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怪子也 - 范文中心

孔子,怪子也

09/09

  孔子这个圣人,是情圣,是仁人,是个好先生,还是个怪人呢!

  有人说孔子是思想家,在我看来,他就是个老人家,非常怪的老头,所以他很不讲道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续问曰:“子路何人?”子曰:“阿由优也。”这个怪老头怪在别人问他关于别人的问题,孔子并不作答,但自己心中却是有数的,只是他并不想做出评论,即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十分狡猾,未践己行,却自然。

  有一天,孔子与原壤期见,孔子来晚了,看到原壤十分不好的样子在等他,表明孔子真的来晚了,然后孔子就开始骂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个老人家似乎很不讲理啊,原壤可能一开始坐的端端正正的在等你,没成想你来晚了,原壤就生气了,而你来了却是一脸的怒气,连吼带骂的,不对啊。完了就开始拿拐杖打原壤,不欢而散也。怪老头。

  孔老人家在现代人看来还是非常怪的,学生早上睡得很晚,就被孔子骂的粪土糊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这跨了几代沟,无法理解孔子为何脾性这么怪呢?老人家可能没睡好,看到学生能睡得如此入神,觉得学生太懒了吧。时代原因,孔老头怪得。

  还有一次,孔子的老友来看他了,不知出于什么不敬的原因,孔子假病不出,朋友也只好走了,待朋友走了,唉,孔子就闪亮登台,在屋子里就大弹古筝,飘扬的音乐飘到了老友而立,这真的是凭君传语报平安啊!老孔子,贼坏!

  总而言之,孔子十分怪,不可理喻,任谁在他身边待着,要么是孔子的蛔虫,不然一定会被孔子气死。最后一句话:孔子怪得很。

荔林中学部初三:温宪


相关内容

  • 我眼中的孔子
    我眼中的孔子 09级1班 孟思宇 指导老师;闫研 内容提要:孔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英雄.相比老子的高深莫测,庄子的漂渺遁世,只有勇于入世.至情至性.在黑暗的世界里坚持为理想而奋争的孔子最为可亲可敬.这就是孔子,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河流,我们可以看 ...
  • ★国学经典:论语(三)_实用资料
    相关阅读:国学经典: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第六至第十篇译文)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 ...
  • 试谈[论语]中对孔子评价所映射的孔子形象
    [摘要]本文主要从评价测量的角度出发,以<论语>中孔子的自身评价.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和时人对孔子的评价为基础,对孔子的行为.性格.才干进行分析论述,从而让孔子的形象更加清晰具体. [关键词]<论语>:评价:孔子:人物形 ...
  • 一句话孔子_就有道而正焉_开有为
    化象 一句话孔子---"就有道而正焉" ◎开有为 (长江大学文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 摘要题引"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
  • 中国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
    中國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 1.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3.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孟子) 4.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
  • 第一章孔子的伦理学说第一节
    第一节 孔子的伦理道德观 一.孔子的品格及其学说的重大影响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邹)陬邑(今山东曲阜) 人,享年73岁.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委吏&quo ...
  • [论语]中最难理解的一段文字
    <论语>中最难理解的一段文字 <论语·乡党>篇末章被认为是最费解的文字,历来无确解,也未受到一般学人的重视.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字,而以往的注解,却不尽人意. 该章除了文字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意义的理解 ...
  •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课堂实录与课例点评 姓名:张子婷 学号:[1**********] 班级:汉师3班 一.课堂实录 1.导入 生:读题. 师:从题目上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板书:孔子)题目中出现的人名往往就是主人公,接下来读题要注意 ...
  •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
    一.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以后,"儒"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的学派时称谓."儒者"即专指孔子及其门弟子."儒学"即专指孔子思想及其门弟子发展的学说.孔于 ...
  •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论语>所记载的则是孔子师生课余的对话,这些对话的现实性.针对性更明显,所以能直接反映孔子的思想和品德.在此后的学术传统中,<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