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 范文中心

要树立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12/15

要树立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达到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学好体育课的前提。体育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体育课要上的生动活泼,就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自主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刻苦学习,探求新知。体育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掌握锻炼方法的动力。学生从事感兴趣的身体练习活动,就会情绪高昂,精神饱满,课堂气氛活跃,从而加速教学进程,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一、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对体育有了目的认识的时候,才会心情愉快地参加学习和锻炼;如果对自己学习的意义不明白,自然不可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要使他们知道什么是体育,体育锻炼可开

发学生的智力以及对心理起调节作用等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技能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唤起他们的间接兴趣。

二、 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在活动操 练习时,使学生建立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及动作完美所引起审美的情绪。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表演,如各种球赛、艺术体操、健美比赛、街舞大赛等。同时,体育老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利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美学兴趣爱好。

三、 体育课 教学的趣味性

1、教学方法的选择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往往要进行多次重复练习,为了不让学生对这种练习不感到厌烦,就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学方法,比如:比较法、游戏法、竞赛法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

2、教学情景的创设

情景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场面: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

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达到“学中有乐,乐中有学”。

四、 运用激励法来培养兴趣

1、榜样激励法

利用本班的优秀学生及周围的典型事例和人物作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榜样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又富有模仿性,爱效仿父母、师长,爱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成功的体育人物,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体育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以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肢体语言激励法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是在做动作的时候动作的质量不是规范等问题,这是教师要及时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同时指出要改进的地方,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练习兴趣。正确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练习当中去,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六、运动成功感的体验

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获得成功,而成功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堂上和在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的更高认识,从而达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最终目的!


相关内容

  •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第一学期五(1.2 )体育课工作总结 任课教师 郭远兴 具备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前提,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学校体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应是每个体育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 ...
  • 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
    体 育 课 教 学 改 革 方 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这一重要阶段,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发挥强身健体. ...
  • 学习体育新课标心得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13年1月17日,娄晓红工作室邀请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人教社体育教材培训专家高勇老师作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2011版本)课程标准讲座.本次讲座总结了 10年课程改革取得的 ...
  • 小学体育工作自查报告
    **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体育专项督导检查自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教育局提出的要求,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自检自查情况报 ...
  • 浅谈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状态
    浅谈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状态 摘要:亚健康状态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世界上有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几年,亚健康所困扰的主体人群正出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现在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的盛行,使得多数大学生 ...
  •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摘要:新课程对体育课程有了全新的基本理念," 健康第一"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这些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对传 ...
  •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1]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 教学内容: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 ...
  • 班级计划管理方案
    班级计划管理方案设计 一.概念解读: 在学校管理中,班级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班级管理包括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还包括学生参与管理,其中主要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因此此处将班级管理界定为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 ...
  • 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
    体育具有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发展的功能.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健康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一.体育与心理适应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 ...
  • 2+1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2+1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