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成正比例的量 - 范文中心

六年级数学教案成正比例的量

01/17

成 正 比 例 的 量

(教 案)

成正比例的量(教案)

教学内容: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如:

(1)班级人数多了,课桌椅的数量也变多了;人数少了,课桌椅也少了。

(2)送来的牛奶包数多了,牛奶的总质量也多了;包数少了,总质量也少了。

(3)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时间用少了;速度慢了,时间用多了。

(4)排队时,每行人数少了,行数就多了;每行人数多了。行数就少了。

2.这种变化的量有什么规律?存在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板书: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情境图。

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2)出示表格。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表中有那两种量?

②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3)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①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总价与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总价与相应的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板书出示: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② 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要求学生把握三个要素: 第一, 两种相关联的量;

第二, 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 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

第三, 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三要素可再省略:1.相关联;2.同时变化;3.比值一定) (4) 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5) 想一想: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举例说明。如:

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单价一不定期,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正比例。 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正比例。 2.做一做。 过程要求:

(1) 读一读表中的数据,写出几组路程和时间的比,说一说比值表示什么?

比值表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 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成正比例。理由:

① 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② 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时间减少,路程也随着减少; ③ 种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一定。

(3) 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时间的点,并连接起来。有什么发现?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

(4) 行驶120KM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5)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课堂小结

说一说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学生回答成正比例的理由时,语言表述不清楚,要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正比例中的三要素来回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九第1题。

板书 成正比例的量

1.相关联;2.同时变化;3.比值一定

y÷x=k (定值)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小学各年级数学教材目录
    苏教版小学各年级数学教材目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目录 一.除法: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观察物体 三.认数:认识整千数: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四.千克和克 五.加和减: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减 ...
  •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比例]教案
    教科书第95-96页的内容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九的第1.3.5.6.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 ...
  • 六年级典型应用题归类复习数学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期末复习)
    六年级典型应用题归类复习数学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期末复习)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六年级典型应用题归类复习数学试卷 复习 ----典型应用题归类复习资料 一.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求关系 (1)某班有男生28人,女生25人,男生比女生 ...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_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姓名-------------------------,学号--------------------,等级------------------------ 一.填空: 1.把3.6×1.5=1.8×3改写成比例 ...
  • 分层抽样(精品数学教案)
    分层抽样(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 (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 ...
  •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详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 ...
  •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比和比例2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 姓名: 例1 已知3∶(x-1)=7∶9,求x. 例2 六年级一班的男.女生比例为3∶2,又来了4名女生后,全班共有44人.求现在的男.女生人数之比. 分析与解:原来共有学生44-4=40(人),由男.女生人数之比为3∶ ...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46页,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反比例关系的 ...
  • 20XX年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名师测控第十九章综合训练题.doc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 1.如图中的图象(折线ABCDE )描述了一汽车在某一直线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和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20千米 ...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总复习
    ---------------装-----------订----------线-----------------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试卷 一.填空(20分) 1.一亿二千零四万七千零八十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