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的一些问题 - 范文中心

粟裕的一些问题

09/28

粟裕的一些“问题”

1958年粟裕大将被戴上一顶“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心家”的帽子,成了我军解放后第一批被“批倒批臭”的高级将领之一。强加给粟裕的罪名是“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主要根据:一是说粟裕“一贯反领导”,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二是说粟裕“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限”;三是说粟裕“告洋状”。对此,粟裕一边检讨,一边也尽可能地做了实事求是的说明。

粟裕得罪的这“两个半”元帅是谁?

一.彭德怀 二.聂荣臻 半个是徐向前.

为什么说“两个半”,因为在文化大革命后,叶剑英和杨尚昆曾对粟裕和家属说到这个问题,说他只不过就是得罪了“两个半”元帅。 徐向前为何不愿给粟裕平反是个谜.据说是聂作了徐的工作.

不过,粟裕在文化革命结束后,给中央打了个报告,希望平反。叶把这个报告批给了其他中央领导人(不包括聂荣臻和徐向前)。 同时,叶也通过杨尚昆给粟裕打招呼,叫他亲自到这两个元帅家去上门把问题说清楚。

粟裕是个老实人,他就去了。这也是在粟裕打过报告后,亲自访问的两个元帅,粟裕向两个元帅征求意见,请他们同意,这个举动真是难得。两个元帅大大的狡猾,两个人都当面答应粟裕,同意平反,粟裕非常高兴,因为这两个元帅是他平反路上的最大障碍。 胡耀邦在84还是85年的时候曾经对粟的家人暗示过有两个元帅不让粟平反,很明显徐向前是一个,因为叶剑英一直是为粟大将平反奔走的人,那么只剩下其他两个元帅了。结果是,两个元帅都阻挠平反粟裕,邓就顺水推舟了,搞的叶剑英也很为难。因为这一个半元帅是排在老叶前面的,老叶虽然当时大权在握,但对这两个元帅一点办法都没有。 , 中央对粟裕的平反决定也是在这两个元帅死了后才做出的。

整粟裕显然是毛老师批准的,现在还没有推测出来粟裕怎么得罪毛老师了。刘伯承在红军时代看不起毛,肖克在长征时曾倒向张特立。粟裕的战法是很独特的,是自成体系的,在关键的时候,似乎更好,更有有用,更能见成效。是不是不放心粟裕?我也说不清楚。当上学上到硕士的时候,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就微妙了。我的经验是导师并不喜欢有独立见解的学生,一旦导师觉得在某些方面不如学生了,特别是公开场合,他会不高兴的,也会把面子找回来的。彭老总59年垮台后,毛泽东也在60年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当着大家的面对粟说“你不要恨我呀,我也是听了彭德怀的一面之词啊!”,粟自己也认为会给自己平反了,可事后却毫无结果.

彭德怀作风霸道,当时在军委主持工作,副总理加国防部长,黄克诚任军委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副总参谋长。这样就把粟裕加在中间。如果把粟裕赶走,彭黄就可完全掌握统帅部。彭对政治还是很感兴趣的。1957年11月,粟裕作为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的成员,根据原定的日程对口拜会了苏军总

参谋长。粟裕从借鉴苏军经验的角度,向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便参考。这件极其正常的事,却被军委领导认为粟裕是“告洋状”。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样一些隔阂与意见分歧,性情比较暴躁的彭德怀往往对粟裕出言不逊。甚至当粟裕在上报的文件上写了“彭副主席并转呈中央、主席”字样时,他都会大发脾气,说:我不是你的通讯员!”彭曾说:人家是专家,我是丘八。彭老总曾当面指责粟“你这个人很阴险!”他不敢到南京军事学院去。黄也是个很可笑的人,总是犯右倾的错误,并且自命不凡。五九年上庐山的时候,一开始就要当反兵,还把老毛数落了一顿,英雄不可一世的样子。到后来又翻脸检举揭发彭德怀。还不如不说话,既可保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

聂荣臻的资格很老。从苏联回来,任军委参谋长。南昌起义的时候任十一军党代表。粟裕与聂荣臻共事时间甚短,惟一出现的一次误会,是发生在聂任代总长期间。当时聂荣臻担心毛泽东事情太多、太忙,认为不必事无巨细都直接报主席那里去,因此要求军队方面的报告,都要经他批阅后,再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上报。过去一向按毛泽东提出的要求每半个月报告一次的粟裕,自然也必须照聂代总长的意见办理。没想到毛对军队系统的报告减少格外关注,在1952年夏提出了批评。为此聂荣臻不得不写报告向毛泽东作了检讨。(《张震回忆录》:“毛主席在颐年堂召集军委开会,通知我列席。会议由毛主席主持。他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这个会,算军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席的交班会。我与彭总谈过,总理太忙了;今后军委的日常工作由他主持,但对外暂不公布。朝鲜战场看来大仗打不起来,最后是要和谈停战的,待停战后再正式公布。还没有等大家发言,毛主席突然把话题一转,严肃地说:最近一个时期,我感觉工农青妇的菜,摆满一大桌,吃也吃不了。可是,军队系统的菜太少,我饿得慌。你们为什么对我封锁呢?„„我看了看聂总,他的表情很平静,只是一言不发。毛主席见聂总不吭声,就对着他说:你讲话呀!过去政治局开会,我请你列席,你也不讲话。我怕把椅子坐坏

了,就不请你了。„„ 接着,毛主席又对聂总说:荣臻,你讲讲。聂总还是不做声。毛主席更生气了,说:如果你不讲,就做组织调整。这时,其他领导同志赶紧出来打圆场,表示不要急忙处理,由荣臻回去后向毛主席写个报告再说吧。会议就没有继续开下去。”)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也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检讨。没想到毛泽东不仅在他的检讨上作了批示,表示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做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同时对聂荣臻又作了批评。他还特地把这个批示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传阅,这就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会。 陈毅曾经两次被请出新四军。他对七战七捷很烦感,要批臭。他可能怀疑粟裕是饶漱石一条线的。在一起合伙做生意总会有矛盾的。陈毅对粟裕意见还是挺大的,也批判到点子上了,杀伤力也不小,根本不是明批暗保。陈毅主要批的是粟裕的态度问题,下了狠手,没有下死手。陈对粟裕的批判完全是投机主义行为,在老毛讲了粟裕的好话后,陈也是第一个出来说粟裕过关的人。但另外两个半就不是这样,特别是除彭以外的那一个半,害了粟裕大半辈子,直到这一个半死了后,中央才给粟裕平反的。 林彪够义气,在批粟的会议上说:最近一直有病。不知为什么打胜仗的挨批。明天不来了。林的地位高,功劳大,可能彭,聂,陈等不敢惹他。林和粟裕是战友,在南昌起义的时候地位相差不是很大。

粟裕在工作中有骄傲情绪也是事实,也难于避免。重温粟裕的军事著作,就是放在现在

也是很适用的,用词严谨,逻辑性强,在当时如果得以实施的话,对于中国的国防建设必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内容

  • 王必成之女王苏炎回忆父亲"批判"粟裕
    王必成之女王苏炎回忆父亲"批判"粟裕 按:王必成之女王苏炎回忆父亲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批判粟裕时,顶着成为"重点工作对象"的压力,不明哲保身或者"名批暗保",为老上级粟裕仗义 ...
  • 粟裕独特的人格魅力----陈小鲁
    我与粟惠宁是1975年8月结婚的.因父母已去世,婚后我住到了岳父粟裕家,一直得到他的关照.岳父的悉心关爱,时刻萦绕在我心头:岳父的谆谆教诲,永远铭记在我脑海.在岳父诞生100周年之际,我检点记忆,勉力成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和蔼可亲 ...
  • 从湘西民族人口构成看中国民族政策的走向
    从湘西民族人口构成看中国民族政策的走向 作者:易贤富 中国目前的民族政策是有问题,笔者在湘西,深有体会.经过宋朝的怀柔归化和清朝的改土归流政策,湘西民族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1949年,怀化地区全区总人口206.34万人,少数民族仅有13.2 ...
  •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属蒙山山系,主峰海拔575.2米,面积1.5平方公里.相传宋朝杨家将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名.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经过浴血奋战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 ...
  • 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图)
    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1947.5.13-5.16)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第74师被完全消灭.这一战 ...
  • 此人未授衔元帅, 职位却超过所有将帅, 死后联合国都为他降半旗
    此人论起战功,比粟裕和林彪加起来都要大! 除了林彪就是粟裕了.当然粟裕和林彪都是我军的著名将领,他们的战功不仅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显露锋芒,在抗日战场和解放战场上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位将军,他在十大元帅中排第二,这个人就是彭 ...
  • 二战时期日本军人的战斗力--抗战中那些细节(7)
    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曾总结日军的作战特点:快,硬,锐,密. 硬--作战勇猛,部队战斗力强,很有武士道精神.我们举两个例子,就知道日军有"硬"了. 美军在攻克日军占领的塔拉瓦岛时,4000名日军全部战死.没有一个投降的 ...
  • [转载]攻克难度才有高度--[高岗传]读后感
    2013-07-14 14:22:33|  分类: 党史资料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转载自会审人生<攻克难度才有高度--<高岗传>读后感> 莫巧琳 高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位国家副主席之一,但 ...
  • 开国将帅的分类
    开国将帅的分类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元帅(6人) 朱德元帅起义军第9军副军长 刘伯承元帅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陈毅元帅起义军11军25师73团指导员 林彪元帅起义军11军25师73团3营7连连长 贺龙元帅起义军总指挥 聂荣 ...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201x年7月5日上午,数学系40名学生在系党总支**.党总支副书记**以及团总支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历史文化明城.中原水城--睢县,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追忆党的光辉历程,以深刻体会xx"三个代表"伟大精神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