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攀比心理分析及对策 - 范文中心

当代大学生攀比心理分析及对策

04/24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艰苦朴素渐渐的发展为攀比心理。文章主要围绕攀比心理的产生及其的危害,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对大学生攀比心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攀比;人生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78-01

  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21世纪,伴随着人们的不仅仅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思想的变化,还带来了一些盲目与他人攀比的不良心理。作为接受了新生活的大学生也是难逃“攀比恶魔”的魔爪。例如比吃喝,比家庭,比穿戴,比手机,比电脑等等现象已在大学生蔓延开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攀比现象的产生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当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如果过分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强化从众心理,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所谓虚荣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在大学生中攀比心理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面,穿衣的牌子,吃喝的档次高低。典型的就是现在大学生的苹果套装:苹果手机、苹果电脑、苹果平板。很多来自家庭不大富裕的同学也要求家长买这些物件,只是为了不让同学看不起自己。

  攀比心理的产生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社会的大环境是大学生攀比心理滋生的原因;(2)父母从小的教导;(3)大学生相互之间的攀比。

  1.社会的进步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值得提高。各种优秀的品牌为人们所喜爱和追求,有了喜爱通过交流就会产生攀比心理。一方面,攀比心理也有一定的好处,会激励人们为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或要达到的目的而努力奋斗,从而起到促进个人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但是攀比心理产生的更多是负面影响,它会使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择手段,产生犯罪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的治安与和谐。而大学生身处的大学校园同样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大学生们同样有攀比心理。

  2.个人的原因。有些大学生拥有好面子,炫耀求异以及从众心理。(1)大学生是前卫时尚的代言人,他们想要以一种富足的生活状态来向他人展示自己,他们不想再外在看起来输于任何人从而提高他自己在集体中所占有的地位。(2)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学生为了更好地融入他人或集体生活而采取的错误的消费,从众消费是盲目消费的典型。

  3.攀比心理的产生与家人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不少家长从小就教育小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什么都是最好的,一味的溺爱孩子,孩子要的家长都尽量满足,家里的消费支出很大部分上都在孩子身上。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助长了大学生们的攀比心理。

  二、对策

  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不但会影响大学生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还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所以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住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使大学生更好地更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校园时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平台,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剔除这些不良习惯。所以大学在授予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例如:聘请专门的思想道德老师来向同学们开展专题课堂,外界心理学家开展专题讲座,学校举办攀比心理危害的案例展,以及多向学生宣传具有正能量的知识。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使命感,提高学校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自发的投入到自己的学业中来,为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

  家长应引导孩子从小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家长是孩子的最重要的导师,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要让孩子知道勤俭节约是美德,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懂得自己所拥有的点点滴滴,拒绝铺张浪费。另一个方面就是家长对于孩子不要过度的溺爱,溺爱并不是完全都是对孩子好,对孩子应保持适度,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克服攀比心理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自身就应摆正心态,该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生活中拒绝铺张浪费,不盲目追求物质的享受,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把追求外在美变成追求内在美。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的学业中来,努力提高自身的内在学识修养和能力才能将自己在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磊,孟婧,吕世军.当代大学生攀比心理成因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9).

  [2]汤金城.消费攀比的心理分析[J].社会,1989(09).


相关内容

  •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消费教育的再思考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消费教育的再思考 刘天娥a,赵 娜b (a.湖北襄樊学院 湖北 襄樊 441053: b.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 430079) 摘 要: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 ...
  • 研究当代大学生消费观
    研究当代大学生消费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结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 ...
  •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社会调查报告
    * * * * 大学 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报告完成人:* * 学号:******** 学院:****学院 年级:20**级 专业:****** 班级:*班 调查时间:20**年**月**日-20**年**月**日 ...
  • 大学生消费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已逐渐成为引导社会消费潮流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把握当代大学生生活 ...
  • 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西南大学 班主任工作课程论文 学院:_____ 外国语学院 学号: [1**********]1***** 姓名: **** 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班主任工作十分重要.他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领导者,是联系 ...
  • 当代青少年心理特点
    一.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 今天的教育,应试的味道太浓,学校和家长都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要求孩子每次考试都能考出好成绩,小学毕业考一个好初中,初中毕业考一个好高中,高中毕业考以一个好大学.很少对孩子说,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将来 ...
  • 关于目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报告
    关于目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组成,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消费结构趋势,给出建议,从而及时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消费理念. 二.调查时间: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10 ...
  • 误导广告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现代广告一一甥 §妊..,?::,.-,.,一jil.-.......................................,-..........-...---.-.-..-................-...-.-..-. ...
  • [红书包]导案
    <红书包>导案 编写人:七台河市勃利县双河中学 马文波 导学目标 : 1.积累"打烊"."旖旎".等词语. 2.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 4.培养正确的审美情 ...
  •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身受益,而不良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或者在教育上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