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入门:经济危机 危机为何趋向恶化 - 范文中心

马克思主义入门:经济危机 危机为何趋向恶化

10/07

2017-04-30 15:08:52  来源:马克思主义入门小册子  作者:克里斯·哈曼

点击:306   评论:

(查看)

2

第六章 经济危机

(Economic crisis)

19世纪30时代经济危机

一边是财富的积累,一边是贫困的积累。

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趋势的总结。每个资本家都害怕所有其他人的竞争,所以他尽可能使他的雇员工作得努力些,给予的工资则尽可能低些。

这就造成了不均衡的结果:一边是生产资料的大量增长,另一边则是工资和受雇工人的数量增长有限。这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最容易的办法就是问一问:谁来购买这些大量增长的商品?工人的低工资意味着他们买不起以自己的劳动制造的商品。资本家不会加工资,因为那将削减他的利润——这个制度的驱动力。

但如果企业制造的商品无法售出,它们就不得不关闭工厂,解雇工人。工资总额就更进一步下降,于是更多的公司卖不掉它们的商品。“生产过剩”危机便告来临,整个经济系统充斥着堆积的商品,人们却无力购买。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160年多来的周期性现象。

不过机敏的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士会很快指出:有个很容易的办法可以摆脱危机。需要的只是让资本家把他们的利润投资到新的工厂和设备中去。那就可以为工人提供工作,并因而能够购买未出售的商品。这就是说,只要有新的投资,生产出来的商品就能卖掉,该制度也能提供充份就业。

马克思没有傻到不承认这一点。确实,如我们所见,他很明白这个制度的至关重要之处,就是以竞争压力使资本家投资。但他问道:这是不是等于说资本家始终都会把利润用来投资?

资本家只有在保证能够得到“合理的”利润时才会投资。

如果他不认为会有这样的利润,他就不会冒险拿钱出来投资。他会把钱存进银行,留在那里。

资本家是否投资取决于他对经济形势的评估。如果情况看起来很好,资本家会同时竞相投资,争先恐后寻找建筑工地,购买机器,搜寻原材料产地,支付给熟练工人可能拿到的更高的报酬。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繁荣”。

但是争夺土地、原材料和熟练工人的狂热竞争,迫使它们的价格上涨。很快会走到这一步,有些企业发现它们的成本上升得那么高,以至利润消失了。

投资热潮突然让路给“衰退”。没人想要新工厂——建筑工人被解雇。没人想要新机器——机器设备工业陷入危机。没人想要正在生产出来的所有钢铁——钢铁工业突然“开工不足”并变得“无利可图”。关厂和停工从一个行业波及另一个,摧毁了工作——也摧毁了工人购买其它行业产品的能力。

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个周期性地为危机所困的历史,疯狂地解雇工人使之挨饿,将工厂空置,同时“没有人要的”商品库存则任其腐烂。

资本主义由于无计划而周期性地制造出这些生产过剩危机,所以根本没有办法阻止资本在投资领域蜂拥而入或纷纷撤出。

人们习惯于认为国家能予以阻止。通过干预经济,在私人投资降低时增加国家投资,当私人投资增长时削减国家投资,这样国家便能使生产保持平稳。但是今天,国家投资同样成了混乱的一部分。

以英国钢铁公司为例。多年前(1988年以前——译者注)公司还是国营的,钢铁工人被告知他们的工作正被淘汰,让位于计划生产更多更便宜的钢铁的大型现代化自动高炉。现在他们则被告知,有更多的工人将丢掉工作——因为英国不是唯一的搞这类大型投资计划的国家。法国、德国、美国、巴西、东欧,甚至南韩,全都在这么做。目前存在着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一种生产过剩危机。国家投资被削减。

当然,钢铁工人腹背受敌。这是人类为大量财富的生产被一小撮只对利润感兴趣的特权集团所操纵的经济制度付出的代价。这跟特权小集团是否直接占有工业、或通过控制国家间接地控制工业没有关系(比如英国钢铁公司)。只要它们运用这种控制,为了享有最大利润而彼此竞争——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工人就要受害。

这个制度最荒谬之处在于:“生产过剩的危机”根本不是生产过剩。例如,所有“多余的”钢铁,本有助于解决世界饥荒。世界各地的农民不得不使用木梨耕种土地——钢铧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但反正农民没有钱,资本主义制度对无利可图的事则毫无兴趣。

危机为何趋向恶化

(Why crises tend to get worse)

危机不是按一成不变的规则发生的。马克思预言:它们会日趋恶化。

即使投资按平均速度进行,没有忽冷忽热,也不能阻止滑向全面危机。因为资本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迫使他们投资于能够节省劳动力的设备。

今天的英国,几乎所有新的投资都预计要削减雇工数量。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当前英国工业产量超过十年前,工人却减少了。

只有通过“合理化生产”,通过“提高生产力”以及削减劳动力,资本家才能获取比别人更大的蛋糕份额。但结果对整个制度是毁灭性的。因为这意味着工人数量的增长全然跟不上投资增加的速度。

然而工人的劳动是利润的源泉,是维持制度运行的燃料。如果你的投资越来越大,而利润的源泉却没有相应增长,你就会走向崩溃——就像你想要驾驶“美洲虎”(英、法合作研制的超音速攻击机),加油数量却只够微型汽车行驶一样。

这就是100多年前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越是成功地积累大量资本用于新增设备,越是导致“利润率趋于下降”,这意味着日趋恶化的危机。

他的观点可以非常简单地应用于当今资本主义。“坏时光”变为“好时光”、萧条变为繁荣的老皇历已经撕下,我们看起来是置身于无止境的衰退。任何好转时期,任何失业率的减少,都是有限和短命的。

资本主义辩护士们说:这是因为投资不够高。没有新投资就没有新的就业机会,没有新的就业就没钱买新的商品。到此为止,我们可以同意他们——但我们不同意他们对危机何以发生的解释。

他们怪罪于工资。工资太高了,他们说,从而大大削减了利润。由于得不到“充份的回报”,资本家不敢投资。

但危机已长久持续了很多年。这期间,政府制订政策,削减了工人的生活水平,抬高利润。1975—1978年经历了本世纪以来对工人生活水平最大幅度的削减——最上层的10%人口得到更多的国家蛋糕份额,从1974年的57。8% 升至1976年的60%。

但仍没有足够的投资可以结束危机——不仅英国,而且其它削减工资的国家如法国、日本或德国也是如此。

与其听当今资本主义辩护士的辩词,我们不如听听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是怎么说的。

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越到晚期,危机越是恶化,因为利润的源泉——劳动——不能以接近于投资的速度增长。马克思写作时,工厂和机器的价值相比于需要雇佣的每个工人还相当低。此后它一直上升,今天已达到20,000甚至30,000英磅[1]。资本家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迫使他们使用更大型更贵重的机器。情况已达到这样程度,在多数行业当中,新机器当然意味着使用更少的工人。

国际经济机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预言:世界经济大国的就业人数将会下降,即使有奇迹般的投资高涨。

因为资本家关心的是利润,如果投资增加四倍而利润只有两倍,那他们真是大为不安。而只要工业增长比利润的源泉——劳动——增长得快,这样的事就会发生。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利润率趋向下降。他预言会达到这样的程度:任何新的投资将会像冒险的投机。新工厂和机器所需的支出将很庞大,利润率却比以前低。当达到这种程度时,每个资本家(或资本主义国家)将会幻想大型的新投资计划,但害怕变成半途而废。

当今的世界经济酷似如此。罗孚公司计划新的生产线,却害怕亏钱。英国钢铁公司考虑它所计划的大工厂,却不得不将之冻结,因为目前的产量它都卖不出。日本造船商放弃投资新工场,一些老工场还在关闭中呢。

资本主义非常成功地建造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机器,却把这个制度带到了仿佛是永久危机的地步。

远古世界的奴隶社会曾走到这一步,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走到过这一步,要么以革命改造社会,要么陷入终将迈向倒退的持久危机。拿罗马来说,革命的缺席确乎导致了罗马文明的毁灭,倒退到黑暗的中世纪。再拿某些封建社会来说——比如英国,或更晚些的法国——革命摧毁了旧秩序,使得新的社会进步得以在资本主义之下进行。

现在,资本主义自身面临着两个选择:或者是永久的危机,这终将通过贫困和战争使人类倒退到野蛮境地,或者是社会主义革命。

(作者:克里斯·哈曼。本文摘选自克里斯·哈曼《马克思主义入门小册子》,激流网有所编辑。责编:畢非)

[1]今天已达到20,000甚至30,000英磅——指每个工人操作的(工厂和)机器设备的价值为2万、3万英磅。


相关内容

  •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姓名:吴君可 班级:1202(net) 专业:软件开发(net方向)学号:[1**********]3 前言: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向着总体和平的方向发展,但战争的威胁任然存在.局部战争,恐 ...
  •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的智慧第1期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译:Socrates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 ...
  • 股市入门与分析
    一.技术分析 股票价格指数和平均数仅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衡量股票价格变动历史的工具,然而,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预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趋势,以及买卖股票的适当时机.多少年来,人们不断地对股价走势进行研究,产生了种种方法.现在大多数人采用技术分析法或基 ...
  •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分析 作者简介 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0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外交.中国安全环境以及国际关系等.先后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 ...
  • 生态文明论文
    注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 ...
  •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的影响力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的影响力 ● 2011年世界经济运行回顾 ●2012年世界经济展望 ●中国经济助推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的影响力 一.世界经济艰难复苏--2011世界经济运行回顾 全球经济:2011年六大看点 世界经济列车在穿越2011 ...
  • 金融安全比金融自由更重要(辩论赛准备材料)
    金融安全(financial security) 金融安全指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安全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金融安全是和金融风险.金融危机 ...
  • 大国关系之变-主轴·态势·基准
    新世纪头十年国际社会之变 编者按: 新世纪头十年,整个国际社会经历了激荡变革.新年伊始,回顾总结过去十年的国际社会变化颇具意义.本刊特约请相关专家就21世纪头十年大国关系.安全局势.政治思潮的变化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大国关系之变:主轴・态 ...
  • 中央银行再贷款:职能异化
    作者:陶士贵 经济学消息报 2007年01期 一.央行再贷款制度的变迁 中央银行再贷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它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再由商业银行贷给普通客户的资金,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