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重点知识整理 - 范文中心

历史必修二重点知识整理

03/15

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

△探究一:为什么汉武帝以来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处于正统地位? ①儒家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

②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和小农经济与儒家思想与具有一致性; ③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的需要而大力扶植和倡导; △探究二: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新增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

特点: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道家、法家、神仙方术的思想

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

想上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政治上×的封建专制。

影响:对当时:有利于巩固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防止分裂,适应了西汉社会发展的

需要;

对后世: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中国

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探究三:宋明理学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来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民的自然欲求;

积极影响: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崇尚气节,讲求自我节制,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

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探究五:明清之际民主思想活跃的原因?该如何看待? 原因:见前面《儒家思想发展演变表》 认识:

①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生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②本质上仍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与西方国家的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有本质区别; ③它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思想,这决定了其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有限;

④这种民主思想的出现根源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其未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亦根源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 △探究六: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是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七: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有利于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④以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⑥“先义后利”的观念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考试说明:科技成就)

△探究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没有转化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重视总结经验和实际应用,轻视理论概括; ②中国学者“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妨碍对自然的研究; ③封建小农经济的束缚;(根本原因) ④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制约。

△探究二: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

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使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广泛而频繁; ③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不但巩固国家统一,而且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④明清之前,历代统治者对外政策开明,对外交流广泛,使中国吸收了外来文化; ⑤古代科学家的刻苦奉献精神

一、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考试说明: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1、汉字的演变:

①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金

文);

②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楷、草、行。 2、书法艺术:

①含义: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

独特艺术。

②字体:小篆:创始于秦代,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隶书:始于秦朝,通行于汉魏,结构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行书:盛行于晋,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草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奔放跃动;

3、中国画:

分类:按题材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按表现技法分:工笔、写意、

按作者分:文人画、民间工匠、宫廷画师。

评价:中国画的精粹是山水画( 山水画的灵魂是意境);

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 被后人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4、京剧:

艺术渊源: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地方戏的优点的基础上逐

渐形成的。

发展历程:萌芽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正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40年)以后;

艺术特色:二黄、西皮两大唱腔系统;

生、旦、净、丑四大角色行当;

评价:京剧的艺术成就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

之一。

5、文学成就: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文化是由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同时又反映时代发展状况。(文学体裁的演变就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书法、国画、京剧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不但镌刻着中华民族的烙印,也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注意继承和发扬。

必修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案

(考试说明: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后 1、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___________: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是________________第一人; ②魏源:《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心主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即“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识:

进步:启迪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由此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

想主流;

局限:林、魏均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最终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②民族工业的兴起; 2、代表人物及主张: 王韬、郑观应;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工商业等; 3、评价:

进步: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奠定基础;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付诸实践;

▲探究: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

1、 近代思想解放的主题是向西方学习,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且学习

西方与抵御侵略、启蒙与救亡相联系,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

化不断深入的历程。

3、 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

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必修三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案

(考试说明:孙中山和三民主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三次伟大巨变:

第一次巨变是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人民醒了过来;

第二次巨变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于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在中国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第三次巨变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实现了拨乱反正,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解放了生产,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二、邓小平理论

二、 毛泽东思想

① 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发展阶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④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⑤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⑥政治保证: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⑦战略步骤:分三步走战略。

⑧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⑨祖国统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教育与科技学案

(考试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学案

△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历程(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 (考试说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试说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 11 -

- 12 -

▲探究: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与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异同:

必修三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学案

(考试说明:牛顿和经典力学、进化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爱因斯坦和相对论、量子论、现代信息技术;)

二、生物学的革命性变化——进化论的提出

诞生标志:1859年达尔文(英)发表《物种起源》; 传播者: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用比较解剖学论证人猿同祖论) 主要观点:①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

展的;

②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意义:①挑战神学,开创生物学发展的新时代;

②传入中国,震动中国思想界,对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三、科技革命(第三、第四课合并)(重复:必修二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

- 13 -

- 14 -

必修三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学案

(考试说明:文学的主要成就、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于发展;)

- 15 -

- 16 -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初探
    在历史复习中,学生最头痛的就是历史头绪多.覆盖面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古今中外,方方面面,难以准确地记忆理解.要在最短暂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效果,笔者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一.让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进课本 ...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安徽省20**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
  •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结构整理
    高中化学. 必修二 目录(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
  •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一 ) 指导思想 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 ...
  • 法学院课程介绍
    法学教学部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0301 课程名称:<逻辑学> 课程类型:限选课 课程学时:64学时 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逻辑学概念.原理.原则等内容的讲述,帮助学生获得探求真理. ...
  •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教学设计与思考 ----主备人:薛其强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与处理 1.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教材地位:从内容上来看,属于 ...
  •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说明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 ...
  •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 数: 32(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0) 先修课程:无 开课部门: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旅游 ...
  •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1. 语言学概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语言学概论>是南京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释,为学生学习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