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中考考点扫描 - 范文中心

[伤仲永]中考考点扫描

09/19

  【考点扫描】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扶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字音、字义   1.世隶耕。(隶lì:属于)   2.邑人奇之。(邑yì:县)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谒yè:拜访)   4.不能称前时之闻。(称chèn:相当)   5.泯然众人矣。(泯mǐn:消失)   三、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pān:通“攀”,牵,引)   四、一词多义   1.自①并自为其名。(自己)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   2.闻①余闻之也久。(听说)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3.其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他)    ②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4.然①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②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5.于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介词,向)    ②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③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五、词类活用   1.父异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感到惊异)   2.邑人奇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感到奇怪)   3.父利其然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认为……是有利可图的)   4.稍稍宾客其父(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宾客”)   5.泯然众人矣。(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变成普通的人”)   六、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代词,此;今:判断词)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文采和道理;今:文章内容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3.即书诗四句。(古:书写;今:书籍)   4.泯然众人矣。(古:常人;今:大众,许多的人)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古:本来;今:坚固)   七、文言句式   1.倒装句   ①不能称前时之闻。(是“(其诗)不能(与)前时之闻称”的倒装。译为:他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②还自扬州。(是“自扬州还”的倒装。译为:我从扬州回乡)   2.省略句   ①借旁近与之。(“借”后面省略介词“于”。译为:从邻居家借来给他)   ②令作诗。(“令”后面省略宾语“之”。译为:让他作诗)   ③不使学。(“使”后面省略宾语“之”。译为:不让他去学习)   ④受之天也。(“之”后面省略介词“于”。译为:先天得到的)   八、题目含义   文章以“伤仲永”为题目,“伤”字是哀伤、哀怜、叹惜的意思,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想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九、文章结构   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叙事,叙述了方仲永从天资聪慧蜕变为平庸无奇的故事;后一部分为议论,阐述了后天教育在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十、写作技法   1.鲜明的对比。方仲永幼年聪慧无比,实属神童,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矣”。鲜明的对比为文末的结论做了很好的铺垫。   2.深刻的议论。作者的议论没有只局限在方仲永身上,而是推而广之,像方仲永那样天资聪颖之人,因为不受教育结果尚且如此,那么本来就很平常的人,如果再不学习,那就只能永远平庸了,从而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3.精练的语言。本文的语言极其精练,题目中的“伤”字,既伤天才的夭折,又伤家人和世人在天才夭折过程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叙事部分仅仅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蜕变的全过程;议论部分也只有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


相关内容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长清五中英语组 把握好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就能有效地组织好中考复习.中考复习是中考前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采用得当,时间把握的好,且落实到位,将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当,那将会事倍功半,劳 ...
  • 中考语文科备考方案
    103班语文科中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中考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学生,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
  • 20**年哈尔滨中考大纲改革
    生活报11月22日讯 21日下午,哈尔滨市教育行政网公布了<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中详述了5大学科的命题原则.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等,本报依据<考试说明> ...
  • 中考说明文考点解读
    中考语文考点解读(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或阐述事理.其考点主要有: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2.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具体特征. 3.分 ...
  • (二)声现象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考点追踪和复习精练:(二)声现象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 (福州中考)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 ...
  • 中考数学易错点与考点归纳
    ---默默老师出品 一.先解决几个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1.中考题型和难度比例. 6道选择24分,12道填空48分,7道大题78分.难度比例是8:1:1就是120分基础题,15分中档题,15分拔高题.15拔高题是填空18题,24题和25题第三 ...
  • 20**年九年级中招备考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2013年九年级中招备考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2013年6月的中考越来越近了,学生们的初三生活以越来越紧张了,为了帮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复习好英语,进而在中考英语考试中取得各自理想的成绩,我们九年级英语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认真研读 ...
  • 初三文言文复习课:[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评课报告
    初三文言文复习课:<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评课报告 振华中学语文组 高新区文教局组织的这次语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了各校教研组的教研成果.从这三节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
  • 中考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考点
    考点跟踪 东送阳马序 一.生(025· 四1南充川)读阅乙两段文言甲,完成下文问题. [列甲] 既冠,益加圣慕贤之道.患又无硕名师人与游,尝趋里百,外从乡先达之经 执问.先叩德隆望达,门人弟子填尊室,未尝稍降辞其色余立.侍左,右援质理疑,身 ...
  • [中考考点]议论文的答题公式,你会套用吗?
    议论文阅读整理 一.论点 1. 概念: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指出的见解和主张 2.区分论点和论题: n 1.论题:作者要议论的范围 n 2.论点:作者的观点 n 区别: n 论题没有任何感情倾向.没有褒贬 n 论点有明确的感情倾向:褒或贬,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