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中动态原理的应用实践 - 范文中心

护理管理中动态原理的应用实践

04/16

护理管理中动态原理的应用实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

代秀珍 曾文慧 邱鸣

[摘要]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护理服务范畴的扩大、护理理念的更新,护理工作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对管理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利用动态管理原理指导具体的护理管理实践,针对护理管理活动中具体环境、组织目标、对象等的变化,采取随机制宜、不断更新、有预见性的动态管理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护理工作环境,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动态原理

管理的动态原理的观点是组织和管理处于动态变化的社会大系统中,由此带来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手段和方法上的动态变化。为保证组织在外界大环境下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发展,组织管理者应做到:随机制宜、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有预见和留有余地[1]。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医疗体制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不断变化,护理管理者必须把握上述变化,将动态原理的观念应用于护理管理,对管理目标及管理方式进行调整,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激发其潜力,进行有效地动态管理。 1 目前护理工作现状

1.1 护理人力资源紧张: 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学科开展,新业务、技术的应用以及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进一步加重了人力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薪酬、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及当今社会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使护理人员流动呈上升趋势。护理人力资源体系中存在着总量有限,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

1.2 护理工作模式转变:现代护理模式突破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角色由传统的生活照顾和治疗的协助者,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护理的实施者。然而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工作繁杂,为了完成大量工作,势必会缩短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进而无法的处理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使整体护理难以全面开展。

1.3 护理信息化、专科化:护理信息化体系即护理信息管理平台,包括护士工作站平台、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护理后勤支持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应用于临床中,使护理工作逐渐信息化;另外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维持和促进人类健康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对护理人员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护理工作环境压力增大:医院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和沟通障碍的场所,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改革过程中的新趋势及一些社会矛盾集中到了医疗机构。护士要直接面对患者与家属,往往成为各种社会情绪的发泄对象。在这种内外部环境压力之下,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3]。

1.5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不高:孙宁等[4]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对目前所承担的工作量和医院所支付的薪资、工作所给与的晋升机会、工作的忙碌程度、目前工作环境和组织执行政策的方法是感到最不满意的。再者医疗市场的冲击,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使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低下, 护理队伍不稳定。

2 动态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 护理人员的动态管理

2.1.1 护理人才的培训 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高要求,都需要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作为护理管理者,要以动态的、灵活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1.1.1 加强业务能力 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及护理新技术的引进,均需进行不断的学习,改变护理队伍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另外对年轻护士着重进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对护师以上职称者以加强学习专业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实施继续教育为主,业务水平高者,可进行护理临床教学的训练,安排参与护理示教及带教工作;对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者,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标准化的专科护理教育,培养其成为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专科护理人员,并且适当安排部分教学、管理工作任务,培养其科研、教学、管理能力。

2.1.1.2 提升形象素质 南丁格尔视护理为“艺术”,曾指出:“护士必须区别护理患者与护理疾病之间的差别,着眼于整体的艺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医院的服务与经济效益挂钩,护理人员的形象对病人的满意度有很大影响。

因此要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训。

2.1.2 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 护理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医院技术建设发展的要求和护理任务,预测各类护理人员的需求并为满足和达到这些需求进行各种工作[5], 其规划具有预见性和全局性,能有效地解决人力资源浪费与不足的问题,进行人员与岗位的动态配置。可以根据医院的发展需求,按照医院等级标准以及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科学测算了护理人员编制,并利用计算机,把每个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动态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分析和预测护理人力资源情况[6],再由护理部统一调配,体现分层管理,岗位职责、功能与护理人员能力、学历相对应,调整年龄结构,重视护理本科生、硕士生培养使用。

2.1.3 护理人员工作的弹性安排 临床护理工作繁忙,责任重大,具有突发性和风险性的特点,管理者排班必须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新老搭配,性格互补,能力互补,遇紧急情况或有外因干扰时是能及时调整岗位安排。工作时间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如在工作量相对集中的上午,可多安排一人上岗;在重病人较多,晨间护理工作量大时,可安排晨护班提前半小时上班等,以确保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生活不规律,要合理安排个人工作时间,有值班、加班必有补休,保障护理人员充分享有各种假期(婚假、产假、哺乳假、教学假) ,注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发展,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管理的连续性[7]。

2.2 护理绩效的动态管理

绩效评估作为员工评估制度,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未来成就感。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绩效工资的高低与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风险、质量、效益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成正比,极大的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观念,建立新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采取以工作量、工作质量、病人满意度、基础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率相结合的方法,设立各级人员考评标准,将各种指标具体量化,上下级、医生、病人进行综合评价,只要发现问题,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提出整改方法,并列入考核方案。考核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并作为年终评优的依据。考核方法应根据护理工作及政策的发展不断完善,这种

动态的管理方法,有助于确定管理要点和培训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并且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奖励原则,极大地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了满意度和成就感。

2.3 物质资源的动态管理 主要包括各种临床耗材、护理信息系统的管理

2.3.1 临床护理材料的管理 护理单元作为独立经济实体参与成本核算,护理管理者必须转变传统的业务管理意识,引入经济管理思路,向管理要效益,多方位增收节支,达到服务优、效益好、成本低的效果[8]。而充足的仪器、设备、临床耗材是顺利进行医疗护理工作的保证,要实行动态管理,定岗不定人,定期检查保养设备,提高仪器的完好率;按需补充各种耗材,定期检查各种一次性耗材,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漏费。

2.3.2 护理信息系统的管理 护理信息化体系的建立是促使护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要条件,也是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新型临床信息系统的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但护理人员流动量大,很难经常进行系统地培训 ,发生操作错误不可避免,护理管理者要加强监控,对常见操作错误重点强调,分批次组织学习,满足护理工作的需求,达到组织机构适应环境变化。

2.4 护理工作环境的优化

工作环境不良是导致护理人员离职的重要因素,关注护理工作环境对病人、护士、医院都具有现实意义[9]。因此在管理理念上,护理管理人员应更新观念,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应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需将构建健康工作环境作为自身组织发展的长远目标;在组织内部培育健康工作环境文化,从而获得各级护理人员的支持,齐心协力构建健康工作环境[10]。

3 护理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要求

动态管理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综合素质,终身学习,要善于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具有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操作技术,广博的知识面,发展的眼光,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综上所述,有效的动态管理是一种随机制宜,因情况而调整的管理,将动态原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实践,可以使护理工作富有弹性,使护理团队能保持稳定性,并具有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继平. 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 30

[2].张露,冯海平. 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和开发展望[J].护理研究,2006,20(6): 1665-1667

[3].蔡春凤. 护理工作环境的理论及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07,7(8): 33-35.

[4].孙宁,李秋洁. 管理者授权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 1116-1119.

[5].刘旭.未来中国护理发展之我见[J].护理研究,2004,18(2):190.

[6].昊烈华、汪淼.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J].护士进修杂志, 2007,22(2): 117-118.

[7].徐志华 ,郭彩霞 ,高冬菊. 动态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 吉林医学,2006,27(10): 1280

[8].黄嘉红。林丹.护理部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9(1):37.

[9]. Page, A. Keeping patients safe:transform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of nurses [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1-12.

[10].孙一勤,叶志弘. 健康护理工作环境构建策略思考[J]. 中华护理杂,2010,45(2):138-140),


相关内容

  • [护理美学]试题(A)
    <护理美学>试题(A )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护理环境 2.慎独 3.美的内容 4.心灵美 5.社区护理 6.社会角色 二.填空题(每空0.5,共14分) 1.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形成,主要经历的三个主要时期 ...
  • 护理质量控制的内容
    北岸华夏(北京)教育科技中心有限公司 护士管理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 护理质量控制的内容 基础护理管理 1.基础护理管理的内容 (1)一般护理技术管理:包括病人出.入院处置:各种床单位的准备:病人的清洁与卫生护理:生命体征测量:各种注射的穿刺技 ...
  • 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2006年本院将临床路径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来,对神经内科的5个常见病种制订标准的护理流程,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一定的模式接受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规范了护理行为.通过临床路径在本科患 ...
  •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9 · ·护理研究·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钟伟荣 曾任英 摘 要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内分泌科实施层级管理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2010 年1 月在护理部的倡导下内分泌科根据<专业护 ...
  • 护理礼仪教学方法探讨
    医学教育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05月第05期 1.2.1训练内容包括:职业礼仪.形体训练.操作技能.沟通技巧.医学法规等,共80学时在进院开始就以讲座形式进行历时2w. 1.2.2常规的训练方法:护理操作训练为模拟式,综合式训练 ...
  • 罗伊模式护理个案
    中华护理学会 2015年危重症培训班 护理个案报告 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 于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内 容 1. 前言 P3 2.病例介绍 P3-5 3.发病机制及治疗 P5-15 4.解释罗伊适应模式 P15-17 5. 本个案选择罗伊适 ...
  • 辽宁专升本|20**年辽宁专升本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 招生数 专业综合课考试科目 联系电话 备注 辽宁科技大学 430       软件工程 200 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数据库 招生0412-5929096 考务0412-5928501 软件学院办学:只招收英语考生 电气工程及其 ...
  • [精品]企业宣传工作方案
    篇一:企业宣传工作方案 为统一思想,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凝聚力,塑造公司良好形象,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宣传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增强企业凝聚力,突出企业精神的培 ...
  • 杂志:[中华护理教育]
    杂志:<中华护理教育> 杂志简介: <中华护理教育>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学术期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的收录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 静脉输液说课稿1
    说课稿---静脉输液 一. 说教材 本节课<静脉输液>,教材是出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的 (护理学基础),第二十章第一节的内容,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是临床用药最基本的技术操作.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