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原文.翻译.知识要点 - 范文中心

[陈涉世家]原文.翻译.知识要点

12/20

《陈涉世家》原文、翻译、知识要点

一、原文及翻译

陈涉世家

司马迁(西汉)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注音的原文:

注意:人教版教材书下注解给“酂(cuó) 、苦(hù) 、柘(zhè) 、”中的“苦”注音为(zhè) ,而我给大家的朗读录音资料中读“k ǔ”, 应以人教版教材读音为准。

陈涉世家

司马迁 (西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shâ) 。吴广者,阳夏(ji ǎ)人也,字叔。陈涉少(shào) 时,尝与人佣(yōng) 耕,辍(chuò) 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yìng) 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ji ē)乎,燕雀安知鸿鹄(hú) 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l ǚ)左適(zhé)戍(sh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háng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shuò)谏(jiàn )故,上使外将(ji àng )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ji àng ),数(shuò)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wâi) 天下唱,宜多应(y ìng )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 ”,置人所罾(zēng) 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jiàn)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wãi) 用者。将(ji àng )尉醉,广故数(shuò)言欲亡,忿(fèn) 恚(huì)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wú)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nìng )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wãi) 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x ùn )蕲以东,攻铚(zhì) 、酂(cuó) 、苦(hù) 、柘(zhè) 、谯(qiáo) ,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 ,骑(jì) 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huì) 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pī) 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 ,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zhǎng) 吏,杀之以应(y ìng )陈涉。

【翻译】: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走往田埂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九百人去驻守渔阳,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谪戍的队伍,做屯长。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说:“现在逃亡也是死,发动大事(指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皇上,应当立为皇上的人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 死了,有人认为(他) 逃亡了。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就用丹砂(在) 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买到那条鱼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认为这件事怪异了。(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笼子罩着火装作鬼火,学着用狐狸鸣叫的声音叫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夜里都惊慌恐惧。明天,士兵中到处谈论,都用手指并用眼睛注视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中听从吴广差遣的人很多。率领(戍卒)的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他,用来激怒那些戍卒。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剑拔出鞘,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共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应当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边而死的人本来十个里面占六七个。再说好汉不死便罢,死就要取得大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所属的人都说:“听从(你的)号令。”于是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军队)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他们)(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下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义军,攻打蕲县。

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行军中又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陈县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在有望楼的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取胜,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掌管教化的乡官、当地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掌管教化的乡官、当地有声望的人都说:“将军亲身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暴君,杀灭暴虐的秦王,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陈胜就(被)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二、文学常识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 、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 。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创作。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26 500字。其中《陈涉世家》对陈胜起义给予高度评价;《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都是本书的优点。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语音

涉(shâ) 夏(jiǎ) 佣(yōng) 辍(chuî) 鹄(hú) 闾(lǘ) 適(zhã) 度(duï) 数(shuî) 将(jiàng) 罾(zēng) 谏(jiàn) 间(jiàn) 篝(gōu)

恚(huì) 笞(chī) 宁(nìng) 铚(zhì) 蕲(qí) 徇(xùn) 酂(cuï)

以应(y ìng ) 会(hu ì)计事

四、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 发配。 適戍,发配去守边。)

2、为天下唱(“唱”通“倡”,可译为“倡导”)

3、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可译为“穿着”)

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可译为“意图”“意思”)

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可译为“已经”)

五、古今异义词

1、卒中语(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2、夜篝火(古义:用笼子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3、而戍死者,固(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4、号令召三老、与皆来事

(豪杰: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会计:古义:是动词“会”与“计”的连用意为聚会商议/今义:[ku àij ì]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5、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6、今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

7、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8、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 古义:表示月光由门缝射入,这里是“窃伺间隙,不欲令众知之”之义,可以解做“暗地里”。今义:间,中间,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六、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

3、尉果笞广 笞:竹板。这里作动词,用竹板打。 .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注视着 .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笼子罩着火装作鬼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鱼网,这里是“用网捕” .

的意思。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战甲 ..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9、此教我先威众 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服。 .

10、固以怪之矣 怪:认为„„怪异 .

七、一词多义

1、会 会天大雨(会:副词,可译为“适逢”“恰巧遇到”)

皆来会计事(会:动词,可译为“聚集”“集合”)

2、道 道不通(道:名词,可译为“道路”“路”)

伐无道(道:名词,可译为“道义”)

3、等 等死,死国可乎(等:副词,可译为“相同”“一样”)

公等遇雨(等:代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

4、数 扶苏以数谏故(数:读shu î,副词,可译为“多次”“屡次”)

卒数万人(数:读sh ù,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5、故 扶苏以数谏故(故:名词,可译为“缘故”“原因”)

广故数言欲亡(故:副词,可译为“故意”“特意”)

6、将 上使外将兵(将:动词,可译为“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名词,可译为“将领”“带兵的人”)

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双音节名词,可译为“带兵的人”“将领”)

7、然 吴广以为然(然: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转折连词,可译为“然而”)

8、指 卜者知其指意(指:同“旨”,名词,可译为“意图”“意思”)

皆指目陈胜(指:动词,“用手指着”的意思)

9、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动词,可译为“写”)

得鱼腹中书(书,名词,可译为“书信”)

10、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所: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所:名词,可译为“处所”)

11、令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动词,可译为“派”“指使”)

令辱之(令:动词,可译为“让”“使”)


相关内容

  • 初三[陈涉世家]原文与翻译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罾补bì 脉脉.zēnɡ 忿恚..fènhuì 裨...màimài B.怫然fú 徒跣..xiǎn ...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文言文阅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目标:1 考纲解读: 2 命题趋向和应试对策: 3 理解文言翻译的误区,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4 针对练习. 重点:方法指导,针对练习. 课时:4课时. 方法:导学. 准备:学案. 内容和过程: ...
  •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 古文翻译表达题存在的问题: 1语言表达:简洁.准确. 2语境分析: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翻译原则:字字落实(本题错误多表现为译错.译多.译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 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 ...
  • 20XX年省毕业论文抽检分析报告(20**年-12-27)
    钱江学院2010年省教育厅 毕业设计(论文)抽查结果分析报告 (根据抽查评分整理) 一.独立学院总体抽检情况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离优秀.良好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省内独立学院共抽查了4个学科大类,涉及9个专业,总体平 ...
  •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二: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2分)问 说(节选)(清)刘 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 ...
  •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年届高考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考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试卷综析] 2015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作为高考摸底测试试题,该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常规 ...
  • 语文预习要求
    初一语文学生预习课文要求 怎样预习初中语文课呢?可分二步. 第一步:初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难懂的句子划上一定的符号(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 ...
  • 中央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讲评(1) 责任教师 李蕾 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汉字学的萌芽,是绪论第一节的知识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