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位内齿轮齿形系数的研究 - 范文中心

变位内齿轮齿形系数的研究

05/12

第16卷 第2期

机械科学与技术V o l . 16 N o. 2变位内齿轮齿形系数的研究

薛卫东 郑银玲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西安 710064)

摘 要 , 给出

。研究结果表明:GB 3480

-83。

4

引 言

内齿轮是机械传动特别是行星齿轮传动中经常使用的构件, 出于配凑中心距或提高承载能力的需要, 变位内齿轮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内齿轮齿根强度计算时, 通常是用齿条齿廓对其进行近似替代, 用30°切线法来确定其齿根危险断面, 从而把其齿形系数视为常量[1], 这不仅忽视了内齿轮齿数和变位系数等参数对内齿轮齿形的影响, 而且和内齿轮的最大齿根应力发生在齿根45°切线附近的研究结论[2]、[3]相矛盾。因此, 本文首先讨论了内齿轮的变位系数及齿数对齿根45°切线处的齿厚、弯曲力臂以及载荷作用角的影响, 进而就变位内齿轮齿形系数的计算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内齿轮的齿根过渡曲线

如图1所示, 以齿轮型刀具的中心O 1为原点、刀具齿槽对称线为y 1轴, 建立刀具齿廓所在的动坐标x 1o 1y 1; 以内齿轮的中心O 2为原点、内齿轮齿形对称线为y 2轴, 建立内齿轮齿廓所在的动坐标x 2o 2y 2。又设刀具齿顶圆角中心为O ′, 过刀具齿顶圆角上任一点C ′的刀具齿廓法线和刀具节圆交于P ′点。如果P ′点和刀具与内齿轮的啮合节点P 不重合, 则该C ′点便不是刀具和内齿轮的啮合点。设O 1O ′和y 1轴的夹角为u 1, O 1O ′和O 1P ′的夹角为Υ1, 则当刀具转动(u 1+Υ点和节点P 重合, 点C ′成为啮合点C 。于是, 当C ′点坐标为1) 角, 内齿轮对应转动5角时, P ′

(x 1, y 1) 时, 通过坐标变换[4], 便可获得内齿轮齿根过渡曲线上和C ′点相接触的点C (x 2, y 2) 所满足的方程。即

x 2

y =co s (5-u 1-Υu 1-Υ1)    sin (5-1) -sin (5-u 1-Υu 1-Υ1)   co s (5-1) x 1y sin 5+a co s 5(1)

式中a ′为刀具和内齿轮的实际中心距。

设刀具的模数为m 、分度圆压力角为Α、齿数为Z C 、变位系数为x c 、齿顶圆角半径为Θ0, 内Ξ收稿日期:19960613

・206・机械科学与技术第16卷 齿轮的齿数为Z i 、变位系数为x i 、则通过几何计算可求得刀具

和内齿轮的啮合角Α′, 中心距a ′, 它们各自的基圆半径r bc 、r bi ,

节圆半径r c ′r i ′, 齿顶圆半径r ac 、r ai 以及齿顶圆压力角ΑΑac 、ai 。

在图2中, 设刀具渐开线齿廓与其基圆的交点为A 、与其分度

圆的交点为B 、与其齿顶圆角的连接点为C , 那么, 根据渐开线的

性质, 过C 点的齿廓法线CO ′必与其基圆相切于N 点。因为O 1N

的长度为r bc , O 1O ′的长度为(r ac -Θ0) , 所以CN 的长度Θc 为

221 2Θ[(r ac -Θr bc ]+Θc =0) -0

  设图2中CO 1的长度为r oc , 则r oc 满足

222  r oc =Θc +r bc

221 222=[((r ac -Θr bc ) +Θ0) -0C 点的压力角Αoc 满足:

r (3) oc =, 刀具分度圆齿

) m , 所以, 刀具分度圆与其渐开线齿廓槽宽为:(Πx c tg Α

交点处的向径O 1B 和y 1轴的夹角Κ为:

(m Z c ) m ) Κ=[(0. 5Π-2x c tg Α2] 2) =(0. 5Π-2x c tg ΑZ

c 图1

因为图2中B 点的渐开线展角:∠B O 1A =inv Α, C 点的渐开线展角:

∠CO 1A =inv Αoc , 所以, 向径O 1C 和y 1轴的夹角71为:

71=Κ+∠CO 1A -∠B O 1A

) =[(0. 5Π-2x c tg ΑZ c ]+inv Αinv Α(4) oc -

  由图2中△O 1O ′N 可知, O 1C 和O 1O ′的夹角72满足:

(r ac -Θ) co s (Αoc -72) =r bc

于是, O 1O ′和y 1轴的夹角即图1中的u 1为

u 1=71+72(5) (6)

图2  设图1中O 1N ′为C ′P ′的垂线, O 1P ′和O 1N ′的夹角为7, 则由△O 1O ′N ′

和△O 1P ′N ′可得

(r ac -Θ0) co s (Υ1+7) =r ′c co s 7

(r ac -Θ即:       tg 7=[(r ac -Θr ′0) co s Υ1-c ] 0) sin Υ1

设内齿轮齿根过渡曲线上C 点的切线角为Η, 则由图1可知:

Η=5+7

  由刀具和内齿轮的运动关系可知:

5=(U 1+ΥZ i 1) Z c

(x 1, y 1) 满足:  由图1可知, 刀具齿顶圆角上任一点C ′

x 1sin u 1-co s (u 1+Υ1+7=(r ac -Θ+Θ0) 0y co s u  sin (u 1+

Υ1+7)

代入式(1) , 并应用式(8) , 可得

x 2sin (5-Υ1) sin 5-co s =(r ac -Θ+a +Θ0) 0y

co s (5-Υco s  sin 1) (7) (8) (9) (10) (11)

 第2期薛卫东等:变位内齿轮齿形系数的研究・207・

) , 可先由式(2) ~(6) 求得u 1角, 再由式(7)   综上所述, 对于给定的切线角Η(例如Η=45°

~(9) 通过迭代计算求得Υ1角及5角, 最后由式(11) 便可获得内齿轮的齿根过渡曲线上C (x 2, y 2) 点的坐标。

2 内齿轮的轮齿弯曲参数

) 处的轮齿厚s F 、内齿轮的轮齿弯曲参数主要包括:危险截面(Η=45°弯曲力臂h F a 和载荷

作用角ΑF a (见图1) 。

设变位内齿轮的齿顶圆齿厚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K , 则

) (12) K =[(0. 5Π-2x i tg Αinv Z i ]ai   弯曲参数ΑFa 、h F a 、s F 分别为:ΑF a =ai +F a 2-

s F x 2) (s K +sin K tg ΑF Α(13)

  =4mm , 分度圆压力角Α=20°, 齿数

Z c =25, 变位系数x c =x i , Θ. 15m (m 为模数) , 则由式(2) ~(13) 便可对变位内齿轮的轮齿弯曲参数00

进行计算和分析。

图6

  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载荷作用角Αm (m 为模数) 与内齿轮齿F a 和无量纲弯曲力臂h F a 图5

数Z i 及内齿轮变位系数x i 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正变位内齿轮的载荷作用角比较大, 弯曲力臂比较小, 所以在轮齿危险截面上产生的弯矩也就比较小。

・208・机械科学与技术第16卷 图5给出了齿根危险截面处齿厚s F 和弯曲力臂h Fa 的比值L a 与内齿轮齿数Z i 及内齿轮变位系数x i 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正变位可使内齿轮危险截面处的齿厚增大, 从而可减小该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3 变位内齿轮的齿形系数根据齿形系数的定义[1], 变位内齿轮的齿形系数y F a 为

22(s F a y Fa =6(h F a m ) co s Αm ) co s Α=6co s ΑL a (h F a m ) co F a Fa (14)

  根据图2~图5的计算结果, F a x i 及齿数

从图5可以看到:, , 随其变Z i 的关系曲线(如图6) 。

位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虽然齿数较多时, , 容忽视。

4 结论

(1) 、弯曲力臂以及载荷作用角等轮齿弯, 因而对其齿形系数也就要产生较大的影响, GB 3480-83中将内齿轮的齿形系数视为常量的作法值得商榷。

(2)  内齿轮的齿形系数随其变位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随其齿数的增多而增大。

参 考 文 献

1 GB 3480-83, 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2 郑泰享等. 内齿平齿车の曲げ应力. 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C 编) , 1981(8)

3 胡培年, 杨廷栋, 朱祥和. 行星传动内齿圈强度研究. 第五届机械传动年会论文集, 1992

4 吴序堂. 齿轮啮合原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Study on Tooth Form Factor of M od if ied I n terna l Gears

Xue W eidong  Zheng Y in ling

(X i ′an H ighw ay U n iversity , X i ′an 710064)

Abstract  T he research is carried ou t on the cho rdal th ickness and bending mom en t on dangerou s secti on of modified in ternal gear too th . T he effects of the modificati on coefficien t and num ber of teeth on the too th fo rm facto r of in ternal gears w ere clarified . T he resu lts show that the calcu lati on of too th fo rm facto r in the standard of GB 3480-83is i m perfect .

Keywords  In ternal gear  M odified gear  Too th fo rm facto r


相关内容

  • 模数与径节
    公制齿轮和英制齿轮的区别是: 1.公制齿轮用模数表示齿形大小,英制齿轮用径节表示. 2.标准公制齿轮压力角为20度,标准英制齿轮压力角为15度. 3.公制齿轮齿形显得较为矮胖,英制齿轮齿形显得较为高瘦. 不过换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两种齿轮系 ...
  • 齿轮建模与接触应力计算
    第21卷第3期V ol. 21N o. 3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H ubei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2006年6月 Jun. 2006 [文章编号]1003-4684(2006 ...
  • 齿轮噪音的原因与预防
    一.齿轮噪音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可知,在啮合过程中,齿面间的摩擦系数是一个变化的量,节圆点附近为最大.对于理想齿轮来说,齿轮传动产生噪声的唯一原因是力的脉动作用.(假定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此刻齿轮噪声振动频谱应只含啮合频率及其它次 ...
  • 主运动机械部件
    主运动机械部件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运动是指生产切屑的传动运动,例如,数控车床上主轴带动工件的旋转运动,立式加工中心上主轴带动铣刀.镗刀和砂轮等的旋转运动.数控机床的主传动运动是通过主传动电机拖动的. 一.主传动运动的变速系统 目前,数控机床的 ...
  • 齿轮根切的原理和变为系数的选择
    5.5.3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有时刀具的顶部会切入被加工齿轮的根部,且将轮齿根部的一段渐开线切掉,如图5.5.3-1所示,这种现象称为齿轮的根切现象(undercutting).轮齿产生根切将对齿轮传动质 ...
  •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章节授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德育目标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2 绪论教学方法授课班级 讲授教师讲授 教具 掌握基本概念,能够区别各种机器和机构的区别机器,机构的概念机器及机构的区别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态度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1. ...
  • 注塑机上下料机械手机构及自动控制系统PLC的设计
    摘 要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注塑机械手的概念,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机械手的自由度和座标型式,气动技术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本文针对YKM 型注塑机的具体参数对机械手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确定了机械手的座标型式和自由度,确定了机械手的技术 ...
  • 机械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机械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一毕业设计目的及意义: 一般的单一机床是适合小批量的生产工人多效率低,现在比较流行的数控机床虽然技术含量比较高,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地降低,多个工序可以在一台机床上完成,但它也只适合小批量的生产.我现在研究的组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中国计量学院 现代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直臂与夹持部件的三维 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学生姓名 XXX 学号XXXXXX 学生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械XX 系 机电 指导教师 XX 副教授 致 谢 大学四 ...
  • 20**年A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
    2013 A 一. 选择题 1.某机构为III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A.含有一个原动机 B.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 C.至少含有一个II级杆组 D.至少含有一个III级杆组. 2.曲柄摇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