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疗妇科疾病 - 范文中心

当归芍药散疗妇科疾病

07/05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等二十篇”曰:“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三因方》称:“本方治疗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满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崩中久利,常服通畅血脉,不生痈疡,消痰养胃,明目益津”;《内聚方义》亦称:“治妊娠产后下利腹痛,小便不利。”笔者在临证遇妇科疾患时,借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健脾行水之功,每每投之,常收桴鼓之效,现举验案介绍如下:

子宫内膜炎:患某,女,46岁,2002年10月8日初诊,患者少腹两侧疼痛,三个月后到某医院妇查,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并炎症”,给予抗炎治疗15天,因疗效欠佳而求诊于中医.患者现腰酸乏力,少腹撑胀且酸痛,白带量多而稠臭,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细。辨证为血虚气滞、脾虚湿阻。治以养血活血理气,健脾行水利湿。处方:当归10g,白芍10g,白术30g,泽泻10g,茯苓20g,川芎5g,土茯苓15g,赤芍10g,萆薢12g,香附18g,共七剂,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

服前方后,患者少腹撑胀疼痛大减,白带量亦少,现舌淡红有裂纹,苔薄白,脉濡细,此气血虚也。二诊处方: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泽泻10g,茯苓10g,川芎5g,土茯苓10g,党参30g,黄芪30g,陈皮3g,共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患者约十余日后面露喜悦之情,向余道谢并告之诸症皆除。

按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增生在已婚妇女中发病率呈渐增局势,此病多系湿热之邪久蕴而致气血失和而发病。笔者在临床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方中茯苓、土茯苓并用,意在使湿热之邪渗利而去的功效;赤芍、白芍合用重在强调活血和血之效,再配合诸药,故取效甚捷。

腹部肿块:患某,女,43岁,2002年4月2日初诊,患者于一月前在左侧下腹部发现一肿块,遂到某医院病理检查排除癌变,现左下腹时时隐痛,于左下腹触及一圆形肿块,伴腰骶部酸痛并白带增多,偶尔夹有血性絮状分泌物,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治以和血行气,消肿散结。处方:当归10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10g,川芎5g,益母草30g,夏枯草30g,土茯苓12g,浙贝10g,川楝子5g。共六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服前方后,左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消失,肿块明显变软,血性絮状分泌物亦减少,余守方继续加减治疗调治,共服56剂,肿块消失,诸症皆除,因天气炎热,出汗过多而停药,至秋季天气转凉后,以当归芍药散制成冲剂,冲服调理三月,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按腹部肿块是妇女疾患中常见的疾患之一,笔者在临证时对其治疗常用此方加减化裁,近年来治疗数十例发现,只要是早期治疗,收效都非常显著。

子宫肌瘤:患者,女,42岁,2003年8月6日初诊,患者月经超前滞后、衍期不净已达四月之久。B超检查提示:子宫浆膜肌瘤,在子宫下方约3.5cm×2.6cm大小。因患者惧于手术,求中医试治。患者自述:少腹胀痛,经期提前,迁延10余日淋漓不净,经血黑暗,白带增多。患者现腰骶酸痛,神疲乏力,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治以益气活血,散结消癥。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处方:当归10g,白芍10g,泽泻10g,茯苓10g,川芎6g,白术10g,益母草30g,蒲黄10g,夏枯草10g,荔核10g,牡蛎30g,山慈姑12g,红参10g,莪术10g。共七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二诊:患者服上方七剂后,少腹胀痛及腰骶酸痛症状减轻,余宗前法增减治疗一月后,B超复查瘤肌缩至2.5cm×1.2cm,月经期量均已正常,患者信心大增。余仍宗当归芍药散活血和血之法,增减散结、理气之品,并配合外敷,调治三月,B超复查,瘤体已不见踪影,为了防止灰中有火,嘱患者每次月经期前服药三剂,至今未断。

按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肌瘤,切中活血化瘀、舒肝健脾的治则与病机,方中加入牡蛎、山慈姑等软坚散结之品,故收到满意之疗效。其治疗取效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奉劝广大患者在月经紊乱时要及时检查发现病情,争取早期治疗。

附件炎:患某,女,38岁,2006年5月26日初诊,患者少腹胀痛,左侧输卵管部位有明显触痛,触之可见条索状肿物,并有黄绿色带下。患者现舌暗红,苔黄腻,六脉弦而有力,处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0g,赤白芍各10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10g,川芎5g,香附10g,龙胆草10g,苍术10g,台乌10g,益母草30g,夏枯草30g。每日一剂,共五剂,水煎分二次服。

患者服药后,疗效显著,诸症皆消,余守方继进五剂告愈。

按输卵管及其周围组织发炎是妇科常见疾患,多因气滞血瘀而引起发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胀痛肿大,伴腰痛及带下增多,用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增入散结理气之品治疗,则能药到病除。

子宫下垂:患某,女,30岁,2005年2月12日初诊,患者自述于分娩后3个月开始即觉站立时小腹隐痛不适,且子宫脱出,患者现口渴口苦,小便短赤,带下黄稠,睡眼差,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有力。辨为营血不和,湿滞下焦。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处方:当归10g,白术10g,白芍10g,泽泻10g,川芎5g,茯苓10g,龙胆草10g,苍术10g,黄芪(炙)30g。共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自述三剂药服完后站立时子宫不再脱出,但小腹仍有隐约不适感,其他症状皆减,守方再进5剂,诸症皆减,为巩固疗效,之后便以原方制成冲剂,每次5g,每日2次冲服,一年后患者因患皮肤瘙痒症来诊时告之,旧疾再未复发。

按子宫脱垂一症,笔者以前多宗补中益气之法或调肝扶脾之法治疗。但患者多在中途因疗效不著而转诊另求高明。后来渐渐发现前法效果明显不及当归芍药散增入益气、调肝之品的疗效。


相关内容

  • 妇科常用方剂歌诀(1)
    中医妇科临床常用方剂歌诀 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 吴克明教授编制 一.月经病 (一)崩漏倾向月经不调 举元参芪术草麻,升阳举陷效堪夸. 大补元煎参归地,山药山萸仲草杞. 清经地芍丹骨皮,青蒿茯苓黄柏齐. 保阴二地芍续断,黄芩黄柏山药甘. ...
  • 鲍艳举医案: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感冒后乏力失眠案
    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感冒后乏力失眠案 李某,女,27岁,2007年4月3日初诊. 不明原因乏力1周余.患者1周前由于外感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自服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后,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消失,但遗留有全身乏力.眠差. ...
  •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 感冒 1.风寒束表证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等. 2.风热犯表证 风热犯表,热郁肌腠, ...
  • 方剂学方歌六版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 (第六版) 方剂学 方剂歌诀 (第六章----第二十三章) 第六章 解表剂 1.辛温解表 麻 黄 汤 :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 枝 汤 :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 ...
  • 中医妇科学试题
    中医妇科学试题 六 一. 名词解释 1. 激经:孕后仍按月行少量的月经,而无损于胎儿.亦称"盛胎"."垢胎".属生理上的异常现象. 2. 胎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 ...
  • 中医师带徒跟师笔记
    跟师笔记 时间2016-1-8指导老师 钱林珍,女,63岁,纳呆,右胁不适,全身乏力,下肢发软,夜寐不安,大便1-2WBC:2.9*109/L,HB :105g/L,PLT:41*109/L. 绵茵陈15g 连翘10g 炒白芍15g 仙鹤草 ...
  • 中医方剂学方歌1
    中医方剂学方歌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 喘而无汗宜服之.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 细辛苍芷 ...
  • 中医辨证论治练习题
    题1: 谢某,男,60岁,退休.2010年6月7日就诊. 患者近2年来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4个月.近1周加重,痰多,咳声重浊,痰出咳平,痰粘稠而厚,色白,于每天早晨起床后及进食油腻甘甜食物后则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神疲 ...
  • [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方剂学 课程英文名称:Formul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编号:ZJ2130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总学时40, 理论课学时40) ...
  •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的副作用与禁忌,中药吴茱萸图片
    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和四川等地.吴茱萸在仲景书中,<伤寒论>入2方次,<金匮要略>入3方次. 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臭辣子树.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