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教学设计 - 范文中心

高一语文上教学设计

01/18

高一语文上教学设计(三) 11页 ①《过秦论》 返回高中目录 ②《鸿门宴》 ③《兰亭集序》 ④《归去来兮辞》

【高一册 阅读】

第六单元 过秦论

【导学新概念】

这是一篇政论性的文章。其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教学需要,该课文的学习目标可确定为:1 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2 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3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4 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 、爱、余烈、弱”等词语的意思。5 理解“制、亡、利、国”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由于本文是教读课文,所以课时的安排可拟为三课时来完成。

【资料显示屏】

有关背景知识:本文的历史背景宜从两个方面着眼分析:一是战国末期与秦朝的社会历史概况,以明确贾谊说的“秦过”的深刻含义;一是西汉初期,亦即贾谊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概况,以明确作者撰此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进行改革。魏国有李悝的变法,楚国有吴起的变法,韩国有申不害的变法,而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使秦国富强起来。于是开始了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兼并战争。其中大规模的战争常常出动甲士数十万,如齐、魏的马陵之战,秦、赵的长平之战,而秦、楚两国各有“奋击百万”,秦击楚,动员兵力达六十多万人。这样“旷日持久数岁”的连年争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孟子·离娄》说:“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

秦始皇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攻邯郸,6年后灭赵;公元前227年,决河水灌大梁城,灭魏;公元前223年,派王翦率军60万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收缴民间兵器,铸成12个铜人;北筑万里

长城,广修驰道,南开灵渠;大动干戈,北抵匈奴,南击闽越;秦始皇的暴政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人民无法生活,不得不起来反抗,以求生路。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五百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蔽,都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施行仁政”,给百姓以喘息机会,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设计Ⅰ 战国时期,七雄并举,秦国地处西域却异军突起,称霸天下,其实力可见一斑,经李斯辅佐,改革兴政,国力则更是强盛,可为何仅短短15年的时间就被推翻了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西汉政治家、文学家在《过秦论》中的见解。

导语设计Ⅱ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革,而打破战国割据状态,首先一统天下的秦国却没能长治久安,到了秦二世就灭亡了。孰是孰非,历史上有不少人评论,其中著名的一篇就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

导语设计Ⅲ 请学生先欣赏毛泽东同志的七律诗“少年倜傥廓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让学生猜一猜该诗所咏对象。学生明确是“咏贾谊”后,教师自然引出本文。

教学安排的设计:全文总体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了解背景、熟读课文、理解大意”的任务。背景知识的介绍,可由教师引导,结合学生掌握的一些历史知识,在师生的回顾与交流中完成。熟读课文,可采用范读或自由朗读,或指名串读的方法来完成。为了使学生准确认读,教师也可精选一些学生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词,进行辨音训练。如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A 膏腴(yú) 逡巡...(qūnxūn) 藩(fān)篱 隳(duò)名城 B 锋镝(dí) 瓮牖(yǒu) 氓(méng)隶 一.....

夫作难(nàn) C 度长絜(qié)大 万乘(chéng) 迁徙(xǐ) 谪戍(shù) D 雍......(yōng)州 从(zòng)散约败 嬴(yíng)粮 猗(qí)顿。经过反复的强化,学生就能准确、...

流畅地朗读全文了,同时也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理解课文,是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及自己已有的一些文言知识,口译课文,筛选不懂的地方,为质疑作好准备,也使听课有了针对性。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类整理,从而使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强化和系统化。如:结合课后练习一,总结要求理解的词语,结合课后练习三,总结一词多义现象。还可适当做一些补充练习。如:一、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合从缔交②流血漂橹③威振四海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外连衡而斗诸侯⑥蹑足行伍之间⑦天下云集响应⑧嬴粮而景从⑨序八州而朝同列 锄 棘矜 A ①③⑤⑧ B ①②⑤⑧ C ①③④⑨ D ⑥⑦⑧ 二、选出跟“收天下之兵”的“兵”的含义不同的项:A 信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B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C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土也 D 车错毂兮短兵接 三、选择正确义项 A 依靠、凭借 B 趁着、就着 C 沿袭 D 通过、经由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③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 ④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⑤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 还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句,进行翻译。如:①履至尊而制六合。②铸以为金人十二。③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等等。学生经过知识的归类总结,不仅使已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也会相应提高。

第三课时分析理解,指导背诵。按照先叙史实后作分析的写法,本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4)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第二部分(5)阐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主要论证方法是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以及对比论证。指导学生背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题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内容,辅助记忆。如阅读第三段可设计如下内容:本段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内容上看,作者是分两步来写的:第一步先写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第二步写了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研读课文可以看出,作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来总结秦始皇的主要功业的,其中:政治上是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文化上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是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是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阅读第四段可设计为:该段对陈涉在几方面作了叙途,其出身地位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其个人素质是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起义的军队组成是疲弊之卒,数百之众;其武器装备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其起义的影响是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其起义的结果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这段的详细铺叙为第五段昭示主题作了铺垫。

设计B

指导学生背诵的设计。设计A中已提到可采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背诵,也可以采用分清层次要点指导诵读的方法,进行理解性的背诵。第三段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有三层意思:首述秦始皇统一天下;次述他扩大版图;最后揭露他的暴虐无道。第一层(前七句)“振长策”以下五句,都是统一天下之意,也属于铺排,读时应有声势。第二层(中间九句)扩大版图按先南后北的顺序写,要读得层次鲜明,“南取”“北筑”四字须重读。这一层是承上文“威振四海”而来,也要读得层次分明。第三层(“于是”以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统治。本段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可以概括为“愚民”“弱民”和“防民”三点,要读得层次分明,有“声罪”语气。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三层,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言其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要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诸语。第四段可紧承上段,因上段已将秦王朝“仁义不施”写尽,所以本段写这种做法的后果———陈涉起义,天下响应,并起亡秦。要以痛快淋漓的语调读完全段。①“始皇”二句,中有机锋,虽承上而言,却暗示了民心不服,人人自危,要读得从容、沉着。②“然”是急转直下语气,可读出延长音。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要读出对比情调。“天下云集”二句是高潮所在,要读出声势。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第五段是就前四段所述史实展开议论,最后归纳全文中心论点。分两层:前一层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是为全文结构设伏的;后一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

第1、2段,“然后”以下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弄清这个思路,有助于记诵。本段句句都是记秦之过,气势最盛,须读得铿锵有力,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①“且夫”是推进一层,领出议论的口气,要读得缓慢些。以下连用七个“也”煞句,都表示肯定的语气:第1、2个“也”,肯定秦是强大的,仍有地理上的优势;第3、4、5、6个“也”,肯定陈涉的力量是弱小的,用排比形式,重音在“非尊”“非 ”“非抗”“非反”八字上;第7个“也”,肯定陈涉的成就,此句后可作稍长停顿,然后从容读出这一层的结句(即“试使„„而语矣”),为下文蓄势。②“然秦”至结句为第二层,但前三句作低回之势,“矣”后作一顿;从“然后”开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到顶峰,但“者”要轻读,读后一顿,逼出“何也”一问;然后以深责语气读最后一句,其中“仁义不施”是重点,可一字一顿,“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隐含“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体会,从而朗朗于心,背诵也就迎刃而解了。

设计C

联系与延伸的设计。要求学生阅读两段文言文,然后思考文后的问题。

(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 以上两段文字选自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的史论散文《六国论》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弊在赂秦)

2 史论的特点是借古论今,借论述和分析古代历史事实而讽喻现实。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时的贾谊要选取“秦灭亡的原因”这个角度,而北宋的苏洵则选取“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一角度来写。

明确:因为两人都是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而选取史论角度的。西汉初年,国家虽大一统,但经过连年战争,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受极大破坏,人口减少,土地荒芜,这与秦统一天下后情形相仿,故贾谊要借古喻今,主张实施仁政,使民得以休养生息,不要像秦王朝那样犯众怒。北宋年间,大宋王朝不断遭受辽和西夏的侵扰,统治者不得不纳币输绢以求一时苟安。这种情形与先秦时六国赂秦以求苟安的做法相似,所以苏洵借古讽今,要宋王朝以古为鉴,抗击外侮以维护国家统治。 (樊玉仙) 返回

鸿门宴

【导学新概念】

《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它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习要求:①了解司马迁与《史记》;②学习文言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多义词,了解两个句式的特点;③熟读全文,背诵第三、四段;④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1 教法与学法 本文为讲读课,文字浅易,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学生对这段历史又比较熟悉,结合注释应该能读懂大意。因此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情节,学习字词句。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难,教师加以点拨、归纳。在此基础上讨论人物形象的塑造。

2 导语设计 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他是怎么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

3 教法展示

第一步:导入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简介司马迁与《史记》。突出《史记》的有关常识,如体例、类别及史学、文学价值。强调司马迁身遭凌辱、发愤著书的精神,鼓励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坚强。第三步:简析时代背景。抓住几个要点,不需过多:①由于“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因此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②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③项梁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④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⑤刘邦先于项羽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要同刘邦开战。⑥为了各自的目的,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

第四步:初步读懂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1 抓住题目引导学生读课文。文章虽为节选,但结构完整,围绕“宴”而组织材料。全文共7个小节,哪些小节集中写鸿门宴呢?学生自然会找出第3、4节为文章的主体部分。那前面1、2小节和5、6、7小节分别写什么呢?通过阅读可以明确本文的结构层次为:

(1-2)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3-4)写鸿门宴上的斗争。

(5-7)叙述会后余事。

2 根据注释读课文,标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第五步:师生共同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以教师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为重点,强调归纳重点词语。

第1段:交代两军驻地及兵力情况。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的展开起了什么作用?通过讨论明确:①写曹无伤告密,挑开了矛盾,是故事的开端;②范增进言,使刘邦、项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字词有:军、王、飨。

第2段: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主要写了:①项伯夜访,项伯本为报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②张良献策,刘邦接纳了张良的建议,先联络与项伯的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这一情节的变化,使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强调字词:非常(古今异义)、具、要、距、内、倍、蚤(通假字)、善、活、兄、籍(词类活用)。

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激烈斗争,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情节发展的高潮。第3段主要写了:①刘邦谢罪,无诚心,言辞虽恭,实为迫于无奈。但在项羽面前绝不认错,把责任推给小人;②项王设宴,也非精心策划,这一情节使矛盾趋于缓和;③范增举 ,目的很明确,但苦于得不到项王的支持,使矛盾又紧张起来;④项庄舞剑,意很鲜明,使形势再度紧张起来。第4段,主要写樊哙闯帐。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此段,后讨论本段是从哪几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写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讨论,明确:a.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表现出紧张的形势,忠勇的性格。b.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c.外貌描写,“ 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文章巧妙地借机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读者会从他的表现中读出,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因一切全由张良策划。

主要字词句:从(使动用法)、目、翼(词类活用)、 (通假字) 劳苦功高、秋毫无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语)

第5、6、7段:叙述宴会后的余事。主要写了:a.刘邦逃席,间道至军;b.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暗示着鸿门宴后的斗争结局;c.刘邦诛杀曹无伤,是故事的尾声,呼应开头。

强调的字词句有: 杓 再拜(字词)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固定短语) 大王来何操?(疑问句宾语前置)

第六步:归纳人物形象,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项羽这一主人公,然后学生自己分析刘邦的性格。可从人物性格特点、文中具体事例的佐证、作者对他的态度、塑造人物的方法等几方面进行。

设计B

1 教学设想本教案重点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先明确项羽在鸿门宴上的性格特点,然后结合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刘邦对人才的论述、项羽本人的感慨,以及后人对项羽的认识,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和在历史上的作用。最后谈谈自己对项羽的看法,写成短文。

2 导语设计

1949年,解放战争到了最后决战关头,4月26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得到这个胜利的消息,毛泽东同志乘兴挥毫,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号召全军将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西楚霸王项羽是如何沽名钓誉,并由此走上失败之路的。

3 教学要点

(1)通读全文,可借鉴设计A的有关内容。

(2)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第一步:项羽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什么?并从文中找出佐证。

通过讨论明确:缺乏政治远见,沽名钓誉,为人不忍,刚愎自用,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答案不是惟一的,允许同学有不同认识,应鼓励学生展开争论,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第二步: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要点:①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作者塑造项羽这一形象,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围绕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展开,人物性格鲜明。②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主要人物形成鲜明对照,如刘邦的虚伪狡诈,与项羽的直率粗犷。这一步应在分析项羽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第三步: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史记·项羽本纪》中太史公曰: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将遂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率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及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第四步:项羽与刘邦在鸿门宴上的斗争结局除了人物性格上的因素之外,还有是否善用人才的区别。不妨听听刘邦是如何谈用人与成败的。

《史记·高祖本纪》: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

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善于用人,所以他成功了。而项羽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所以他失败了。可见能否善用人才对一个领袖人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第五步:项羽本人又有何高见呢?请读读他的《垓下歌》便可见一斑。

第六步: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以下三首诗均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评价各异,试比较分析。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提示: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该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第七步:毛泽东曾写诗提到过项羽,他是如何看待项羽的呢?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提示: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第八步:结合《鸿门宴》的学习,联系古今人物对项羽的理解,谈谈自己对项羽这一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300-400字。

设计C

1 导语设计 朋友之间请客吃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它可以增进朋友间的感情。但是也有另一种宴会,设宴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精心设置圈套,赴宴者必须以牺牲一定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在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有一场“赴宴斗鸠山”的戏,鸠山为得到游击队的密电码而请李玉和赴宴,李玉和智对鸠山。那么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又将如何呢?

2 设计说明 《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精彩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段故事。“鸿门宴”一词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其中鸿门宴上的斗争一节描写细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逼真、形象。要真正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塑造人物的意图,把握这一环节是关键。因此本教案重点放在对课文第三、四段的学习上,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有关戏剧的常识,将这一部分改为独幕剧,意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虽说学生有一点戏剧的常识,但不够系统,所以教师应适当作介绍,应突出人物形象的塑造。先确定出场的人物,重要人物有哪些,人物的性格、身份及出场的先后顺序;其次确定人物语言(即台词),这是关键,一定要与人物身份、性格相符。可借用课文原话,也可自己加工;再次确定舞台说明,比如鸿门宴上的座位情况、人物佩饰、动作、表情、摆设等等;最后思考成文。

兰亭集序

【导学新概念】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文人春游所作诗集而写的一篇序文,新教材安排为高中第一册第六单元的自读课文。王羲之以擅书法而流传百世,殊不知其为文也格调清新,一改魏晋士族文人的淫糜与颓废,为当时文坛注入一股新鲜空气。尤其是本文,内容为序,其在状物写景方面不落俗套,格调清奇,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同时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消极情绪则要加以鉴别,切忌兼收并蓄。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教法展示:

第一步:导入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介绍作者王羲之。

第三步:分析课文。

(一)齐读课文,明确以下问题:

1 本文的体裁及写作原因。

2 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

3 本文大致可分为几部分?

(二)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心境。 景物: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作者在这一段中,先后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场面、四周的环境以及游人的心境,头绪众多而条理清晰,使人犹如置身其中,尤其是作者描写景物时能抓住本质特点,不求形似而追其神韵,形容词的运用有如神助,寥寥数笔,犹胜千言,令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体会。

(三)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朗读语调由第一自然段的清新明快而趋于和缓。

在本段中,作者由友人相聚的欢乐联想到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字里行间充满流连忘返的惆怅和对盛事不常的无奈。尤其是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流露出对命运的屈服妥协,这与两晋时期文坛的颓废之风有关。汉武帝《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斯乐难常”与西晋石崇“感胜名之不永,惧凋露之无期”都有悲观宿命的色彩。

(四)齐读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是对第二自然段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和全文的总结。在本段中奠定了本文的基调:虽然他明知把死和生视为等同,对长寿与夭折不加区别是荒诞的,但又说:“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就是在这种思想情绪下,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只是王羲之受其时代所限,看不到,也预见不到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今人读此文,不能求全责备。

第四步:朗读并背诵全文,仔细领会本文语言特点。

两晋是骈文盛行时期,文人多追求辞藻的华丽与侈糜,但本文语言却骈散结合,以散为主,质朴自然、格调清奇是本文语言的另一特点。

设计B

一、导语设计

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作者描写景物时,山突出其翠,水突出其清,花显其明艳,如数家珍,不厌其烦,各求毕其形态而传其神。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作品,也有摹景写物,作者所用的手法却别具一格,词虽少而神已现,一如他的书法作品堪为后世楷模。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教法展示:

第一步:导入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介绍作者作品,重点介绍王羲之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及《兰亭集序》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点明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文体序的一般特点。

第三步:分析课文。

(一)齐读本文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全文基调。

(二)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文章结构看,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如何?

提示:全文共3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会面的时间、地点,兰亭美景及人物活动。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抒发作者由眼前美景及好友相聚引起的对人生的思考。

第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述本文写作缘由。

2 本文三个组成部分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提示:

第一部分行文简洁流畅,尤其是对兰亭美景的描写,不具体描摹景物的形态,而是直接抓住其神韵,每物仅用一字,可谓字字珠玑,应注意仔细体会。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几个形容词的运用使作者与好友相聚的快乐心情跃然纸上,仿佛客观景

物也受了作者心情的感染而带上了明显的感情色彩。

第二部分体会的重点在于作者心境的变化,可以说这一段是作者人生观的充分流露:虽然各人际遇不同,境况殊异,但“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与消极。这是学习本文要注意鉴别的消极思想。我们要学习的是作者行文的流畅与连贯。前两个自然段内容不同,格调迥异,但无论是诵读还是品味,过渡自然,丝毫不觉突兀,这正是本文艺术手法的高明之处。

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延伸,在这一段中,既表现了作者“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也暴露出作者对社会进步缺乏信心。但作者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他的思想倾向不足汲取,他的这篇序文却因其在为文和书法方面的双重艺术成就而成为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第四步:总结全文,说明作者的消极思想是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而造成的。本文的行文风格在当时文坛别树一帜。要注意鉴别本文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第五步:要求背诵全文。 (卫晨霞)

归去来兮辞

【导学新概念】

课文是陶渊明辞赋的代表作品,具体而细微地表现了作者辞官归隐的过程和思想活动,表达了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但是学习本课不宜过多纠缠在作者生平事迹和品格节操的介绍中。课堂学习要围绕课文进行,以“归去”为核心,让学生理解揣想陶渊明漂泊的心灵终于迷途而返,找到了精神家园后的复杂心情。有关背景资料只作简略和必要的提示,要始终以品读领悟课文基本意思和感情为中心。

诵读学习应是主要学法,在反复诵读中渐次完成粗知大意、解词释句、体味感情、领悟思想、欣赏辞采等活动,最后实现全文背诵的要求。另外,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知识。

【资料显示屏】

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东坡题跋》卷一引)敬服之情,无以复加。而《归去来兮辞》确实是在艺术上精心结撰、刻意求工的力作。

“辞”即“赋”,要求铺张扬厉、用韵并讲求辞藻色彩和骈偶。在这样多种形式的要求下,陶渊明运笔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形式很好地为内容服务。本文旨在说明“今是而昨非”,而对“昨非”一笔带过,而竭尽全力突出“今是”,对归耕后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则极尽铺陈之能事。三、四两段都是描写“今是”的,包括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而且行文注意对仗骈偶:“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

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保持了辞赋的用韵并讲求辞采华美的特点,又避免了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弊病,增强了赋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使辞赋具有了抒情诗的部分功能。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而强烈。作者有感慨,有追求,有遗憾,有满足,但这些都不是空发议论,而是借助景物的形象描写。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就是动人的例证。全辞富于情趣,情真意厚,沁人心脾。

语言清新典雅,鲜明流畅,音节铿锵,和谐悦耳,具有音乐美,可称是一首散文诗,或是一篇押韵的抒情散文。作者遣词造句字斟句酌,锤炼推敲,精心选择一些自《诗经》以来诗人惯用的双声词,如“惆怅”“崎岖”,叠韵词,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欣欣”等,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辞赋兼有诗的艺术魅力。

结构严谨而周密。辞赋向来讲究章法结构,汉赋甚至形成了公式俗套。本文虽属抒情小赋,但也很注意结构安排。《归去来兮辞》的写作事出有因,不能不交代,但用辞赋说明事情的原委,结构会臃肿不堪,费力不讨好。因之作者用散文体的序说明本文写作的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情况,而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使二者各得其所,两全其美。辞赋的段落安排也十分巧妙。第一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照应序文,形象地表达他对“今是昨非”的深刻认识。二、三段为本文中心,借物抒情。山川花木,触处皆春;饮酒赋诗,其乐无穷。末尾一段带有总结性质,准备乐天安命了此一生,抒发的是一种知足保和的消极情绪。全文首尾贯通,中心突出,松菊节操,田园情趣,得到充分的展现。

(选自李景华《松菊节操 田园情趣》,北京出版社《阅读和欣赏》)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积累文言词语知识,了解作者思想感情,完成全文背诵是学习本课的主要任务。其中了解作者思想感情对另外两项任务的完成有很大作用,因为学习文言词语不能依赖机械记忆,应该在活的语言现象中培养语感,这就需要把握文意;背诵,如果有理解作基础,也会容易得多。所以本课阅读的重点是了解陶渊明所述之志,难点是看出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从诵、读开始课堂学习,可以让学生先默读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认读全文词语,然后出声朗读。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再让学生分别反复朗读由换韵隔开的段落和层次,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第一段用一韵,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有了如此反省,结果当然是迷途知返愿改前非了。

第二段用了三韵,全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到“恨晨光之熹微”,写的是归家的旅程,表达了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

第二层是“乃瞻衡宇„„有酒盈樽”八句,描写了刚入家门时的热烈场面,满是浓郁的亲

情和欢悦的气氛。

从“引壶觞以自酌”开始的第三层叙写作者归家后的日常生活,笔下充满了田园乐趣,隐含着对官场的厌弃,传达出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致。

第三段用一韵,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状,既有对农家生活和自然景象的喜爱,也有决心告别世俗社会的表白。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外,其余部分为一韵。这段有较明显的总结性质,在反思已走过的生活道路的基础上,明确表达了摒弃物质享受,向往精神自由的最终的理想追求。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归去来兮辞》是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作品描写了脱离官场的喜悦和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热爱。

但这仍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追问起来会发现作者的感情并不这么简单纯粹。例如:官场的“迷途”是怎么踏上的?“昨非”的认识起于何时?是今日才有的感觉,还是从一入仕途就开始累积的大量失望的结果?如果是早已失望,为什么一生数度为官,屡错屡犯,今天才下决心彻底纠正?还有,既然弃官归乡解脱了“心为形役”的尴尬,为什么还需要自我劝慰,从惆怅和悲苦的折磨中挣扎出来?以上问题仅出自第一段,但也足以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索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历代儒者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陶渊明虽受黄老影响,但济世思想还是很强烈的,至少前半生如此。同学们不难在《桃花源记》中看出他对民生的关爱,对离乱的控诉和对理想社会的追寻探求。其实,陶渊明的许多诗作都表达了不甘平庸了却一生的思想。“夸父诞宏志”一反历来嘲笑夸父不自量力的俗见,大胆歌颂了夸父敢和太阳竞走的勇气。“精卫衔微木”歌颂了精卫和刑天不屈服于命运敢于斗争的精神。陶渊明曾在老年时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猛志逸四海”的抱负,只是仕宦生活的教训和折磨才“荏苒岁月稠,此从稍已去”。可以说,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中年时的“有志不获骋”,到老年的“猛志固常在”,有一股济世热情流贯于陶渊明的一生,这是理解他的包括《归去来兮辞》在内的大多数作品思想感情的一个基础。

由此看来,论及陶渊明出仕为官的原因,就不能被他在文前小序的说法瞒过,像课文注释那样仅说他“家境贫寒,为谋生”而做官。很简单,如果这是他为官的惟一动机,那他弃官还乡的原因就该是现在家境已不贫寒,或做官已不能养家谋生,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对的。

因此,理解《归去来兮辞》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要指出陶渊明恬适宁静的生活情趣,平和的田园生活让他心情舒畅,自由的乡野万物令他感到赏心悦目,妙趣横生,陶渊明为找到了身心的归所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作者为以上的获得付出了埋葬青年时代“大济苍生”的现实奋斗的代价,在抛弃让他彻底失望的官场时,他也告别了自己昨日的梦想。所以陶渊明一面痛下决心“归去”,一面要安慰自己“奚惆怅而独悲”。当他饱览山川秀色时,焉知一朵“无心”出岫的云不会使误入“迷途”的作者触景伤怀;当他在循世的隐居生活中怡然自得时,有时也要用琴和书来“消忧”。这位自认“寓形宇内复几时”的老人,需要忍受因调整失衡的心理、重新为理想和现实定位而带来的痛苦,尽力说服自己乐天知命,“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总之,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露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该让学生对此有完整和统一的理解。

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完成背诵。

设计B

解读课文思想内容也可选择使用揣摩词语的方法,重点可选择下列词语。

归去:表面意思是返故里回家乡;从感情看又有对官场的异己和排拒感,“世与我而相违”说的就是同世俗的感情对立;从述志的角度认识“归去”,陶渊明是在确立自己的精神归属,同官场的格格不入终于使他彻底明白自己是属于民间属于自然的,“三径就荒”只能使他归心似箭,“松菊犹存”更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仕宦和辞官情形的写照。“无心”不是开脱而是反省和自责:你多么盲目,多么愚蠢!“倦飞”当然不是生理而是心理,一个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要用多大力气才能抵御龌龊官场的玷污啊,他安能不倦!

富贵非吾愿:这句表白动摇了“陶渊明为谋生而做官”的说法。帝乡不可期:年轻时的理想在现实中遭到了重击。合起来读二句,可知陶渊明深感出仕一无所获,而生命却已经耗损了,尽管田园生活可以给他安慰,但是,面对残生和失落,他不可能完全不忧伤,不可能没有消极情怀。

还有一些值得品读的词语,参看“教案A”的分析。

文言词语知识的学习可用练习来完成,试举二题:

1 比较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寓形宇内复几时

③觉今是而昨非

④富贵非吾愿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 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同

此题答案为B。

2 下列句子“而”字意思和用法与“临清流而赋诗”中“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 A 觉今是而昨非

B 门虽设而常关

C 时矫首而遐观

D 泉涓涓而始流

此题答案为C。

设计C

将文前小序交给学生,对照课文,抓住此赋的写作缘起,分析解读。小序如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缶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女鬼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品读的重点是陶渊明辞官回家的理由,联系课文着力解析三个关键句: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一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一是“深女鬼平生之志”。

返回

【高一册 写 作】

第五单元 表现主观情意

【导学新概念】

艺术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现,因为客观事物不能自己变成文章,它是作者心灵化的客观事物。所以,不论是谁动笔写作,总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是写作的出发点,也是终点。

不论是谁动笔写作,总会有个意图,要表达点什么“想法”,以表示对生活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这就是“意”,它往往是借议论的方式而作的点睛之笔。人类感情之所以丰富多彩,奥妙无穷,就因为它永远是同深刻的思想分不开的,没有思想内涵的感情,只能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映。因此,本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增强学生对表现主观情意的认识,提高学生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

【资料显示屏】

人生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应志,莫非自然。

———刘勰《文心雕龙》

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严羽《沧浪诗话》

纯粹的客观,只有照像。其实照像也未见得“纯”,你要选择场景和拍摄的角度,拍人物还得根据对象的神情变化抓住最好的一刹那按快门,这就有许多拍摄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了。摄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艺术,关键不在技术,而在摄影者的构思,在于主观的东西。可见艺术的要素不是逼真,而是其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裴斐《文学原理》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1 导语设计古人曾留下这样的说法:“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达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之情,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共同的情感体验被唤起,这样就发生了情感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学生有时写文章,写得有人物,有情节,文笔流畅,合乎文法,就是引不起人的激动———重要原因是没有强烈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令人索然无味。

2 个性教法展示

主观情感是抽象的,它的表现必须依赖客体。也就是说抒情往往要借助于某一具体的事情、景物等作为“凭借物”来抒发感情。纯粹的直接抒情无法显示作者的个性。

①借叙事来抒情。一般的叙述,作者往往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而借叙事来抒情,则叙事不过是用作抒情的手段,它不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往往只是片断式介绍,而把浓郁的情感融于事情的叙述中。

借叙事抒情,要在选择上下功夫,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选择了母子别离前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针针线线中连缀着慈母的一片笃深之情。朱自清的《背影》更是把对父亲的挚爱之情都凝结在“背影”这个点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的情节、原委等都可能淡忘了,但那“慈母缝衣”“老父背影”的“点”会永远铭记。所以,借叙事来抒情不能让情感全面铺开,四处流散。

②借写景来抒情。古人对借写景来抒情,早有精辟识见。如“写景要显,抒情要隐”“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血不能流在外面,头破血流就不美了。所以“情”要隐,隐到一点也不说,别人也能感觉到,甚至效果还会更好。如《诗经·采薇》末章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清人王夫之非常赞赏,屡次引用,说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然而从字面上却不见“乐”与“哀”。当然,情感的完全隐藏与彻底显露都肯定不行,借写景来抒情关键是在隐藏和显露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因为被隐藏的情感部分正是读者很想知道的,所以显露的景物部分恰恰成了被隐藏部分的陪衬,读者通过显露的景物描写去揣摩隐含的情意。

3 创新聚焦

①借叙事来抒情的训练。

指导学生选择感人的事情并从中择出最能凝结情感的细节来叙述。

【借鉴实例】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作者用简练的笔法,写了父亲的体态、穿着、步履,最后将情感聚焦于父亲为买橘子而翻越车站月台时的浮雕式“背影”上。虽是片断性动作的外部勾画,没一句直白抒情,却展示出父亲对儿子的骨肉至情和依依惜别的内心活动,含而不露却情蕴丰厚。

【课外练笔】

不少同学在深情地谈起“父爱”时,让人心动,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请以“重读父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在情感凝结点上下重笔。

②借写景来抒情感的训练。

指导学生选择善于引发情的景物。

【借鉴实例】

如今在海上每晚每晚我都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着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正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那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就像看见无数的萤虫在我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眨眼,我仿佛听见他们在低声说话。

这时候我真忘掉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巴金《繁星》

在高明的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船行海上,疾驶异乡,看到这满天繁星,作者怎能不产生思念故国、怀念往事的感情?但他并没有直接抒写这种离情,而是写自己与繁星融成一片,亲密无间,巧妙地把一个游子孤寂而渺茫的心情反映出来。

【课外练笔】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红日东升,朝气蓬勃,新的一天开始了。清晨,对每一个人来讲,是多么重要。请以“晨”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设计B

1 导语设计

一张姣好的面庞需要有一双智慧传神的眼睛,不然就会黯淡无光;一篇出色的文章,需要有一两句光彩四射、哲理闪烁的点睛之笔,不然就会平淡无奇,凝滞枯涩。古人有“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说法。许多文章居要片言,警策全篇,使读者过目不忘,受用终生。这“片言”不像议论文对中心论点要求有充足的论据以及周密的论证,它只是被一种强烈感情所支配而作出的深刻判断。如果说抒情是感性的升华,那么议论就是理性的升华。认识越清楚,论述就越深刻。但“片言”终究不能代替“一篇”,它需要“全体”在后面烘云托月。即便文中警句是“火眼金睛”,生动传神,倘若“删”去了眼睑、睫毛、眉毛等,哪将会是一幅什么样子呢?

2 个性教法展示

“意”是文章中的理,这和议论有关。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强烈的感情,并且由此引出某些思考,便往往借议论的方式表达。其目的不是为了明辨是非,而是为了服务于文章整体的抒情性。

①画龙点睛:点睛就是作者经过浓缩提炼,有意识地运用贴切的字眼或句式,言简意赅地一语道出文章的主旨。成功的点睛之笔,是主旨的聚焦,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火花的闪耀。它语言简练,而蕴含丰富;独辟蹊径,开启思路,是文章中最凝练最醒目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分。“画龙点睛”关键是要着眼于作品整体,落笔在行文关节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尽情抒写了岳阳楼不同时节、阴晴变化的不同景色,以及各色登临人览物时的不同心情,然后“点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点”,熔记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使全文题旨脱颖而出,通篇因之生色。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成为传诵后世的名句。

②情理融化:一般说来,抒情和议论的关系不如叙述和描写的关系那么密切。因为叙述、描写、抒情都属形象思维,容易融为一体,而议论属抽象思维,融化颇难。但文章若一味地叙写

抒情,往往读之繁缛,故而需要议论加以调和。情理融化是作者随思想认识的不断加深,其感情便也随之渐趋浓缩和深化。作者时时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见解透露于文字之中,既浸润着淳厚的情感,又闪烁着清澈的理智。其重点不在叙事,而重在一种思想的发挥和感情的抒写。如《记念刘和珍君》,作者虽叙写了刘和珍一些生平事迹,但重在抒情议论,感情激越,警句迭出,给人以极大启示。

3 创新聚焦

①“画龙点睛”训练

【借鉴实例】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作者写了回故乡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结尾作了上述的点睛之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警醒提示,辞约意丰,也成为人们喜欢诵读的名句。

【课外练笔】

人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其中蕴含着难以忘怀的经历,记录着生命的印迹。以“儿时最难忘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末段要议论,点出全篇主旨,给读者一个哲理性启示。

②“情理融化”训练

【借鉴实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这是黄花冈烈士之一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书。作者在向妻子表达内心剧烈斗争的同时,把自己的志向、爱情以及“勇于就死”的道理都表白得清清楚楚。说理与抒情水乳交融,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既见夫妻情深,更见爱国志坚。

【课外练笔】

以“国歌”为题,写一篇情理相融的散文。 (郗晓波)

返回


相关内容

  • 高一语文组工作计划
    西山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刘 靖 本学期在学部校长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的科学引导下,我们计划深入学习中学语文教改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课改理念,努力 ...
  • 高一上期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高一上期语文备课组总结 本学期以来,高一备课组全体老师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为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科组的教学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认真探讨语文教育的特点,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 ...
  • 20**年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2015年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高一胡雪琴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5班和高一2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因为层次不同,文理有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明显高手到两个班的不同.一静一动,一勤一惰,所以上课时须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希望能打开文科班的思 ...
  • 高一上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见习期业务工作总结 去年八月,我光荣地走上教师岗位,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高一上学期我任教一个班的语文,同时协助年级管理人员工作,高一下学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个班的语文教学.这一年是付出汗水与辛勤的一年,同时也是收获与成长的一年.在此将 ...
  • 高一语文导学案我的四季附答案
    高一语文导学案 编号: 教学过程 一.预习内容 1.关于作者 张洁,当代著名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年出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 ...
  • 高一语文[氓]说课稿
    高一语文<氓>说课稿 高一语文<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氓>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诗经>,是一首著名的弃妇诗.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婚 ...
  • 作文可以这样写,语文可以这样教--北京四中一场奢侈的教育改革
    作文可以这样写,语文可以这样教--北京四中一场奢侈的教育改革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石岩 实习生 马晓莉 2010-05-19 17:32:29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光改教材,没用--顾德希的教改试验 非主流老师的生存技巧 标签 北京 ...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刚刚结束完中考的学生如今又该为新学期的到来忙碌了.初中升高中不仅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在学业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进度.方法.习惯.心态等方面都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的衔接工作,成为 ...
  • 高一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锦瑟>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科目 语文 二.研究单位(年.组.人) 三.课例名称 <锦瑟> 四.研究班级 高一(11) (12) (3) (4)班 第一次研究 研究主题: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材料:诗歌<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习前置
    [摘 要]前置性学习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是"先学"这一原则最鲜明的体现.教师事先设计好"研学单",让学生做好充分的研学,课堂教学的起点自然就高,学生真正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带着感悟走进课堂,在课堂和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