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 - 范文中心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

07/17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

作者:李濛

来源:《新一代》2014年第09期

摘 要:近年来,由于受传统体制下管理观念和收入分配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中已经处于明显劣势。如果观念不更新,不能客观评价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就不可能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人才优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认识;误区

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吸引借鉴先进管理思想的过程中,由于惯性思维的作用和各方面的条件限制,难免形成误区。

一、观念滞后,存在认识不到位

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与生俱来的不平等地位,形成了实际工作中支配与被支配的领导方式。同时,“上智下愚”的传统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和思维,成为管理工作中的痼疾。在工作中表现为偏好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不重视人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在收入分配上实行“一刀切”的管理,不重视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在工作安排上实行“控制—服从型”的管理方式,把人才视为归我所有,为我所用,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

二、理论滞后,缺乏人本主义管理的基础

虽然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但由于人事、劳动管理制度阻碍人才流动,故此,没能在社会范围内实现人才优化组合,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根本不现实的。西方工业国家在二次大战结束后,为了适应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以“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决策理论”等学派为代表的思想派别,并发展成为成熟的现代管理理论。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方面注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探索过程。

三、机制滞后,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在管理中,由于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忽视人的利益和主观需要,严重影响了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抑制了人力资源的潜力,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一)在用人方面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往往通过管理者的“印象分”决定人才的价值。由于不同管理者的阅历、能力及对待人才看法的差异,具体操作中难免松紧宽严不一、因人而异,使客观、公平、公正的选人原则难以体现。

(二)在收入分配方面缺乏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仍很严重,“你有我有全都有,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看似公平的风气还有一定市场,这实际上是忽视了人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人的贡献。

(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急功近利,无法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往往出于应付企业一时的人才短缺,不注意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开发,不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不能为引进的人才作出合理的、与企业同步发展的职业生涯计划。

四、变革将促进人力资源配置优化

随着经济转轨时期组织结构变革和人才市场的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变革就为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提供了鲜明的印证。如管理模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以提高组织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能力;端掉银行“铁饭碗”,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为大批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努力开展个性化服务,大力推选客户经理制以适应客户需求。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虚拟化的网络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组织形式,为社会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而更多的管理人员将走出等级严格的“象牙塔”,直接面向市场,迎接更加具有成就感的挑战。

五、通过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开发

建立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实行因人而异、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有差别的分配制度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行之有效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差异,有条件满足员工需求,采取因人而异的薪酬制度。薪酬要与贡献大小挂钩,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采用多种激励方式。薪酬要体现人的能力大小差异,使薪酬成为激励员工学习提高的手段。这是一种观念创新,既然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是资本,作为资本,其收益都应该是产权的收益,不能简单地作为劳动的收益比如工资来看待。

六、培训将成为人力资源发展核心

培训是企业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而员工培训是企业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工作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是为提高自身价值而进行的投资。员工不仅重视完成工作的质量,更看重从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实现人力资源增值。经过培训,企业由于员工技能提高而得到长足发展,员工则从企业发展和自身努力中获得收益。员工和企业不仅分担了培训成本,而且也分享了培训的收益,意味着企业和员工都有动力继续合作。

七、职业发展规划成为人力资源发展的永恒动力

在员工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时,工作积极性主要来自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信息社会,人们有理由对占据人生重大位置的工作有更多的要求。

在人力资源整体规划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员工需要多元化的实际,设计和改进职业阶梯,提供更多个人职业发展机会,让员工能够看到希望,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树立为组织发展而奋斗终身的信念;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引导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与组织发展相辅相成,为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

八、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团队力量

在吸引优秀人才时,股票期权与奖金固然行之有效,但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Teamworking),必须依靠组织文化战略来支撑。

组织文化是一种“软性”的协调力和凝合剂,它通过在组织中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来强化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信任和团结,培养亲近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形成组织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把人作为整个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凝聚人、培养人和造就人,使组织和成员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相关内容

  • 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
    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管理学科,进入21世纪原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他们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如何选好人.用好人是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 ...
  • 企业风险的认识和分析
    风险的认识和分析 一.企业风险的认识和分析 企业的风险关键重大,关系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风险包括:财务风险.产品质量风险.职工安全风险.违法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用人风险.合同风险.发展战略风险等.企业发展中还会遇到同行业的竞争.市场价格的缩 ...
  • 我国企业人才观研究
    摘要:梳理我国企业人才观的研究现状,采用两期中国优秀雇主品牌企业的人才观资料,对样本企业进行观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人才观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企业对于人才观概念的理解尚存在差异,统一的人才观的理解范式尚没有出现.从企业人才观主要关 ...
  •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实验指导书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 实验指导书 江思定 编写 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2008年7月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 I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emulation experiment 一.实 ...
  • 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认识
    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认识 时间:2011-04-21 14:30:50 来源:论文格式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管理模式,它不仅是一种管理制度和控制方略,更是一种管理理念.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全面预 ...
  • 企业财务资源所有权结构及其运作效率研究
    企业财务资源所有权结构及其运作效率研究 --基于企业拓展性财务资源的一项分析 赵丽芳 内蒙古财经学院 010070 摘要:企业财务资源在大资源观认识下界定为财务主体为了实现财务目标的所有财务凭借,具体涵盖了资本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资源.财务( ...
  • 浅析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几点认识_张前程
    经营管理 浅析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几点认识 ◇张前程 北京交通大学 [摘 要]战略管理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动态过程.它包括企业总体战略和产品组合.商场竞 ...
  • 如何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如何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摘 要]森林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依然是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依然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最主要差距之一.本文就如何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谈几点认识. [关 ...
  •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1)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大纲 目 录 一 序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