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族源研究 - 范文中心

普米族族源研究

04/23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

第19卷第1期 2010年2月Vol119No11 Feb12010★民族研究★

普米族族源研究段红云 冯丁丁

【摘 要】本文就20世纪50,分别列出了“牦牛种说”、“白狼羌说”、。在对各种学说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追溯,将、语言学。

【关键词】;族源;研究综论

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076(2010)0120027205

普米族古称“西番”,是古羌人中的一支,其先民原聚于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肃、四川北部的游牧部落,后来逐步南迁。约公元7世纪以前,他们已分布在今四川越西、汉源、冕宁、石棉、九龙一带,是邛、雅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13世纪中叶,普米族随忽必烈南征大理的蒙古军队,进入云南丽江、维西、兰坪和宁蒗等地。由于普米族没有自己的成文史,史料中有关“西番”的记载又相对较少,使学者们在对普米族族源进行考证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就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普米族族源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学者们提出的“牦牛种说”、“白狼羌说”、“党项羌说”和“藏族说”等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并就普米族族源研究中运用的各种研究方法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普米族历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主要观点陈述

综观普米族族源研究,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其源于古氐羌人。氐羌作为一个古老的族群,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众多的分支,因此在考证普米族源流问题时学术界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牦牛种说

最早从史料学的角度对“西番(普米)”进行考证的是方国瑜先生。方先生在《彝族史稿》中认为:“自岷江上游地区偏西南而下经大渡河至金沙江地带,古时居住着属于羌人的许多部落,其中徙笮(牦牛夷)为西番人(今称普米或藏族)先民。”[1]后又在附说中提出分布在今越嶲、冕宁、石棉和峨边、马边之地的“勿邓、两林和董蛮、虚恨诸部为西番族”一观点与学术

[1]界商榷。

马曜先生在《云南各民族的由来和发展》中依据史料《后汉书・西羌传》中有关“牦牛种”的记载,认为“今西昌山有牦牛山,自来是以普米(西番)族为主的分布地区,且‘越嶲羌’ 作者简介:段红云,男,云南大学副教授。(云南昆明,邮编:650091)

      冯丁丁,女,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邮编:650091)

27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986年创刊)                           2010年2月又称‘髦牛种’,则‘越嶲羌’中也有一部分藏族和普米族。”[2]何耀华先生在《川西南藏族史初探》一文中依据史料《太平寰宇记》“通望县有故牦牛城”,“阳台县、台登县郡旄牛故县地”认为早在两汉时期,旄牛夷就已聚居在今冕宁至盐源的广大地区。又结合《新唐书・南蛮传》和樊绰《云南志》中有关东蛮的记载,认为“普米族源于秦、汉时代之牦牛羌,唐、宋时期为勿邓、两林、丰琶诸部众多自称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元、明、清时期为西番的一个主要支系。今天云南兰坪、丽江、维西、宁蒗等县之普米族是宋、元时期西番众多支系中向南流徙进入滇西北地区的那一部分发展而来的。”[3]蒙默先生在谈及“东蛮故地与元明清东蛮故地的西番”时引用了方国瑜先生“筰人为西番先民”的观点,并又略作补充论证。蒙先生结合近世民族调查与清代文献《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和嘉庆《四川通志・土司志》,认为史籍所载四川西部的西番或番族其内涵是相当复杂的。分布在今四川西部今阿坝藏族羌族自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带的藏族;居住在茂汶地区的羌族以及一带的普米族

[4]其先民都是西番人。格勒在论述牦牛种羌南迁路线以及普米语语言分布区———石棺葬分布地点进行对照,认为“普米族是祖先牦牛种羌从甘青迁时断山区南北流向的金沙江、雅砻江]

(二)白狼羌说

,从历史地理和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全面探索羌族的来龙去脉及它民族的关系。在论述“羌族的形成”时,结合史料《后汉书・筰都夷传》、《三国志・张嶷传》和《西羌传》中有关白狼部落的记载,认为“康区(旧西康省和西藏昌都专区)的古代民族和滇北部分民族(古宗、么些、普米)可能就是古羌人的遗裔,其中‘白狼槃木’即今普米族。”[5]

刘尧汉、陈久金在《汉代“白狼夷”的族属新探》一文中运用语言学和民族学田野调查中一些资料,认为藏缅语族中只有分布在四川甘洛、越西、冕宁、盐源、木里及云南宁蒗县的西番人具有“布朗咪(咪意为人)”的称呼。并结合《旧唐书・西南蛮・东女国》和元代周致中《异域志》中有关“白狼夷”、“布朗”的记载,认为“羌族、彝族、藏族、纳西族和普米族,都与汉代‘白狼夷’有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但西番人是汉代‘白狼夷’的嫡系遗属。”[6]

邓文峰、陈宗祥在《‘白狼歌’研究评述》一文中认为,将《白狼歌》的本语与羌语支的普米玉姆土话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普米就是‘白狼、槃木﹑唐菆等百余国’的

[7]‘槃木’”。

普米族学者杨照辉先生在“《白狼歌》辨析”中结合自己多年在滇西北、川西南地区对普米族语言的考查,从语言特点和社会习俗方面对“白狼歌”及其族属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论证。他

[8]认为“白狼歌”中反映的“白狼夷”恰是普米族先民的来源。

严汝娴、王树五在论述“白狼王国的子孙”时在方国瑜先生“徙笮为西番人先民”以及任乃强和蒙默两位先生“笮为普米先民”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普米族的旧称‘西番’,可以追溯到东汉的‘白狼夷’,以白狼王唐菆为首的部落联盟,正是普米族形成较稳定的族体的基础。”[9]

(三)党项羌说

尤中先生在其著作《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对“西番”形成的时代和地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尤先生认为“辽宋时期,自黄河上游两岸往南,沿大渡河南流段以西地带,普米族做为‘西番’中的一部分,与一部分羌人、吐蕃人相杂居。直到明朝时期,西番的这种分布状况仍然基本上古今一致。除云南西徼外的那部分西番是13世纪中叶随蒙古兵南下的而外,其他部分则

]为自辽宋以来便居于原地。”[10“清代的西番是一个近亲集体,有共同的名称及经济文化生活的某

些共同之处,是一个还不曾完全稳定的民族集体,仍处在分化与重组的过程之中。直到20世纪中期,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盐源、木里一带的‘西番’,依其意愿而称普米族;四川冕宁的原‘西番’自称‘拍米依’,实为‘普米’之音异写,却加入了藏族;青海和川西北的原‘西28

第19卷第1期                             段红云 冯丁丁:普米族族源研究番’都分别加入了其他民族。”[11]

对普米的族属问题,尤先生认为“西宁、河州、岷州的西番,是隋、唐时期的党项羌的后裔。天全六番招讨司辖境内的西番,元时期亦仍称为羌。宁番卫的西番当为汉代牦牛种越嶲羌中的一部分,1253年随忽必烈征大理国的蒙古军进入云南的,则当为甘、青地带原党项羌中的一部分。”[11]即认为党项羌是云南境内的“西番”的先民。

(四)藏族说

吕振羽先生在《中国民族简史》一书中将“西番”归入唐古特族群之中(唐古特,中国文献

[12])。称之为羌,元称唐古特,清称为“西番”林惠祥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中认为:“‘西番’住

西康省及四川西部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或谓属羌之遗属,通常谓属藏族二说亦无甚冲突,因羌与藏实有密切的关系,并非并不相同之两民族,且‘西番’介居两即类于羌亦类于藏,可视为两者的混合也。”[13]

二、对各种观点的分析综述

,,不论是“牦牛种说”、“白狼羌说”、还是“党项羌说”,学者们都羌围内讨论的,分歧存在于其属于氐羌中的哪一支。

(一)《纳西族的渊源、迁徙和分布》一文,依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的古羌人“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氂牛种,越巂羌是也。”以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关白狼王唐菆献《白狼歌三章》的记载:“永平中(公元74年)在州数岁,宣示汉德,威怀远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盘木﹑唐菆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称为臣仆……今白狼王唐菆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路经邛来大山零高□,峭危峻险,百倍岐道。襁负老幼,若归慈母。”结合“白狼歌”中的语言基本上与近代纳西语相同或相近,认为“从语言族属关系上看,纳西族的先民(筰地牦牛种之白狼羌),是从大渡河以北迁徙而南。”[14]但是在后来对彝族历史的研究中方先生认为其中徙笮(牦牛夷)为西番人(今称普米或藏族)先民。且不论筰地先民是近代的纳西族还是普米族,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在论述筰地白狼夷时方先生是认为其为牦牛种人。普米族先民为“白狼夷”的说法最早由任乃强先生提出的。任先生在方国瑜先生提出“筰为西番”先民的观点基础上,依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关“筰都夷”的记载,结合《三国志・张嶷传》和《西羌传》中有关白狼部落的记载,更进一步的论证出筰地的‘白狼槃木’即今普米族。”[5]后来一些学者又通过对《白狼歌》语言的研究以及对滇西北地区的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均认为普米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白狼夷。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似乎可以将“牦牛种”与“白狼夷”之说合二为一了,即普米族源自于秦汉时期的牦牛种之白狼羌。

(二)党项羌说

关于党项羌人的早期历史活动在《隋书》、《北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均有记载。《隋书・西域・党项羌传》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其种有宕昌、白狼,皆自称猕猴种。东接临洮(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西距叶护(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北数千里,处山谷间。”这里的“白狼”是否同《后汉书・筰都传》中的“白狼”指同一个族群呢?结合《新唐书・西域上・党项传》载:“又有白兰羌,吐蕃谓之丁零,左属党项,右与多弥接。胜兵万人,勇战斗,善作兵,俗与党项同。”又“龙朔后,白兰、舂桑及白狗羌为吐蕃所臣,借其兵为前驱。”尤中先生认为“白兰羌即《后汉书・筰都传》所载汶山(今茂县)以西的白狼,是以白狼为图腾的羌族部落,在今四川甘孜州与玉树州连接地带,后来被吐蕃征服兼并

]后,进入了吐蕃化的过程。”[15“但由于经济文化生活发展水平的局限,不可能把吐蕃与今青海及

甘、青、川连接地带的‘诸羌’之间的差别完全消除,这就造成了吐蕃王朝崩溃后的宋朝时期,

29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986年创刊)                           2010年2月吐蕃与原‘诸羌’形成的西番之间的差别。”[10]方先生这里说的“西番”显然包括吐蕃化过程中的“白狼夷”,而依据新唐书的记载,白狼夷又属于党项羌。因此,方先生认为普米族族源可以追溯到“党项羌”的观点也是有其依据的。

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梳理,为普米族族源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追溯白狼夷和党项羌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助于普米族族源的更进一步研究。

(三)藏族说

对于“藏族说”的提法,随着学术界对普米族族源的进一步探讨,认为“普米族与在唐代兴起的藏族关系密切,受藏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较深,但不宜说普米族源于藏族。”[9]结合我国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的报告,我们可以再来分析一下《四川省“西番”识别调查小结》中根据调查材料,认为木里“西番(或普米)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诸方面类同,是密不可分的同一族源别报告》认为:“滇西北的”西番“族与西康省境内的”西番后可一民族。在语言上,云南兰坪、宁蒗”西番“语与中甸藏语仅有87%,而且‘西番’语语法有独特的现象,形态变化较多,面,‘西番’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阶级分化明显、母系残余、大家族制、家属称谓中长房,姑舅表优先婚配、入社式以及对狗尊重等特点,没有喇嘛教没有喇嘛教(宁蒗有少数教),自认为有别于其他民族。”[16]依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在1960“西番”被识别为普米族。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运用的是斯大林关于民族四个特征的论断,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普米语分为南北两个方言,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彼此通话有很大的困难。甚至同一个方言内,词汇和语言也有不少差别。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省兰坪、维西、丽江、永胜等县以及宁蒗县的新营盘区;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木里、盐源、九龙等县以及云南

[17][18]省宁蒗县的永宁区。普米语北部方言受到藏族较多的影响,南部方言受到汉语较多的影响。

从语言和地域分布上看,四川木里、盐源的“西番”跟藏族更为接近,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和普米族在文化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都有所融合,这是这部分“西番”被识别为藏族的主要依据。分布在云南的“西番”从地域分布上看,都集中在滇西北地区,使用的语言不同于中甸的藏族,在风俗习惯上也于周围的彝族、白族、傈僳族和汉族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被识别为单一的民族———普米族。

三、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分析综述

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们在研究普米族渊源时采用了传统史料学、语言学、考古学和民族学田野调查等方法。多学科方法的运用进一步推进了普米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但是在具体方法运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传统史料学

早期,学者们主要是采用传统史料学的方法,运用汉文史籍中有关“西番”的记载,将一定历史时期内有关族群的记载与地理区位的变化相结合来考证普米族的族属。在对普米族族源探讨的过程中,清人余庆远《维西见闻录》中“巴苴,又名西番,亦无姓氏。元世祖取滇,渡自其宗,随从中流亡至此者,不知其为蒙古何部落人也,浪沧江内有之。板屋栖山,与麽些杂居,亦麽些头目治之。”的记载,是学者们引用较多的一条重要史料,但对于史籍中提及的“巴苴”却未做任何的考证。“巴苴”是自称还是他称?它所表达的意思又是怎样的?或许对“巴苴”二字的考证有助于我们对普米族族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二)文献与考古相结合

随着考古发掘一些学者开始采用文献和考古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普米族的形成展开进一步的考30

第19卷第1期                             段红云 冯丁丁:普米族族源研究证。“普米族渊源于古氐羌人,其先民原居今甘、青一带,为游牧部落,后沿横断山脉逐渐南迁,过雅砻江、木里河,迁至川、滇边境地区。约公元7世纪以前,已分布在今四川越嶲、冕宁、汉源、九龙及石棉等地,是当时西昌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13世纪后,陆续迁入宁蒗、丽江、维西、兰坪一带定居。”[19]在文献和考古二重论据的支持下,普米族源于古氐羌的观点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其迁徙和族群交融的变迁过程、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细致地研究。从古代羌人到当代普米,这中间还留有许多历史的空白。

(三)语言学与《白狼歌》研究

自50年代民族识别以来,对普米族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更多的关注。一些语言学家也开始运用同源词的对比以及普米语语法的变化规律来探讨普米族与羌语、藏语和语的关系。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在《西番译语考辨》一文中指出:所谓‘西番’,是史南少数民族的泛

]称,是分布在甘肃、四川汉藏语系藏缅语

族包括:藏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和羌语支。这段和地理空间范围内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发和族群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语言上的借用或是某种语言的消亡《‘白狼歌’研究评述》一文中提出普米玉姆话与,两位作者指出:“普米族说玉姆话的区域很小,,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土话”。语言缓慢,运用语言学的结论可以为我们找寻民族历史演使用范围相对较小的土话,它是否能充分论证普米族与白狼羌的关系呢,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本文系云南省民族研究院课题“普米族文化变迁及其文化差异性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方国瑜1彝族史稿[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p380、p407

[2]马曜1云南各族古代史略・初稿[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p270

[3]何耀华1川西南藏族史初探[J].思想战线,1985年第4期

[4]胡文明1普米研究文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p27、p39

[5]任乃强1羌族源流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p106

[6]刘尧汉、陈久金1汉代“白狼夷”的族属新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7]陈宗祥、邓文峰1《白狼歌》研究评述[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

[8]杨照辉1普米族文化探幽[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p68

[9]严汝娴、王树五1普米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p55、p14

[10]尤中1中华民族发展史第二卷[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晨光出版社,2007年,p1178、p1181

[11]尤中1中华民族发展史第三卷[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晨光出版社,2007年,p1334、p515

[12]吕振羽1中国民族简史[M].三联书店,1951年

[13]林惠祥1中国民族史(下册)[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3年,p172

[14]林超民1方国瑜文集(第四辑)[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p4

[15]尤中1中华民族发展史第一卷[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晨光出版社,2007年,p789

[16]陈理1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第102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p9

[17]陆绍尊1普米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

[18]孙宏开1川西民族走廊地区的语言[A].西南民族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19]高文德1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p2291

[20]白滨、卢勋1中国民族史研究(二)[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p327

[责任编辑:林俊华]

31


相关内容

  • 云南导游复习基础知识
    云南导游复习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选择题) 第一章--云南历史概述 1.开远小龙潭是我国第一个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开远腊玛古猿生活年代约为1500万年前. 2.禄丰县石灰坝被认定是世界上腊玛古猿化石最丰富的地方,禄丰腊玛古猿生活年代约为 80 ...
  •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每个民族有多少人口?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每个民族有多少人口? 按照官方统计的数据,一共有56个民族. 其中,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 但坊间流传的数字可能要多于这个数据 目前全国的人口总数,截至2014年的数据是13.68亿人 我国各族按人口排序如下 55个少 ...
  • 云南省省情概况
    云南省省情概况 本文转自[中国公务员考试论坛-www.gwygov.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 地理: 云南简称"云"或"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 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广东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1)
    广东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 事业单位指标项说明 2011 年 3 月 1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录 一.机构指标项 ....................................... ...
  • 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问题
    撰稿: WebMaster 发表于:2008-10-28 15:14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资 ...
  • 20**年中国地名大全
    中国地名大全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13市辖区5县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县平谷县怀柔县密云县延庆县天津市(津)14市辖区4县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 ...
  • 云南怒江导游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与缅甸毗邻,北接西藏,东南和省内的迪庆.丽江.大理.保山相连:国境线长达449.67公里.总面积 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45.88万人. 怒江两岸的山岭多在300 ...
  • 少数民族建筑
    竹民俗:云南少数民族竹楼建筑 竹楼是最具代表性.最富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竹制民居建筑,在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德昂族.哈尼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白族.景颇族.拉祜族等聚居区,竹楼是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 竹楼是采用干 ...
  • 全国市县列表
    全国省市县列表 全国省市县列表 省级名称 各市数量 市级 县.县级市.区- 1 . 北京市 北京市 18 东城区 西城区 崇文区 宣武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平谷区 怀柔区 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