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文言文阅读能力现状与教学对策 - 范文中心

浅议中学文言文阅读能力现状与教学对策

07/21

浅议中学文言文阅读能力现状与教学对策

怀集县冷坑中学 阮丽萍

摘要:

文言文集历代文学之精华,很多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对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提高文学素养,起着巨大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往往困难重、吃力不讨好,学来索然无味。研究并解决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改善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引导积累和运用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通过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读懂文言文,使学生喜欢学、会学,才能使他们逐步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才能使学生得到这古代文化瑰宝的滋润和营养。

关键词: 课堂 ; 积累 ; 语感 ; 兴趣

一、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现状

文言文集历代文学之精华,合古代墨客文人之风采,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瑰 宝,其价无穷,不可不读。人教版、语教版初中教材每册书都有两个文言文单元,记事写人的、写景抒情的、说理言志的,大都语言精警、辞章优美、结构精当、韵律动人。很多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对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提高文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待人与处世,也有着重要启示与影响。我们不能不重视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存在以下现状,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极低,效果较差。

(一)、普遍中学生对文言文阅读不感兴趣

在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八年级随机抽取的三个班共149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喜欢文言文阅读的学生14人,既不喜欢也不讨厌文言文阅读的学生28人,不喜欢文言文阅读的学生76人,讨厌文言文阅读的学生31人,喜欢文言文阅读的学生只占被调查人数的9.3%,不喜欢文言文阅读和讨厌文言文阅读的学生却占了被调查人数的71.9%。这些数据,和其他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反馈,反映出农村初中学生对文言文阅读不感兴趣。原因分析如下:

1、语言的古今差异,使文言文学来犹如外语

如《桃花源记》[1]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在现代语言中“男 人的配偶”,可在文言文中,它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绝境”在现代语言中是“困境、绝路”,在文言文中,它却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的意思,句子的意

思应该是“于是带着妻子儿女和村里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还是文字比较显浅的了,其它如“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2],学生就更难理解了。如此大的古今差别和用语习惯,难怪学生说阅读文言文,跟翻译外语差不多。

2、文言文在现代生活应用不广,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在生活中,人们书面交流用现代白话汉语,口头交流用口头语,在工作场合和生活场合,都没有谁会使用文言语言。假如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有谁总是满口的“之、乎、者、也”,肯定被人看成是书呆子,是现代版的孔乙己。既然都不用的东西,学生哪里会熟练?学生哪里会有学文言文的动力?

3、文言题材很多远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难以热爱

其实中学课本的文言文单元在选录文言文进去的时候恐怕是注重文章的形 式美方面、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方面比较多,在文言文的题材、内容方面考虑学生的生活和趣味可能比较少。所以文言文中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或者甚至没接触过、听说过的,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其实比较远。所以他们内心对文言文其实不一定很感兴趣。这就使他们学习文言文时没有原动力,主动性不强。

(二)、中学生三种能力的低下,使学生学习文言文难上加难

中学生语文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且自学能力还不强,因而,在文言文阅读理解方面会有很大的难度。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的能力低下

在现代语言文字上,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往往可以查字典词典,帮助理解。但由于文言文字与学生相隔久远,几经变迁,查字典也很难解释词句的意思。

2、朗读文言文的能力低下

中学生朗读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一是文言文的停顿较难把握,二是文言文的词句读音大多很生涩,所以学生读起文言文来很绕口,拖拖顿顿的,学生都很怕。

3、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低下

文言文是古代人们使用的书面语言,其实它的成词、成句、成章都是很有规律的。但由于学生知识面不广,思维方向较单一,知识迁移能力低下,因而大多数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学一个文言词汇,就知道一个文言词汇。所以学起来,

效率很低,学生觉得很厌倦。

(三)课堂教学这一单一模式,难以承载中学文言文的广度和深度,令中学生学习效果低下

现在就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模式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在堂上讲授,学生在台下听。要么就是老师问些许问题、学生回答一下。学生都昏昏欲睡了,老师也弄得昏昏沉沉了。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学非常有限。虽然很多中学都有多媒体教室,但还是离不开那种“教师拼命分析,学生拼命笔记”的状况。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又怎么能承载中学文言文的广度和深度呢?

二、主要教学对策

(一)改变文言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1、注重感性认识,避免过度“理论化”的学习

因为文言文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到今天仍然很高,我们在讲这类文章时都想把这一切都传授给学生,生怕漏掉了任何一点。往往就满堂灌,引导学生陷入逐词逐句的翻译、细枝末节的烦琐剖析中。这种太学术性、太理性的学习,只会令学生索然无味、头昏脑涨。因为这种教学不适合他们的年龄以及知识水平。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应注重对文章感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对优美文句的仔细朗读品味,会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得到提高。在理解内容方面,要点到为止,能基本理解文意、会表达就可,不要求所有语句做到百分百的准确。比如学生觉得某篇文言文很好,好在哪里,有时候学生能意会,能说出一点就可以了,不要求说得很准确,说得很全面、系统。中学生毕竟不是研究文学的专科生。读得多了,练得多了,熟能生巧,自然越来越准确。

2、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适合时宜,使文言学习象“做节目”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上,我们要认真思考我们的教学形式适合了学生没 有?符合了教材了没有?我们可以改进我们的课堂,老师就像那些做少儿节目的主持,把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成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一种活动,甚至把课堂设计成游戏式的。例如,文章对话较多的,我让他们分角色朗读,尝试把古人的对话模拟出来;有些篇幅较短的叙事性的文章,我通过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来再现内容,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运用分组比赛、小组合作探究等等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法。在问题的设置上,我尽量兼顾基础差的学生,设置一些

难度不大、容易操作的活动让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参与。这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课堂就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符合青少年好玩、好动、好强、好表演的年龄特征的新型课堂,学生果然被“抓”住了,整堂课都跃跃欲试,教学效果也很好。

3、呈梯度上升的学习难度、分层次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找回自信

在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时,根据学生的文言基础,分阶段地确定目标,确定逐步上升的学习目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度,可以人为地设置为分步提高的难度。例如我接手初二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我先把目标定位为“较低级阶段”,确定了“教师要多陪着‘走’”的教法,学生“走”得歪斜或者摇摆一概先不管,大体能理解、讲得通就行。我尽量多表扬学生,让学生享受学习文言文的成就感。目的就是让学生肯参与、想参与、多参与文言文的阅读。学生心里不抵触了,学得进去了,果然有所收获。等学生的状态来了,文言文的知识了解一些了,我再逐步提高目标和难度,逐渐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表达时多推敲,力求准确。如此层层递进,学生自信心找回了,学得非常积极。

(二)注重常用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积累和联系,培养学生文言知识的迁移能 力

1、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常见文言句式

教师要注意文言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比较,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为了使学生学会阅读文言文,我阅读教学的一个目的是:使一些文言词汇条理清晰地储藏在学生头脑中的“词汇库”里,不至于张冠李戴;使一些文言语句耳熟能详,冲口而出。要达到目的,做到以下几点:

文言文不能学一篇会一篇,要帮助学生在不同篇目中找到“共性”,抓准规律,形成能力。“文章只是个例子而已”,我们要使学生举一反三,逐渐学会阅读文言文。这就要引导学生掌握和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基本的文言句法。常见的如“为”字,“以”字,“而”字等。如《口技》[3]中,“会宾客大宴”的“会”,还有“少顷”、“俄而”等,我帮助学生理解并积累下来。而那些常用的句式如“不亦X 乎”、“何X 之有”、“唯X 是X ”等,也要让学生掌握。掌握了这些常见的、相对比较固定的词和句,以后阅读其它的文言文章就容易得多了。

2、注意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和比较、归纳,实现文言知识的迁移

文言文的很多实词和虚词都有一定的规律,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相同或是相近,似是而非,学生很容易相互混淆。如果不指导学生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加以归纳小结,学生很容易张冠李戴,越学越糊涂。我们应该学到哪里,就引导学生归纳到那里。如《周处》[4]里“或说处杀虎斩蛟”的“或”,与“蛟或浮或沉”的“或”,我让学生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比较,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牢:前者是指“有的人”,后者是指“有时”。不光是同一课的要放在一起比较,而且以前学的也要归纳出来。如《小石潭记》[5] “乃记之而去”的“去”,我让学生拿《为学》[6]里“西蜀之去南海”的“去”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学生就会明白:前者是指“离开”,后者是指“距离”,这样就容易记忆,不会混淆。由于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多比较,学生学起文言文来明白、轻松而有趣味。

3、此外还要注重一些词语古今用法及古今意义的比较

词语的古今用法如通假字“阕”、“见”等,词语的古今意义如“妻子”、“交通”、“其实”等等,要放在具体的现代语境中,把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与前者比较。学生才会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另外还要注意相同体裁文章的比较,引导学生从宏观的层面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当然这个比较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该篇课文的理解,而不是向学生传授讲文学理论知识,要点到即可,切忌进行体裁理论的讲解分析。

(三)注重朗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其实很注重形式美。平仄音调优美,节奏韵律跌宕,字字珠玑,句句铿锵。非诵读所不能深入理解内容,非诵读所不能深刻体会感情。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才能理解其意;读,才能体会其美妙及趣味;读,才能提高文言语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文言文一定要让学生多读,要指导学生会读。倘若教师满堂灌,牵着学生陷入逐词逐句的翻译、细枝末节的烦琐剖析中,这种太学术性、太理性的学习,只会令学生索然无味,头昏脑涨。因为这种教学不适合他们的年龄以及知识水平。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应注重对文章的感性的认识。就象歌曲要唱和听才能感受一样,要让学生多读,对优美文句仔细朗读品味,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获得感性的

认知,得到提高。

那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的朗读呢?朱熹曰:“„„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7]。文言文必须要求学生放声朗读,多出声,少默读。这样才能融入于文,刻记于心;才能培养出文言语感,呼之欲出。我讲授《岳阳楼记》[8]时,要求学生必须放声诵读。他们才会有“登楼临湖”的感受,才会有“浊浪排空”的意境,才能体会“嗟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番感叹。

当然,文言文生词较多,诵读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认为每一课的读都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朗读,不可能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读得流畅抑扬、感情丰富。那样既不可能达到目的,又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倘若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按照学生理解课文由浅入深的规律,分为几个环节:轻声慢读,流利朗读,蕴情诵读。逐步提高要求,那学生就感觉容易得多,有趣味很多。

1、预习阶段:轻声慢读,读准字音

这种读法适合学生的预习阶段,让学生轻声慢读,发现不会读的语句,然后查找注释或工具书,把正确的读音标在文章上,便于朗读。让学生通过初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大体理解文句,大体理解内容。在这一阶段如果学生达到了上述要求,老师就必须给予肯定。

2、理解内容阶段:流利朗读,抑扬顿挫

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结合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结合对文章思想感情的初步体会,能流利朗读课文,停顿准确自然,声调抑扬。通过这样的朗读,可以加深对文章思想与内容的理解。如教读《狼》

[9]时,有一句是:“其一犬坐于前。”在学生没理解文意前读的停顿是“其一犬/坐于前。”学生理解句文意,知道句意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读为“其一/犬坐/于前。”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3、体会感情阶段:蕴情诵读,声情并茂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在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不仅要读准音,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停顿正确,而且要体会文章的感情,融入其中角色,语气自然,读出文章的感情。读起来感情充沛,趣味盎然。通过前面的朗读,学生对文章的语句,文章所写的内容,要表达的感情都熟于胸、记于心了,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要求,要求学生融入文章中,读出应有的感情。有些要求背诵的,要饱含感情地诵读出来。如学习《出师表》[10],在理解作者情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以情词恳切、感人肺腑的语调,反复诵读。这样,学生对文章的情感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学起来也更有趣味。

这就是指导诵读的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多用的时间安排或长或短,或课内或课外,这就要视学生的情况及课时而定了。前一个环节,学生可以单独在课外完成,教师检查就可以了;后两个环节,教师必须多作朗读示范。不一定每次一读就一篇或者一段,关键的语句,教师要作反复示范,学生才能领会、才能表现。至于朗读的形式,是齐读或是个别读,还是分角色读,或是交错进行,就要根据班上的情况及文章的体裁、内容而定。

另外,朗读文言文还要求学生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特别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文章更要日读晚诵,时时坚持。只有不间断地练习,不间断地积累,才会习惯成自然,越学越有味道。否则,只会急功近利,无所熏陶,学生越学越累。

(四)、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自学的能力

我们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标。所以要逐渐要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自学,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而这样让学生运用工具书独立学得新知识,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趣味,培养他们主动获得知识的习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例如文言字词的读音,一些字词的意思,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检查结果,强调多音字、多义词就行。在文言词句的意义方面,与现代是有比较大的出入的,学生查字典可能不能够准确地理解词句的意思,这就要提醒学生要结合文章的语境来推断词句的意义。如《上枢密韩太尉书》[11],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我尽量放手让学生通过注释和查字典读懂文意,学生读得通就行。但语句较为晦涩难解,尤其有些语句书上没有注释的,学生逐词逐字查字典也解释不了。我就引导学生了解背景:“这是一封求见信,写信人是刚满19岁的新科进士苏辙,收信人是掌管着全国军政大权的枢密使。本人意在求见,却以‘浩然之气’开头,洋洋洒洒,说到写文章的关键在于加强内在修

养和外在阅历,目的其实是想办法打动对方”。这样,学生阅读时结合具体语境,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课文就容易得多。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1课。

[2] 语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组逖北伐》

[3]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22课

[4]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23课

[5]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27课

[6]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26课

[7] 朱熹。《读书》(选自《训学斋规》)(无忧语文网。2008年2月)

[8]人教版 初中语文第四册27课

[9]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23课

[10]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23课

[11]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27课


相关内容

  • 中学语文学科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2008年9月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t.2008第27卷第9期 JourredofAnqinoTeachers College(SocialScienceEdition) V01.27No.9 中学语文学科建设现状.问题与对 ...
  • 奖项教学论文学科高中语文获奖总数40(篇)
    奖项: 教学论文 学科: 高中语文 获奖总数: 40 (篇) 一等奖(8篇) 如何让高中语文作业更有效 绍兴市稽山中学 惊回首感慨百年话古文--论中学古文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绍兴市稽山中学 教育心理学在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中的应用 绍兴市高级 ...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
  •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优秀教育科研成 果评审情况介绍 为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 30 周年,检阅近 5 年来我国群众性教 育科学究和教改实验的成就,推动教育发展与改革,推动教育科学研 究事业的进步与繁荣,中国教育学会决定 ...
  • 我的论文集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技巧 作者: 卢 静 摘要 初中生如何学好文言文?笔者认为学生可以从自此积累做起,根据理解的程度多读课文,有选择的背诵课文,加大课外阅读量,并能采取合理的学习方式,及时复习,学习文言文将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关键词 积 ...
  • 教学内容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_5
    高二(上期)语文教学计划 (理科部语文组)2008.9.1 髙二,已文理分科,高二上期是学生高中学习的巩固提高阶段,要让学生在高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体现语文教学的时代性.基础性.人文性,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 ...
  • 古代文言文
    专题讲座 初中古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 付 华 (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语文特级教师 ) 古代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中古代散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增加到40%,教学难度也相应提高.因此,如何进行古代散文的教学,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 ...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 浅谈农村小学写字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中国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对学生的行动力和创造力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写字教学.小学阶段是写字生涯的开始阶段,所以,打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