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米粗缩病及纹枯病防治措施的思考 - 范文中心

对玉米粗缩病及纹枯病防治措施的思考

02/12

  一、玉米粗缩病

  1、发病原因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病原菌为玉米粗缩病毒。该病毒是一种球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属,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可在灰飞虱体内繁殖,但不经卵传播。玉米粗缩病毒只侵染单子叶植物,主要寄主有玉米、高粱、谷子、大麦、黑麦、小麦等作物及马唐、稗草、狗尾草、看麦娘、苏丹草、白茅、早熟禾、画眉草等禾本科杂草。在我国北方,粗缩病毒在冬小麦以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体内越冬。初侵染源相对较少,传播途径单一。翌年玉米出苗后,即被带毒灰飞虱取食而感染。灰飞虱发育适宜温度为15~28 ℃,最适温度25 ℃,夏季30 ℃以上不利于其活动。玉米粗缩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以侵染发病,但以五叶期前最易感病,之后免疫增强,即使感染病毒,症状较轻。

  2、发病特征

  玉米粗缩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感病植株节间缩短、显著矮化,不能抽穗结实,严重时绝产。幼苗五至六叶期即表现明显症状,叶片多呈浓绿色,最初在心叶基部和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褪绿条点,或断或续,连成虚线状,后逐渐波及整个叶片,成细线条状。病株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叶丛生,呈对生状。叶色浓绿,叶片僵值,宽而肥厚,多数植株雌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雄穗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不结实或籽粒极少,多数在玉米抽雄期即死亡。病株叶背、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有长短不等的蜡白色隆起,称为“脉突”,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病株根系少而短,易从土中拔出。

  3、综合防治措施

  3.1改套播为直播

  此举可推迟夏玉米的播种期,避开灰飞虱的迁飞高峰期。由于玉米四至五叶期以前是对粗缩病最敏感的时期,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通过调节玉米播期,设法避开玉米幼苗的感病高峰期与传毒灰飞虱的迁飞高峰期相遇。因此,建议夏玉米全面改套种为直播,采取麦收后播种的种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播种前整地灭茬,清除田头地边杂草,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适当多下种,早间苗,晚定苗,拔除病苗并带出田外销毁。

  3.2化学防治

  (1)可于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在相邻的麦田和田边杂草地喷施杀虫剂,如用10%吡虫啉150 g/hm2喷雾,也可在麦蚜防治药剂中加入25%捕虱灵300 g/hm2兼治灰飞虱,能有效控制灰飞虱的数量。

  (2)若玉米已经播种或播后发现田边杂草中有较多灰飞虱以及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都有种植的地区,建议在苗期进行喷药治虫,以10%吡虫啉450 g/hm2加5%菌毒清1 500 mL/hm2(也可用植病灵或病毒A)喷雾,既杀虫,又起到一定的减轻病害作用,隔7 d再喷1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控制发病。

  (3)采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如100 kg玉米种子用10%吡虫啉125~150 g拌种,或用满适金100 mL加锐胜100 g拌种,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可达1个月以上,有效控制灰飞虱在玉米苗期的发生量,从而达到控制其传播玉米粗缩病毒的目的。

  二、玉米纹枯病

  1、症状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干枯。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解体,植株极易倒伏,而果穗受害时常造成腐烂,使果穗秃顶,粒重下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不规则的颗粒状菌核,菌核成熟后极易掉落至田间,越冬后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2、发病规律

  玉米纹枯病以遗留在土壤中和病株上的菌丝和菌核越冬,越冬后仍能存活,成为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来源,越冬菌核萌发,长出菌丝侵染叶鞘,病、健叶片和叶鞘相互搭接造成再侵染。该病从玉米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危害高峰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浆期,生长后期植株老健,病菌不易侵入,病情趋于稳定。一般而言,5月上旬至6月上旬,10月上旬至下旬分别为春玉米和晚玉米纹枯病的病斑激增期,危害期45 d左右。该病为喜温喜湿病害,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发病快且重;连作重茬田发病重,与非寄主植物轮作田发病轻;氮肥施用过多、种植密度大、洼地条件的田块发病重。

  3、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目前生产上尚无对玉米纹枯病免疫的品种,高抗纹枯病的品种也较少。但选用早熟、耐病、高产的玉米良种,同样条件可降低病情。

  (2)适期播种。实践证明,播期越早,玉米纹枯病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产量损失越大。因此,应适当晚播,尽可能避免病害的发生高峰期与雨季相遇。

  (3)人工防治。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株,并深翻土地,将带有菌核和病残株的表土层翻压在活土以下,以消灭越冬菌源,减少初侵染源;在玉米心叶期和心叶末期及时剥除病叶鞘及叶片,减少再侵染源。

  (4)化学防治。防治玉米纹枯病较好的化学药剂有井冈霉素、禾枯灵、甲托、多菌灵、宝穗、粉锈宁、退菌特、拌种双等,其中以井冈霉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另外,用0.4%的消病健苗粉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播后80 d防效达81.8%,且具有增产的效果[3]。在防治时期方面,井冈霉素防治该病的适期应掌握在病害进入盛发期前,受害叶鞘位不超过第8叶叶鞘时。在施药方法上,在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 kg/hm2拌入过筛灭菌细土300 kg/hm2,点入玉米喇叭口内,此法防效高,且药效持续时间长。

  (作者单位:158325 黑龙江省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凯湖农场分公司)


相关内容

  • 甜玉米种植法
    春季鲜食甜玉米种植法 发布时间:2008-03-10 13:22 来源:河北农业信息网 摘要:新鲜甜玉米大家都喜欢吃,市场容量大,产量高,效益佳,从播种至鲜穗条收约90天左右,种好春季甜玉米,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选良种 甜玉米品种可选超甜 ...
  •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了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病原因,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发生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1].近几 ...
  • [常用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通用名称: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 2.商品名称: 世高.双苯环唑等 3.主要剂型: 10%.20%.37%水分散粒剂,10%.20%微乳剂,5%.10%.20%水乳剂,3%.30克∕升悬浮种衣剂,25%.250克∕ ...
  • 植物缺素症状形态诊断
    植物缺素症状形态诊断 一.缺素症的观察步骤 1. 对比正常植株,首先观察症状出现的部位:症状主要发生在下部老叶,或在新叶或顶芽. 2. 观察叶片颜色:叶片是否失绿变褐变黄,叶色是否均一,叶肉和叶脉的颜色是否一致,叶上有无斑点或条纹,斑点或条 ...
  • 栽培技术4
    夏玉米偏施氮肥害处多 使夏玉米疯长 夏玉米施用氮肥多,营养器官生长旺盛,把形成的碳水化合物用于蛋白质的合成,纤维与木质素的形成减少,茎杆及叶梢的机械组织不发达,茎杆柔软,容易折倒,而且延迟开花结实. 容易招致病虫危害 氮素超量施用,玉米株体 ...
  • 水稻立枯病的具体防治措施
    作者:杨晓丽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07期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 1 病原与症状 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 ...
  •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施肥技术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1小麦赤霉病 赤霉病症状 防治方法 1. 选用和推广抗(耐)病品种 合理搭配避免品种单一. 2. 加强农业防治,减少菌源数量 应适时早播:及时清除上茬病残体并翻耕灭茬:精选种子.控制播种量:增施P .K ...
  • 人参的种植方法(2)
    条播:在畦面横向开沟, 播幅6cm, 播距10-14cm, 覆土3-4cm, 每平方米用种20-25g. 点播:按株行距3cm×3cm或5cm×5cm挖穴, 每穴下1-2粒种子, 覆土4cm, 每平方米用种15-20g. 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 ...
  •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14
    (14)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目前为检疫对象的病害是( ) A:稻瘟病 B:稻白叶枯病 C:稻细菌性条斑病 D:稻粒黑粉病 2 能够在叶片正反两面产生分生孢子的稻叶瘟病斑是( ) A:慢性型病斑 B:白点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