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案之二 - 范文中心

光的折射教案之二

11/04

光的折射教案之二

  (一)教材:物理通报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试验本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

  (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

  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射入两种媒质的界面上,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

  (三)课型:规律课.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教具:演示仪器: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

  (注意:本课中的实验需要在暗室进行.)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光在反射中有什么规律?

  (2)什么叫做光路的可逆性?

  2.引入新课:

  (1)演示:①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

  ②再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粉笔时看到什么现象:一部分同学看到粉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由于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看到没错位.

  ③教师:筷子并没折,粉笔也没有错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引出课题——光的折射规律.

  3.授新课:

  (1)演示:在玻璃水槽内固定白色刻度盘,使水槽内的水面位于刻度盘的一半处,让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面斜射入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为清楚看到刻度盘上的刻度及光线,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

  (2)问:哪位同学来指明哪一束光线是反射光线?其特点是什么?(提示:其特点是在O处又被反射回到空气中).

  问:进入水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

  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媒质”及“界面”几字的函意.

  (3)①让学生画出实验图形,并指定一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

  ②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下边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4)演示:

  ①入射光线斜射入中心O处的水面上但射线不沿盘面进行.观察:折射光线在哪儿.

 
  ②再将入射光线沿盘面斜射到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并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位置,及折射角的大小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得出:(板书)

  2.①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教师: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当入射角改变时,折射角也随之改变,但总是小于入射角,那么,能否得出结论: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呢?

  问:(对照板图)若改C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

  问: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否)(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

  问: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完善板书)

  ②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教师:综合以上两条即为折射规律.

  (6)问:为什么要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呢?(强调“斜”字)看以下实验.

  演示;让入射光线垂直(沿法线)射入水中.

  问:入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角等于多少?(0°),折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说明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

注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媒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到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粉笔时,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而这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粉笔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砖里时,在玻璃砖内仍按原来的传播方向射至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因还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仍不改变,如图.若观察者恰在这一光束的路径上,逆着其传播方向看去,则不会感觉到粉笔错位了.那么如何解释“错位”的感觉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研究.

 

  4.课堂学习:(1)p19练习一,1、2题并订正答案

  (2)就书中的“想一想”,让全班学生画出光路图,并令一学生画在黑板上.全班订正.

  5.总结新课:

  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订正,同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可以把折射规律中的第二条内容缩写成“光疏密,折近法”说明其函意.

  6.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总结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p20的第3题做实验,并回答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相关内容

  • 人教版物理八上教案:第四章第4节 光的折射
    第四章 第4节 光的折射 [设计理念] 先通过魔术以及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兴趣.然后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舞台.使得学生体会探究的过程并能解释生活中关于光的折射的现象. [教材分析] 本节在光学部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的 ...
  • 对外汉语教案-1
    十二生肖的来历 课时授课计划 一. 授课课题:十二生肖的来历 二. 授课对象:国际学生 三. 教学对象分析: ①学生水平:中级: ②具体情况: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自学汉语能力较强. 四.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熟练掌握课 ...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_教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高中 学科:语文 课时:1 学生课前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熟读成诵,把握诗歌大意. [教学课题] 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 ...
  • 9[天边的彩虹]参考教案
    <天边的彩虹>参考教案 课时:2课时 媒体运用:美术绘画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色彩美. 2. 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出彩虹的美丽或自己关于彩虹的想像. 3.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教学设计思路: 1. ...
  • 四年级02周班会教案
    第一周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育主题:我爱您---老师 二.教育目的: 通过伟人敬师等小故事,使学生了解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以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以小队形式开展活动,自觉地把尊敬老师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 ...
  •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教案
    国家篇:同圆共享中国梦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民主"的含义.知道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
  • 给予树教案
    9 给予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 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能用所给的重要词语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 ...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 ...
  • [柳树醒了]的精彩教案
    <柳树醒了>的精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柳树醒了>,题目已散发出诗意. 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 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玩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 ...
  • 大道之行也教案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 ...