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同步练习一 - 范文中心

[在山的那边]同步练习一

09/10

《在山的那边》同步练习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想( ) 隐秘( ) 凝成( ) 喧腾( ) 瞬间( )

2.体会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⑵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4.体会诗句的意义,回答问题:

⑴“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⑵“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5.一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6.这首诗蕴含了一种什么感情?

7.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是( )

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会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A.冬天更好,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

B.冬天更好,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

C.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D.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8.“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9.“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几句诗中,“枯干的心灵”,比喻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 。

10.“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1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12.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二)

三原色

(a)我,在白纸上,

白纸——什么也没有

用三支蜡笔

一支画一条

画了三条线

(b)没有尺子

线歪歪扭扭的

(c)大人说(他很大了)

红黄蓝

这是三原色

三条直线

象征三条道路

(d)——我听不懂,(讲些什么啊)

又照着自己的喜欢

画了三个圆

(e)我要画得最圆最圆

13.诗中括号和破折号的用法都是表示( )

A.补充说明 B.强调 C.解释 D.着重指出

14.诗中ab两节写的是什么内容?

15.c节写的内容是 。

16.“——我听不懂(讲些什么啊)”说明什么?

17.大人说“三条直线/象征三条道路”的用意是什么?

18.d节中“又照着自己的喜欢/画了三个圆”说明什么?

19.这首诗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请作简要分析。

《在山的那边》参考答案

1.略 2.⑴“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⑵“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3.略 4.⑴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⑵“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5.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 6.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意思相近即可 7.C 8.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9.对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10.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11.答出其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即可。 12.略 13.A 14.我用三色蜡笔各画了一条线。 15.大人说三条直线代表三条道路,使三条直线带上了哲理色彩。 16.说明孩子不懂大人的意思。

17.大人想借此机会向孩子讲一些关于人生的问题,讲一些自己的人生经历。 18.说明孩子对大人的说教很反感,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 19.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的隔膜。


相关内容

  • 青岛版初中数学章节
    青岛版初一数学 (上册) 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1.2 点.线.面.体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 1.4 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本章综合 第二章 有理数 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2.2 数轴 ...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
  • 花样跳绳校本教材内容
    花样跳绳校本教材 个人类技术动作 一.步伐花样 1.两弹一跳:双脚相同节奏跳跃两次,绳子只过脚一次. 动作方法:起绳第一次跳跃绳子需过脚,双手控制绳子的速度,双脚跳跃两次绳子只过脚一次. 练习方法:按照一个8拍进行练习,每数1.3.5.7时 ...
  • 七年级生物我们周围的生物同步练习
    第 1 章第 1 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1. 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 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 ...
  • 八年级数学频数分布折线图同步练习2
    3eud 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3.3 频数分布折线图 同步练习 [知识盘点] 1.频数分布折线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__________. 2.画频数分布折线图时,常在 ...
  • [槐乡五月]同步练习2
    <槐乡五月>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 ān bǎn ɡ suàn ní chãn shâ zhī mɑ ( ) ( ) ( ) ( ) ch ǎo cài dùn shí xián fàn kuà lán zi ( ...
  •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同步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同步练习题 第七单元综合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sù liào bǐnɡ ɡān jí xiánɡ yì yánɡ dùn cuî ( ) ( ) ( ) ( ) rì kòu mái zànɡ shí bēi ...
  •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同步练习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函数f (x ) =x 3-3x 2+1是减函数的区间为 ( ) A .(2, +∞) B .(-∞, 2) C .(-∞, 0) D .(0,2 ...
  •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一.给生字写上拼音,再读一读. <寓言两则> 二.多音字组词.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 ...
  • 长亭送别(节选)同步练习
    14.<长亭送别>(节选)同步练习 2011级班姓名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谂知(ni ǎn )暮霭(ǎi )胸臆(yi ) B .泠泠(l éng )相偎(w ēi )栖迟(q 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