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7种转换 - 范文中心

长期股权投资的7种转换

09/11

长期股权投资的七种转换

(1)、增资:金融资产转长投权益法

1.6%部分:卖可供买长投,差额入投资收益

2.6%部分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投资收益

3.6%公允+14%初始代价的合计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方可辨认公允净资产*总持股比例对比:前者大的是商誉,无账;后者大的:借: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2)、减资:成本法转长投权益法

1.60%部分处置:公允与账面差额入投资收益

2. 剩余20%部分:由成本法追溯成权益法

追溯分录(只追剩余股份):

a 、初始成本:

初始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净资产份额的是商誉,无账

初始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净资产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追当年)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追以前年度)

b. 盈亏: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追当年)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追以前年度)

c 、分红:

借:投资收益 (追当年)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追以前年度)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d 、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e 、其他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减资:长投权益法转金融资产

1.30%部分处置:卖价与账面的差额入投资收益

2. 长投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全部转入投资收益

3.10%部分公允修正:卖长投买可供,公允与账面的差额入投资收益

(注意:此种转换有四处投资收益)

(4)、减资:长投成本法转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与权益法不一样,所以不用追溯)

1.70%部分正常处置:差额入投资收益

2.10%部分:卖长投买可供,差额入投资收益

(注意:此处转换有两处投资收益)

(5). 多次交易分步完成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不形成投资收益)

1.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

2. 合并长投的初始成本,与达到合并前的长投(或可供)账面价值+合并日取得新股份的账面价值相比,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够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3. 合并日之前,如果是长投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用转投资收益(处置时转)

4. 处置后的股权按长投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按

比例结转(相对于原先的股权按比例结转,后进的股权不匹配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

先进先出),如果是按可供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全部结转。

A 、增资:权益法转成本法(同一控制下)

25%账面+40%账面与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相比,差额调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同一控制下不确认损益!此时25%长投权益法的其他综合收益不转投资收益!

B 、增资:金融资产转成本法 (同一控制下)

10%账面(合并当日可供有公允价也不能调整,一旦调整就变成可供公允+新长投账面了)+50%账面与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相比,差额调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同一控制下不确认损益,10%可供的其他综合收益不转投资收益。

(6). 非同一控制下:

1. 长投权益法增资到成本法初始成本:原持有股权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之和;

2. 合并前是长投权益法的:初始成本=权益法的账面价值+新股份的公允价值;原权益法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处置时转投资收益

处置后的股权按长投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按比例结转,如果是按可供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全部结转。

3. 购买日前是按金融资产核算的,初始成本=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新股份的公允价值;金融资产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全部结转投资收益。

A 、增资:权益法转成本法 (非同一控制下)

30%账面+40%公允之和构成长投的初始成本,原权益法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不转损益

B 、增资:金融资产转成本法

10%公允+50%公允之和构成长投初始成本,10%公允与账面的差额入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全部结转投资收益

注意:可供转长投权益法和长投权益法转可供都是相当于卖掉之后再买入新的,即要确认处置损益,另外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全部转投资收益;非同一控制下,可供转成本法,其他综合收益也要全部转投资收益;唯一例外的是同一控制下可供转成本法,其他综合收益及其他资本公积不用转投资收益,是处置时按比例转(按第一波股份的比例转,不是总股份的比例),因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不形成损益!

(7)、因其他投资人注资:成本法转权益法

1. 增资部分*新持股比例=因增资增加的净资产份额

2. 长投账面价值*减少的持股比例

3. 二者之差确认投资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贷:投资收益

4. 剩余股份:由成本法追溯成权益法


相关内容

  • 成本法权益法转换大总结
    长期股权被投资 之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的转换 A为沈阳煤业(集团)国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B为天津龙津国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种情况,成本法增资之后仍为成本法 2012年A出资1500万购入B10%股权,取得时候B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000 ...
  • 成本法权益法转换例题
    例2:甲企业于2002年1月2日以520000元购入B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10%,另支付相关费用2000元,甲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2002年5月2日B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甲企业可获得现金股利40000元.2002年7月2日甲企业 ...
  •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知识点与最新会计分录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区别 1.账户的性质不同:,"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 2.两种费用的发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待摊费用是发生或支付在先,摊入受益期在后,预提费用 ...
  •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与初始计量
    01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与初始计量 内容纲要 2.1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 2.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2.3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 2.4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权益法 2.5 成本法与权 ...
  • 高级财务管理重点梳理
    选择题 1.财务管理环境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和微观的理财环境.理财环境对财务管理假 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具有决定作用,是财务管理理 论研究的起点 2.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 (1)第一次浪潮--筹资管理理财阶段 (2) ...
  • 财务会计学教学大纲 -
    <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Financial Accounting 课程编码: 总学分:4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课单位:金融学 大纲制定者: 大纲审定者: 审定日期 ...
  • 新会计准则
    <新会计制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自有资产计提折旧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 重要性 B. 谨慎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可靠性 2. 中山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 ...
  •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 ...
  • 大型企业融资途径
    前言 2008年是改革开放的30周年,也是中国企业界的30周年.恰好在这一年,全球经济出现整体性危机的前兆,中国企业界也相继进入"过冬"状态.从国际的环境看,次贷危机可能引发的新一轮经济危机的悲观情绪仍在全球蔓延.能源. ...
  • 资产评估中需讨论事项
    资产评估中需讨论事项 一. 关于资产交易的税费 资产交易税费主要是指房地产转让涉及的税费,主要有: • 营业税及附加(营业税5%,附加为0.6%) • 土地增值税 一手房和二手房 • 契税 • 所得税 目前的处理方式:评估对象为单项资产,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