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探讨 - 范文中心

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探讨

01/25

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3月15日第30卷第5期J Mod Med Health ,March 15,2014,Vol.30,No.5·791·

·基层园地·

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探讨

谢丰明,潘先春(重钢总医院血液透析室,重庆400080)

【关键词】

肾透析;

穿刺术;

导管,留置;

安全管理;

内瘘针;

滑脱

文章编号:1009鄄5519(2014)05鄄0791鄄02

者讲解放置好体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告知其变换体位时尽量要求护士帮助,避免活动弧度过大。对危重、老年患者应反复加强宣教,必要时用约束带和床档;对经常发生痉挛、烦躁不安、感觉异常的患者必须专人看护和上约束带约束,对这类患者护士要将健康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患者家属和陪护上[7]。上机后及透析过程中做好患者脱针的风险评估,对风险大的患者挂上标志,以警示大家引起重视。

doi :10.3969/j.issn.1009鄄5519.2014.05.078文献标识码:B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重要的替代治疗方法,是延长生命的有效方法之一。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透析的基本保证之一。目前,我国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透析占血管通路的90%以上[1]。临床上常规采用16鄄17G 粗大的不锈钢穿刺针进行内瘘动静脉穿刺[2],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全身血液连续不断地在体外循环,时间为3~4h ,血流速度为200~300mL/h,治疗过程中如果内瘘针滑脱而未被发现,会给患者带来危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陈惠媛[3]报道透析过程中发生内瘘针滑脱2例,朱凤华[4]报道发生3例。虽然这种意外发生率低,但失血量大,给患者身体、心理造成伤害大,同时也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提高透析质量,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本文就内瘘针滑脱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进行阐述。

2.2加强护士风险管理,提高防范意识。血液透析室作为提供血

液透析治疗的特殊场所,专科性很强,技术含量高,工作繁重,应急情况多,是护理高风险部门[8]。因此,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工作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工作中稍有不慎或失误都会给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加强血液透析室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和业务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以患者为中心,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要求血液透析室护士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制定并落实各种透析护理风险的防范及应急预案,做到定期进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11.1

内瘘针滑脱的原因与患者相关的原因

患者思想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患者对护士交代的注意事

1.1.1

项不够重视,特别是老年患者,没有遵守执行,透析过程中解大小便、进餐时自行变换体位、挪动肢体,睡眠深时无意识地抬动肢体所致。有研究表明,静脉针完全或不完全滑脱的主要原因是透析过程中拉动穿刺针[5]。

2.3制定并统一内瘘针的固定方法。良好的固定方法是保证患

者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关键环节,同时也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制定内瘘针固定的操作规范流程,要求每位护士按照流程规范操作,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出现渗血、汗多时,应更换胶布重新固定。朱凤华[4]报道了“2.2.1”固定方法,即采用5条长10.0cm 、宽2.4cm 3M 公司生产的纸质胶布,2条胶布交叉固定一根针柄,将动静脉管路理顺用最后一条胶布固定在腕部,内瘘针未出现滑脱现象。陈惠媛[3]采用6条胶布“桥式“固定加止血钳双固定的方法,即采用3M 纸质胶布6条:第1条固定于针柄,第2条与第1条平行重叠1/3同时固定针柄和管路,第3条胶布在距离第2条胶布大约2~4cm 处以“桥式”固定管路于皮肤上,同法固定另外一条穿刺针,最后动静脉管路留出足够活动长度后用止血钳固定于床单上,无一例发生穿刺针滑脱。综合看来,上述2种固定方法都比较切实可行,既可以节约费用,又固定牢固。此外,还有使用工具固定的方法。马志芳等[9]研究表明,多功能内瘘肢体固定架对进行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既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又便于患者活动和护士观察。但该方法费用较高,应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1.1.2与患者病情、年龄、依从性及精神状态有关。如老年患者皮

肤松弛,血管弹性差、易滑动,自控力差,依从性减弱,皮肤瘙痒时过多的抓挠内瘘针处造成内瘘针容易滑脱;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的患者自控力差,也会造成内瘘针滑脱。

1.21.2.1

与护理人员相关的原因

穿刺点渗血未及时发现。内瘘针脱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穿

刺点渗血未及时发现,渗血较多时固定针柄的胶布被血液浸湿而不粘以致针头滑脱。据资料显示,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每年丢失在穿刺部位棉球上的血液估计有1000mL [6]。

1.2.2防范意识薄弱。护士对内瘘针滑脱的防范意识薄弱,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结束治疗前1h 和在交接班时间,护士只看机器设备情况,没有细心逐个查看患者内瘘情况,没有仔细检查内瘘针固定是否稳妥;对年老危重患者、烦躁不安的患者护理过于松懈,没有用约束带约束;对透析过程中因超滤过多、大汗淋漓以及出汗过多的患者发生胶布松动的情况未及时更换。

1.2.3内瘘针固定方法不妥,再次调整穿刺针位置后没有重新固2.4加强透析过程管理。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要绝对安全,不能给

定,长期定点剔除血痂穿刺,导致穿刺口松弛,穿刺针梗刺入血管处小于1/2等也是造成穿刺针滑脱的原因[5]。

患者带来任何危害,为此,应高度重视透析中患者和透析装置的监护和管理[10]。落实安全责任管理制度,主管护士必须严格遵守血液透析巡视制度,在负责区域内坚守岗位,不能擅自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负责区域,应向其他护士交班,其他护士接班负全责后,主管护士方可离开。上班时不得扎堆聊天。护士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相关规定,每30分钟巡视透析患者有无出血、渗血、

22.1

内瘘针滑脱的预防策略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护士应根据患者

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要让患者知道,透析能拯救其生命,但是透析过程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做到上机前向患

作者简介:谢丰明(1974-),女,重庆江津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血液透析护理工作;E 鄄mail :xfm880221@qq.com。

792··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3月15日第30卷第5期J Mod Med Health ,March 15,2014,Vol.30,No.5

脱针,管路有无扭曲、打折、阻塞,有无凝血等,每小时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必要时随时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尽量防患于未然[11]。

综上所述,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护理重在预防,透析护士只有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护士风险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制定并统一内瘘针的固定方法,加强透析过程的管理,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预防内瘘针滑脱,使透析患者获得安全、高效的治疗。参考文献

[4][5][6][7][8][9]

朱凤华. “2,2,1”固定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00鄄201.

朱春平,王饶萍,叶晓青,等. 血液透析动静脉穿刺针两种胶布固定方法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93鄄94. 沈清瑞,叶壬高,余学清. 血液净化与肾移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1.

文艳秋. 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1.

石虹.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0,8(31):2869.

马志芳,吴明歌,张嵘之,等. 多功能内瘘固定架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2):692鄄694.

[1][2][3]

梅长林,叶朝阳,戎殳. 实用透析手册[M].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1.

Ball LK. Improving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nnulation skills[J].Nephrol Nurs J ,2005,32(6):611鄄617.

陈惠媛. 血液透析动静脉穿刺针的固定技术[J].吉林医学,

[10]王质刚. 血液净化学[M].2版.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6. [11]崔岩,魏丽丽,王祥花,等. 实用血液净化护理手册[M].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50鄄161.

(收稿日期:2013鄄11鄄19)

2012,33(8):1711鄄1712.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探讨

秦朝容(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重庆401320)

【关键词】

安全管理;

风险调节;

护理人员;

护理不良事件;

防范对策

文章编号:1009鄄5519(2014)05鄄0792鄄02对急救设备操作流程不熟悉等。

doi :10.3969/j.issn.1009鄄5519.2014.05.079文献标识码:B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如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和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稍有不慎即可影响患者的安全[2]。加强管理和培训学习,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护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3]。本文对本院

2.42.4.12.4.2

管理因素

护理管理者对存在的护理风险缺乏预见性,无有效的应急护士长督导力度不大、培训不到位,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

预案,缺乏识别、分析风险因素的能力[5]。

疏于管理;对新上岗护士在专科知识未掌握牢固的情况下急于安排单独值班;现场督导力度不大,管理不严或失控,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

2.4.32.52.633.1

患者多,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或科室不合理排班。环境因素

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存在不安全因

急救设备未处于备用状态,延误抢救时机,

2012~2013年前三季度共计92起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本院2012~2013年前三季度共计发生92起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意外拔管21例(22.83%);跌倒、坠床36例(39.13%);查对错误7例(7.61%);药械不良反应15例(16.30%);静脉滴注药物渗漏4例(4.35%);走失1例(1.09%);静脉血栓1例(1.09%);烫伤2例(2.17%);压疮1例(1.09%);导尿致尿道损伤2例(2.17%);吸痰操作不当黏膜损伤1例(1.09%)、活动致骨折1例(1.09%)。

素,如地面太滑,标识不全,无护栏、围帘,坐便器少等。

仪器设备因素

护理用品质量不好或失效,医疗仪器设备性能不良等。

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护理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成立护理安

全管理小组,每月1次督查工作。护理部对护理事件定期组织各小组成员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安全隐患,对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6]。

22.12.22.3

原因分析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技术因素

患者风险意识淡薄,在住院期间不遵守医院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评估不足、沟通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应用的

3.23.3

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流程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使护理加强培训与教育

树立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识。组织护理

日常工作规范化。

人员学习护理各种规章制度,正确认识护理风险,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7]。

规章制度,对医嘱的依从性差,造成护理安全隐患。良、有章不循、违规操作、能力不足、个人自律差[4]。

风险越来越多,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

3.4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评估

高危患者,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

作者简介:秦朝容(1968-),女,重庆巴南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E 鄄mail :71yanghong@163.com。


相关内容

  • 气管切开的护理及负压吸痰的技巧
    气管切开的护理及负压吸痰的技巧 定义: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垂危病人的急救手术,系 将颈项段气管(一般于第2-4气管环处 )近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进行呼吸. 适应症: 1.喉梗阻和颈部气管阻塞 ...
  •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
    甲状腺瘤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 焦虑 与颈部肿块性质不明.环境改变.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2.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咽喉部及气管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有关. [潜在并发症] 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和(或)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等. ...
  • 胃管的护理
    留置胃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东台市中医院 何学兰 摘 要 目的:综述不同病人不同病情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护理,阐述了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及插入技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提出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归纳总结.结论:不同病人胃管的选 ...
  • 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规范化管理
    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规范化管理 [摘要]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 ...
  •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摘要]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病人带来的创伤也逐渐减小.但在术前和术后常留有一根或多根引流管.这些引流管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积液,消除有害物质,解除管腔阻塞,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使伤口愈合的目的.这些 ...
  • 3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3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刘 敏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目的 探讨百草枯(PQ)中毒的救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百草枯中毒的救治要点及护理要点等. ...
  • 脑外伤病人留置导尿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导尿及导尿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6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导尿率,感染率以及临床治疗与护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尿率,感染率均极高.本组167例患者,导尿79例, ...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组40例病人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计划.结果 40例病人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病人术后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是患者康复的有 ...
  •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冠心病患者加强科学的护理.结果:病情好转20例,死亡2例,死于心功能衰竭.结论:良好的护理可达到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的寿命.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 ...
  • 一例腰椎滑脱症病人的整体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例腰椎滑脱症病人的整体护理 作者:张洁 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02期 [摘要]目的:讨论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PIO 整体护理.结论: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