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惭? - 范文中心

毛遂自惭?

10/23

  历史诚可贵,事实价更高,若为新鲜故,二者皆可抛。

  ——题记

  近日复习,烦躁无聊,遂拿起2008年第6期《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重温打发时间。翻至“新鲜Bar”栏目,看刘诚龙先生的《毛遂自惭》(有此期作文的同学不妨看看)。记得初次读完此文,新鲜无比,拍案叫绝,不胜喜欢,这次读毕,没了初次的那种感觉,没了新鲜感觉也罢,竟然怀疑起刘先生的写作态度和创作动机来。

  作为学生,习惯了在枯燥无味的课本内死记硬背,我偶尔也会在课本外硬背《史记》。“毛遂自荐”的故事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里有出现: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以遂备员而行矣。”

  司马老人家说得明白,这二十人都有勇力,文武俱备,毛遂自然不会例外,况且后来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巧舌如簧,舌灿莲花,和楚王斗智斗勇,最终不辱使命,确实证明了毛遂文武勇力均俱备。然而,刘诚龙先生在《毛遂自惭》中却丝毫不提毛遂的“勇”和“武”,而是说毛遂是“一个靠嘴巴子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的文弱书生。毛遂虽然不可能成为武林高手,但说毛遂是文弱书生,显然有失史实。( 书村网 www.mcqyy.com )

  《毛遂自惭》中说:“毛遂后来死了,在他自荐之事没满一年,就死了,死因还真跟他自荐有关。原来,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喘气不赢之机,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这也有失史实。《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记载: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於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史记·燕召公世家》中有记载:(燕)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史记·赵世家》中有记载:(赵孝成王)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赵孝成王)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燕王令丞相栗腹约驩,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归,报燕王曰:“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由此观之,“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喘气不赢之机,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应该是在毛遂自荐后五到七之间,而不是在自荐后没满一年。

  《毛遂自惭》中又说:“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喘气不赢之机,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派谁挂帅出征以敌强敌?赵王便想起了敢于自荐的毛遂,欲提拔毛遂为帅,统兵御燕……赵王为了展示自己求贤若渴,硬是要毛遂挂帅迎敌”这更有失史实。这时期赵国实力虽然中衰,但大国余威犹在,且有名将廉颇、乐乘、李牧等人支撑,与燕相比还是赵强燕弱。在栗腹攻赵这一事件里,赵将廉颇带兵8万迎击,大败燕军于鄗,阵杀栗腹,乘胜追奔500里。可见赵王撇开廉颇、乐乘、李牧等一干军事名将而提拔一门客毛遂为帅,统兵御燕是无稽之谈。至于说赵王为了展示自己求贤若渴,这是刘诚龙先生刻意给读者强加对赵王的偏见。

  刘诚龙先生说毛遂是文弱书生,这是给毛遂自刎林间做铺垫。

  刘诚龙先生说毛遂死于自荐之事没满一年后,这是刘诚龙先生想通过时间上的对比,突出毛遂死亡之快。

  刘诚龙先生说赵王提拔毛遂为帅,统兵御燕。这是为了毛遂能够有上战场表演并死亡的机会。

  但无论怎么说,刘诚龙先生想表达的都是文章的“要么一俊遮百丑,要么是一丑遮百俊”这一主题。为了这个主题,刘诚龙先生可谓费尽心机去改写历史,扭曲事实,无中生有。这样的文章确实让读者感觉很新鲜,表面上似乎很能表达出“一俊遮百丑,一丑遮百俊”,殊不知,在作者论述过程中在制造一俊遮百丑,制造一丑遮百俊,这较之“一俊遮百丑,一丑遮百俊”之恶劣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好比一个贪官在审判另一个贪官,而在审判过程中,第一个贪官在另一贪官面前受贿。

  历史不容许篡改,不允许添油加醋。浩渺的前人记载的真实历史一定会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只要我们用心发现,象此类所谓的新鲜文章,不值一提。

  “历史诚可贵,事实价更高,若为新鲜故,二者皆可抛。”这是现在大多作家写作的圭表。


相关内容

  •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 ...
  • 中国人与美国人
    不能因为美国人有同样的缺点,我们就为自己的缺点找到了存在的理由.而从另一方面说,与美国人相比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自惭形秽. 在北京的旅游景点,见过中国商贩用英语向外国游客兜售商品,只说一个字"Hellook", ...
  • 关于童年的名人名言名句
    关于童年的名人名言名句 1.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不明智的.--泰戈尔<泰戈尔评传> 2.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的.--肖伯纳<父 ...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字词检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测试 日期: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给下列字注音: 二.解释词语: 1.切切察察: 2.顺顺流流: 3.震悚: 4.狼藉: 5.典: 6.质: 7.迂: 8.拭: 9.情郁于中: 10.怀: 11.惟: ...
  •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宽容的内涵和为什么要宽容. 2.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3.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4.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在人格和法律地位 ...
  • 咸宁期末考试高二上学期语文试卷
    咸宁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统考 搞二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 分值:150分 一.(15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昭告zhāo 提防dī 料峭心财mâi 刎颈之交wěn ...qiào 昧 ...
  • 项链,优秀教案
    篇一:项链优秀教案 项链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 ...
  • 胡冰霜教授谈精神病理学之客体关系的失败和镜像的偏差
    一 客体关系的失败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theory)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主体)精神发展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简而言之,早期婴儿(主体)与母亲(客体)的关系将决定该个体此生与其他人(客体)的关系. 也就是 ...
  • 林黛玉悲剧的必然性
    新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中,主人翁林黛玉在一边是鼓乐升平,迎娶"新娘"浓烈的氛围,一边是凄风苦雨,柔肠寸断的念叨中,竟自悠悠地告别人寰,走完了自己人生的历程.林黛玉的人生和爱情当然是一出悲剧,而这出悲剧自然是 ...
  • 中考议论文阅读:王虎林[一笑]阅读训练及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原创 中考议论文阅读:王虎林<一笑>阅读训练及答案 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就有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