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 范文中心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05/14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课本数学高二第一学期7.7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利用这些法则求简单的数列的极限。

二.教学重点:运用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求极限

教学难点:无限个数列极限的运算

教学过程:

1. 引入:

今天的主角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提出了三次方程的几何解法,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螺线,他曾求出许多图形的面积和体积,极限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几何图形面积体积的问题,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次数学家,研究重现一下他这一贡献的过程。我们来看这个例子,要计算由抛物线yx2、x轴以及直线x=1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S,这是一个曲边三角形,不能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阿基米德是如何计算的呢?首先把区间[0,1]分为两部分,那么作出的这一个矩形的面积必然小于曲边三角形面积,之后我们再尝试继续一分为二,那么作出这三个矩形,其面积比我们刚才计算的要大,但仍小于曲边三角形的面积,继续采取这种方法,增大区间段,不妨设把区间[0,1]分成n个小区间,即用x轴上的分点0,123n1,,,.....,,n nnnn

分隔;那么在每个小区间上作一个小矩形,使矩形的左上端点在抛物线上,这些矩形的高对应就是

122232n10,),))2),我们来考虑这些矩形面积的总和: nnnn

1121221n121122232...(n1)2(n1)n(2n1)(n1)(2n1)Sn0()()....()33nnnnnnnn6n6n2

我们不妨考察Sn与S之间有何关系,我们尝试使n越来越大,也就使分的每段区间越来越小,那么矩形可以要多窄有多窄,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Sn近似看作S了呢,n无限增大,矩形面积的和就可以无限逼近曲边三角形的面积~这就是一种极限的思想,当n无限增大时,矩形面积的总和Sn可以近似等于曲边三角形的面积,它们之间的差极其小。那么这个极限我们上节课已经学过了,结果是多少哇?(1/3)非常好,这是大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积分的思想,我们看到了极限的重要性,那么大家更要认真学习,积极理解。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上节课介绍的常见的三种数列极限。(提问)不错,功课做的很足~我们上节课呢,介绍的f(n)/g(n)模型是常考点,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复杂的数列,他们的极限比较复杂,那么应该如何求呢?我们学过实数的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

揭示主题: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

2. 概念详细讲解:

如果数列{an},{bn}极限存在,记作A,B,limanA,limbnB,那么 nn

lim(anbn)AB lim(anbn)AB limnnanA(B0) nbBn

nn 特别地,如果当bnC,C是常数时,那么lim(Can)limClimanCA。 n

我们可以发现,和的极限可以转化成极限的和,加法运算与极限运算可以交换等等,但一定要注意必须保证{an},{bn}极限存在才能运用性质。

我们来看一下limanA,limbnB,是lim(anbn)AB的什么条件? nnn

充分条件显然,非必要条件,举反例:ann,bnn

那么如果把lim(anbn)AB换成lim(anbn)AB呢? nn

ann,bn1

n

nnn最后注意,运算法则可以推广到有限个数列的情况,比如limanA,limbnB,limCnC,那么

lim(anbnCn)ABC,这里要注意必须要推广的话保证数列个数有限~ n

an

那么我们来用今天的运算法则证明一下昨天我们所学的g(n)f(n)型极限的计算方法,由于分子分母f(n)、g(n)为n的多项式,由于分子分母单独分离看极限都不存在,所以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不能直接利用,要想让10nn它通过变形变化成我们前面熟悉的极限,不妨考虑的类型,将分子分母同除以n的最高次幂,那么发lim

现分子分母每项的极限都存在了,这时就可以运用运算性质,直接根据系数比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如果大家一时忘记了结论的话,可以采取分子分母同除以n的最高次幂的方法,将分子分母转化成极限存在的形式,之后再利用性质求得极限值。

3. 巩固练习,在题目中强调几点注意点,接下来我们来做几个练习:

abn4lim(3) 已知liman5,limbn3,求lim(3an4bn)和limn。 nnnnnnanbn

lim(1n2n) n3

3n24n3

limn求解指数型极限时,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分子、分母各项中底数绝对值最大的项的一个最高次n43n1

n幂,使得分子、分母中能出现q(|q|

讨论无限问题:

判断43页2.

1473n2)是不是和上题相同,结果也是0呢? nn2n2n2n2

请做44页练习。 lim(

括号内每一项虽然都有极限,但括号内有有n项,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括号内的项数不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直接利用和的极限性质,而应先求出括号内n项的和,使其变成一个式子,再用性质求极限。

4.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运算性质必须满足极限都存在、有限项;


相关内容

  • 数列与函数的极限公式概念
    极限与连续 一.数列的极限定义: 1.给定数列{ },如果当n A ,则称数列{ }以A 为极限,记作: =A或者 (n ) 2.当数列{ }以实数A 为极限时,称数列{ }收敛于A ,否则称数列{ }发散. 二.数列极限的性质: 1) 极 ...
  • 高中数学(文科)知识点有哪些啊 请帮我总结一下
    1.集合.简易逻辑 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qu ...
  • 高中微积分教学探究
    高中微积分教学探究 张哓波(B00111623) 导师:林磊副教授 [摘要]在上海的高中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试点了好几年微积分的内容.但于全国而言,从2001年推广的试验本教材才第一次出现微积分,并将在2004年的高考试卷中 ...
  • [高等数学]知识点
    <高等数学>知识点 一. 函数与极限 (一) 函数 1. 2. 3. 4. 函数定义及性质(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反函数.复合函数.函数的运算: 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函数的 ...
  • 04高考试卷分析
    04高考湖北卷数学试题评价报告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试题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新颁布的<数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的各项要求,在遵循"在三个有肋于"原则 ...
  • 20**年港澳台联考考试大纲
    联考联招考试大纲 语 文 Ⅰ. 考试要求 中国语文指的是汉语和中国文学.本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在中国语文方面的能力,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包括现代汉语(白话文)的阅读和古代汉语(文言文)的阅读两个方面的能力.写作能力是指用现代汉语 ...
  • 变量静态下形式逻辑思维规律的发展极其应用
    变 黄水娟(闽江学院 化工系 10级 化学教育 [1**********]8) 摘要:运用变量静态逻辑思维规律及静态变量复合型逻辑思维规律来解决数学方面的证明题及计算题会对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变量静态逻辑思维.极限函数.微积分. ...
  • 医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等学校理工科 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 2006年第4期(总第35期) 2006年4月 医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前 言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 ...
  • [微积分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微积分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号: 学时数:64 理论学时数:54 实践学时数:10 学分:4 开课单位:基础部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微积分应用基础>是全院工科类.经管类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
  •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集合与函数概念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