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 - 范文中心

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

01/16

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

一、考点概述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方法技巧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剥笋法)

在做这类断句题时,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3.根据虚词进行断句

虚词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⑴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惟、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⑵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与(欤)、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⑶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纵使、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虽然、至于”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⑷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4.根据所用修辞方法断句

文言文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附专项练习:

1

根据虚词进行断句

虚词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⑴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惟、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⑵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与(欤)、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⑶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纵使、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虽然、至于”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⑷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高考断句专项练习:

1.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_儿_非_与_戏_也_婴_儿_非_有_知_也_待_父_母_而_学_者_也_听_父_母_之_教_今_子_欺_之_是_教_子_欺_也_母_欺_子_子_而_不_信_其_母_非_以_成_教_也 。”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

2.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_下_意_张_仪_曰_仪_贫_无_行_必_此_盗_相_君_璧_共_执_张_仪_掠_笞_数_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选自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

2

3.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 ,谋于邑则否。郑_国_将_有_诸_侯_之_事②_子_产_乃_问_四_国_ 是以鲜有败事。

之_为_于_子_羽_且_使_多_为_辞_令_与_裨_谌_乘_以_适_野_使_谋_可_否_而_告_冯_简_子_使_断_之_事_成_乃_授_子_太_叔_使_行_之_以_应_对_宾_客。 (选自《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做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4、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5.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 ,曰:“独_不_闻_子_产_之_相_郑_乎_推_贤_举_能_抑_恶_扬_善_有_大_略_者_不_问_其_短_有_厚_德_者_不_非_小_疵_家_给_人_足_囹_圄_空_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3

高考断句专项练习 答案:

1.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_儿_非_

与_戏_也_婴_儿_非_有_知_也_待_父_母_而_学_者_也_听_父_母_之_教_今_子_欺_之_是_教_子_欺_也_母_欺_子_子_而_不_信_其_母_非_以_成_教_也 。”遂烹彘zhi 也。 (选自《韩非子》) 2.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_下_意_张_仪_曰_仪_贫_

无_行_必_此_盗_相_君_璧_共_执_张_仪_掠_笞_数_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选自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

答案: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参考译文】

张仪停止学业后到各诸侯国游说。他曾陪伴楚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现丢了一块玉璧,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但张仪拒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他。他妻子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 4 答案: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参考译文】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受到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说:“这就够了。”

3.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 ,谋于邑则否。郑_国_将_有_诸_侯_之_事②_子_产_乃_问_四_国_之_为_于_子_羽_且_使_多_为_辞_令_与_裨_谌_乘_以_适_野_使_谋_可_否_而_告_冯_简_子_使_断_之_事_成_乃_授_子_太_叔_使_行_之_以_应_对_宾_客。 是以鲜有败事。(选自《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做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答案: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chen(相信;的确) 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参考译文】

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选择贤能的人来任用他。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太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公孙挥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还能辨别它们大夫的种族姓氏、官职高低、尊贵卑贱、贤愚与否,并且还善于做外交辞令;裨谌善于谋划计略,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在城邑内谋划就会失败。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因此子产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

4.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

【参考译文】

5

观阅您所写的一百多篇文章,全都是先想好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再斟酌词句的,主旨又都是仰慕古人崇尚仁义的文章,如果您一直用这样的办法去写文章,在文章中运用你的才华学问,那么以前的作家学者也不是不能超越的。古时候的人怀才不遇,就把志向寄寓在文章中,希望自己的文章在后世得到认可。自从两汉以来,大富大贵的人有很多,但现在看来,有谁能像司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刘向、扬雄这些人那么名传千古呢?

5.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 ,曰:“独_不_闻_子_产_之_相_郑_乎_推_贤_举_能_抑_恶_扬_善_有_大_略_者_不_问_其_短_有_厚_德_者_不_非_小_疵_家_给_人_足_囹_圄_空_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答案: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参考译文】

臧孙施行暴政,子贡认为这不对,就对他说:“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提拔有才能人,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雄才大略的人,不追究他的短处;对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不责备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子产去世,国人们都伤心捶胸,痛哭流涕,三月听不到吹竽吹琴之类的声音。他活着的时候,受到人们的尊敬,死了人们对他悲痛万分!”

6


相关内容

  • 20**年届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义:()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通( ),义:() 3.便要还家 ()通(),义:() 4.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义:() ()通() ...
  • 中高考资讯
    中高考资讯 2015重庆高考报名人数达25.5万 预科直升生1020人: 截至3月9日,重庆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255460人,比去年增加4801人.其中,报考普通文理类的考生230846人,对口高职16762人,预科直升生1020人,中 ...
  • 6口技导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6课 <口 技> 编制人:李世伟 复核人: 使用日期:2012.3.13 编号:06 今日名言: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学习目标] ...
  • 高中语文知识脉络图01
    古典诗歌流变:脉络: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 先秦:诗经(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体式:★风(国风):民歌 / 雅(大.小雅):宫廷宴饮.朝会时的乐歌 /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前11C 周初到前6C 春秋 ...
  • (安徽专用)创新设计20**年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训练:1.1文言双基回归与训练(必修4))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D .连辟公府不就 解析 A ."畔"同"叛":B. & ...
  • 文言文如何断句
    文言文如何断句 一.由一个故事引出"句读"的概念. 从前,有一位阔少爷,总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qu ...
  • 高考文言文翻译及断句练习
    阅读下面几个文言小段,完成后面练习. (一)教子不欺 曾子之妻 之 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 适 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
  •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 ...
  • 高考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类型总结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 ...
  •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一.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