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 范文中心

浅谈怎样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01/27

关于文本细读

“细读”,顾名思义,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这里的“文本”特指我们的课文。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本细读”一是指老师要加强文本细读,二是指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一、文本细读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细读文本,又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呢?仅靠一纸教参人云亦云是远远不够的。开展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素养,更多的是能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支点,引导学生开展文本细读,训练读书方法,形成读书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如何开展文本细读

那么,我们究竟该从何着手,走近作者的文字,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开展文本细读呢?

(一)、仔细琢磨语言特点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如那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所以,对语文教学来说,准确选择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教师要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通过选点突破,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1 解读关键字。

比如彭霞老师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就抓住了“送”这个关键的题眼,围绕“谁送谁?送到哪?为什么送?如何送?“来展开教学。还有,崔元老师的《春夜喜雨》也是抓住了“喜”这个字。。。

还有,《鱼游到了纸上》这课中我们也可以抓住“游”这个关键字。这样的关键字一般出现在题目中,也叫题眼。

再有,《荷花》中,荷花从荷叶中冒出头来,这个“冒”字用的十分精准传神,应该引导学生好好体会其妙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2 解读关键词。

肖玲老师的《玩出了名堂》抓住“名堂”一词,通过探究“玩出了怎样的名堂?是怎样玩出这样的名堂的。”来组织教学,让教学条理清晰。又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就可以抓住 “了不起”这个词,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文章中 “父”的伟大,“子”的勇敢、无私。通过体会他们父子的“语言、动作以及遇事的做法”体会他们的“了不起”,父子的高大形象便在学生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 解读关键句。

《迷人的张家界》一文中,最后一句“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便是文章的中心句。抓住这个句子,就抓住了文章的魂。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开篇就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撼人心魂,令人有立马扎入文本,一探究竟的冲动。而要想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要深入文本,了解圆明园的兴衰,从而也就达到了读懂文章的目的。

还有许多写人的文章,则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去体会人物特点以及人物品质。如《心中那盏灯》中有一段对父亲清晨起来为儿子打磨冰灯的细节描写,其中,对父亲的一组动作描写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还有《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中,通过对小红军的外貌、语言、动作的品读,一个倔强、勇敢、坚强的小红军形象就立了起来。还有《 桥》这篇小小说中也是如此。抓住了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品读,就能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

4 体悟文章的独特表达

一篇文章,我们除了要准确理解它的内容,还有领悟它的表达形式的美。不少文章都是孩子们学习写作的好素材。这些典型的范例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仔细模仿。如:

① 首尾呼应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② 总分语段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 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③ 过渡段 《赵州桥》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④ 优美语段

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所以,细读文本,一定要抓准教材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如果不能抓住突破口,就不可能分析好教材,更不能从“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神韵”。

二、了解语言背景,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

文本解读必须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

如,崔老师教学的《春夜喜雨》。一场春雨,本是常见之景,为什么作者会有赞它为好雨呢?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当时正处于极度干旱之际,下了这场春雨。)大家就对诗人的这种情感深深理解了。

又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就容易出现误导学生的现象。有的学生说,苹果、桃子有什么不好,它们既有美丽的外表又好吃。做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人,既重外表又有实用。放在今天来看,这个观点不无道理,但作者为什么会有以上的写法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时代背景。

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再联系那个时代水深火热的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和先生(落华生)一样,为大义、为祖国、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啊。如果教师对文本的作者、创作背景等都有全面的了解,就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师:同学们,其实花生那样的人就是作者那样的人!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人吧!(简介作者生平)师:(质疑)在作者的心里,和讲体面相比,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教书育人,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是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是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救国„„)

师:是呀,和这一切相比,讲体面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再读读这个句子,你们觉得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谁更可敬呢?相信此时没有学生再会为花生虽实用但不好看而遗憾,相反,会为落花生的藏而不露,只求奉献而自豪,为作者的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而敬佩。

三 细读文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的文本细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文本细读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教师只有深入的解读文本,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好学生阅读文本,才能游刃有余的捕捉、处理好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及学生个性阅读中的智慧的火花。

首先,教师应从读者的角度去细读文章的作者这个人,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的目的,以及文本相关的文章。

其次,教师还应从教师的角度,读出编者的意图,教材的地位,教材的来龙去脉,读出教学策略,读出教学方法。

最后,教师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儿童的角度读出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也能够读出的东西,读出学生的学法,读出教师的细读与学生的细读的结合点。

2、学生的文本细读。

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我们说教师的文本细读要做到有深度、有广度、有角度,但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时则要做到适度!

①学生的文本细读需要深度,但绝对拒绝深沉、深邃。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从学生的年龄认知发展等特点出发,“深度”的细读才成为可能,否则将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是死钻牛角尖。文本细读最终落实的深度是学生的深读,是儿童阅读的“常度”。

②学生的文本细读需要适当的广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会收获不同的感受。学生的文本细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细读文本,了解作者这个人,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还原文本的情景,还原文本的思想,透彻理解文本的内涵。但适当的广度不可以泛化成面面俱到、拖泥带水

③学生的文本细读需要选取恰当地角度切入。

一篇文章,往往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甚至几千字。短文从何切入,长文从何入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个正确的角度入手,抓住文本的空白点,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句,抓住文中值得品味的词语,读出语言,擦亮文

字,悟出真谛,切不可“和盘托出”,亦不可“面面俱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3、把教师文本细读转化为学生的文本细读,找到相互间的焊接点。

如何让教师的文本细读的深度、广度实施,指导学生文本细读有度,适度?这要求教师在全面深入细读文本后,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切不可把老师的文本细读“和盘托出”生硬灌输给学生,必须围绕文本的主题,结合学生实际,将这些精髓的东西有逻辑地穿起来,才能真正形成课堂教学清晰的脉络和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文本细读,是享受阅读,品味文本之美的过程,更是进行精神之旅,重塑自我人格,提升自我魅力的过程。文本细读如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走,细细赏,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诸多美景不期而遇,才能走向阅读的顶峰,才能让我们的心灵默默地与作者的贴近,与文本贴近,与编者贴近,与教学贴近,与学生贴近;祝一小的文本细读课题这朵教研之花早日结出丰硕之果!

------ 市一小文本细读课题研讨课上的讲稿

11月4日

浅谈怎样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由于我国的语文教材沿袭的是古代读经式的文选阅读课程形态,注重读者的涵泳和感悟,所以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角度和深度,直接决定着一节语文课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并非天然生就,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提升的。大体上,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文

本解读能力可以沿着解读前的背景知识准备、解读时的方法技巧、解读后(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反馈三个环节来进行。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它影响着语文教学的优劣. 可教师文本解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脱离文本, 依赖参考书与网络, 教师自身没有和文本的心灵交流和灵魂对话, 解读不出文本的精髓和内核. 本文主要从巩固语文教师的理论基础; 丰富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磨炼语文教师的操作实践三个方面来初步探索提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尴尬局面:有的教师辛辛苦苦,手捧教参,该讲的都讲了,但学生就是不买账;有的教师热衷于从网上下载课件,以现成的课件来代替备课工作,但有经验的教师听过课后,说课文理解不透,还需要在文本解读上多下工夫。那么到底什么是文本解读能力,又该怎样提高呢?本期我们特别约请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国标苏教版高中必修、选修教材核心编写成员曹勇军老师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它是一种高于一般解读能力、带有语文教师专业特点的特殊解读能力。它不仅要求教师能准确理解把握文本的意思,还要求教师根据阅读时的理解与体会,对文本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加以预判,并富有想象力地把文本初步分解成目标、方法、过程等,为教学方案设计奠定基础。用我平时喜欢说的比喻就是,“把金子挖出来,把珍珠串起来”。

所谓“把金子挖出来,把珍珠串起来”,就是把文本中有价值的素材挖掘出来,依据教材结构和课程的需要,聚合提炼成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基本素材,串联成教学步骤和学习过程。语文课本与其他课本是不同的,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文本属于“原生态社会化文本”。谁都知道,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作家创作的作品,并不是专门为语文课本、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而写的,因此文本中携带着丰富的历史的、人生的、审美的信息,把这些一股脑儿地搬到语文课上既不可能更没必要。我们必须依据课程的要求、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需要,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目标,把金子挖出来;同时还必须把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组合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串连成学生认知发现的步骤。具体地说,就是先不看教参和各种资料,面对教学文本,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积累,把文章认真诵读几遍,对文本不断发问,不断思考: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主旨大意是什么?文体样式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一时不理解或理解上没有把握?……然后再去看教参,查找各种资料,对自己的

“裸读”加以印证、修正和提高,获得对教学文本比较深透的理解和把握。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充满发现的喜悦,可使自己的技能、方法和眼光在文本磨砺之下变得娴熟、快捷而又敏锐。

譬如美国作家梭罗的《神的一滴》是一篇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新课文,坊间参考资料不少,但多是从精神内涵来解读,忽视了文中的语文因素,教学中用处不大。备课时我下了番工夫,把文章一段一段读了个透,心中有了底。课本选文共有6段,细读下来分为三层。第1段为一层,先总写瓦尔登湖。第2~4段为第二层。第2段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瓦尔登湖的美丽和自己的陶醉,“可是”一转,说明自己离开后湖边树木遭到砍伐,面目全非。第3段写“肮脏的工业脚步”“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第4段重点在“然而”后,突出了瓦尔登湖以顽强的活力抵御人为的破坏,永远年轻。三个段落从“面目全非”到“肮脏的工业脚步”再到仍“充满着神秘和活力”,表现了作者对现状的担忧。第5~6段为第三层。第5段赞美瓦尔登湖的庄严、纯洁,第6段指出湖水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经过一番细读,文章主旨也就不难把握了:首先描写了瓦尔登湖的自然风光,其次表达了作者对工业文明破坏美丽自然的痛惜,也希望通过大自然来净化人的灵魂。如果联系梭罗的思想以及《瓦尔登湖》的创作动机,还可以补充一点,就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远离尘嚣、摒弃俗务后心灵获得的自由。而文章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恐怕是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融合。记叙简洁,描写角度多变,自有山野林间的幽气,细节化描述中饱含哲理的情思,议论抒情深邃隽永。阅读中我也有不少困惑,比如文中的那首诗,“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是什么意思?“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高高躺在我思想中”又是什么意思?带着疑问我查找了多种译文,互相参证,最后基本确认前者意思是“再没有比瓦尔登湖更接近上帝和天堂”,而后者意思是“瓦尔登湖是我思想的源泉,给我启迪”。文本细读上做足了功课,就为教学实施奠定了基础。

文本解读不仅要“挖金子”,更要“串珍珠”,要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展开对象化、过程化的想象,把文本转化成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过程。《肖邦故园》是新入选苏教版教材的一篇优美的课文,但我听过几次这篇课文的教学,觉得不太理想。文本难在哪里?首先是该文起笔比较玄远和宏阔,极力渲染肖邦出生地历经沧桑,以及某种神秘的命运感,学生不容易抓住描写对象,容易走神;其次该文可以说是围绕第4段中“艺术家的创作……童年和青年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这个总领句展开的,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明白这个道理,作者用肖邦作品作为例子,在具体阐发过程中,头绪比较多,不断拓展,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第三,该文是一篇写音乐家及其作品的随笔,教师多喜欢外围包抄,一会儿介绍肖邦,一会儿链接资料,一会儿配音乐朗读,注意力没有集中在文本学习上。 针对教学中的困难,我先“挖金子”,确定学习的两个重点:一是把握肖邦故居环

境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的特色和作用;二是辨析三个“促膝谈心”的含义,理解肖邦音乐中的爱国情愫。然后把“珍珠”串起来。我想先从题目入手梳理全文的思路,分析“故园”的三层含义,一是“故居”,二是“故乡”,三是“故国”;然后找出描写故居环境特点的词语,并由此切入课文第20~27段,指导学生诵读描写肖邦故居四季景色的文字,体会写四季景色段落的特点;接下去比较文中两处写四季景色文字的不同特点,探究其语言表达的特色和效果;最后找出文中三个“促膝谈心”的不同语境含义,体会肖邦音乐感人至深的原因。教师自己读了文章,有了真体验,才能梳理出牵动全篇的线索,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教给学生阅读的真本事。

我们知道,文本阅读活动存在着两极,课文一极,读者一极。前者注重文本的解释,以客观态度拆解课文结构,求得文本的意义;而后者注重读者的阅读,标举主观能动参与,倡导阅读的创造性和个性化。教师文本解读技能应两者结合,形成互补和循环。我称之为“死去”“活来”。两种阅读取向,各有长短,“死去”侧重于“懂”,是底线,但容易死板教条;“活来”侧重于“用”,有高度,但容易高蹈虚浮。课改后,风气大变,倡导创造性个性化,流风所及,往往“活”有余而“死”不足,教学中臆说风起,戏说云涌,脱离文本,过度阐释,误人子弟。中学阅读教学有特定的对象和课程目标,即使“活”也应有限度,当以常识为度,以学生“跳一跳”为基本要求,尤其要注重“死去”方能“活来”的基本规律。记得我备《阿房宫赋》一课,读到结尾段发现,原文中不仅4个“后人”指代内容值得辨析,而且4个“哀”也意味深长,组合成回环句式,这样“后人”与“哀”不断出现,给人一种“后人”只知“哀”不知“鉴”的悲哀。后来在教学中,我把自己的解读融入师生的探究之中,结束时还顺势讲到了黄炎培先生的“窖洞对”中的“周期率”,一下子把历史拉回到现实中来,让学生的思考飞腾了起来。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眼下迫切需要提高的还是扎扎实实的文本解读能力,强调准确优先的原则,实事求是,言必有据,在这方面许多前辈扎实严谨的学风值得我们学习。

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不仅靠钻研课文的功夫,还需要教师有自己的读书生活。课堂阅读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与生活中真正的阅读不大一样。在生活中我们是自己找书读,找到书大致翻翻,观其大略,有兴趣多看,没兴趣就扔下。看不懂怎么办?很正常,以后慢慢会懂的。这种自己找书读,是读整本书,读大部头,读自己心仪的经典;读不懂就猜,在上下文中确定其真正含义;自己当自己的老师,自求自得,自我提高……与狭小的阅读课堂培养出来的阅读态度、阅读品质、阅读技能不一样。教学中有阅读生活的老师,会把“黑板上的世界”与“自己的阅读世界”打通,想方设法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即便是在课堂上也会以生活的需要为目标,把阅读还原到生活中去。他会注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培养,会强调“读书要挺直脊梁”“阅读就是思考”的品质锤炼,会侧重“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的技能示范,会展示朱熹式“熟读精思”

与陶渊明式“不求甚解”交互为用的策略……使阅读课厚实而饱满,具有生活气息和智力背景。

读书人是语文教师应该珍惜的身份。什么是读书人?首先,是一辈子读书的人,以读书为志业的人。一个人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其次,他读的书“无古今,无中外,无雅俗”,追求通人的眼光,汲取人生的智慧。第三,读书养气,养成一身正气,是个精神明亮的人。这是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背后的生命底蕴,也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终生的职业追求。

《献你一束花》教材解读

作者:陈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88 更新时间:2013/7/17 14:58:10

一、 写什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记叙了机场女服务员,为比赛失败的女运动员献花,并通过鼓励使女运动员重拾信心和勇气的故事。

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1. 写了女运动员比赛失败回国时她的一些表现。

当女运动员步入机场大厅的时候,她“一直垂着头”、“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这四个“怕”和一个省略号,写出了女运动员此时无尽的沮丧、愧疚、和害怕。

再有,她原本是害怕记者追着问这次比赛的情况,可真正走出来的时候,她发现很

少有人招呼她时、摄影记者也有意避开她时,她此时的内心变得更加失落、茫然,她完全被这次失败的成绩和外界的冷遇击倒了。

2. 写了比赛胜利回国时,机场迎接的盛大场面。

当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比赛的时候,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没有人关注她,但当她出乎意料的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机场大厅迎接的场面是“空前热烈”:“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记者死死纠缠着问”、“花多得抱不住”,两年来,这样的场面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出现。

3. 女服务员献花。

在女运动员极度沮丧、对未来感到茫然的时候,在外界媒体都有意躲避她的时候,女服务员用她肯定的语言、鼓励的动作温暖了女运动员的心,感动得她“热泪盈眶”,同时也“重新抬起头”找回了信心和勇气。

4. 文章中还隐含着女运动员失败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两年来外界的不断关注增加了她的精神压力,就像文中所说“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的心理素质不行,在她成功的时候,她不会调节来自外界、包括她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所以才导致由于压力过大而失败,真的是“肉体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在她失败的时候,她又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失败,所以第一次失败就把她击倒了,在接连的其他项目的比赛中也一并倒下,所以回国时才呈现出一种失落、茫然、抬不起头、整个人都垮掉的状态。总的来说,她失败的原因就是,她还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成功和失败。

我们可以把文章写了什么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

女运动员不知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大败而归

沮丧茫然→女服务员献花

二、为什么写

文章主要写了这样几个内容,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到底想表达些什么?

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两个人物,谁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呢?(女服务员)作者是把他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女服务员这一形象传达出来的。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女服务员是怎么做的吧:

在女运动员内心极度沮丧、失落、茫然,被失败打击得抬不起头的时候,女服务员献给了她一束花,并用含蓄的语言告诉她该如何对待失败,最后,我们也看到了女运动员确实也发生了变化,感动得“热泪满面”、“重新抬起头来。”

女服务员的举动和话语,不仅让我们领悟到了失败者真的更需要鼓励,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这一问题的思考。我想这也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吧。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应该有两层:

1. 希望我们能明白不仅胜利者需要祝贺,失败者更需要鼓励;

2. 希望我们能了解,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成功与失败。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我觉得这条只要打在“了解如何对待失败”这个层

面即可。)

三、 怎么写

作者是如何通过机场女服务员为失败者献花这件事,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的呢? 下面我们就把作者在构思这篇文章时的一些方法进行提炼:

1. 将女运动员的变化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而体现主题。

文章用质朴、真实的语言刻画了女运动员在“献花”前后的变化,重点刻画的是她的心理活动和动作,通过她的变化,可以明显地体现“献花”这一情节激励的作用,同时也

体现文章的主题。

在抓这条线索的时候,作者为了刻画女运动员,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 2. 通过强烈的对比深化主题。

A.文章中媒体对女运动员前后的态度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形成这次对比,作者还运用了插叙)

B.媒体态度的变化与女服务员至始至终不变的态度形成对比;

C.女运动员在“献花”前后发生的变化形成对比;

D .将女运动员的第一次成功和第一次失败进行对比。

通过这一系列反差巨大的对比,让我们确实感受到:对待失败者更应该鼓励,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失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3.通过女服务员富有哲理的话,再次揭示文章主题。

这部分作者主要运用的就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就是因为作者巧用了这些心机,才能通过女服务员献花这一举动,最终让我们感受到该如何对待失败者、该如何对待成功和失败。

女运动员不知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大败而归

(插叙) 沮丧茫然→女服务员献花→抬头

(动作、心理、插叙) (语言、动作)

4.首尾呼应

四、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分析,及课标对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最终确定教学目标。

1. 根据课标:

提炼之后,课标对五年级学生叙事类文章的阅读要求应该是这样几条:朗读、默读、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表达顺序、初步领悟表达方法。

这就是为什么在前面解读教材的时候,我们建议老师要提炼出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在你提炼出来之后,目标就会定的比较清楚、准确、容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设计的时候也会变得轻松容易,因为你已经把这篇文章的骨架看得很清楚了,一会我们设计的时候能感受得到。

2. 根据学生:

这篇文章在体会作者情感上,有一层是要了解以后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成功与失败。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里,我觉得可以降低难度,把点打在能够明白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失败即可。

3. 最终确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A.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女服务员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失败者更需要鼓励,及应该以和平的心态对待失败。

B.了解什么是插叙、体会插叙的作用。

C .继续学习通过抓人物描写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重点:理解女服务员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失败者更需要鼓励,及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失败。

难点:了解什么是插叙、体会插叙的作用。

五、 主问题的设计及论证

为什么机场女服务员要向失败者献花?

(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明你的原因)

↓ ↓

学生会在2、5自然段中找体现

女运动员心情沮丧失落的句子。

(抓女运动员的动作、心理描写)

第2段 第5段

可抓住“„„”让学生联想, 可引导学生与第一次迎接的

并通过情感朗读,体会女运动员 场面进行对比,加深对女运

的心理。 动员心情的理解,体会插叙的作用。(对情节起

到补充衬托,是情节更清楚)

此时学生从女运动员的心理体会要给失败者献花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位女运动输掉了比赛,并且变成现在整个

人都垮掉的样子?

(学生探究女运动员失败的原因)

此时学生从女运动员失败的原因体会要给失败者鲜花

还有什么原因要给失败者献花吗?

(学生献花这一部分,体会女服务员的话的深刻含义)

《献你一束花》文本素读报告及教学设计

习惯了一拿到课文,就去翻阅参考书。而这次就是这么一篇课文,如何去理解?

一遍又一遍的去读。渐渐地两个形象丰满起来:一个失败的体操运动员,一个热情的机场女服务员。

对于这位失败的体操运动员作者重点突出了她的心理活动。由于失败,她垂下了头,整整四天。她沮丧、落魄、觉得自己无脸见人。当回来后,她走在队伍最后,由于失败,没有了鲜花、笑脸和闪光灯,她更加感到失落、沮丧和愧疚。当面对着机场女服务员的笑脸、听着她善解人意的话语,面对着她送上的一束鲜花时,这位体操运动员落泪了。她的内心被感动着、被温暖着、被激励着。

对于热情的机场女服务员形象,作者则采取了电影中的慢镜头手法,很有画面感。第一自然段对于女服务员的回忆,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而省略号则给读者一个充足的想象空间。女服务员的第二次出现就是电影中一个慢镜头的艺术处理,突出体操运动员的意想不到,突出了这位女服务员的美丽形象。对于这位女服务员的描写,既有外貌、神情,也有动作、语言,不论是什么描写,都刻画出了她美丽、善良,而又善解人意的形象。

这位女服务员的举动让我们都在思索:鲜花是应该送给凯旋的英雄,还是献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我想,这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吧!我们可以分享成功者的喜悦,并为他们送上鲜花和祝福。但是对于失败者,他们在比赛过程中也是浴血奋战,尽力拼搏,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失败就远远地避开他们。他们内心所承受的是更大的压力,他们的无助、他们的愧疚、他们的失落都是无法言表的。人们都喜欢锦上添花,但雪中送炭才是更令人感动和难忘!正确的对待成功和失败,这才是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阅读教学讲究“得意又得言”。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的?文章在叙事过程中融入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失败的原因和过去成功的辉煌,成功与失败形成了截然的对比。同时,对于人物的刻画,作者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体操运动员是突出心理描写,而对于女服务员则是海陆空齐上,采用了综合描写的手法。使得

文章的叙述波澜起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样的理解下,完成了以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献你一束花》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了的体操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送给成功者以祝贺,而且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失败者以鼓励。这个故事隐含着两种思想:一是怎样对待成功和失败;二是怎样对待成功者和失败者。

这篇文章运用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手法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失败了的体操运动员和机场女服务员。文章采用了插叙的写法,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意蕴悠长。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相对单纯,肯定对于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不好把握,在教学时,应该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垂”“藏”“怕”,让学生反复咀嚼,想象画面,体会这位体操运动员失败后的失落、沮丧和愧疚。

学生对于文中叙述献花这个故事比较好理解,但隐含在其中的思想学生却不易理解。所以引导学生抓住“失败”一词大做文章。文中多次出现了失败,面对失败,这位体操运动员的表现,机场女服务员的表现,让学生多角度体会,感悟女服务员的话,感悟如何对待成功与失败,如何对待失败者与成功者?让学生通

过与语言文字对话,获得思想的启示。

【教学准备】

1、学生看一看体操比赛的画面,尤其是平衡木和高低杠的比赛。

2、搜集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名言名句或小故事。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晰体操运动员和女服务员两个人物形象。

3、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插叙的写法。(重点)

4、理解机场女服务员献花的意义,体会她话语的含义。(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积累词语,梳理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带疑问初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结合学生的提问,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交流反馈,检查初读效果。

(一)字词积累

平衡木 高低杠垫子 一塌糊涂 垮下来

垂着头 怕见人我真糟 失落 沮丧 愧疚 黯淡无光

纠缠 五彩缤纷浓郁 热泪盈眶

(二)选择提供的字词,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采用听词串写生字的方法听写“衡”“垫”“塌”“糟”“垮”“郁”“缠”。

(【设计意图】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正确认读词语,并积累运用词语,落实写字要求。)

二、细读课文,理解两个人物形象。

1、抓“失败”体会体操运动员的形象。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体操运动员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或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预设:动作:垂;语言:我真糟。我是失败者;心理:怕、失落、沮丧、愧疚

选择感受深的句子或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并读出自己的体会。

2、抓“热情”体会女服务员的形象。

•出示两次描写女服务员的句子

“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提问,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比赛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她提包儿„„”

“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儿向上看,长长的腿,深蓝色的服装,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原来是机场那位女服务员。”

读读这两段话,你们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秘密?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段话突出了女服务员的热情、美丽;写法上前后呼应,第二段文字采用了电影慢镜头的形式,从下而上对人物进行了外貌描写。)

‚默读女服务员和体操运动员的对话部分。画出对女服务员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想一想,这位女服务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ƒ出示女服务员的一段话。

“谁能避免失败呢?我想,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

思考:机场女服务员怎么看待体操运动员的失败?联系前文,其他人怎样对待这位体操运动员的失败?结合自己,我们如何对待失败者呢?

④读最后一句话,体会体操运动员的内心感受。

多种形式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运动员用诧异的语气读,女服务员用肯定的语气读,师用诧异的语气读,生用肯定的语气读。 (【设计意图】1、抓关键词语品读体会人物形象;2、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突出教学重点)

三、回读全文,深化对胜利与失败的理解,体会“礼物”这一专题的含义。

在这位运动员失败后无比沮丧之际,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束鲜花。这束鲜花有着无比奇异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什么?(预设:鼓励、理解、宽容„„)

这份礼物对于这位运动员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她收到了这份珍贵的礼物,她的内心又开始活动了,想一想,她收到礼物后,会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

每个人都会面对成功与失败,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成功与失败呢?

出示自己积累的名言名句。

(【设计意图】结合单元专题“礼物”,让学生感悟这份礼物的珍贵,升华思想认识)

四、了解插叙写法。

1、文章在叙述体操运动员失败后的情形中插入了一段话,叙述两年前比赛成功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你们觉得插入过去的这段回忆,有什么作用?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学生通过自读思考、相互交流、对比朗读了解了

什么是插叙,体会到插叙的作用,突破了难点。)

2、出示《凡卡》一文,学生深化对插叙这种叙述方法的了解。 (【设计意图:插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叙事方法是为了突出情节的发展,提供《凡卡》一文,加深学生对插叙这种叙事方法的认识,突破难点)

感情需要咀嚼与回味

拿到一篇文章,老师们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找寻关键词、重点句段反复品读、咀嚼,为的就是与作者内心产生共鸣,寻求思想的共识,达到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目的。没有老师的引导,那些看上去很平凡的词句、很司空见惯的句段感觉是没有什么嚼头的,但是一经提示,感觉变了,仿佛真能披文入情,与作者同喜共忧了。

也许日子过得太过于平静了,内心也如一潭深水不起任何波澜。平淡的日子我们忽略了情感的美好,发掘不了可以让我们心灵颤巍巍的感觉。昨晚,忽的内心就那么动了一下,哦,原来这就是一种情感的咀嚼与回味。

维是我的一位可以交心的朋友。虽然长时间不联系,但感情依然,我们会抽时间偶尔聚一聚,聊一聊。从过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在一起聚过。虽然,我俩的单位只有一墙之隔。

就在昨天早晨,我忽然发现窗子外出现了一个身影,是维。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由于地势原因,我只能看到她的头。我打开窗子,笑着望着她。

“我一个窗子一个窗子望,发现这个窗子窗台上有花,我想,肯定是你的了。”她知道我喜欢养花。“没事吧,我过来一下。”

我点了点头。然后,过去给她开角门。我们两个单位有一个角门相连。

很快,她就过来了。维越来越时尚了,显得飘逸年轻,但那张熟悉的脸依然显露着真诚与善良。我给她泡了菊花枸杞茶。

“昨晚上梦到你了。这段时间在忙什么?说什么今天都要过来看看你。”她给我讲梦,讲早上遇到的一些事情„„

就这样,我们聊着,四五个月的事情就这样聊着聊着。朋友就是这个样子,不管多长时间没有见面,依然一见如故,

没有任何忌讳,没有任何芥蒂,一个说,一个听,即使两个人都默不做语,却没有任何的尴尬与沉默。

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她要走了,我送她过去。然后就开始忙工作了。

晚上,一个人静静地待着,忽然就想起了她。一个梦,牵动着她的心,一个举动,打破了我内心的沉寂。忽然间,心里有股暖流缓缓地流动着,而眼眶也似乎有东西溢出。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

一位盲人晚上走路时点着一盏灯,别人不解,问之。他说了一句话:“别人看到了灯光,也就看到了我。”盲人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心里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盲人尚且知道在漆黑的夜里给自己挑盏灯笼,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可我们有些人行走在黑暗之中却不知给自己挑盏灯笼,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只是一味的抱怨天太黑,路太坎坷,只觉得自己苦不堪言。好多人现在都陷入了一种迷茫之中,不知该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王君说:好多朋友对她到清华附中都抱不理解态度,认为一切需要从头开始,多累啊!而王君认为,不管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没有苦与累之说啊!现在有好多人在单位自以为自己资深,于是以元老自居。稍微苦点累点就牢骚满腹,说句拈轻怕重也不为过。

这种心态其实是人生目标的缺失,不管什么年龄,都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人是要有追求的,即使目标不是很远大,但必须要积极向上!混日子是种很可怕的状态!在学校里,有些老师其实就是在混日子。教材吃不透,弄不清该给孩子们教什么,反正教参上、教案中都要现成的解读、设计,拿来为我所用,反正该讲的都讲了,学生不学是学生们的事。作业设计更是拿来主义,手里的资料翻一翻,圈几道题去做吧?至于这些题考察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从不去认真研究。就如和尚撞钟一样——得过且过。

单位同事也和我聊过这种现象。他也感到困惑,但也想改变这种现状,可又不知如何去做?的确,我也感受到了他们的问题。下校时,大家有具体的事情去做,不谈效果,但毕竟

大家知道做什么。可到了单位,进了办公室,大家就迷茫了。上网浏览新闻,翻翻报纸,谝几句闲传,一天就过去了,无所得无所获。有的人感觉这种日子简直虚度,有的人认为日子惬意自在。工作中没有激情,体会不到成功,职业倦怠就是这么产生的。

我们单位理应学术气氛浓厚,但是没有。主要是大家书生气不浓,精神气不足。学术研究是靠理论功底支撑的,但我们读书的习惯没有养成,腹中空空又如何能深入研究呢?精神气不足显得没有活力,没有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大家、去引导大家,所以大家的精神状态不佳。

我们领导喜欢看“开讲啦”这个栏目。也曾推荐我们共同看了杨利伟、邓亚萍等的节目。这些闪光的人物的确能给人注入活力和动力,能给人注入一种正能量。其实,应该经常策划一些活动,利用这些榜样教育影响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他给我讲了宋世雄的事迹,我也曾看过几个人物的开讲,的确可以促使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外因是一方面,内因才是推动自己发展的动力。积极倡导大伙读书这才是一条比较长远的道路。没有习惯读书,没有书可读,没有引导的读书活动,所以读书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事情。读书策划活动非常重要,只有慢慢走进书本,大家的思想状态才能改变,思想境界才能提升。有了这些积淀,每个人才会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才会思考怎样工作,才会从工作中享受乐趣和成功。

为大家点亮心灯,才是功德一件。

浅析文本细读的魅力: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乾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

体验”,以达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这与教学语境下文本细读的理念一脉相

承,即从语言出发,探索文本的深层意蕴,形成师生独特的个性体验。

一、沉入词语 望闻问切

教育专家陈钟梁曾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

“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石,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带领

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师生的

文本细读,堪比中医文化的精粹——望闻问切,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触摸倾听,没有对文字的咀

嚼涵泳,深入解读教材的能力就会几近于零。

“沉入”是一个慢慢进入的过程,慢慢读,很从容,气定神闲,这是一种境界。追本溯源,“词

语”是语言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细读文本,就是要细读到最小的意义单位,要一个词语一个词

语地咀嚼。教师要让词语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

和味道,读出自己的感悟,引发自己的思考。

“望闻问切”就是从不同的维度切入,仔细品味,领悟,思考。

(一)抓“关键词句” ——品其味,悟其神

教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首先指导学生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链条,

品读游子的家国情怀和诗歌情韵。之后围绕关键词句,提出为何在作者笔下海峡竟是“浅浅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放飞思绪。有的说与思亲思国的情感相比,海峡是浅的。有的极富深

意地回答道:作者想要回归祖国的怀抱,但是海峡即使真的很浅他还是无法回来,这里是用“浅

浅的” 与“归国的困难”作比较,形成极大的反差。是啊,有时人为的割裂比地理上的横亘更难以

逾越。学生的讨论使课文主旨全然呈现。这正体现了“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的理趣。

(二)抓“作者与背景”——还原情境,提升价值。

《陋室铭》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授课时围绕“斯是陋室”与“何陋之有”这一矛盾语句展开探讨,

在“陋”与“不陋”的置辩声中拨云见日。

为了升华认知,在初步感悟的基础上,附注如下资料:被王安石誉为“天下奇才”的刘禹锡因

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

可是和州的策知县趋炎附势,欺人太甚,仅半年,就迫使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于是刘禹锡愤然

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

由此可引导学生体悟:《陋室铭》并非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之作,而是与恶势力进行不

屈抗争的愤世嫉俗之作。为官而不计较居室的大小、陋与不陋,恰是刘禹锡为政清廉的真实写

照。适时的资料补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了解作者,更钦佩作者,无

形中提升了作品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价值。

(三) 抓“细节”——充分品味,水到渠成。

如《范进中举》中“屠户把银子攥得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

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语句

中“攥得紧紧”“舒”“连忙缩”“揣”几个典型词语活脱脱勾画出胡屠户虚伪、贪婪、吝啬的本性。

值得注意的是, 文本细读是一种科学的精神,既不能浅尝辄止,也并非漫无目的、 亳无重点

的散步式细读。绝不能把“细”理解为琐碎, 更不能因此去钻牛角尖。细读的目的在于精确地把

握文本的真实内涵。

二、多维解读 一花一世界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文本作者的意图是读者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文本的“原

义”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因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时间间距”是不可能克服的,也是不应当克

服的。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

读者可以对作品进行多维解读,从文本中读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来,并逐步内化成自己

的思维方式。但是,提倡多维解读,不等于可以完全放弃作者的创作意图于不顾,而是在此基

础上的发散思维,由点及面、见微知著的个性领悟。

阅读教学中,指向言语本身的细读,往往可以透过表象,窥探到作者隐藏在语言面纱之后

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的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本这片风景

的绝美之境,甚至发前人所未发。

综上所述,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正似佛家入境的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所以我们追求的是“从语言出发,回到语言”,要的是穿行其中

的灵魂历练,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文学灵感。

,提高课堂实效作者:倾听

探索文本解读,提高课堂实效

——从《老人与海鸥》说起

窦桂梅老师的博客中有这样一段话:“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尺度,无外乎就是解读教材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要有‘慧眼’,能够正确把握作品真正动人、具有感染力、值得让学生反复品味的地方。这慧眼体现在解读教材上。”

文本解读一直是困扰我们一线教师的一大难题。文本解读的是否恰当,关系到我们课堂的成败,关系到我们的教学是否有效,关系到学生的感悟是否真切。

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呢?概括起来就是三读、三懂、三要求。 第一读,是作为读者来读。

作为读者来读包括这样几个层面的内容:读懂文本的意思,读懂作者的意思,读懂这篇文章在现代社会、对自己的存在意义。其中,需要完成三懂:

第一懂,需要教师认真地读懂文本的语言文字,需要去揣摩语言文字的表面、背后的意思。

第二懂,要联系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思考作者这样写的具体用意,思考他的情感、思想、观点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三懂主要是结合当代的社会实际、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思考自己对文本内容、主人公、文本所宣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怎么看待。

第二读,作为教师来读。

作为教师来读,就是把文本当作教材来读。把文本当作教材来读,是要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来思考的。作为教师来读教材,主要是从教材中确定出教学凭借——要引导学生对哪些典型的语言现象去感知、研讨,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第三读,先作为学生、后作为教师来读教材。

这是一种预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研读过程。作为学生来读,指的是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怎样做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去读书,学生会按照怎样的过程、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读懂文本,学生阅读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困难?这个层面的“作为教师来读”,指的是教师要从帮助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和困难,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应该教给学生哪些阅读方法去解决阅读中出现的这些困难?作为教师该怎么样对学生的读书过程给以必要的、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解读文本的三个要求:

第一,读准。指把握文意准。

说明文抓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记叙文抓感情、事件或形象,或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或概括事物的特点特色,或品析语言体会抒发感情,或分析写作手法明确写作意图。只有紧扣文体特点才能较为准确的读准文本的主旨。

第二,读透。指品析领悟透。

在读准文本,把握大意的基础上如何能读透文本?

一要细品语言,深入体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二要联系写作背景或作者经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明白言外之音。

三要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第三,读清。指行文思路清。

如何才能读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它的方法可以是:

⑴抓关键句法。抓住文本的关键句,就能提纲挈领的拎起全文内容。关键句从哪里找?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

⑵结构层次法。即通过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来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是我们教学生学习课文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⑶抓中心事件法。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来理清文章思路

⑷抓写作顺序法。即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来梳理行文。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如果我们不是从课本上读到这篇文章,而是从《读者》之类的杂志中读到这篇文章时,我想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也一定会被深深打动的。文中的老人竟能十年如一日,在每个冬日的早晨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给海鸥喂食,与海鸥相伴。在老人的眼里,海鸥已不只是一只只披满白色羽毛的鸟,他们早已成了老人亲密的伙伴,成了老人需要照顾的儿女,成了老人的亲人。而海鸥呢?这种我们最熟悉的海鸟,在与老人的长期相伴中,在老人的悉心照料下,竟然那么富有灵性。他们竟能听懂老人的呼唤,他们竟能在老人呼唤声中应声而起。他们与老人那么默契,那么和谐,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极为动人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读到这里,我感觉这已经够神奇了。

可是,接下来的场景,不但出乎我们的意料,更让我们为之动容!没想到老人去世后,海鸥看到老人的遗像,竟然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令在场的人们不得不退开,为他们让出一片空地。于是,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面对老人的遗像,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的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他们站在那里肃立不动,怎能不让人觉得那就是为老人守灵的亲人,那就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呢?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感到那一只只海鸥心中的悲痛。他们虽然没有人类的语言,他们虽然不能失声痛哭,可是,他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为老人举行了一场最为隆重的葬礼。

这是我第一次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心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振颤起来。怀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我又想走进作者,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感人的故事的。 这篇课文的作者邓启耀先生是南京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我曾经登陆他的博客,读了他的海鸥老人的原文。从中了解到这位老人曾是个大学生,曾被打成“右派”,被人诬陷坐过监狱,流落过他乡。一生坎坷、悲苦辛酸。只有唯一的妹妹在贵州工作,却很少来往。孤独的老人已找不到感情寄托,正是海鸥,让他有了抒发与共鸣。老人把海鸥当成了可以倾诉的对象,一种心灵的慰籍!他喂鸥时,总是喋喋不休,亲切交流,旁若无人。海鸥,就如他记忆里的圣灵,带着天使般的纯真和美丽,在数十载的劫难后,与他重逢。

看到他在这篇文章的原文后给许多读者的回复,他说:“我和老人的接触虽然短暂,却让我十分感动。他让我明白,世间万物都有灵性,遍及天地的爱心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希望。”我想,我们从作者的这句话中就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篇课文的主题了

这样的课文,让所有读到的人耳目一新,让我们突然感觉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竟有这么和谐动人的情景。读来真的能荡涤我们的心灵,给人以熏陶感染。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他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我们要与它们和谐相处。

我怎样让学生也读出这样的情感,心灵也如此地受到震撼呢?作为老师,我又该怎样做?一个个问题在不停的拷问自己。

当我静下心来,站在老师的角度要引导孩子们学习这篇课文时,却感觉非常茫然。六年级的孩子阅读水平到什么程度了?读到这篇课文,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能否感悟其中真谛呢?他们的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训练学生的哪些语文能力?让他们学到阅读的什么方法?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在语言训练中能得到哪些提升?从中,他们能汲取哪些人文的内涵?作为老师,我们要抓课文的哪些点?怎样抓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这一系列的问题纷至沓来时,我竟觉得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

于是,我又像学生似的捧着课文大声朗读起来。我感觉越读越感人。我细细地读了三五遍后,才感觉到这篇课文的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令人为之动容。同时,我还发现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动人的细节描写,比如,老人简朴的外貌,老人与海鸥的默契相伴,最后的送别,这几段话都写的极为细致动人。尔后,经过反复的默读思考,我发现了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的题目为《老人与海鸥》,这个“与”字,点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老人与海鸥的关系我们该如何定位呢?

2.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老人外貌的描写中,“褪色”一词,连续出现了三次,从这个词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老人的生活很简朴,这与海鸥有什么关系呢?

3.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老人给海鸥喂食,最后一句“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写得很美,在形象地比喻中展现了老人与海鸥极为和谐、生动的场景。这句话应该是引导学生重点朗读的句子。句中的“有声有色的乐谱”又该如何感悟、如何朗读呢?

4.在十三自然段中,我还发现有一句话特别重要,它点出了老人与海鸥的关系:“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这应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难点,我们又该在教学中如何突破呢?

有了这些发现,我才认识到对于这种篇幅较长的文章,对于许多有内涵的文章,只读一两遍是难以体会其真谛的。我们只有沉下心来,细心地读,边读边思,看看能否把握文本大意、看看文中有没有不懂的词义,看看文本中真正有价值、有内涵的问题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真正的走进字里行间,不只要读课文,还要看课文插图,读课后思考题,真正“钻进去”“潜心会文本”,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读出文本中的精彩,才会发现文本的特点,找出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后要做的首要工作: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特点,读出疑点。

在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特点,读出疑点之后,我们应该多角度审视文本,明确目标,寻找切入点。

确立好了目标,我们又该如何切入文本呢?要快速而准确的切入文本,不但要考虑文章自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跳出教材,从多种角度审视文本,从文本自身的特点,从学生的疑点等寻找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这篇课文的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为海鸥喂食、召唤、取名、谈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体现了老人无私的爱;后半部分主要描述老人去世后,我们把老人的遗像安放在翠湖边,海鸥为老人送别的一幕。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如果再深入思考些就会发现两部分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可以说正是老人辛勤的付出,无私的爱,才会出现后面感人的一幕。 然而如何开展教学,如何让孩子们能有一种深层的心灵震撼?文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落脚点内容较多也较分散,能否有个“提纲契领”式的问题进行有机的串联,从而贯穿全文,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雅民在开课伊始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回忆课文写了哪两个部分?哪个部分最能打动你。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画下来,做好批注,然后小组交流。以此展开教学。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

第一种:老师点拨课文可以分为两个场景来理解后。问:在这些场景中,你觉得最意想不到的场景是哪个?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景的?默读15——17自然段,想一想面对这样的情境,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后教师集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带问题再读课文1——13自然段,留意老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画出重点词句,批注感受。

第二种:这篇《老人与海鸥》的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如果我们提出:读读课文,看看老人与海鸥是什么关系?读着想着,课文第13自然段一句话中的一个词就会映入眼帘:“亲人”!是的,亲人,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的不辞辛劳地照顾着海鸥,十多年来坚持所做的种种;以及海鸥对于老人的亲昵、去世

后令人惊叹的举动,都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不正是一种“亲人”般深厚的情意吗?抓住了要领,教学整个的构想就十分明晰了,前半部分就着重从“亲人”入手,通过对老人生前的神态、动作、外貌、语言等等的理解,感悟“老人对于海鸥亲人般的关爱”。后半部分海鸥为老人送别同样抓住“亲人”,从海鸥的动作状态中着重感悟“海鸥对于老人亲人般的深情厚意”,进而升华感情,展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

第三种:课后的思考题中也把它作为一个题目单独列了出来: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想,学生读了这篇课文后,一定也会对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也可以此为切入点。先重点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付出,体会他们的默契,再学习第二部分,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就水到渠成了。

切入的方式有很多,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走入文本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感悟的问题了。

这篇《老人与海鸥》教学的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的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何时运用快速阅读?让学生找到这些句子,读好这些句子就行吗?我想这还远远不够。关键是,我们找到这些句子后,让学生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其中感情,经过一个什么过程,通过什么方式反复体味、揣摩,从而“虚心涵咏,切己体察”。

在这节课中雅民就很好的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批文入情”,抓住重点词语,用心体会,并能说出自己的个性体验,在碰撞交流中更加深刻地领悟文本的内涵。

处理完课文的突破点后,文本的精华基本挖掘出来了。我们仍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以赏析的态度,寻找文本的延伸点,提升其人文内涵.

(1)老人叫吴庆恒,他被昆明人亲切地称为“海鸥老人”。海鸥到昆明觅食的日子里,吴庆恒每晚在工厂食堂吃一份简单饭菜;然后就捡拾别人不吃了的馒头,再配以自己买来的鸡蛋、面粉,制作成“海鸥饼干”,第二天拿去给海鸥喂食。

据说,吴庆恒病逝后,人们清点他的遗物,“最值钱的”家当,居然只有六个鸡蛋,而那是他准备制作“海鸥饼干”的!

(2)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十多年来,一到冬天,他都是这样走着来到翠湖的。

(3)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地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他与海鸥建立

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能将水中的海鸥一只只叫上岸,其中就有“独脚”,就有“老沙”。

今天的课堂雅民适时适度的拓展层层推动孩子们感悟的深刻性,提升文本的感染力。实践证明,这样的适度拓展是有效的,更是需要的。这些拓展材料真正实现了价值:丰厚文本却不游离文本,渲染情境却不喧宾夺主,纵深感受而不颠覆感受。

这篇课文的主题,我们很明显得感觉到,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可是,回忆作者在博客中的那句话,“我和老人的接触虽然短暂,却让我十分感动。他让我明白,世间万物都有灵性,遍及天地的爱心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希望。”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我们如何让他们体味得更深入呢?我们可以把这句话送给同学们,让他们自己阅读、自己体会。如果有条件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登陆作者的博客,阅读原文,给读者留言。我想,在这种心与心的交流中,他们一定能领会作家意在告诉我们:要让我们这个世界更美好,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我们教师而言也一样,多读文本,才会读明白,读透彻,才能自信地走向课堂。多读文本,让课堂少一点形式,多一份平实;多读文本,让课堂少一点模仿,多一份创新。


相关内容

  • [浙江之潮]教学设计(四稿)
    <浙江之潮>教学设计 西安市雁塔区航天二一0小学吕海花 教材说明:北师大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奇观"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文言文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本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诵读和 ...
  • 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 要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语文学科的独特任务是进行母语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最初的语言基础,并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的重任.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变的更为重要,本文主要是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
  • 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
    作为语文教师,教好一篇篇课文是基本要求,但仅仅能教好那一篇篇课文,却又远远不够.我们应该从教语文课文转变到教语文课程上来.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者.教材编写者和市级教研员,笔者近来对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作了一些田野实践.草根探索,得 ...
  • 基于对话理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摘要]对话理论的历史渊源深厚,对话理论背后有建立的理论基础,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各个领域.本文结合课例对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偏差进行分析,通过实际课例进行阐述,意在帮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实行对话理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语文教学,尤其是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人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良好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教育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高效有益的课堂呢?下 ...
  •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_语文_课标解读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 一.构成 语文必修5由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四个单元构成. 二.要求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 ...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研说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我说教材的流程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教材解读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 教学建议 一.教材解读 我们所 ...
  • 听评课心得体会
    听评课心得体会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上课也是如此,听别人的课--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误较多的--等于别人把教材的大门打开了,我们跟随他人进了门.许多课文,我们可以边听别人上课边理解,渐渐地,由片面理解,到全 ...
  •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逐渐降低,这是事实.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尽量把语文课上得富有情趣,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情趣就是情感和兴趣.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之一是情趣.情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石,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只 ...
  • 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浅议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 学 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X X X 学 号: XXXXXXX 指导教师: X X X 教授 二〇一四 年 四 月 表一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