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共有31项科技成果获奖·每日商报 - 范文中心

我省共有31项科技成果获奖·每日商报

01/29

国家科学技术奖昨日颁奖

我省共有31项科技成果获奖

浙江大学保持领军优势拿下13个奖项

2013-01-19

商报讯(记者 张晨 通讯员 冯婵璟 周炜) 昨日,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终于出炉。我省共有31项科技成果获颁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为主完成的11项,参与完成的20项。

浙江的31个获奖的项目中,有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获奖项目中,大都与国计民生的发展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

浙江大学成为浙江省获奖最多的单位,共有13个奖项,其中6个为主要完成,且有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数继续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并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省属高校宁波大学凭借“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及应用”,首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由杭州龚金泉完成的“中华鳖良种选育及推广”成果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全国唯一的农民科技成果。

部分获奖项目简介

浙大教授打出“组合拳” 防控垃圾山带来的各种灾害

这个技术已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应用

据了解,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达2.4亿吨,居世界之首。

“我国80%以上的垃圾采取填埋技术,其特点是投资小、处理量大,可以全天候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风险。” 浙江大学建工学院陈云敏是垃圾处理方面的专家,从1995年起,他和研究团队联合了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研发了基于液气分离的填埋气采输技术、基于全寿命服役的防污屏障技术及填埋场稳定控制与增容技术。

“欧美国家垃圾组成中近50%是纸,属于‘干垃圾’,我国近50%是厨房垃圾,有机质和含水量高达60%,而且垃圾山中的水并不是聚在一起,是分层的存在。”陈云敏说,“这样外国的用单根竖管子抽气的技术就行不通。如果降解污水一多,填埋气体就很难跑出来,容易引发爆炸。”所以,研究团队设计了水平和垂直的导排井同时工作,在垃圾堆体中形成了一个纵横结合的排水管网,大大提高了排水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导气性能,他们还研发了双套管抽排竖井,内管抽水,外管施加负压,抽取填埋气,加速渗沥液导排。这就是该获奖项目中的一项技术“基于液气分离的填埋气采输技术”。

在做填埋场稳定控制与增容技术时。陈云敏的研究团队在全国7大地区、32座填埋场、13年填埋龄期的实地调研中积累了数据,研发了一套填埋场稳定评估的软件,为填埋场稳定控制和堆高增容提供了依据。

据悉,项目成果已在全国112座填埋场中使用。像杭州的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早在使用了。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 打破了“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

地铁四通八达,隧道穿江越洋,在我们的脚下,地下空间这张网正在悄悄地不断生长。这个过程中,盾构立下了汗马功劳,它能24小时不间断“埋头”掘进,一次性同时完成切削、排碴、衬砌等隧道掘进作业,将高风险、高强度、低效率的人工开挖,转变为安全、高效、连续的工厂化作业,是加快地铁、高铁、高速公路等隧道工程建设唯一有效的现代化大型复杂机电装备。

我国已是盾构需求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市场的60%。但十年前,隧道掘进装备基本是“洋盾构”的天下,中国的企业只是担当了“施工队”与“加工装配队”的角色。

浙江大学与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行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经过持续12年的盾构关键技术攻关,终于改变了这一局面。

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华勇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主要从事电液驱动和控制系统的研发,这是盾构的“心脏”,国外技术封锁最严重的部分,也是盾构隧道工程施工中,解决失稳、失准和失效三大国际难题的关键所在。

经过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产学研项目组发明了密封舱压力动态平衡控制技术,能实时监控盾构密封舱的压力,进行多系统协调控制,始终让盾构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工作,有效避免了盾构掘进过程中地表的塌陷或隆起,隧道施工的正常掘进得到了基本保障。同时,还实现了盾构速度的快速掘进和姿态的实时精准控制。

控制系统经过几代的升级研究,性能已相当不错。研究成果已用在全国四家盾构整机龙头生产企业,实现了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和产业化批量生产与应用,形成了上海、郑州、重庆、西安等多个盾构产业化基地,打破了“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

让干细胞到恶劣的环境里去锻炼一下

可以使心肌存活率从10%提高到30%

心肌是组成心脏的重要部分,如果心肌“死”了,心脏也会慢慢停止跳动。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心肌“起死回生”?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课题组完成的项目,利用移植干细胞进入心肌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堵塞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王建安说,以前医生常用的解决方法是,打通血管,让血液流进心肌,抢救还未死亡的剩余心肌,但这个很考验抢救时间。

能不能另辟蹊径,提高心肌在梗死情况下的存活率?2002年,王建安课题组开始在国内率先运用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开展了国内第一个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干细胞在医学界被称为是“万用细胞”,因为它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我们希望用患者的自体干细胞让心肌‘重生’。”王建安说,“实验发现,注射进入心肌并且存活的干细胞中只有10%在承担着生成心肌细胞的工作,另90%的干细胞则‘分泌’出生长因子,将那些幸存的,但逐渐在‘枯萎’的心肌细胞‘救活’。”

王建安说,注射进入患者的干细胞不同于普通的干细胞,虽然都是取自于患者自身的骨髓,但他们的干细胞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干细胞其实很娇嫩,我们打进心肌的干细胞,百分之八九十都还没开始工作就‘罢工’了,只有不到10%在正常工作。”为了提高干细胞的“战斗力”,课题组决定让干细胞到恶劣的环境里去锻炼一下。

经过实验证明,将干细胞放在含氧量只有0.5%的容器中待上一段时间后,它们注射进入心肌后的存活率从10%提高到了30%,修复心肌和功能重建疗效较传统干细胞移植提高了30%,大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了再住院患者中5年累积存活率。

这一项目成果在全国23省市102家单位得到推广应用。


相关内容

  • 小学四年级奥数 容斥问题
    容斥问题(一)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称为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地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这一讲我们先介绍容斥原理1对n 个事物,如果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 分类 ...
  • 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发展状况分析
    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杨阳,李园白,尹爱宁,刘静,奚怀 平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发展状况 笔者深入调研了建国以来我国有关中医药科技成果4个重要数据来源,分别是国 家科技部研制发布的"国家科技成果网&q ...
  • 从国家科技进步奖看我国技术创新发展态势
    第26卷第23期2009年12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VoI.26NO.23Dec,2009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从国家科技进步奖看我国技术创新发展态势 连燕华1,王旭琴2,刘 帅3 ...
  • 大学生学科竞赛简版
    相关的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介绍 历史最悠久的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7]1号)的总体安 ...
  • 小学数学毕业测试题
    小学数学毕业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l.十分位上是2,百分位上是7的小数是( ),它是由( )个0.01组成的. 2.下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占长方形的 . 3.比值是0.72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 4.若5:x=3y, ...
  • 中国与诺贝尔奖
    中国与诺贝尔奖 摘要:本文主要分四部分介绍了中国与诺贝尔奖,首先介绍了诺贝尔奖的由来,以及20世纪科技史上中国几位科学家王淦昌.赵忠尧等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史料,然后提出诺贝尔奖的精髓在于原始的创新,并提出了创新性文化环境,指出唯有营造创新 ...
  • 莫言得奖感言
    莫言得奖感言‏ 一番打赌,一阵喧嚣之后,诺贝尔文学奖瓜熟蒂落,落到中国作家莫言头上.十月,因为莫言,中国人感觉诺贝尔文学奖变得如此亲切,格外温柔.网络上洋溢着满满的笑脸.祝贺,各种版本的戏说和调侃,让网友们奢侈地过了一把文学狂欢节.看过和未 ...
  • 20**年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
    2012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 民营企业调研表 企业名称 甘肃宏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章) 企业法定代表人 (亲笔签字) 企业填表时间 2013 年 3 月 1 日 市级工商联 (公章) 省级工商联 (公章) (授权机构)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 ...
  • 学校普九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 (普九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督学.专家: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向检查组莅临我校督导检查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我就学校"两基&quo ...
  • 校团委书记工作总结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已是万重山. 三年来,本人团结带领校团委一帮人及各级团组织,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安位守责,创新开拓,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按照学校德育首位.教学中心.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