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发展史 - 范文中心

剪纸发展史

09/19

剪纸的发展史

剪纸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古老的“活化石”。

追溯其渊源,1500以前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古墓中出土的图案花剪纸《对马》、《对鹿》作品中很有特色。其精美的构图和娴熟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那时剪纸已用于屏风,头饰等方面,起到节日仪饰作用。

隋唐时期,沿袭和发展这一习俗,杜甫在《彭衙行》中“暖汤濯我是,剪纸招我魂”之句。剪纸已呈现扩大发展的趋势。

宋朝时期剪纸在民间广泛流传,每逢年过节,人们用剪纸装饰彩灯、贴窗花、点缀礼品来渲染节日的气氛。婚嫁之事也少不了剪纸,用来布置新房和彩礼。相传双喜也就是喜喜字是由王安石所创造。至此剪纸还用于门笺,刺绣花样,陶瓷纹样,木工雕花,印染花样,祭祀品等。

明朝时期:剪纸技艺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准,1965年在江苏江阴出土的一把明代折扇,在扇面双层纸间夹裱的一幅“梅鹊报春图”剪纸手法高超,精美细致。明朝剪纸不光在国内民族工艺中独树一帜,而且还享誉海外,畅销东南亚一带。

清朝时期:剪纸已不再是民众之事,已登大雅之堂进入了宫廷。

抗战时期:延安江丰、艾青、张仃、陈叔亮等老一辈开拓者,深入陕北乡间进行剪纸方面的调查、研究挖掘民间剪纸艺术之宝库,编辑出版了《民间剪纸集》。

解放后,一九五三年中华文化部举办了全国首届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继之展事不断。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剪纸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群普艺术。现代剪纸艺术家,冲破古人经营、在古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剪纸的一种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出现在艺坛上。

今天的剪纸创作已不再局限于、喜字、窗花、灯花,刺绣花样的民俗范围,而是追现代艺术之风,走进舞台美术、影视、邮票、包装设计、艺术表演、大型展览、服装设计、民族服饰、宾馆、餐饮装饰、报刊杂志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剪纸表现方法

单色剪纸

1.阳刻剪纸

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2.阴刻剪纸

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

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3.阴阳结合

阴阳结合就是根据画稿里的虚实关系的需要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的办法,能使画面效果更为丰

富,主次更加分明。

4.剪影

它通过物象外轮廓来表现形象,所以它最注意外轮廓的美和造型。我国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说,剪影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了“一个高级的造型心灵”。英国民间流行的“剪影画”就是用黑纸剪出物象的影子,用黑影构成了画面,这种剪影画后来还发展成为一种电影的形式。前民主德国的剪影片《山神与打谷者)就是其中一例。中国早期的皮影戏与剪纸艺术实际上也是相互借鉴和影响的。所以,作

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独具一格的。

彩色剪纸

5.套色剪纸

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一般多采用已完成的阳刻主稿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色纸。一般主槁所使用的材料都采用较厚实的纸,或者绫缎、绒布等一些高级材料。而且颜色

宜用深浓色,这样,套起来能得心应手。广东佛山一种“铜衬料”就是以金箔纸刻成主稿后,各部位分别衬

以大红,湖蓝、草绿、中黄,显得富丽堂皇。

6.点色剪纸

点色剪纸也叫染色,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如果要好几层一起点染,色彩颜料中要加入少许酒料,便于颜色渗透。着色时,要注意一种颜色干后方可再上另一色,以免混淆串色。但是如果为了使两种颜色起渗比效果,染色时不必待一色干后再上另色,通常上第一次色半干时即上另色,才能达到渗化的效果。点色剪纸通常应采用阴刻法,便于大块面积留作染色用。点色剪纸色彩强烈,乡土味很浓,以中国河北蔚县的染色剪纸最为著名。 中国浙江平阳的染色剪纸,在继承蔚县的传统点色基

础上吸取了西洋水彩画中光和色的运用方法,为点色剪纸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7.衬色剪纸

衬色剪纸是以白色的底稿线条作为线条轮廓,选取的图案最好是阴刻剪纸、在其作品之下,衬

以各种深红或深蓝颜色,让它们呈现黑白对比,或红白显明的效果。

8.填色剪纸

填色剪纸又称“笔彩剪纸”,把刻好的主槁张贴在一张白色纸上,然后根据据各部位的需要分别涂上不同颜色。个别脸部可作适当的渲染。中国广东佛山的“铜凿”剪纸是在一张铜片上先用锤子将图案凿出,

在留空处分别涂上不同颜色的油质颜料,当地叫“

铜凿”。这种剪纸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而且便于长时间

保存,但一次只能制作一幅。


相关内容

  • 20**年校本课程规划
    2010-2013新民小学校本课程规划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剪纸.剪纸材料简便廉价,造型大胆夸张,单纯明快,富有装饰性特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逐步深入了百姓的生活,婚丧嫁娶,逢年过节都要用剪纸装扮房屋, ...
  • 小学创意贴画活动方案
    小学创意贴画活动方案 莱西市北京路小学 一.课程建设背景: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从孩子们 ...
  • 浅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海报中的应用
    摘 要: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维系着整个民间艺术的文化根基.因此,它也是我们现代海报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海报不管是从内在的文化内涵,还是从外在的造型 ...
  • 剪纸社团活动方案
    沂源一中美术组剪纸社团活动方案 一.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对剪纸较有兴趣,能带好学习材料.学习认真.本社团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提高剪纸水平. 二.现状分析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广受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小学艺 ...
  • 浅议安塞民间剪纸
    才 浅议安塞 民间 剪纸 文 / 惠 菲 " 安塞剪纸 ,群芳母亲:民族 之魂 ,陕北可寻 :振我 纸个性 非常强烈 ,可 以看作是一种 自我欣赏.娱乐的艺术. 中华 ,无愧古今 ."蕴藏着我国劳动人 民对生活 的热爱 ...
  • 剪纸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总结
    剪纸兴趣班活动记录 时间 2015 年 3 月 18 日 参加人数 12 人 活动内容 一.剪纸语言的定义 剪纸语言的定义:剪纸语言是以剪纸常用的月牙.锯齿.水滴纹等语言符 号,运用比喻.象征.谐音等手法创作出的在历史沿革中传承至今且具有民 ...
  • 浅析剪纸艺术形式中的吉祥寓意
    浅析剪纸艺术形式中的吉祥寓意 [摘 要]剪纸艺术产生于民间,它源于生活,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是剪纸艺人对生活的反映和升华,是审美和实用相结合的产物,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向往,它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具有深刻的吉祥寓意和民俗理念,从而使得剪纸艺 ...
  • 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这学期,在学校领导大力的支持和本人积极的组织运作下,开展了美术剪纸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了今后能更好的开展美术兴趣小组工作,及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特将这一学期来 ...
  •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_2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2009-8-8] [浏览:123次] [编辑:希望之光] - 课题:光的魅力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 ...
  • 剪纸作品[老鼠嫁女]赏析
    剪纸作品<老鼠嫁女>赏析 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追溯剪纸历史,已经有千余年,而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老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