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的原因机制及其防治_邓曦泽 - 范文中心

学术造假的原因机制及其防治_邓曦泽

01/02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1日/第B01版

争鸣

学术造假的原因、机制及其防治

邓曦泽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当前学界,学术造假事件频频发生,而在古代,却有一些学者放弃其学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以托名或佚名方式公之于世。《汉书・艺文志》有言:“《神农》二十篇。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托名、佚名现象,肇自先秦,下逮近古。

学术造假的时代背景、原因与机制

为何古人托名而今人抄袭?其实,此间的关键是古今学术体系变迁所导致的学者利益诉求的变化。从学者与学术资源(含生活资源)关系的角度看,在古代,无论中外,学者多为贵族或富人,他们掌握学术资源,无须以学术谋生。他们搞学术,多出于志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不以实用为目的”,“既不为生活所必需,也不以人世快乐为目的”的悠闲学术,亦如朱子所言“半日读书,半日静坐”。虽然古代也有平民学者,但很少。所以,古代学术可以称为贵族学术。而在现代,学者不掌握学术资源,须以学术谋生,此即学术造假的历史背景。

近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合作,导致现代学术体系迥异于古代。

第一,现代知识生产速度越来越快,现代学术迅速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并且,此二特征越来越明显。同时,以创新为目标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现代学术与古代大不相同,古代那种悠闲、自由、风雅的学术在现代社会很难再生产有效知识。学术从“贵族”转向“平民”,同时转变为资本与权力的工具,此如爱德华,希尔斯所言:“谁掏钱,谁做主。”

第二,由于现代学者不掌握学术资源,而资源掌控者不允许学者们吃“大锅饭”,便引入了竞争机制,于是,学者必须接受考核,并根据一定的学术成果才能获得相应资源。

在当代,SCI、SSCI、A&HCI等引文数据库为学术资源掌控者考核学者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学者须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获得一定的资源。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国内有些学者反对量化考核。为什么要进行量化考核?这是因为按质考核很难判定,也不具较强的可操作性。量化考核虽有局限,只能考察一个刊物所发表论文的平均水平,而无法衡量某篇论文的质量,但总比“大锅饭”好。所以,量化考核应该改进,但不容全面否定。

第三,在学术考核机制下,多数学者总是希望发表更多满足要求的成果,以获得更多资源,这是学术造假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现代学术体系下学术造假的动因是逐利,机制则是学者试图更大限度地满足现代学术的量化考核要求,以期获得更多资源。

防范学术造假的措施

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学术造假?笔者认为可以建立防范学术违规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建立科学的学术规范标准。此即有法可依。在这方面,国外已有很多成熟的规范,可以借鉴,况且这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世界化方向是一致的。在建立学术规范标准时,要尽可能消除模糊地带。

第二,建立违规程度分级制度。对学术违规行为的程度进行分级,每一级对应于特定处罚。每一级处罚必须明确。如果违规严重到一定程度,甚至可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置。

第三,建立学术规范审查专家库。由于学术规范审查的专业性高,所以,可由学术规范监管部门(如教育部)组建学术规范专家库,厘定资质标准,遴选专家。专家可以按专业分类,组成专业专家库。这样,可以增加学术规范审查的严格性、程序性。

第四,建立专家审查团独立制度。学术规范审查权完全交给学术规范专家审查团,以促进学术规范被严格执行。每次面临学术规范审查,均在专家库中临时随机抽样组建专家审查团。专家审查团决定学者是否违规及其违规等级,这是严格执行学术规范,遏制学术违规行为的关键环节。 第五,建立专家审查过程的信息公开制度。学术违规审查必须全程公开,不允许审查团密议,允许旁听,因为学术造假被揭露,所有信息都已公开,不存在泄密问题。

此外,还可以考虑通过建立严格的审查团回避制度、申请复议制度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增强学术规范的可操作性,从而遏制学术造假,净化学术空气。

(本文受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qx201101,skgt201103)、四川大学国家“985工程”“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研究”创新地资助)


相关内容

  • 论我国学术造假问题
    论我国学术造假问题 摘要:近年来国内学术造假事件频繁发生,本文以浙江大学贺海波事件为例,首先简要阐述学术造假的危害,其次分析了学术造假的原因,最后就如何避免学术造假现象给出对策. 关键词:学术造假,危害,原因,对策 一.引言 学术研究作为科 ...
  • 学术道德与规范心得
    近年越来越多的学术抄袭.造假.腐败等问题被报道出来,学术道德俨然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很多科研从业者只关注眼前的课题,忽视人文素养的发展,最后导致学术道德的缺失,限制了思维,并在往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
  • 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
    人才培养航海教育研究2005. 1 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蒋华林Ξ, 吴 强2, 李 华1 (1. 重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重庆400044; 2. 重庆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重庆400047) 摘 要:高校研究生学术腐败的 ...
  • 严打数据造假 浙江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测运行
    图片来自网络. 实时显示污染物排放数据的在线监控,被认为是有效控制企业超标排污的"第三只眼".如何实现自动监测系统的良好运行,确保自动监测数据能有效运用到环境管理各个领域? 浙江省环保厅日前召开在线监测运维企业座谈会,促 ...
  •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2)
    u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6月 16 日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目 录 摘要„„„„„„„„„„„„„„„„„„„„„„„„„„„„„„„„„ ...
  • 网络背景下会计信息舞弊及诚信问题探讨
    财 会研 究 网络背景下会计信息舞弊及诚 信 问题探讨 中南财 经政 法 大学会计 学院 王铁肩 摘要 : 在 网络 背号下 , 企 业改变会计状 态以及信息舞 弊更加方便 . 部 分企 业错误地认为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就可以取得相应的经济效 ...
  • 当前职称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职称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1977年我国恢复职称评审工作以来,职称评审工作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各省.市为了更加科学.公平.公正地评价人才,相继对职称评审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以衡量专业 ...
  •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齐齐哈尔大学 毕业论文修订稿 论文题目 会计职业道德浅析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会计职业道德浅析 摘 要 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 ...
  • 守住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在如今这个年代,中国人谈自己的道德问题,多少是一个让人尴尬的话题.在国外,饭店里大声说笑的大抵是中国游客,奢侈品商店中对服务员呵斥的也大多是中国人,在旅游景点不守规则的人也往往都是中国人.近年来,数量陡增的中国游客除了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丰厚的 ...
  • 关于大学的思考(哈佛,剑桥学子必读文章)
    关于大学的思考!! 大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有用的人,而是培养完整的人 一般人对于大学的指责是大学教育与现实脱钩,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似乎大学的成 功就在于培养适合社会各类岗位需要的人才.这种看法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实际上,新 中国成立几十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