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说课稿 - 范文中心

水的组成说课稿

12/22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 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 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 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 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

4. 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

5. 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

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3. 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 优化教学过程: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习的三个特征:(1)学习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学习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相关内容

  • 财务部绩效考核指标
    目 录 财务部经理岗位业绩考核指标组成表 ................................................................................................... ...
  •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院系班级学号姓名 1820100019 凯文 实验名称 二元体系沸点-组成图测绘 日期 同组者姓名 欧阳洁 成绩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在大气压下,测定环已烷-乙醇体系.液气平衡相图(沸点-组成图). (2)掌握阿贝 ...
  • 土壤的组成
    第20课 土壤的组成 一.教材分析 土壤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之一,它和生物.水.空气等一起构成学生应该了解的周围自然世界最基本的领域.本单元在内容上,以土壤本身的特点和土壤重要性作为探究内容,按照由浅入深 ...
  • 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规律的探讨
    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规律的探讨 摘要:几何组成分析是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基础.在结构力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学生在对体系几何组成分析时,往往感到有难度.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对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能力,文章将分析的要点与技巧进行了总结 ...
  • 4.2物质组成的表示_教案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四川省通江县广纳中学:蒲文强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式的含义:知道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知道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符号及其化合价:认识化合价和离子电荷的关系: 3.能根据化合价书 ...
  • 化工原理第五章 精馏 题
    五 蒸馏 汽液相平衡 1.1 苯(A)与氯苯(B)的饱和蒸汽压[mmHg]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t 80.92 90 100 110 120 130 131.8 p 0 A 760 1008 1335 1740 2230 2820 30 ...
  • 高二上生物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原生质的含义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3.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4.组成生物体的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作用 [知 ...
  • 比例的意义活动案例
    比例的意义活动案例 北汉学区大李小学 王永梅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的意义, 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 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 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全面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 ...
  • 分与合教案
    课题:<分与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 ...
  •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选择题 1.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与生活在海水中的鲨鱼,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 ) A.大体相同 B.区别较大 C.很难确定 D.没有一定的标准 2.占肝细胞干重50%以上的有机物是( ) A .水 B .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