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基本要求 - 范文中心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基本要求

06/02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基本要求(试行)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渐形成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总体目标,制度本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新授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是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养成道德习惯,并在社会实践中指导自己行为的主要学习途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要经过如下环节完成:

1. 导入环节:

一般为复习导入。通常是直接提出问题或通过现实生活中事例的分析复习学过的知识并导入新授课。另外可以是情境导入,就是创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故事、史实、社会现象、学生的实际等情境,设置较为简单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2. 活动探究环节

实现课程目标,必须通过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以情感激发对道理的认识,通过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指导自己的行为。

(1)活动布置。教师提供活动内容,提出活动要求,即

教师交待好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和要求完成的时间,再将学生合理分组,选出小组长并明确组内每一成员的任务,如汇总整理,代表发言,记录等,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

(2)活动进行。教师参与其中,或引导学生交流,或参与某一个小组的讨论。同时,教师要关注小组活动进行情况,对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要时刻提醒与引导。教师时刻关注临时生成的内容并及时、恰当的做好处理。

(3)活动达成。教师根据活动问题,引导学生感悟,即组织学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由学生完成,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由其他学生回答或补充,体现生生互动。教师及时把学生回答的正确观点肯定并精练成板书。

(4)活动的过渡。活动与活动由精巧的设问、简练的语言过渡串联起来,整堂课自然、顺畅。

3. 课堂总结环节。

(1)学生小结。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完成对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的总结。

(2)教师板书。工整、清晰、条理性强、线索明显、有一定创意的板书是教师随教学过程一步一步进行而逐渐形成的。

(3)课后作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针对学生的不同,内容和量也不同,适当增加小品文、调查报告、专题手抄报等能力性强的作业给学优生。

二、复习课:

复习课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课堂形式。这种课型是对学生阶段学习的一个总结和归纳,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培育环节。

1.知识复习。复习内容是一课或一个单元的基础知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梳理。把基础知识和知识间的关系在梳理中明确,并逐步形成相应的框架结构的板书。

2.能力训练。通常是知识梳理后,给出相应的习题,先教师做示范,用什么方法解决相应问题。后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学生练习包括写和讲。讲是在写的基础上,讲问题的结果,更要讲解决问题的思路及依据。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方法、思路的应用。学生解决问题出现困难时,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再帮助解决,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练习时,最基础的内容交给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交给能力强的学生,体现全面性和层次性。

3. 作业要明确,同时有落实。根据课上复习的内容,布置相应基础知识和基本框架的记忆的作业和有针对性的少而精的典型题训练的作业,不同学生作业量不同。

三、讲评课

讲评课是思想品德课重要课型之一。这种课型,是根据学生作业、练习、检测后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的过程,它有查缺补漏、巩固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

1. 整体分析,重点突出。对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指出优势,点出不足,突出集中出错的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自省。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由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由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困惑,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再解决,形成生生互动。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并强化此问题。

3. 拓展练习,加强巩固。针对错误集中的点或方法,加强相关练习。


相关内容

  • 初中思品课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生活
    初中思品课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生活 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十多年了,我发现思想品德课很难得到学生喜欢,一方面因为其内容的理论性强,使师生觉得难教难学:另一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确实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脱离生活实际,使教学缺少活力.学生们都把政治课当成了 ...
  • 试谈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摘 要:"探究性学习"就是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提供的任务或目标,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阅读文章.观察生活.妥善表达,从而形成独立摄取知识.总结规律.具有良好的语文创新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一种学习方 ...
  •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孙姣姣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 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
  • 如何设计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教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设计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教案 作者:覃佐应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5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教案设计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初中思想品 ...
  • 阳光心态,健康成长--从教师的职责帮助中学生拥有美好中学生活
    阳光心态,健康成长 --从教师的职责论帮助中学生拥有美好中学生活 罗定市黎少中学 谢少珍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关系到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心态与人格等德育问题日益被教育界所关注,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出发,围绕教师的职责,重点讨论教师的模范 ...
  •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格式文本
    吴桥县水波中学2012年市级课题 中期研究报告 课 题 名 称: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初中政治活动反思感悟模式的探究 课 题 级 别:市级 立项审批单位:沧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课 题 负责人:邢玲玲 所 在 单 位:沧 ...
  • 20XX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我们学习并即将使用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指 A.实验稿 B.2011年版 ...
  •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案 第四课 知识让人生更亮丽 学案 第二框 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寄语 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懂得教育与个人和国家发展的关系. 2. ...
  •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 问题行为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1]提出此概念以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周详等[2]调查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 ...
  • 荔湾区政治学科初中命题活动方案
    荔湾区政治学科初中命题活动方案 一.目的 1.整合全区初中政治教师的智慧,群策群力支持毕业班的教学.复习.备考,为一线教学提供有效资源.命题活动不仅提供一定量的配套练习,更注重作者的命题立意.参考答案.评分细则等深度拓展,也注重使用者的自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