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回顾丨物是人非的书店 - 范文中心

[查令十字街84号]回顾丨物是人非的书店

06/27

◆ ◆ ◆

亲爱的共读小伙伴,在前几天的共读中我们了解了海莲和弗兰克的友谊,他们的故事又会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共读。推荐大家完成的阅读任务是本书的第121至135页。

01

物是人非的书店

在故事的结尾,当海莲终于踏上英伦的土地,来到她心中的那一方圣土----马克书店时,却已是物是人非。

彼时,时光在鱼雁往返间不知不觉从战后一片萧条的四十年代末匆匆拨过了二十个年头。

经历了文化革命与摇滚乐风靡的六十年代,加之旧书源的日益短缺,英国七十年代的旧书业已是一片颓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海莲以书店地址为名的新书的大卖,依然无可逆转查令十字街84号这家小书店的命运。

一次次的期待换来一次次的自嘲与叹息;日日夜夜的渴望最终还是与友人失之交臂。当海莲终于置身于她魂牵梦绕的旧书店时,她最终没能得到在她幻想中出现了无数次的那些相识不相逢的友人们的热烈欢迎----

他们或已离开,或已故去,海莲独自来,又带着她寥落的文学梦想孑然一身地站在这里。

02

美好的相遇

人与书的相逢是件美好的事,爱书人与心爱小书店的相遇是平凡的奇迹-----游走间,偶遇心中的那个书店,充满惊喜。

战后的欧洲,一片贫瘠,大量由古老大英帝国漫长的岁月、丰厚的文学宝藏淀积而成的古旧珍本随原收藏它们的庄园的颠覆而流出;与此同时,因战火未烧及本土,美国的经济条件相形之下要好不少,而在文学上的发展却远输于他的鼻祖----英国。

纽约姑娘海莲就是在这时将目光转向英伦购书的,圆满的服务、低廉的价格、意料之外的收获,几乎是从第一次购书开始,这间小书店便圣化成了穷作家心目中源远流长英伦文学史的实体形象和文学故乡地标的所在。

在强大的心灵归属感之下,美国姑娘顺理成章地把为她服务的书店经理弗兰克当作了朋友,活泼也就尽显于信纸纸上,而在第四次购书时,更是因为听说英国物资的极为匮乏而不顾自己的拮据,慷慨地寄去食物包裹让几位店员分享。

自此,海莲与几位店员、甚至他们的家人邻居都成为了朋友,书籍、信件、包裹往来于大洲之间,心灵的相知抵偿了路途的遥远,共同的爱好消弭了时间,书籍成为沟通的缘起和媒介,温馨、惬意、满足持续了二十年。

03

残忍的终断方式

比起猜忌、误解、争执,死亡无疑是友谊最为自然合理,也最为残忍的终断方式。当弗兰克的死讯忽至时,他与海莲这段历时二十载的友谊尚未有过谋面的机会。

海莲无数次计划奔赴英国开展她的文学梦想之旅,却屡因命运的捉弄意外花去积攒甚久的川资而无法成行,为这段友谊始终保持了一丝神秘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巨大遗憾。

在弗兰克-----这位海莲与英国文学的联络人逝去的同时,海莲心中英国文学的强大载体----旧书行业也已日渐凋敝。

仿佛如命运弄人一般,一生劳顿却从未获得财富的海莲终于在弗兰克去世两年后,将两人及书店其他店员的往来信件编纂成书出版,获得巨大的成功,得以被出版方邀请赴英,终有机会得偿所愿来到弗兰克工作过四十年的书店时,书店却已关张。

残篇纸屑、人去屋空,这在海莲看来,已远非是一段友谊的逝去和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意义的陨落,而是整个信仰体系、价值观的彻底崩塌。

无论是那些凝聚了海莲期待和弗兰克心血的旧书,还是见证了二人友谊的信件,都无以填补海莲心中的巨大缺憾。

从这个意义上说,《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超越了对璀璨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美好追忆,而成为了一部祭奠和一曲挽歌,供后人凭吊。

04

爱书人的执迷

每个爱书人都有一段关于文学与文字的执迷,尽管珍本、纸书、电子版,载体各不相同,而查令十字街84号无疑成为他们的守望与心灵深处的故乡。

也许这便是继《查令十字街84号》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出版后,不断被译成各国文字再版,至今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到查令十字街,站在早已不是书店的84号前瞻仰、缅怀的原因。

84号可以消失,查令十字街犹在,古老的文学梦想永远不曾凋零。

长路漫漫,有些东西我们终究会错过,无论我们心中多么的悔恨,哭着,叫着,多么想挽回。但逝去的终究不会回来。由此,我们也学会了怎样承担着痛苦的活着。可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能承担多少痛苦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承受的极限,一旦过度,自是已被痛苦压垮。而分担,自是一个极好的方法。我们是否可以找到这样的一个人,可以彼此分担心中的喜怒哀乐,相互扶持的活下去。

两个人的心相互温暖,自此远离严冬。但无奈世事难料,怎知此人何时才能相遇,相遇后又能陪我们走多久。

人们总是不仅怀念逝去的时光,昔日的书店,今日早已面目全非。人去楼空,徒留看客自感怀。因各种限制,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完成。但当有能力时,人已去,事已休。

愿我们都能把握当下的时光,多一些温存,少一些遗憾。好了,亲爱的共读小伙伴们,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再见,晚安。

结语:我们已经用十天熟悉了查令街84号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将要开启《老人与海》的共读,又将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相关内容

  • 纽约时代广场那些精致的小店(纽约旅游必去!)
    探秘纽约时代广场那些精致的小店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无论何时总是有人穿梭来往,一篇繁华热闹的景象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的娱乐还是购物,纽约时代广场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度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在这闹市还有清静优雅的 ...
  • 经典散文:我的时间
    我的时间 人生中最美的珍藏 正是那些往日时光 虽然穷得只剩下快乐 身上穿着旧衣裳 如今我们变了模样 为了生活天天奔忙 但是只要想起往日时光 你的眼睛就会发亮 ------歌曲<往日时光>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 在孩子心里种下阅读种子(爱上书店爱上书)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4年10月09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蒲蒲兰绘本馆 在孩子心里种下阅读种子(爱上书店爱上书) 赵梦璇 沈小根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09日 ...
  • 舟中看霞生命的枝头[散文欣赏]
    我们学院联系了几家国企,校企合作开展职工的岗中提升培训,急需几种培训教材,下午,冒着霏霏细雨,我和培训科的几位教师一起到新华书店挑选教材.没过多久就来到位于城区胜利四路与东山大道交汇处的新华书店.走过几级台阶,一座崭新的书城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
  • 书店风景|每个人,都像一本未打开的书
    书店风景 每个人 都像一本未打开的书 每个书店 都装得下足够多孤独的灵魂 文/郭小寒 壹 此时,在东欧独自旅行的我,已经晃到了第十二天,新世界的新奇感在消退,不好的情绪在滋长,东欧的最后一站华沙,赶上了北约峰会,城市高度戒严,警察林立,直升 ...
  •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 一.以数助形 "数(代数)"与"形(几何)"是中学数学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而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体现在数学解题中, 包括"以数助形&q ...
  • 小学数学三下电子课本(2)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 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 .. 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 C0 C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 . 字前加" ...
  • 浅论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
    浅论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3 .12 .3) [内容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至今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文化(个体),但成就了中华文明(共体).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经过无数心安天下之人.哲学家.思想家.学者的诠释和发展,也经历了外来 ...
  • 大数据转变的十大思维
    大数据思维的十大原理 一.数据核心原理 从"流程"核心转变为"数据"核心 大数据时代,计算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流程"核心转变为"数据"核心.Hadoop 体系 ...
  •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一 填空. (1)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方,左面是( )方,右面是( )方. (2) 当面向西时,则背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当面向南时,则背面是( ),左面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