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目的 - 范文中心

设计的目的

04/16

一、设计的目的: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煤炭资源日益紧张,价格一再上涨,煤质变化幅度越来越大,给正常的煤棒生产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况且现行煤棒生产工艺复杂、电耗高、设备磨损快、占地面积大,安全系数低,如何完善现行的煤棒生产工艺和设备是本次设计的目的。

二、设计的课目:

针对本厂生产实际,结合此次外出学习的经验,力求型煤技术完善结合,现以“813”为例进行煤棒工艺和设备的设计。

三、设计内容:

1、 工艺:以一台煤机能满足“813”现行生产的情况下,结合现行工艺,加以改进;

2、 设备:以一台煤棒机能满足“813”现行生产的情况下,结合现行工艺和相应的设备,

进行煤棒机设计

四、数据准备:

Ⅰ、有关煤的一些资料

1、 煤的成份

由化学分析可知,煤是由碳(C)、氢(H)、氧(O)、氮(N)、硫(S)和灰分(A)、水分(W)组成。

煤的成分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工作质成分

实际应用的煤的成分叫做工作质成分,也叫应用体成分。如果用符号来表示煤中各组成部分的重量百分数,则有

C工H工 O工 N工 S工 A工 W工 100

(2)干燥质成分

煤中的水分是不稳定的。煤一风干,水分就减少,其他成分的重量百分数就相对地增大了。为了消除水分变化的影响,把水分除去,剩下的就构成煤的干燥质成分。用符号表示时可得

C干H干O干 N干 S干 A干 100

干燥质成分和工作质成分的换算关系如下:

A干A工

100

100W

(3)可燃质成分

煤中的灰分是在煤的形成、开采、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掺混进去的。而经过洗煤厂的加工,又可以减少灰分。所以,同一个矿井的同一种煤,它的灰分可能变化很大。灰分一变,其余成分的重量百分也会变化。为了区别煤种,把灰分和水分都去掉,就得到煤的可燃质成分,也即得

C燃H燃O燃 N燃 S燃 100

对于一定的煤种,其可燃质成分是比较稳定的。可燃质成分和工作质成分的换算关系如下:

C燃C工

100100(A

W)

各种煤的可燃质成分大致如表1所示。

2、 挥发分、焦和煤的分类 (1) 挥发分

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就会分解出一些气体物质,叫做挥发分。

煤在燃烧时,所含的挥发分首先分解出来和空气混合并着火,形成火苗。煤中的挥发分含量越多,越容易着火,燃烧也越快。 各种煤和木柴的可燃质挥发分含量V木柴 85% 褐煤 >40% 烟煤 >14% 贫煤 >10-20% 无烟煤 10% 开始分解出挥发分的温度大致如下: 木柴 160℃ 褐煤 130-170℃ 长焰煤 170℃ 贫煤 390℃ 无烟煤 380-400℃ (2) 焦

挥发分分解出后,剩余的固体物质叫做焦。有些煤将其粉末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后所得的焦仍是粉末状;有些煤则结成焦块,而且有的焦块还很硬。这种结成焦块的性质叫做焦性。炼焦用煤对结焦性有严格要求。煤的结焦性可以用胶质层厚度表示,其值越大,表示结焦性越强。 (3) 煤的分类

我国煤按照挥发分含量和焦的性质一共分十大类,见表2

如下:

表2 我国煤的分类

我国肥煤的可燃质挥发分含量在23-45%之间,但大多数为30—37%;长焰煤的挥发分 含量在37-50%之间;褐煤的挥发含量在40—50%之间。

3、 发热值、水分、灰分和煤的分级 (1) 发热值

1公斤煤完全燃烧后所能发出的热量叫做发热值,可以分为高发热值和低发热值。 如果煤燃烧后烟气中的水蒸汽完全凝结,这时发出的热量叫做高发热值;如果水蒸汽没有凝结,则是低发热值。实际上,烟气进入烟囟时的温度还相当高,水蒸汽基本上没有凝结,故实际应用的是低发热值,用Q低表示。

发热值也可以用工作质和可燃质表示。实际应用煤的低发热值是工作质低发热值C低。由于煤的水分、灰分是变化较大的,同一类煤的工作质低发热值变化就会很大,但可燃质低发热值则比较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Q

工低

Q

燃低

100W工A工

6W工(大卡/公斤)

水分

我国煤的水分大致如下: 无烟煤 2—9% 贫 煤 2—11% 烟 煤 3—17% 褐 煤 20—34% (3)灰分和煤的分级

我国煤按灰分含量分为14级(加工后的精煤另行分级),见表3。

未经加工的煤叫做原煤,原煤的干燥质灰分≤40%,粒度不限。干燥质灰分>40%的原煤叫做劣质原煤(有些地方叫石煤)。

煤经过洗煤厂的加工,可以将煤分成精煤、洗煤、中煤、煤泥和矸石。 精煤的灰分≤、12.5%,全硫分≤2.5%,粒度

中煤属于劣质煤,粒度一般

矸石的低发热值一般在2000大卡/公斤以下,在一般锅炉中不能单独燃烧,常常作弄为废料扔掉。但是,在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的沸腾炉中,已可以全烧或掺烧矸石. 4、 煤的粒度

煤经筛选厂加工后,可以按照它的粒度分为12个品种,见表4。 5、 煤的比重

干燥质煤的比重可按下式计算: 干=

煤的真实比重应考虑到水分以及煤块内有细小孔隙的影响,计算公式

1443

(T/m) 干

1000.5A

=

100干

100(干-1)K

×

100-K

( T/m3) 2

100-W

式中K=4+1.06WI,WI-工作质水分%

已知:煤的干燥质灰分为22%,煤棒全质水分为10%

干=

144

=1.62 ( T/m3)

1000.522

1001.62100-14.6

× =1.40 ( T/m3)

100(1.62-1)14.6100-10

K=4+1.06×10=14.6

干=

堆积比重和真实比重的关系如下:

堆=(1-ε)

式中的ε为空隙比

空隙比和煤的粒度大小、均匀程度、堆积后的压紧程度有关,一般ε=0.25—0.4 对于在55毫米筛孔上过筛后的筛余R5为20—45%的煤(也就是最大粒度15-30毫米的煤),ε=0.37,所以

堆=0.63( T/m3)

对于沸腾炉中的料层,常常取ε=0.4,所以

堆=0.6( T/m3)

对于粉煤 堆=0.50+0.004R90

式中R90为粉煤细度

6、计算混合物料的压缩比 煤棒的比重

Q

d2

4

2nl0

式中,Q—单台棒机的班平均生产能力,d—煤棒直径,l出棒速度,Z—棒孔数,n—轴的转速

已知:Q=18T/班 ,d=18mm,L=52mm,Z=18孔,n=118转/分

0=4Q/d22ne=418÷(0.01821811852860)=1.34(T/m3) 0=1.34(T/m3)接近于煤棒的理论计算值=1.40( T/m3)

即:针对煤棒的混合料

堆0.50.50

由于粉煤与褐煤泥浆在混合过程中,实际上使空隙比有所增大,据经验数据推导:

0

2.252 堆

Ⅱ煤棒的一些数据变化

原煤棒为圆形φ18mm;现改为扁圆形:φ20mm,O1 O2间距为15mm

Ⅲ对滚的一些数据

对滚基本尺寸:直径、长度

以6排设计,间隔10mm,B=6(10+35)+10=280mm

针对“813”而言,班耗按现有生产能力计算:1812=216T/班,求直径

d2

已知:Q=216T/班,n=118转/分,=1.40ST/ m,Z=6,A0= +1520=614mm2,求l

4

3

l=Q/ A0Zn=216109/61461181.40860=739.8mm l=2πR2R=l/π=739.8mm/3.14=235.6mm 取对滚直径D=φ300mm 即D=φ300mm,B=280mm

式中R90为粉煤细度

6、计算混合物料的压缩比 煤棒的比重

Q

d2

4

2nl0

式中,Q—单台棒机的班平均生产能力,d—煤棒直径,l出棒速度,Z—棒孔数,n—轴的转速

已知:Q=18T/班 ,d=18mm,L=52mm,Z=18孔,n=118转/分

0=4Q/d22ne=418÷(0.01821811852860)=1.34(T/m3) 0=1.34(T/m3)接近于煤棒的理论计算值=1.40( T/m3)

即:针对煤棒的混合料

堆0.50.50

由于粉煤与褐煤泥浆在混合过程中,实际上使空隙比有所增大,据经验数据推导:

0

2.252 堆

Ⅱ煤棒的一些数据变化

原煤棒为圆形φ18mm;现改为扁圆形:φ20mm,O1 O2间距为15mm

Ⅲ对滚的一些数据

对滚基本尺寸:直径、长度

以6排设计,间隔10mm,B=6(10+35)+10=280mm

针对“813”而言,班耗按现有生产能力计算:1812=216T/班,求直径

d2

已知:Q=216T/班,n=118转/分,=1.40ST/ m,Z=6,A0= +1520=614mm2,求l

4

3

l=Q/ A0Zn=216109/61461181.40860=739.8mm l=2πR2R=l/π=739.8mm/3.14=235.6mm 取对滚直径D=φ300mm 即D=φ300mm,B=280mm

根据

2.25,计算初级对滚平扁槽的面积A1及槽深h 堆

已知A0=614mm2,求A1

2.25-1

A0=345.375 mm2

2

A1=bhh= A1/b=345/35=9.86mm 

10mm

A1

Ⅳ、煤棒机的生产能力

D=300mm煤棒机的生产能力为

Q=2πR A0Zn0=2π15061461181.3460/109 30T/h D=800mm煤棒机的生产能力为

Q=2πR A0Zn0=2π40061461181.3460/109 80T/h

Ⅴ电机、减速器

现行20T/h生产能力的煤球机,电机为45KW,减速器为650

设计32.9T/h煤棒机,选取现行煤棒机的配套设备,即90KW电机和850减速器

Ⅵ、工艺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现行工艺流程

70℃)

振动筛 粉碎机 卧搅(单轴) 43℃—62℃ 斗车

设计工艺流程:

制液(40℃—70℃)

40℃—70℃ 40℃—70℃ 40℃—70℃

振动筛 粉煤烘干器 卧搅(双轴 煤棒机 储仓

分析:

1、现行工艺流程的煤棒机,是聚加压、加热、调水分于一身,造成操作难度大、电耗高、 生产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2、设计的工艺流程煤棒机,是纯挤压设备,所以操作简单,电耗低,生产能力大。 3、设计的工艺流程中,增加了粉煤烘干器,这除了能提高粉煤温度,降低水分外,主要是为了保持褐煤泥浆在混合物料中的活性(粘结性),保证煤棒的粘结稳定性; 4、设计的工艺流程,不仅减少了11套煤棒机设施,还减少了3套粉碎机(包括刮板机)、沤化库、铲车、大量的皮带运输带及相应的岗位和操作工,还可空出大面积的风干场地和沤化库;

5、由于有粉煤烘干器烘干了粉煤,导致所需配制的褐煤泥浆(腐植酸钠溶液)浓度更低, 这样不仅有利用制液的配制,更有利用配液工操作,为定量配比创造了条件; 6、 如果能在造气炉内改装煤棒烘干器,用烟气带走煤棒中的水分,提高煤棒入炉温度,

减少入炉粉煤量,这样不仅可达到半自动加焦或自动加焦的程度,还会降低烟气通过上行管道的流速,减少三气烟气带出物(烟道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7、 设计的工艺流程中,砍掉了粉碎机,从而使粉煤粒度上升,这样不仅能进一步降低

褐煤(腐植酸钠溶液)的用量,还能延长煤棒入炉燃烧的时间,有利用热量的储备,提高制气质量。

根据理论计算,如果空气供应充分,一粒直径为0.1毫米的无烟煤粉在不同温度下烧完所需要的时间大致如下:

1500℃ 0.6秒 1250℃ 1.8秒 1000℃ 7秒

褐煤的燃烧要快一些,在1250℃时,直径同样为0.1毫米的褐煤粉烧完所需要 的时间为0.7秒。此外,煤粉直径增加一倍,烧完的时间要延长一倍多一些; 8、 设计的工艺流程中,砍掉了沤化库、铲车岗位及大进料口岗位,这样就使配液工作

与制棒工段没有了时间差,信息返馈通道畅通,及时返馈信息,为优化制棒工艺创

造了条件,条件成熟后,可实现自动配液;

9、 粉煤烘干器实行温控操作,制棒与配液实现一体化;配液量就象现行煤棒机操作工

加水调节电机电流值一样,该加多少,通过微机人为设控,微机自动控制。 10、由于设备和人员的大量减少,生产工艺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可向自动化方向大步迈进。

MBJ-80型煤棒机设计思路:

1、 参照MQJ-80型煤球机,对滚直径尺寸不变,缩短宽度尺寸,降低减速器转速,加大电

机功率,保证生产能力提高后的对应平衡;

2、 参照MBJ-30型煤球机,电机功率90KW不变,减速器不变,棒机轴承不变,棒机轴不

变,改变制棒方式,达到提高生产能力,节能降耗的目的;

3、 通过对制棒、制球工艺全过程的对比分析,找出了温度变化这个主要区别,对混合物料

进行升温处理; 4、 通过对粉煤比重堆 与的推导和对煤棒棒 的计算,找出=1.40( T/m3),棒=1.34( T/m3),进一步推导比较,引入2.25 压缩比这个概念;

5、 分析煤棒与对滚槽之间的摩擦力,利用煤棒作力传递介质,对煤棒进行自动挤压与型,

以求达到最合适的压缩效果;

6、 通过在对滚槽之间增加隔板,达到预成型煤棒,进一步减小了对滚之间的接触尺寸,从

而达到了降低对滚之间的无功摩擦,充分发挥了电机功率和提高煤棒强度的目的; 7、 通过4级对滚的逐级压缩,从而达到2.25的压缩比,而不产生返料和边皮等;

8、 因为煤棒宽度的加长,使通过振动筛后的粉煤,可不通过粉碎机进一步粉细,就可直接

进入煤棒机进行挤压成型,从而使煤棒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造气炉生产出优质

半水煤气;

9、 此设计始终以煤棒分析数据与煤棒分析理论为立足点,结合制棒工艺全过程,以生产高

强度、低水份、低灰分煤棒为目标;

10、此设计在分析煤棒风干、烘干、造气炉半自动加焦、自动加焦后,进行大胆综合,提出

了利用造气炉烟气(三气)烘干新思路; 11、此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40℃—70℃,这是现行生产煤棒添加褐煤泥浆的温度和热

棒温度,也是褐煤泥浆粘性的适宜范围;

12、此设计内含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信息的及时反馈(闭环),工艺配比、各种温度、

电机电流值等;

13、下一步,通过对升温烘干后的粉煤进行振动分级,末煤与腐植酸钠混合后,再与大颗粒

煤粒进行混合,通过振动馏筛进一步振合后进入煤棒机,这样处理后,褐煤用量还会进一步降低,煤棒里面的大颗粒煤粒就会均匀分布,使煤棒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关内容

  • 机械毕业设计题目20**年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单 吴懋亮 题目:平行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性能的模拟分析 毕 业 设 计 一 希望指导学生人数:1 内容介绍(目的.意义.主要内容)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利用氢气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换 ...
  • 省创新项目结题
    项目编号 __07423___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目结题表 项 目 名 称: 项 目 负 责 人: 所在学院.年级: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件: 指 导 教 师: 项 目 起 止 时 间: 填 表 日 期: 基于 MCU ...
  •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教案
    <包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础 1. 教学目的:是学生对课程有初步认识,掌握基本的包装结构设计交流符号:(1)绘图符号(2) 计算机符号(3)尺寸及尺寸标注方法(4)了解人体工效学的基本思想. 2. 教 ...
  • 设计概论全部自考
    绪论--(じ★ve冰封)1. 设计的含义?设计是围绕某一目的而展开的计划方案或设计方案,是思维.创造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最终是以某种符号(语言.文字.图样及模型等)表达出来.2. 设计可分为三类:(1)精神活动层面(2)造物活动层面(3)非物 ...
  • 现代设计史_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设计史 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世纪中期开始,领导者约翰·拉斯金,实践者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的特点是:强调手工艺,反对机器大生产和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连同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传统.主张向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学习.装饰主推自然主义风 ...
  • 会计科目设计
    浅谈具体单位会计科目设计内容 本文通过对会计科目的设计内容进行探讨, 旨在强调各具体单位在设计会计科目表时应列示全部一级科目及其所属的全部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名称:在确定会计科目编号时要和<指南>中有关会计科目的编号保持一致以保 ...
  • 系统化教学设计index
    索引 Ability, of learners Ability levels Structuring instructional components by Achievement testing See also Assessment, ...
  • 现代礼仪教学大纲
    <现代礼仪>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9910007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总学时数:18 学 分:1 理论学时:18 实践学时:0 编制单位(或执笔者):中文系文秘教研室 赵婷婷 编制时间:2014年9月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
  • 中医临床科研设计的几个问题(上)
    中医临床科研设计的几个问题(上) 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是当前中医医疗亟需解决的问题,关系到"中医牌还 能打多久"这个中医的命运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学术界 的高度重视,所以,积极进行中医临床科研,不 ...
  •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 实验汇总 复习
    [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第1讲 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 显微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