究生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5.3就业流向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对推动经济整体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在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会有更多研究生在企业就业,尤其是招生比例逐年增大的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将大量流向企业,研究生企业就业比例也会随之逐渐提升。

5.4女生就业

近年来,研究生女生就业率一直低于男生,而研究生招生时,女生的人数和比例却逐年增加。加之,女生择业更加重视家庭、情感需要,客观上形成了地域限制与时间限制,意味着女生的就业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就业困难的比例也将有所增加。

总体而言,我校研究生就业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6.反馈建议

根据对2013届毕业研究生滚动调查情况和就业状况的分析,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社会、用人单位、毕业生对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评价较好,同时,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在以下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1.进行科学的教学改革。学校的课堂教学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改进专业培养方案,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避免闭门造车,同时,要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计划,改进研究生选课系统。

2.重视专业硕士的培养。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应用型研究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的分类培养,使学术研究和生产实践更加紧密,强化专硕的实践应用能力。

3.增加社会实践机会。研究生需要走出实验室,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训练,增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

4.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研究生应该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增加自身的综合素养。

5.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推进校企合作,开展企业进入校园活动,拓展就业实习平台,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关内容

  • 20**年-20XX年中国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2013-2018年中国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市场调 查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世界信息安全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世界信息安全发展状况分析 一.世界信息安全行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信息安全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世界信息安全人才需求 ...
  • 关于人口承载力的文献综述
    摘 要:本文综述了人口承载力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由来和发展,其次总结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内容.定量方法.虽然已有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承载力的概念的复杂性.系统性,从现实的标准看,有可能将人口承载力测算的问题简 ...
  • 全国大学生经典活动大全
    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在高校中每天都有各类精彩的活动.但由于没有一个权威的校园活动资讯发布平台,以及活动主办方资金.资源以及渠道等方面的限制,很多精彩的活动都局限在很小的区域传播,无法和更多的大学生分享.为了促进大学生活动更好的 ...
  • 中国婴幼儿服装用品市场调研报告目录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
  • 中国矿业大学4
    10月31日中国重汽集团 发布者: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11-10-19 05:25:36 阅读:4303 次 时间:2011年10月31日 14:00 地点:教二C102 中国重汽集团2012年度校园招聘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 ...
  • 20XX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6日在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11-01-24 17:28:00 1月16日, 市长季建业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本报记者 姚强 崔晓 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京 ...
  • 电子商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_doc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书 姓名:张小乐 学号:[1**********]5 学院: 信息学院 班级:电子商务2班 联系电话:[1**********] 电子商务专业职业规划 一. 前言 人生的道路,我们才刚刚开始.可是我们要怎么走下去?就 ...
  • 就业创业工作部部门章程
    文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部 编制:文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部办公室工 作 手 册 二零一四年十月 校训 爱满天下 知行合一 合师精神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校风 诚朴包容 精细雅致 学风 勤学慎思 品学兼优 卷首语 亲爱的你们,当你们拿到这份就业创业工作 ...
  • 德育开题论文
    北京理工大学 06111401 德育开题报告 我有一个梦想--心头那抹绿 1120141522 马同凯 北京理工大学2014级本科生德育开题提纲 我有一个梦想--心头那抹绿 一想到梦想,大部分人内心或是激动或是感伤,所谓激动便是自己对自己想 ...
  • 中国教育改变之我见
    中国教育改变之我见 作者:庄文军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04期 [摘要]教育的投入不够,使我们一个泱泱大国在世界众多国家中不可能真正崛起."科教兴国.教育立国"不应只是一句口号,我们的国家应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