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红楼]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门第大PK(闲侃红楼之三十三) - 范文中心

[闲侃红楼]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门第大PK(闲侃红楼之三十三)

08/07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门第大PK

风之子闲侃红楼梦之三十三

时至今日,人们在阅读和理解《红楼梦》的时候,仍然把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终的爱情悲剧理解为“门”不当“户”不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误读”。而误读的原因在于亲信了林黛玉自己的所谓“寄人篱下”、“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表白以及黛玉父母双亡的现实。

而且,一般来说,认为林黛玉家与贾府门不当户不对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薛家和贾家门户相当了。是这样吗?

好,那就让我们来个贾家、林家和薛家 的“门第大PK”吧,看看到底是那家更厉害。

关于贾家,我们已经知道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国公世家,爵位为公爵。这里就不再细说。

先看林黛玉家,小说第二回即写道:“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馀。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这段话至少包含三层意思:1、林家祖上也是封过侯的,中国古代的爵位是王、公、侯、伯、子、男,侯的爵位已经很高了,贾母的娘家也是侯爵;2、林如海,也就是林黛玉的父亲的官职是钦点巡盐御史,相当于皇帝派出去巡视盐务的钦差,而御史相当于副部长级别,而当时贾家唯一出任实职的贾政只是工部员外郎,也就相当于现在建设部的一个副司长,副厅级待遇;3、林如海是科举考试的探花,也就是全国第三名,是相当厉害的读书人。我们从贾政因为贾宝玉不好好读书而经常呵斥甚至责打就可以知道贾家乃至当时社会对读书科举的重视程度了,而林如海不仅是读书科举出身,而且是全国科举考试第三名,实在相当的厉害。

仅从这三点来看,贾家仅仅是祖上的爵位要比林家高一个等级,贾家的宁荣二公是国公,而林家祖上是侯爵,但是从后辈的发展来看,林家的情况要好于贾家,也就是说林家的后代更加成器。这说明,林家不仅和贾家门户相当,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家世,难怪贾母要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贾敏(也就是林黛玉的母亲)嫁给林家。

再来看薛宝钗家,小说第四回门子为贾雨村开出的四大家族护身符有“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之语,说的就是薛家,而关于薛家的注释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请注意,这里的薛公的“公”不是指爵位,而是一种尊称,薛家之祖的官职是所谓“紫薇舍人”,根本连最低的男爵的爵位都算不上,不过是个“虚名”而已。而在小说第四回又详细介绍了薛家:“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说来说去,薛家也就是一个“皇商世家”而已,也就是古代专门为皇家采买置办各种物资的特权商人,这样的家世,怎么能跟林家比呢?要知道在古代,商人家庭是根本无法和王侯、诗书世家相提并论的,优势无非就是钱多而已。而且,即便是说到财富,薛家其实也已经大不如前了,小说里就有薛宝钗亲口对姨妈王夫人说的一句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家当日也是这样零落不成?”这分明是现在已经败落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但是,即便是说到财富,其实林家也不比薛家差。只要看看贾母这位史侯家的千金小姐就可以知道,同样是世袭侯爵出身的林家不可能寒酸到哪里去,而且,林如海还是现任的高级官员。这是因为:

一来侯爵出身的林家其富贵程度肯定不会低于贾母的娘家保龄侯史家;二来林家至林如海一代依然公正勤俭,并没有像贾府那样穷奢极欲,积蓄肯定比贾府多;三来林家人丁不旺,家族人少,花销自然也少,不像贾府那样家大业大,花销也大;三来林如海不仅官职比贾政高,而且是肥缺,管理盐务。因此,可以肯定,林家的财富并不在贾府也不在薛家之下,而且,林家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也就是说这些庞大的财产,全部是林黛玉的。也因此,林黛玉其实是一位“富得流油”的侯门出身的千金小姐。其门第身份不仅比薛宝钗要高贵得多,而且配贾宝玉简直是绰绰有余,她自谓的“寄人篱下”、“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不过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处境的比喻,并不说她自己出身很低家里很穷。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在接近八十回的时候,贾府已经露出“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狼狈相来,贾琏处理尤二姐的后事竟然筹不够钱,长叹“要是有两、三百万就好了”,就连应付宫内太监和日常开支的钱也成问题了。而在前八十回,林如海病重以及去世期间,贾母命贾琏带着林黛玉去探视,在林如海死后,贾琏帮着处理了林家的资产和后事,按照现在的说法也就是“托管”了林家的财产(见拙文《贾母王夫人关于贾宝玉婚姻的争斗》)。

到高鹗续本后四十回,贾琏“突然”就有了二百万两的体己银子,这不能不说是高鹗续本的一个“神来之笔”,他很深的体会到了曹雪芹的“用心”。关于这个问题,很多研究文章已经表明,就是贾琏在处置林家产业时中饱私囊贪污的。而能够从中揩油二百万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家庭?可以肯定的是,林家的大部分财产是被贾琏处置了带回了贾家的。这两百万只是“小csae”而已。这样来看,林家难道没有薛家富裕吗?显然不是。

而且,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在前八十回,贾宝玉派小丫环坠儿去送东西,恰好碰到“贾母派人送钱过来”,这说明林黛玉除了跟所有姑娘一样的从王熙凤那里领取的例钱外,还有贾母的特殊关照。而在所有的姑娘当中,林黛玉也是出手最大方的,她不仅抓了两大把钱给坠儿,而且小说里还不止一次的描写她拿钱给下人。这说明林黛玉另有经济来源,手头很宽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林家的富有。

其实,林家最大的悲哀仅仅在于人丁不旺,到林如海这里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而已。但这对于已经“窘迫得要揭不开锅”的贾府来说,应该是大大的好消息。

因此,在这场贾家、林家与薛家的门第大PK中,林家以无可争议的压倒性优势胜出;也因此,所谓的贾宝玉与林黛玉悲剧是在于“门”不当“户”不对的解释是不切实际的,也是错误的。稍微扯开一点,王夫人和薛姨妈为什么搞个“金玉良缘”,恰恰就是面对林家显赫家世的一种不自信。而至于宝玉和黛玉为何以悲剧收场,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来展开阐述。

怀旧的感觉欢迎您的光临               背景音乐:葬花吟


相关内容

  • 看诗词论林黛玉性格
    窥视人物性格的另一窗 --林黛玉诗词探析 摘要: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与刻画小说中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用天才的艺术笔触,为我们塑造了 ...
  • 红楼梦小故事
    ★红楼梦背景及小说思想 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 ...
  • 试论_红楼梦_的叙事思维模式_张同胜
    试论<红楼梦>的叙事思维模式 张同胜红 楼 梦 学 刊 二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的叙事体现了中国古代典型的零思维模式:"弄引法"或"由远及近.由小至大"的叙事手法零 七体现了类 ...
  • 四大名著知识点--适用于小学六年级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西游记> 西游记>1.<西游记>的作者明朝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 从龙宫索 ...
  •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悲剧人物浅析之薛宝钗 从初中开始,便断断续续的读过<红楼梦>,当时的认识只停留在,这不过是一本爱情小说,也曾为了宝黛之恋而扼腕叹息.如今细细品味一番过后,突然对薛宝钗这个人物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 ...
  • 红楼梦概述
    <红楼梦>节点概述 1.古人云"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请问甄士隐梦中听闻的一段风流公案所指何事?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一株,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终使绛珠草"得延岁月& ...
  • 情真意切释猜嫌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 姓 名:崔 海 启 班 级: 高 二(3) 班 单 位:包 集 中 学 时 间:2017年 5月 6日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个性化人物语言,分析人物 ...
  • 高考必考名著专栏|[红楼梦](一)
    <红楼梦> 一.作者简介 曹雪芹(1724-1764),清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尤为康熙帝所信用.雍正初年,在统计阶级内部政治斗争 ...
  • 林黛玉未劝贾宝玉考取功名初探
    摘 要:高鹗续书对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描写差异明显,本文通过宝黛爱恋的前世今生.黛玉的诗意人生及作者的创作主旨,探析林黛玉未劝贾宝玉未考取功名的原因,为读者释读林黛玉的诗意人生和<红楼梦>木石前盟的理想情怀,以及勘问曹雪芹的人生价 ...
  •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话说贾琏听凤姐儿说有话商量,因止步问:"什么话?"凤姐道:"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你到底怎么样?"贾琏道:"我知道怎么样?你连多少大生日都料理过了,这会子倒没有主意了!"凤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