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评课稿 - 范文中心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评课稿

11/10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评课稿

稷下街道中心小学 王林胜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概念,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实际测量和计算一些物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且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听了韩老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深受启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究竟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定量关系呢?韩老师安排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摆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借助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每个长方体,要求学生记录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等有关数据,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逐步归纳得出计算方法。这一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

二、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张老师展示出6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发现规律:长方体的体积正好是它们长、宽、高的乘积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张老师引导学生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张老师引导学生练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动眼观察、 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生活的数学,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身边的事物割裂开来,既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又无法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韩老师把算字典的体积贯穿课的始终。在课后练习中 “一个长方体木箱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0.4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在课程接近尾声之时,张老师始终没有忘记让学生再次感受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学习了它,就应该把它运用到生活中。通过联系实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

四、 重视反馈纠正。反馈纠正是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张老师在教学中反馈形式多种多样,随堂提问、课堂交流、布置练习等反馈及时,纠正有力。反馈面较广,反馈角度多方面,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知识缺陷的积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韩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张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艺无止境,教学尤其如此,针对这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再继续探究,以达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1、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松后紧。我认为复习的内容太多,如辨认老师列举的这些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对五年级学生而言,这太简单了,本节课无需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与容积单位与本节课联系不紧密,也无需复习。教师应该在这里争取时间,让学生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留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2、教师处处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有些地方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如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时,先提示学生正方体长、宽、高相等,再分小组讨论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所以学生不到一分钟就讨论好了,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我认为教师应该大胆放手,少提示,让学生的讨论实现学生的动手操作、互帮互助、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代替老师的讲授和按照固定模式的指引,真正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还给学生。


相关内容

  • 因数与倍数分析
    <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属于整数知识范畴<数的整除>版块.本单元包含的内容有: 1.因数和倍数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
  •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直径=半径×2 d=2r ...
  •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12册第75-7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能区分二者的异同:复习和掌握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 2.能熟练的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理解这些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
  •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王清芝 来源:<文理导航·教师论坛>2013年第02期 课型: 单元复习课 复习内容: 五年级<体积与容积> 复习目标: 1.复习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区别与联系. 2 ...
  • 圆柱体积的教学设计
    <圆柱体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二册)第25页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做一做"以及补充习题. 教材简析: 圆柱是一种含有曲面的几何体,给体积的认识 ...
  • 长方体正方体知识总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总结 长方体:①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放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②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上的三条棱分别称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③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长度相等,而且相对的棱互相平行: 12条棱可以分为 ...
  • 体积容积练习题
    1.王老师买了36支铅笔,48本练习本奖励给一些进步的学生,刚刚派完, 没有剩余,一个有多少个进步的学生? 2.一个正方体玻璃鱼缸,从里面量,2 dm,,高15cm,倒入5.5升的水, 水溢出了多少立方分米? 3.一个正方体玻璃杯,棱长8c ...
  •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 ...
  • 圆柱.圆锥的有关提高题目
    圆柱.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1.把一张长9.42分米,宽3.14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圈成一个圆柱形无盖容器,要配上底面半径多少分米的圆形铁皮. 2.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缩短了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 ...
  • 苏教版本六年级数学调研试卷
    六 年 级 数 学 调 研 试 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卷首语:小朋友好,相信你通过努力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认真思考,谨慎填空(22分) 1. 在○里填上">""<"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